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为缓解烟草连作障碍,通过大田试验分析了万寿菊秸秆熏蒸对烟株根际土壤原核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万寿菊秸秆(750~3 000 kg/hm~2)熏蒸可提高烟株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1 500kg/hm~2用量时的效果最明显。1 500 kg/hm~2万寿菊秸秆熏蒸可提高烟苗移栽后50 d时土壤原核微生物群落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Sobs、Chao1丰富度指数,增幅分别为6.09%、11.81%和11.27%。同时,1 500 kg/hm~2万寿菊秸秆熏蒸可改善土壤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提高根际土壤中拮抗菌[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未确定属的芽单胞菌科(unidentified Gemmatimonadaceae)、溶杆菌属(Lysobacter)、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降解菌(Ramlibacter)、功能菌[Candidatus Solibacter、Bryobacter、根微菌属(Rhizomicrobium)]和根际促生菌[黄色土源菌属(Flavisolibacter)]的相对丰度。因此,万寿菊秸秆熏蒸在缓解烟草连作障碍方面具有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扩增子测序技术,探究了烟草青枯病不同发病阶段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变化趋势,旨在为明确微生态-青枯病互作关系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青枯病烟田根际土壤细菌群落Sobs、shannon指数和OTUs数量于烤烟移栽后75 d和100 d显著降低,真菌群落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变化。一些致病微生物(RalstoniaFusarium等)和有益微生物(SphingomonasGemmatimonasPseudomonasLysobacterStreptomycesTrichodermaGibberellaChaetomium等)的相对丰度在青枯病发生阶段明显升高。与移栽前相比,属水平上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于移栽后75 d和100 d,真菌群落结构于移栽后50 d和75 d发生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3.
  背景和目的  黑胫病为烟草常见土传病害,当环境条件适宜时,土壤中的病原菌便会侵染烟株导致发病。  目的  研究感染黑胫病前后烟株根际土壤、发病茎秆以及病健交界茎秆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  方法  以健康与感染黑胫病烟株根际土壤和茎秆为研究对象,通过PCR技术扩增样本中细菌16S rRNA基因的V3-V4可变区域,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扩增片段进行测序,分析健康与感染黑胫病烟株不同部位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  结果  感染黑胫病烟株根际土壤细菌群落较健康烟株丰富度增加,但多样性略有降低;发病烟株茎秆发病部位和病健交界部位的细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较健康烟株均有增加,发病茎秆病健交界部位增幅显著。门水平上,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以及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等为根际土壤优势菌门,且在健康与感染黑胫病烟株中各优势菌门相对丰度无显著性差异。茎秆样品中变形菌门与蓝细菌门为优势菌门,病健交界茎秆中2者的相对丰度与健康茎秆和发病茎秆存在显著性差异。属水平上,健康与感染黑胫病烟株根际土壤中主要菌属为Candidatus_solibacter、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和鞘脂单胞菌属(Sphingomonas)等。所有茎秆样品中优势菌属为蓝细菌(norank_c_Cyanobacteria)和劳尔氏菌属(Ralstonia),病健交界茎秆中蓝细菌相对丰度与健康茎秆和发病茎秆差异显著。  结论  感染黑胫病后烟株各部位细菌群落结构发生改变,细菌群落多样性增加;所有样品中均检测到青枯病病原菌茄科劳尔氏菌,表明烟草黑胫病与青枯病存在混合发生的情况。因此在对烟草黑胫病防治的同时也需加强青枯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4.
烟草青枯病发病烟株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青枯病发生对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探明影响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环境因子。  方法  采用宏基因组学高通量测序技术, 比较发病烟株和健康烟株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差异。  结果  (1) 健康烟株根际土壤细菌Ace指数、Chao指数和Shannon指数有高于发病烟株的趋势, 而Simpson指数有低于发病烟株的趋势; (2)发病烟株根际土壤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链霉菌属(Streptomyces)等益生菌减少, 而劳尔氏菌属(Ralstonia)和Rudaea等病原菌增加; (3)土壤pH、有效磷(AP)、交换性钙(Ca)和有效铜(Cu)含量在发病烟株根际土壤中显著减少, 而速效钾(AK)含量显著增加。  结论  与健康烟株根际土壤相比, 发病烟株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有益菌丰度、土壤pH和养分含量都较低; pH、P、K、Ca、Cu是对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影响较大的土壤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烟草成熟期(下部叶采收期) 根际及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利用PCR-DGGE 技术对攀枝花市盐边县主要烟区采集的5 个烟草根际土样和5 个非根际土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非根际与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显著,非根际土壤的细菌多样性甚至超越根际, 表明烟草成熟期根际效应没有显现,并且有减弱甚至负向效应出现,这可能与烟草成熟期根系分泌物的影响有关。条带克隆测序表明,根际土壤中优势细菌的群落结构更为丰富,而非根际土壤中则相对较弱。Steroidobacter菌是烟田土壤中的优势细菌;硝化螺菌属(Nitrospira) 细菌、Rhizobiales 目下未定类细菌等为烟草根际土壤中优势细菌;放线菌目(Actinomycetales) 未定类放线菌和Chitinophagaceae 科未定类细菌为非根际土壤中优势细菌。研究证明成熟期的烟草根际效应出现一定程度减弱。   相似文献   

6.
藏东南产区苹果表皮及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二豪  杨雪  张鑫  尹秀  禄亚洲 《中国酿造》2022,41(5):118-123
为了探究藏东南产区苹果表皮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苹果表皮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与多样性进行研究,并对优势微生物菌属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苹果表皮样品分别获得554个细菌操作分类单元(OTUs)、612个真菌OTUs,根际土壤样品分别获得1 717个细菌OTUs、1 371个真菌OTUs,根际土壤样品细菌和真菌的多样性、丰富度均高于苹果表皮,且同一样品中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高于真菌。在属分类水平上,苹果表皮和根际土壤的主要优势细菌属均为节杆菌属(Arthrobacter),其相对丰度分别为13.06%和5.53%,外囊菌属(Taphrina)和被孢霉属(Mortierella)分别是苹果表皮和根际土壤样品的主要优势真菌属,其相对丰度分别为41.07%和7.62%。优势细菌属和优势真菌属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真菌与细菌间存在显著的互作关系。  相似文献   

7.
基于大田试验和Illumina Hiseq扩增子测序技术,分析了万寿菊-烟草轮作对植烟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结构的影响,旨在为缓解烟草连作障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万寿菊-烟草轮作可提高烟株根际土壤细菌群落Sobs、Shannon和Chao1等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提升土壤中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促使生防菌(Pseudomonas)、功能菌(Candidatus_Solibacter、Bryobacter和Bradyrhizobium)、降解菌(Massilia、Novosphingobium和Ramlibacter)和根际促生菌(Flavisolibacter)等菌属比例上升,有利于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缓解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8.
烟草青枯病抑病型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挖掘烟草青枯病抑病型土壤有益微生物资源,通过大田试验分析了不同海拔高度抑病型和导病型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青枯菌、拮抗菌等的相对丰度.结果表明,与导病型土壤相比,烟草青枯病抑病型土壤中有益细菌门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蓝藻门(Cyanobacteria)和有益真菌...  相似文献   

9.
有机肥配施减量化肥对烤烟青枯病及其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改善烟株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减轻由土壤病原菌引起的青枯病危害,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有机肥配施减量化肥(ORF)和常规化肥(CKF)两种施肥处理对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青枯病发病率及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化肥(CKF)相比,有机肥配施减量化肥处理提高了烤烟根际细菌、放线菌和微生物总量,降低了真菌、青枯菌以及青枯菌占根际微生物总量的百分比,移栽后55 d和75 d时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此外,也显著提高了微生物对碳源总量和不同类型碳源的利用能力,尤其以移栽后75 d的差异最显著。同时,整个烟草生育期ORF处理均降低了烤烟青枯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以移栽后75 d差异最显著,分别降低69.66%和57.08%。两种处理在烤烟产量和品质上虽无显著差异,但ORF处理明显改善了烤烟根际土壤环境。因此,有机肥配施减量化肥能调控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增强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抑病性,从而改善土壤品质,减轻由土壤微生物引发的烤烟青枯病病害,提高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液体肥对葡萄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采用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施用液体肥后‘夏黑’葡萄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情况。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液体肥后显著提高了‘夏黑’葡萄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的丰度和多样性;土壤细菌OTU归类到36门97纲230目359科700属,葡萄根际土壤中门水平上的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绿弯菌门、拟杆菌门、芽单胞菌门、Atescibacteria丰度比常规肥处理分别增加了9.53、0.87、0.12、1.99、0.61、1.12个百分点;葡萄根际土壤中属水平上的鞘氨醇单胞菌属、芽单胞菌属、RB41、Candidatus Udaeobacter、黄色杆菌科及其两个优势菌属相对丰度分别增加了2.28、0.22、0.46、0.22、0.51、0.11、0.10个百分点。施用液体肥后,土壤真菌OTU归类到7门25纲145目145科277属,葡萄根际土壤中毛葡孢属、镰刀菌属、短柄菌属、Gibellulopsis、盘菌属的相对丰度比常规肥处理分别增加了8.08、2.70、1.50、1.24、0.62个百分点。综合分析,施用复合液体肥改变了葡萄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不同用量的生物炭对根际土壤微生态的调控及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控作用  方法  采用稀释平板法,研究生物炭对青枯菌的吸附作用及对其生长和运动性的影响;盆栽试验研究生物炭对烟草生长及青枯病发病情况和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影响;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各处理土壤细菌群落差异。  结果  (1)生物炭对青枯菌具有抑制作用,可吸附青枯菌、抑制其生长及运动性,用量超过1.5%时效果显著;(2)生物炭提高了土壤pH、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利于烟草的生长。相关性分析发现,生物炭对土壤pH和化学性质的改善,是抑制烟草青枯病发生的主要原因;(3)生物炭提高了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Alpha多样性和放线菌门中链霉菌属的相对丰度;(4)根际土壤细菌结构的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有效钾影响最大。  结论  生物炭通过对青枯菌的抑制作用和对土壤微生态的改善,创造了利于烟草生长的环境条件,减少了烟草青枯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外源橙皮素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效及对烟株根围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基于盆栽试验和扩增子测序技术,连续两年监测了灌施不同浓度橙皮素(1、2和4 mmol/L)后烟草青枯病的发生情况,并分析了烟株根围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1)单施橙皮素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效为40%左右。(2)灌施1 mmol/L和2 mmol/L橙皮素可以提升烟株根围土壤细菌群落OTU数量和Chao1、ACE等丰富度指数。(3)灌施1 mmol/L和2 mmol/L橙皮素可明显改变根围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提高土壤中Dongia、鞘脂菌属(Sphingobium)、赭黄嗜盐囊菌属(Haliangium)及拟杆菌属(Bacteroides)的相对丰度,而降低土壤中雷尔氏菌属(Ralstonia)的相对丰度。综合来看,1 mmol/L和2 mmol/L橙皮素是较适宜的灌施浓度。该研究结果为合理利用植物次级代谢产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土壤细菌在葡萄园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功能。以贵州镇远葡萄园基地根际、非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在对土壤的基本理化指标及酶活检测的基础上,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和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葡萄园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细菌菌群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葡萄园根际土壤细菌16S r RNA基因的拷贝数在1.38×108~1.17×109copies/g之间,高于非根际土壤。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显示,葡萄园根际土壤细菌呈多样性分布且优势菌群突出,主要涵盖了变形菌门(Protec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厚壁菌门(Firmicute),绿弯菌门(Chloroflexi),蓝藻门(Cyanobacteria),泉古菌门(Crenarchoeo),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其中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为优势菌群,两者相对丰度之和占到了53.33%~67.28%。葡萄园根际土壤的主要优势细菌属包括乳球菌属(Lactococcus),节细菌属(Arthrobacter),Candidatus nitrososphaera,亚硝化螺菌属(Nitrososphaera),热单胞菌属(Thermomonas),Phycicoccus,泛菌属(Pantoea),芽孢杆菌属(Bacillus),埃希氏杆菌属(Escherichia),鞘脂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和溶杆菌属(Lysobacter)。α多样性分析表明,不同位点的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比较接近,而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低于非根际土壤。冗余分析(RDA)进一步分析表明,葡萄园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与土壤养分及酶活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群落结构多样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牡蛎壳粉等土壤改良剂对烟草根际土壤微生物代谢多样性及烟草青枯病发生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设置牡蛎壳粉、生石灰、草木灰和对照4个处理,研究了不同土壤改良剂对发病地块土壤pH和微生物群落代谢多样性的影响,以及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牡蛎壳粉可以显著提高土壤pH,增强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程度(AWCD),增加微生物代谢多样性(Shannon指数),同时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内物种的均匀度(McIntosh指数)。主成分分析表明,烟草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利用的主要碳源为羧酸类、氨基酸类和碳水化合物类,但不同土壤改良剂处理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特征存在差异。牡蛎壳粉处理后的地块烟草青枯病发病率最低,较对照降低43.33%。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土壤pH与土壤微生物代谢多样性指数呈正相关,而与发病率呈负相关。因此,施用土壤改良剂牡蛎壳粉可提高土壤pH和增加土壤微生物代谢多样性,进而提高土壤微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对烟草青枯病起到较好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地利用烟草青枯菌拮抗菌防治烟草青枯病,采用微生物保守区域扩增、构建文库、生物信息比对的方法初步分析了烟草青枯病病圃土壤中微生物的多样性。结果显示,烟草青枯病病圃土壤微生物群落中含有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fungorum)、假单胞杆菌属类(Pseudomonas graminis)、黑霉菌(Aspergillus niger)、尖孢镰刀菌属(Fusarium oxysporum)等丰富的细菌类和真菌类微生物,也包括部分不可培养的微生物。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的分析可以为青枯菌拮抗菌应用中拮抗菌在土壤中的定殖、扩繁过程研究提供部分微生物群落信息。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影响雪茄烟青枯病发生的关键微生物和土壤因素,采用扩增子测序法,研究了青枯病发病与未发病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组成、土壤理化性状及相互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相对于未发病根际土壤,发病土壤有提高微生物多样性和复杂程度的趋势,增加了假单胞菌(Pseudomonas)、肠杆菌(Enterobacter)、弹球菌(Sphaerobolus)、毛枝菌(Trichocladium)、镰刀菌(Fusarium)等的相对丰度,降低了朱氏杆菌(Chujaibacter)、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罗河杆菌(Rhodanobacter)、被孢霉菌(Mortierella)、毛壳菌(Chaetomium)等的相对丰度。病情指数与土壤含水量(SAWC)、毛管孔隙度(SCM)、有效磷(AP)显著正相关;与土壤通气孔隙度(SAP)、pH、交换性钙(ECa)显著负相关。典型相关、主成分及最小数据集分析表明土壤SCM、AP和劳尔氏菌(Ralstonia)、Chujaibacter相对丰度是雪茄烟青枯病发病的关键土壤及微生物因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解析影响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烟草根结线虫病发生的关键土壤因子, 为烟草根结线虫病防控提供理论支撑。  方法  采集并分析凉山州会理县烟草移栽前根结线虫病发病和未发病土壤的理化性质、二龄线虫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真菌群落结构。  结果  (1) 烟草移栽前, 发病土壤中南方根结线虫二龄线虫数显著高于未发病土壤; (2)发病土壤中交换性镁、交换性钙、有效铜含量和pH值显著低于未发病土壤, 与土壤二龄线虫数呈显著负相关; (3)发病土壤中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类诺卡氏菌属(Nocardioides)、真菌镰刀菌属(Fusarium)和赤霉菌属(Gibbererlla)等关键微生物类群丰度显著偏低, 与土壤二龄线虫数呈显著负相关, 与土壤理化性质存在明显相关性。  结论  移栽前土壤交换性镁、交换性钙、有效铜含量和pH值偏低可能引起土壤中关键微生物丰度降低、二龄线虫数增加, 进而加重烟草根结线虫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为明晰烤烟连作是否对根际细菌群落结构产生影响,采集不同生育时期的轮作和连作烤烟根际土壤,运用 454焦磷酸测序技术,对根际土壤细菌 16S rDNA V1-V3片段序列结构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轮作处理相比,连作处理烤烟根际酸杆菌门丰度在生育前期低而在后期高,但 α-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烤烟连作降低了表征菌群丰度的 Chao指数和物种丰富度的 Shannon指数,表明烤烟连作降低了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主成分分析和 NMDS(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scaling)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处理烤烟根际细菌群落结构随生育期而迁移,轮作与连作烤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差异在生育前期体现明显,生育后期不明显,表明生育期是影响烤烟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而连作与轮作是次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钙镁磷肥对青枯病发病烟株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平板计数法分析了不同生育期及发病烤烟根际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变化,并通过宏基因组测序法比较了施用钙镁磷肥的健康与发病烟株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差异,旨在研究钙镁磷肥对烟株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用钙镁磷肥的烤烟根际细菌和真菌数量随生育进程呈抛物线形式变化,对照则呈"N"趋势,处理和对照的根际放线菌数量变化趋势相同,呈逐渐增加的趋势。2)在旺长期,施用钙镁磷肥的根际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在成熟期,处理的根际真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而钙镁磷肥对根际放线菌数量没有显著影响。3)相对于健康烟株根际土壤,发病烟株根际土壤中放线菌数量显著减少,细菌数量显著增加;发病根际土壤中施用钙镁磷肥的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4)宏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根际细菌种类总数远高于根际真菌,健康根际细菌和真菌香农指数、Chao1指数和ACE指数均高于发病根际土壤。综上所述,钙镁磷肥对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大田试验和扩增子测序技术,探索了生防菌兑水灌根(GG)、生防菌拌土围根(WG)、米糠+生防菌拌土围根(MK+WG)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效及调节土壤细菌群落的作用。结果表明:(1)不同施用方式对青枯病的防效表现为MK+WG(59.32%)> WG(55.93%)> GG(49.72%)。(2)WG和MK+WG均可显著提高烟株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且MK+WG增幅最大。(3)WG和MK+WG提高了土壤中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促使土壤中Gaiella、Gemmatimonas和Bradyrhizobium等一些有益微生物比例上升。综合来看,MK+WG更有利于恢复土壤健康、减轻青枯病对烟株的为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