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火灾中由于烟气死亡的人数高达80%;烟气机械防排烟系统是高层建筑火场烟气控制的最有效设施,合理的防排烟系统设计,是其得以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 1排烟口的平面位置问题 排烟口的平面位置,是整个排烟系统的关键,也是烟气得以迅速排出火场的前提。 然而,现实较多排烟系统设计,将排烟  相似文献   

2.
关翠萍  王澜 《山西建筑》2007,33(14):159-160
针对排烟口在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设计中的重要地位,阐述了自然排烟系统中可开启外窗面积的要求、自然排烟的设置位置的要求以及需注意的问题,论述了需要机械排烟系统的设置部位及设置排烟口的一般规定,以供防排烟的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防排烟是建筑防火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实际工程设计角度出发,比较系统的总结了在建筑防排烟设计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如防排烟风机的设置问题、防排烟系统防火阀的设置问题和防排烟设计加压送风口、排烟口风速问题。  相似文献   

4.
基于我国防排烟系统的常见问题,如风口风速低、排烟口与送风口的位置设计不当、排烟风机控制柜的安装位置、排烟阀操作不方便、排烟风机和排烟口附近存在可燃物、排烟风机出口风道不完整,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结合工作实践,提出防排烟系统的检查流程及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建筑防排烟系统是控制火灾烟气蔓延扩散,确保人员安全疏散和火灾有效扑救的重要保证。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就防排烟系统设计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包括自然排烟方式的有效性,机械排烟量的计算,加压送风量的合理确定,补风量和补风速率,排烟口的临界排烟量,中庭排烟量及地下车库排烟补风等问题,对如何提高防排烟系统的实际效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防护工程若发生火灾,高温烟气会迅速蔓延,人员不易疏散,危害极大。针对某防护工程的防排烟系统采用性能化设计,通过数值模拟,比较排烟口布置在管道侧面侧向排烟和排烟口布置在管道底部底面排烟2种方式的排烟效果。结果表明,排烟口开在管道侧面侧向排烟的方式排烟效果更好,该方式更有利于人员疏散。针对侧向排烟系统,研究了排烟量对排烟效果的影响,并对工程排烟系统优化进行了性能化评估。  相似文献   

7.
刘江荣 《山西建筑》2011,37(28):21-22
结合当前我国地下建筑的发展状况,介绍了地下建筑的火灾特点,探讨了地下人员密集场所的一般防火设计要求,从排烟分区、方式、排烟口的布置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对地下人员密集场所进行防排烟设计。  相似文献   

8.
阮传生 《安徽建筑》2011,18(3):157-158
文章主要针对公共娱乐场所在进行防排烟设计时应考虑的一些问题,从需要设置防排烟的部位、排烟口的设置到通风与排烟合用系统作了详细的阐述;同时,对自然排烟到机械排烟的设置规定做了系统的说明,为公共娱乐场所的防排烟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自然排烟是一种常用的烟气控制方法.以安装方便、成本低廉而备受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者欢迎、本文从自然排烟原理出发。对自然排烟驱动力、排烟口烟气流率计算进行了分析.对影响自然排烟的因素进行了讨论,旨在为建筑自然排烟系统的设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上海市同济医院内科医技综合楼的防排烟系统设计,主要对本工程新旧规范更替产生的设计难点及解决办法进行了阐述,包括排烟系统的分段设计,消防风机专用机房的设置,地下的排烟风机压出段管道的采用及单个排烟口的最大排烟量计算等。  相似文献   

11.
利用尺寸为38m(长)×21m(宽)×5.4m(高)的真实商业建筑火灾场景,使用3.0 MW真实柴油池火火源,研究排烟口与挡烟垂壁组合控制烟气时挡烟垂壁高度、排烟口位置和朝向等因素对烟气控制效果的影响。在火灾规模、排烟量和排烟系统启动时间都一定的情况下,挡烟垂壁的高度是影响烟气控制效果的关键因素。排烟口距火源越近烟气控制效果越好。排烟口的朝向对烟气控制效果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对大面积房间排烟系统设计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赵艳玲 《暖通空调》2002,32(2):46-48
论述了大面积房间排烟系统设计中划分防烟分区的重要性和依据,提出了加大排烟量、整个防火分区全面排烟的观点,对排风兼排烟系统的设置与转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王致新 《暖通空调》1995,25(2):15-20
本文针对装有自动喷洒灭火系统的商场和购物中心,在规定了“设计火灾规模”(即疏散时间内火灾范围为周长12m,放热速率为5MW)的条件下,提出了蓄烟拱的规模、烟流量、烟层温度、挡烟垂壁尺寸、排烟口数量和面积等计算公式、数据和实验曲线,讨论了排烟系统的基本功能、挡烟垂壁的设置、自动洒水对烟气的冷却作用、进气口的风速、自然排烟和强制排烟等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建筑规模的增大、建筑层数和建筑功能的增多,以及防排烟理论的发展,认为以往对规范头疼医头式的局部修订做法先天不足,需要全面修订.对规范的自然排烟、机械排烟及其设置、机械防烟奈款提出了修改意见,供规范讨论和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分析大型地铁车站空间、功能特点,从火灾荷载、人员密度、烟气蔓延特性、防排烟系统设计难度等方面入手,以某大型地铁站为例,利用实地烟热试验对站厅层和站台层的防排烟设计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试验项目、评价指标和测量指标。结果表明,对于复杂的地铁车站,通过优化灭火设施和防排烟系统,科学合理划分防烟分区,对重点区域进行防火分隔,严格控制地铁车站公共区域可燃物量,可有效控制火灾和烟气的发展蔓延,确保人员安全疏散的时间要求。  相似文献   

16.
在火源两侧设置两道空气幕能有效阻隔火灾蔓延和烟气扩散。为了探明低射流风速下空气幕在点式集中排烟隧道内对火灾特征参数的影响,通过FDS研究了不同排烟量、射流速度和射流角度下隧道内烟气蔓延、温度分布和排烟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当HRR为30 MW时,射流速度至少应不小于2.5 m/s才能保证空气幕的隔烟作用;当射流速度在2.5 m/s以下时,射流角度越大空气幕的隔烟效果越差,这明显不同于射流速度较大的情形;空气幕能很容易地将空气幕外的温度控制在40 ℃以下,射流角度对逃生区域的温度分布影响不大,主要影响火羽流的分布;相同射流角度下排烟量越大排烟效率先升高后减小,而相同排烟量下随着射流角度的增大排烟效率逐渐减小;对于30 MW的火灾规模,推荐的控烟方案为:射流速度为2.5 m/s,排烟量为120 m3/s。  相似文献   

17.
张毅 《消防科学与技术》2022,41(10):1472-1476
摘 要:基于当下灭火救援领域中的突发事件,提出灭火救援专业知识智能匹配算法,该算法基于自然语言处理和注意力机制计算案件描述和消防预警信息之间的语义关系,从而实现相关灭火救援专业知识的匹配。首先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方法学习句粒度级别的语义信息,然后基于注意力机制学习词粒度级别的语义信息,最后基于两个级别语义信息的交互,根据信息之间局部差异推断两个句子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优异的性能,能够同时从词和句两个粒度上更准确地理解句子,实现基于案件描述的灭火救援专业知识智能匹配。  相似文献   

18.
陆叶  杨志刚 《暖通空调》2006,36(8):62-63
介绍了地下汽车库的排风与排烟系统设计,包括防烟防火分区的划分、排烟排风系统的设计以及消防补风系统。  相似文献   

19.
王健  焦萌 《城市建筑》2014,(17):213-213
本文采用 FDS 模拟在特定热释放率下,不同排烟量对火灾烟气的影响。对比不同排烟量火源中心面温度、CO 浓度随时间增长特性,得出排烟量对排烟效果的影响规律。在5MW火灾功率负载下,60 m3/(h·m2)排烟量可达到较好的烟气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0.
甄珍 《山西建筑》2010,36(13):166-167
通过火灾案例说明烟气对人体的危害,总结了控制火灾烟气蔓延的措施,结合工作实际分析了防排烟系统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以期指导实际中合理设计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从而保证火灾发生时能给疏散提供更安全的环境及争取更多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