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荣地水电站增机扩容工程由进水口、发电引水隧洞、调压井、厂房及开关站组成。引水隧洞进行试充水过程中发现竖井段及下平段出现了衬砌破坏带、裂缝、漏水等现象,并发现多处露筋、脱空、木模板未拆除且有蜂窝麻面,需要进行加固处理。介绍了发电引水隧洞加固设计,主要包括加固方案比选、管径比选、管材比选和原衬砌钢筋混凝土加固设计。  相似文献   

2.
金正浩  苏萍 《水力发电》1997,(5):18-19,25
莲花水电站技施工设计阶段,在修编初设的基础上,经勘测设计试验论证,进行了大量的设计优化。主要有用砂砾石代替部分大坝堆石大坝垫层、过渡层料设计优化;二坝心墙防渗土料改用大坝坝基开挖料;二坝坝基取消灌浆廊道;溢洪道泄槽段缩窄;厂房尾水管用混凝土衬砌取代钢衬;厂房吊车梁设计优化;引水隧洞进水口布置优化;导流洞洞房由钢筋混凝土衬砌全部改为锚喷支护衬砌;调压井由简单式圆井改为阻抗式双圆弧调压井;厂用电高压系  相似文献   

3.
根据库区、隧洞区地形地质条件,引水建筑物布置在右岸,其进水口距坝头约220m。考虑到该电站处在强地震区的特点,初设阶段推荐竖井式进水口,技施阶段根据实际开挖的地质情况,对原设计进行了修改,采用了闸门与拦污栅联结成整体的岸塔式进水口方案,保证了进水口边坡的稳定。引水隧洞平面采用折线布置,全长798m,分上平段、斜管段、下平段。隧洞开挖后,发现地质情况较复杂,为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对初设阶段的衬砌型式进行了修改,对不同部位分别采取了钢筋混凝土衬砌、钢板素混凝土衬砌、钢板钢筋混凝土衬砌。该工程调压井为阻抗式调压井,压力管道包括埋藏管道段与明管段。  相似文献   

4.
引水隧洞穿过流纹英安岩,岩性坚硬。优化设计中根据隧洞各段埋深,地质构造和水头大小等因素,隧洞分别选用喷锚衬砌、钢筋混凝土衬砌和钢板衬砌等形式,采用调压阀替代调压井。本文主要介绍调压阀与调压井技术经济比较论证、喷锚衬砌段选择和高压钢衬管隧洞等项优化设计一共节约200万元,相当于引水系统工程费的1/4,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1工程概况西藏直孔水电站引水系统进水口为深式压力墙式进水口,布置于右岸坝肩上游,底板高程3861·0m顶部高程3892·6m。引水隧洞为2条直径为8m的圆形压力隧洞,4条内径4·8m的钢衬支管供水,引水隧洞长度分别为104·171m与141·537m,采用双层钢筋混凝土衬砌,衬厚0·5m。1·1施工地质情况1#、2#隧洞工程地质条件基本相同。隧洞上平段:岩石以微风化~新鲜的石英岩、石英砂岩、砂质板岩为主,岩体完整性较好,层间嵌合紧密,岩层走向与洞轴线斜交,围岩以Ⅲ类为主,成洞条件较好斜井及下平段:由于岩层走向与洞轴线交角仅5°10°,受裂隙切割组合等因素…  相似文献   

6.
利用石泉扩机工程5号机大修,将扩机工程引水隧洞放空。在放空前后及放空期间,对引水隧洞钢筋混凝土衬砌体应力应变、围岩与钢筋混凝土衬砌体的接缝状态、渗流监测孔的测孔水位变化、厂房基础扬压力、厂房上游边墙围岩变形等进行了系统检测分析。结果表明:①引水隧洞钢筋混凝土衬砌体在各段结构分缝处止水效果较差,各段结构分缝普遍存在渗漏水现象,尤其在隧洞引0 107.5以后的后半部分渗漏水较为严重;②引水隧洞的岔管到5号支管的钢衬之间发现裂缝,裂缝方向以轴向为主;位置主要在顶部或隧洞上半部,大多数裂缝渗水;③扩机工程引水隧洞的施工和目前渗漏严重的状况,改变了左岸边坡渗流场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左岸边坡的长期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上莫迪水电站位于尼泊尔第二大城市博克拉以西37km,在卡里甘塔河主要支流莫迪河谷上,是该河流上开发的第二个梯级电站。电站引水系统由进水口从调节池中引水到厂房,主要建筑物包括进水口、引水隧洞、调压井、压力竖井和平洞,全长约3.5km。引水系统采用有压引水方式,其中对于引水隧洞采用部分衬砌、部分锚喷的支护方式,对引水系统的布置设计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8.
西沟水电站为一中型引水式电站,引水隧洞长7km,调压井高120m,压力管道长322m,内径2.8m,最大内压力水头213m。压力管道采用埋藏式分岔布置,上平段及大部分斜管段采用60cm厚钢筋混凝土衬砌,下水平段及靠下弯段用钢板与混凝土联合衬砌。钢管采用加劲环式钢管,钢管衬砌段、沿钢管顶拱及底拱轴线布置回填灌浆孔。施工石方超欠挖部位较多,混凝土浇筑质量差,有的围岩固结灌浆孔没有灌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灌浆质量。  相似文献   

9.
引子渡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由引水隧洞、调压井、发电厂房及开关站等组成。经工期、成本、质量、安全综合分析比较,联营体在引水隧洞调压井和厂房尾水闸墩部位采用了液压滑模施工技术。取得了较好的工程效益和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大盈江四级水电站预可研阶段的枢纽布置,主要对比了初步拟定的坝址及坝型、厂址和引水系统线路;工程枢纽主要建筑物由拦河坝(混凝土闸坝)、坝后消力池、岸边式进水口、引水隧洞、上游调压井、压力钢管道(地下埋管)及地面明厂房组成。  相似文献   

11.
老挝会兰庞雅水电站引水隧洞上平段为小断面长距离隧洞,其混凝土衬砌采用钢模台车进行。本文介绍了钢模台车衬砌混凝土的总体方案和主要施工方法,解决了小断面、长距离隧洞衬砌进度慢、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兴建的穿越城区引水隧洞工程采用了一种新型分离式衬砌,但其承载机理尚不够明晰。以某水资源配置工程中穿越城区的TBM施工输水隧洞为对象,建立输水隧洞分离式衬砌整体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分析了衬砌的变形、受力和承载比等特征。结果表明:设计内压作用下,钢衬和自密实混凝土径向紧密贴合,排水板铺设范围内两者径向变形明显大于管片,排水板铺设范围外三者径向同步变形,钢衬应力水平低且分布极不均匀,管片应力超过抗裂限值,内水压主要由围岩承担,钢衬承载比例明显低于预期;降低钢衬-自密实混凝土界面、自密实混凝土-管片界面的摩擦系数,均能使钢衬应力分布的均匀性增加,有利于钢衬承载性能的发挥,且对管片抗裂有利;提高排水板厚度与综合模量比值d/E,可以提升钢衬承载比,控制d/E在12.4~45.1 mm3/N范围内,可以满足钢衬容许应力和管片抗裂设计的要求,同时使分离式衬砌钢衬主要承担内水压的设计理念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3.
彭忠岳  沈健 《人民珠江》2013,34(1):59-60
水布垭电站地下厂房引水隧洞分为上平段、上弯段、斜直段、下弯段、下平段,下平段由于地质条件差、水头高、压力大、受力条件复杂,故采用高强钢衬.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运行,在下平段采用了引管法进行接触灌浆,该方法在水布垭电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引子渡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由引水隧洞、调压井、发电厂房及开关站等组成,经工期、成本、质量、安全综合分析比较,联营体在引水隧洞调压井和厂房尾水闸墩部位采用了液压滑模施工技术。取得了较好的工程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沐若水电站采用引水式发电,因引水遂洞较长须布置大型上游调压井结构。调压井采用简单圆筒式,高度为76.5 m,断面内径为25.0 m,具有结构尺寸大、内外水荷载大、地质条件复杂等特点。针对调压井调保稳定、结构安全等工程技术难题,采用数值分析、工程类比等方法,研究确定了调压井平面布置以及调压井衬砌配筋形式。所采用的预先灌浆加固及逆作法施工的井筒开挖方案,保证了井筒施工时性态较差围岩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详细论述了加蓬国大布巴哈水电站引水隧洞水力劈裂试验的原理、试验设备、试验过程,并对最终得出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引水隧洞在高压水头作用下裂隙张开的可能性及张开后岩体裂隙渗透特性,从而指导引水隧洞衬砌设计,优化钢衬段长度。  相似文献   

17.
郑治 《水电站设计》1990,(2):27-31,21
一、工程概况天生桥二级(坝索)水电站位于红水河上游南盘江上,采用低坝长隧洞引水发电。电站总装机132万kW。枢纽由拦河坝、引水发电隧洞、调压井、压力管道、厂房等组成。拦河坝最大坝高58.7m,引水隧洞三条,平均洞长9776m,内径8.7~10.4m。调压井是三个排成一线的差动式调压井,井深90m,开挖直径24m,衬砌后直径21m,每井引出二条压力管道。  相似文献   

18.
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引水系统设有压力管道及调压井工程,调压井原设计为钢筋混凝土衬砌,因岩石破碎,考虑工程安全问题,后改为钢衬衬砌。钢衬选用材质全部为16MnR,钢材板厚(16-25)mm,钢材总重464.8t,引水调压钢衬安装及混凝土工程现已全部完成,对该工程的施工特点进行介绍,可为同类型电站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9.
某抽水蓄能电站运行工况的复杂多变导致引水发电系统出现危害性极大的水锤负压力,即在上库引水发电隧洞的上平段始终出现了水锤负压。为此在招标设计阶段分别采取了降低引水发电隧洞上平段高程和将上库闸门井兼作上游调压井二项措施。计算结果表明:采取将上库闸门井兼作上游调压井的措施不能完全消除危及管道安全的水锤负压,只有将引水发电隧洞上平段高程降低至一定高程才能完全消除水锤负压.保证电站安全.  相似文献   

20.
为防止已开挖隧洞因为围岩压力等原因产生的变形或坍塌,大多数隧洞施工都会采取永久衬砌的方式来延长隧洞的使用时间。钢衬亦是众多隧洞永久衬砌方法中的一种。文章主要以某小洞径引水隧洞项目为例,遵循施工工序顺序,简述一些适用在小洞径隧洞钢衬混凝土施工中的低投入且可以减少工期的施工方法,以便于其他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