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长城铝业公司水泥厂烧成车间的4台Φ3.6×65m回转窑,原窑尾密封装置存在缺陷较多,一是密封效果差,由于提料勺等设计不尽合理,提料效果不好,当窑尾冷烟室内物料积满后,大量的物料从密封处挤出,不但对现场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且增加了职工的劳动强度;二是由于大量的积灰从密封圈处挤出,密封圈经常被挤、挂坏,造成冷风从窑尾进入窑系统内,破坏了窑内的热工制度,导致窑尾温度偏低,影响正常煅烧,产量偏低,质量波动大。  相似文献   

2.
张宝东 《水泥工程》2016,29(5):59-59
正1存在的问题回转窑密封装置一般由耐高温、抗磨损的柔性材料制成的密封结构,其中包括耐热钢鱼鳞片、碳硅铝复合板、普通钢板鱼鳞片及其组合而成的柔性密封结构,其整体可以随回转窑的运动而变形,从而适应回转窑在高温使用状态下产生的窑体变形、筒体偏摆及偏心。传统的回转窑窑尾密封回料勺与摩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回转窑窑头用冷风套密封,需要有冷却风机向冷风套下半部吹风,一是冷却窑口护铁,二是阻止窑头正压冒灰,避免飞沙料喷出,实现吹风密封,这些只能在窑体的下半部实现;鱼鳞片用钢丝绳加配重紧固,与冷风套摩擦,使用时间短,破损后易漏料。对传统窑头冷风套密封装置进行优化,形成风箱式窑头密封装置。风箱式窑头密封装置冷风套上的法兰与挡料法兰形成迷宫式密封,效果较好;回转窑筒体焊接摩擦垫板,避免了鱼鳞片与回转窑筒体的直接摩擦。该装置的安装,要方法正确,要注意误差的控制,以避免密封功能失效。  相似文献   

4.
段梦佳  王耿 《水泥工程》2022,35(4):41-43
我公司两条熟料水泥生产线均配套Φ4.8 m×740m回转窑,投产时间分别为2009年和2016年,两台回转窑窑头密封最初配置均为单向鱼鳞片密封,该密封结构需每年更换一副鱼鳞片,且随着使用年限增长,窑头冷风套逐渐变形,系统漏风、飞砂漏料严重。  相似文献   

5.
刘昕  张波 《水泥》2023,(1):74-75
Φ4.8 m×74 m回转窑窑头密封装置原为传统鱼鳞片密封,窑头密封漏风系数较高,密封容易磨损而出现飞砂料外漏。利用错峰停窑时机对密封进行改造,在原鱼鳞片密封基础上增加内迷宫空气密封,技改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李勤成 《水泥》2003,(12):61-61
我公司为Φ3.0m/2.5m×44m窑尾带五级旋风预热器回转窑。窑尾废气增湿处理系统采用Φ3850mm×6000mm增湿塔。最初设计时,为防止增湿塔内分布板(塔顶位置)及塔底积灰,采用YZQ-2.5-2型振动电动机振动抖落积灰。原布置为塔顶分布板安装1套振动器,塔底采用2套振动器,且2套振动器的安装位置在同一水平面,间隔为180°。3套振动器的振动参数,经历了多次调整,但存在的问题始终未得到解决。1存在的问题1.1增湿塔内部积灰不易振落1)分布板上积灰不落或较多,影响气流分布状况。2)当积灰达到一定程度后,它随振动或自重在某一时刻忽然掉落,这样就增加了…  相似文献   

7.
0引言华新黄石公司万吨线Φ6.2m×98m回转窑窑尾密封采用一种新型径向石墨块密封,窑头也突破性地使用了特殊的径向石墨块密封。回转窑窑头窑尾都采用径向石墨块密封的在国内国外是极其鲜见的。目前国内外传统的回转窑窑尾密封的设计都是采用端面密封。窑头密封设计都采用鱼鳞片密封。这种设计从理论上分析都没有问题,但实际使用都有问题,原因如下面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8.
李青山  武浩 《水泥工程》2020,33(2):41-41
正1存在的问题中材株洲水泥有限责任公司5 000 t/d水泥熟料生产线,配备Φ4.8 m×74 m回转窑,窑头密封为双层鱼鳞片式密封。鱼鳞片较短,容易磨损,鱼鳞片磨损后一旦窑内通风不畅,窑头负压波动,密封鱼鳞片处飞砂料大量逸出,飞砂料的逸出造成窑头平台、一挡平台及地面扬尘积料,环境污染严重。同时,飞砂料  相似文献   

9.
<正>我公司5 000t/d生产线窑头采用鱼鳞片密封、冷风套冷却,在生产中有时会从窑头密封处漏灰及飞砂,为此,我们在窑头又增加了一道密封装置,收集漏灰和飞砂。1窑头漏灰分析窑头密封原结构见图1。由于生产中窑头罩内避免不了短时的正压,此时窑头罩内的风带着飞砂及灰尘从鱼鳞片及冷风套内向外漏出,污染环境。窑头罩内短时间出现正压是造成窑头密封漏灰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0.
正1存在的问题我公司4 000 t/d生产线回转窑规格为Φ4.80m×720m,窑口外部密封形式采用的是鱼鳞片加钢丝绳束紧式密封,内部采用单迷宫密封方式。该密封形式虽有一定效果,但经过运转一段时间,熟料颗粒便从鱼鳞片处和冷风套内部飞出,溢出的熟料颗粒对一道托轮损伤也很大。该密封不光漏料而且由于密封不严,系统漏风也相当严重,极大地影响了窑系统的热工制度和增大了电耗和煤耗。  相似文献   

11.
周建中  刘晓晔 《水泥》2001,(7):41-48
我公司 1 000t/d熟料生产线 1994年投产,篦冷机下料口漏料、漏风、挂链斗输送机链斗等故障较多, 2000年综合技改提高产量后,对生产的影响更加严重,又于下半年对此进行了改造,取得了明显效果。 1熟料锤式破碎机下料口的改造 1. 1改造前存在的问题 1)密封困难,漏料严重。   下料口的密封护皮原来使用薄钢板,因链斗备件加工尺寸有误差,链斗之间两侧面不齐整,易挂斗,后改用废橡胶运输带,但磨损快,并且当篦冷机出红料时常着火烧坏。破碎机的中心到下料口高度为 3 500mm,由于落差大,部分物料碰到链斗输送机的链斗上沿后,从密封…  相似文献   

12.
在窑尾密封装置的设计中,喂料舌头包角165°;喂料舌头两侧存在缺口正对料斗,料斗不能将漏料全部返回窑内,这是导致窑尾漏料的根本原因。将喂料舌头两侧砌筑部分焊接耐热钢板和锚固件补打浇注料后,窑尾漏料问题不再发生。  相似文献   

13.
鲁传圣  李华利 《水泥》2007,(4):66-66
我公司Φ4.0m×60m回转窑2004年8月投产,至2006年10月,发现窑尾密封套外圈被磨损,局部被磨通,密封套内衬浇注料部分脱落,造成窑尾漏风严重,窑尾密封效果差。我们在停窑换砖期间对其进行了修复处理。  相似文献   

14.
丁玉荣 《水泥》2015,(2):22-23
<正>我公司现有两条5 000t/d生产线,回转窑规格为Φ4.8m×72m,窑尾采用双系列预热器和TDF分解炉,平均台时产量252t/h。2014年9月14日二线窑尾密封处突然出现漏料情况。1事故现象14日11:00二线窑尾密封处漏料后,操作员减料运行,当入窑生料量由360t/h减到300t/h时,漏料情况有所好转。在运行中对窑尾烟室进行了清理,14:00  相似文献   

15.
周方坤  耿静亚 《水泥》2020,(5):52-53
水泥企业现有回转窑窑头密封装置多数为密封罩包裹窑头,密封罩末端通过鱼鳞片或其他密封结构与窑筒体贴合密封,窑头的冷风套和吹风机被密封罩包裹起来。窑头的密封结构虽然一直在改进,但是密封效果依然不理想,飞扬出的砂石对工作人员的健康和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除此之外,被包裹起来的冷风套中的冷风很难排出,在冷风的影响下,增加了回转窑煤耗的同时降低了燃烧效率,浪费资源,增加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6.
我厂600t/d五级旋风预热器窑生产线1998年10月份建成投产,回转窑规格为Φ3.2m×52m,原窑头密封采用弹簧石墨块密封,冷风罩与窑头罩之间采用2道迷宫密封,迷宫密封装置安装在冷风罩外部的导向键上。窑头罩下部有一大两小3个积灰斗。窑头冷却风由大积灰斗中下部吹进冷风罩,由窑头罩上部冷却风出口出去。1密封装置存在的问题窑头密封装置结构见图1。图1改造前的窑头密封装置1)石墨块与迷宫密封组合的密封方式无法起到密封的作用由于冷却风机吹风口位于冷风罩喇叭口的下部,一部分冷风将会从冷风罩与迷宫密封装置的间…  相似文献   

17.
窑尾漏料是预分解窑生产中的常见问题,出现漏料后会造成窑尾密封的损坏、窑尾漏风、操作困难等问题,还会严重影响环境卫生。本文介绍几种造成窑尾漏料的原因,从设备和工艺操作方面查找原因,并给出相应措施,解决窑尾漏料问题。  相似文献   

18.
回转窑窑尾回料改进曹丁红北京水泥机械设计研究所回转窑窑尾密封装置,多数厂家采用弹簧,压紧端面密封结构。该结构中一般在下料烟室和筒体端部用托瓦和回料圈的设计形式来实现辅助密封。托瓦与回料圈合理布置是保证密封的前提,我所结合东北某水泥厂3×45m回转窑...  相似文献   

19.
结构新颖的窑尾密封装置沈慧珍,黄廉基株洲水泥机械厂回转窑窑尾的密封效果,对稳定窑系统的正常生产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窑尾密封的目的是尽量减少冷空气混入窖内,当窑尾漏入过量的空气,将增加排风机的负荷,增大电耗,并导致二次风进入量的减少。同时,当窑尾密封效...  相似文献   

20.
刘艳 《水泥》2022,(6):60-61
现有技术中,通常在除尘器灰斗设置料位计来探测其内部是否积料。由于物料的成分不同,容易导致空腔的产生,会使得料位计检测不准。改进措施是增加热电阻,通过料位计检测料位和热电阻检测灰斗温度,双重保险,确保了除尘器的灰斗不会积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