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桉树是一种重要的速生阔叶木,在全球广泛种植,主要用于制浆造纸企业。对十二种6年生桉树的化学成分、纤维形态,制浆造纸性能进行分析,评价它们的硫酸盐法制浆适宜性。十二种桉树在抽出物(6.1%~18.9%),木质素(21.6%~30.8%)和综纤维素(55.4%~70.1%)含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化学成分的巨大差异导致了桉树不同的制浆得率(38.9%~49.8%)和脱木素程度(卡伯值11.6~24.2)。将这些结果与纤维形态、手抄纸性能综合考虑,蓝桉、卵叶桉、巨尾桉、柳桉、葡萄桉的硫酸盐法制浆适宜性最好。  相似文献   

2.
硫酸盐法制浆 约有12个国家用幼龄桉木制浆(Wat-son和Cohen 1969),这些国家都有—硫酸盐浆厂,耗用桉木造纸材最多,生产桉木浆量最大,每年或许达100万吨。 Leon和Borges(1967)将巴西、My-burgh(1967)将南非和Barbadillo(1967)将西班牙各该国家幼龄桉木商品硫酸盐制浆作了有价值的叙述。生长于巴西的桉树,其中80%是柳桉和尾叶桉(巴西称为“白桉”),  相似文献   

3.
进行了预水解硫酸盐蓝桉浆性能的研究。首先对蓝桉木片进行了5个级别的水预水解,然后对水预水解木片进行硫酸盐法蒸煮以得到3种不同卡伯值的硫酸盐蓝桉浆。实验从浆料组分、蒸煮条件、成浆卡伯值及得率、黏度、浆料纤维形态、浆料纤维表面性能及成纸主要强度性能等角度探讨了预水解对后续的硫酸盐法制浆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预水解的硫酸盐浆半纤维素含量从未预水解的21%~22%降到3%~4%,而纤维素含量从73%~75%增加到85%~90%。经过预水解的所有纸浆纤维长度均降低且纤维扭结指数大幅度增大。采用反相气相色谱分析法测出未预水解浆样和预水解120 min后制浆(成浆卡伯值为15)的浆样的表面能色散分量分别为30.8和34.9 mJ/m2。实验提出了2个模型方程来预估预水解中木片的质量损失和成浆卡伯值。  相似文献   

4.
两种桐木原料及制浆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两种桐木的干材和枝材纤维形态、化学组分进行分析,并对这两种桐木原料的硫酸盐法制浆性能进行初步探究。结果显示,两种桐木原料纤维平均长度0.7~0.85 mm,纤维平均宽度16.4~19.2μm,长宽比38~51,属于短纤维原料;两种桐木原料的纤维素(硝酸-乙醇纤维素43%~47%)含量较高,酸不溶木素(17%~23%)含量相对较低,聚戊糖含量(22%~26%)与阔叶木材相当。这些特点使其易于蒸煮,制浆得率高,易打浆,而两种桐木原料的干材和枝材抽出物含量都稍高,这会增加蒸煮过程中化学药品的消耗;桐木的硫酸盐法制浆造纸性能良好,两种桐木原料的干材和枝材在成纸性能上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在现有的两种桉木——尾巨桉和尾赤桉进行了纤维形态、化学组成分析,并对其硫酸盐法制浆漂白性能进行了研究。正交实验的结果表明:两种桉木KP-AQ制浆较佳的工艺条件为:用碱量15%-17%,硫化度20%-22%;最佳升温时间100-110min,最佳保温时间90-110min,最高蒸煮温度165~170℃,蒽醌用量0.1%,液比1:5.5。通过分析漂白浆的各项物理性能指标,得出两种桉木都比较适合生产硫酸盐浆,其中又以尾巨桉较佳,可积极地进行推广培育。  相似文献   

6.
对不同种植地、不同海拔的4个桉树品系的生长量、化学成分、纤维形态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4个桉树品系生长量较好,4.5年生每公顷平均蓄积量达到179.85m^3,每公顷年均生长量为59.9m^3,在桉木属制浆原料中处于中等水平;不同种植地、海拔对桉木化学成分、纤维形态有影响;对于同一品系在不同种植地,水分、密度、化学成分、纤维形态不同,在同一种植地不同海拔下抽出物、木素等几乎随着海拔增高而增高,综纤维素随着海拔增高而减少;相对而言,在4个桉木品系中,^#2品种出材率、化学成分、纤维长度分析中都处于弱势。  相似文献   

7.
通过适生于广东的九种桉木实验室硫酸盐法制浆和五种桉木化学机械法制浆试验表明,原产于澳大利亚东海岸中部的柳桉性能最优良。硫酸盐浆得率高、药品消耗少、白度较好、黑液膨胀性能好、浓黑液粘度低;化学机械浆用药品少、未漂浆白度好、强度性能好、得率较高、柳桉在广东具有生长迅速、抗台风性能较好的优点,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速生造纸材。柳桉的地理种源试验正开始进行,广东桉树人工林面积占全国一半以上,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经验与优良树种相结合,今后十年大力扩种、改种柳桉,建立以柳桉为主的造纸林基地的前景是光明的。  相似文献   

8.
陈海燕 《中国造纸》2007,26(10):67-69
对紫茎泽兰进行了化学成分及纤维形态分析;采用硫酸盐法和烧碱-蒽醌法对紫茎泽兰的制浆造纸性能做了初步探索。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制浆方法均能得到强度较好的纸浆,且浆料具有较好的可漂性,硫酸盐法浆的强度更好。  相似文献   

9.
华山松制浆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华山松化学成分、纤维形态及制浆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华山松纤维素含量高、纤维长,采用硫酸盐法制浆后纸浆易漂白,漂后浆物理强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桉树分布全省各地,生长非常快。如昆明地区蓝桉和直干桉4年生可达15米高,胸径15—20厘米。全省有近亿亩适于植树造林的荒山荒地,发展桉树造纸的条件非常优越。因此,应该开展桉树造纸的研究工作。考虑到云南省造纸厂多为硫酸盐制浆法,并鉴于包装纸板是我国的短线产品,为适于老厂技术改造,这次小型试验选用蓝桉和直干桉为原料,采用硫酸盐半化学法制浆,产品为瓦楞原纸。  相似文献   

11.
《造纸信息》2006,(3):34-35
原料与备料几种杂交桉木的纤维特性蒋玮等中国造纸2005,11:75南美洲利用人工林发展硫酸盐浆工业Celso Foelkel国际造纸2005,6:27麦草碱法化学机械浆纤维特性研究葛培锦等中国造纸学报2005,2:31新疆博斯腾湖芦苇特性及其A PM P制浆研究唐艳军等中国造纸学报2005,2:35开发利用桉树制浆造纸加快林纸一体化进展的探讨甘家齐中华纸业2005,11:10三倍体毛白杨(B304)生长特征及化学成分变异的研究徐艾清等中华纸业2005,11:63数字印刷对废纸回用性的影响陈庆蔚中华纸业2005,12:70胶原纤维及其在造纸行业中的应用张美云等纸和造纸2005,6:70香烟滤嘴…  相似文献   

12.
期号报告与综述 广东省造纸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2 化学热磨机械浆是造纸工业的新浪潮 大趋势 2 加拿大.AI.BANY公司脱水元件和聚酯成型 网使用效果 2 制浆造纸过程的计算机模拟 3 化学纤维造纸的开发 8 对广东加工纸发展的意见 3 通向2l世纪一一现代化的时代 4植物原料与制浆 隆缘桉硫酸盐法和改良硫酸盐法蒸煮过程的 比较 桉树制浆脱木素反应历程的研究 麦草烧碱——蒽醌法连续蒸煮的研究 浅谈甘蔗叶制浆造纸 获纤维形态区结构和木素在其结构中的分布 麦草改良AS法和改良NS法连续蒸煮的研究 包含EO段漂白流程的探讨 木片水份与…  相似文献   

13.
前 言 桉树的硫酸盐法制浆和漂白已有研究,但对桉木AS—AQ的脱术素反应规律及其机理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探讨了雷林一号桉AS—AQ法制浆过程主要化学组分的变化及其纸张物理性能,并采用SEM—EDXA测试技术,研究两种原料制浆过程磺化和细胞各微区的脱木素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进行了预水解硫酸盐蓝桉浆性能的研究。首先对蓝桉木片进行了5个级别的水预水解,然后对水预水解木片进行硫酸盐法蒸煮以得到3种不同卡伯值的硫酸盐蓝桉浆。实验从浆料组分、蒸煮条件、成浆卡伯值及得率、黏度、浆料纤维形态、浆料纤维表面性能及成纸主要强度性能等角度探讨了预水解对后续的硫酸盐法制浆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预水解的硫酸盐浆半纤维素含量从未预水解的21%~22%降到3%~4%,而纤维素含量从73%~75%增加到85%~90%。经过预水解的所有纸浆纤维长度均降低且纤维扭结指数大幅度增大。采用反相气相色谱分析法测出未预水解浆样和预水解120 min后制浆(成浆卡伯值为15)的浆样的表面能色散分量分别为30.8和34.9 mJ/m2。实验提出了2个模型方程来预估预水解中木片的质量损失和成浆卡伯值。  相似文献   

15.
桉木性质对硫酸盐制浆及其应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晖 《国际造纸》2009,28(6):23-28
研究了桉木特性及其对操作效率和所制备浆料应用的影响,并指出了树种和收获时期的影响。利用具有适当高密度、抽出物和木素含量低、木素的紫丁香基与愈创木基(S/G)比值高、木聚糖和糖醛酸含量高的按木可有效地制备硫酸盐浆。含有大量木素的木材,会使木素中S/G比值较低并且很难处理,树龄显著影响木材的化学成分和形态及其在硫酸盐制浆中的行为和浆料的应用:桉木的密度、抽出物含量以及纤维粗度都随树龄的增长而增加。桉木的半纤维素主要由在糖醛酸中含量很高的木聚糖组成,它们在硫酸盐制浆时相当稳定。保留在硫酸盐浆中的木聚糖显著提高了浆料的打浆性能。虽然树龄、密度的增加会增加纤维的粗度,对打浆有负面影响,但却提高了浆料的滤水性。  相似文献   

16.
马尾松腐朽材对其硫酸盐法制浆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马尾松正常材和贮存较久的腐材的化学成分、纤维形态,研究腐朽材对马尾松硫酸盐法制浆、H单段漂白特性以及未漂浆成纸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腐朽材的制浆造纸性能较差,生产中应该尽可能避免使用腐朽材。  相似文献   

17.
不同树龄三倍体毛白杨纤维形态与制浆性能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对成材期内不同树龄三倍体毛白杨的纤维形态与制浆性能进行了研究,同时测定了其主要化学成分.研究表明,各树龄之间化学成分差别较小,抽出物和戊聚糖含量随树龄增大稍有增大;纤维的加权平均长度差别较小,粗度逐渐增大,而细小组分随树龄增长其含量明显增大.该树种化学法(Soda-AQ和KP)和化学机械法(SCMP和APMP)制浆性能差异较小,这与化学成分和纤维形态的分析一致.综合各项性能,以5年树龄较优,同时不同树龄三倍体毛白杨可混合制浆,且纸浆质量无大的波动.  相似文献   

18.
《造纸信息》2004,(6):24-24
巴西纤维技术和科学研究所科技人员试验了在桉木硫酸盐制浆过程中,使用几种表面活性剂加速非纤维组分的溶出和纤维的湿润,及其对除去脂肪酸、酯类、甾固醇和长链醇的影响,从而使形成的树脂量最少。试验所用表面活性剂包括非离子型氟化合物、硅氧烷、直链和支链氧化乙醇。采用非离子型氧化乙醇(聚烯化氧)取得最好效果,在桉木硫酸盐制浆过程中采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聚烯化氧对除去疏水性抽提物的效果,与表面活性剂中氧化乙烯含量有关,当氧化乙烯含量为39.8%~48.6%时,除去抽提物的效果最好,使用表面活性剂能够提高桉木硫酸盐纸浆的得率和粘度…  相似文献   

19.
蓝桉的树龄与化学组成及硫酸盐法制浆特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蓝桉是最适合制浆造纸工业要求的优良树种之一,在硫酸盐法蒸煮过程中不仅得率高,而且耗碱量也低。蓝桉的制浆性能与其树龄有密切的关系。本研究选择了三种树龄分别为6年,10年和18年的蓝桉为实验材料,一方面通过硫酸盐法蒸煮实验了解它们制浆特性,另一方面通过研究原料化学组分探讨影响制浆特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造纸信息》2005,(12):38-39
原料与备料建设速生丰产纸浆林的研讨蒋忠道等西南造纸2005,3:4滇西三种构皮化学成分、纤维形态与制浆性能的初步研究刘晓波等西南造纸2005,3:8桂树制浆造纸性能的研究黄显南等湖北造纸2005,2:7鄂南竹类造纸及发展前景龙毅等湖北造纸2005,2:10利用高粱秆制造文化用纸蒋忠道等黑龙江造纸2005,2:12制浆一种新的麦草半化学浆生产工艺李文龙中国造纸2005,5:42应用漆酶改善未漂硫酸盐木浆的强度性能裴继诚等中国造纸2005,6:1金合欢硫酸盐法制浆研究及生产实践邓知明编译国际造纸2005,3:30提高落叶松硫酸盐蒸煮产量的途径邢玉兰黑龙江造纸2005,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