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仪器采用径向辐射圆光栅做为分度元件,应用电子技术实现测量过程自动化。可测周节累积误差、周节偏差、相邻周节差。适用于圆柱齿轮、圆锥齿轮、蜗轮、插曲刀、剃齿刀,分度板等零件,可测齿数至240,齿轮模数2~0毫米,齿轮外径80~800毫米。测量精度:周节累积误差可到三级,周节偏差可到四级。  相似文献   

2.
大家知道,跨齿测量法可以提高齿轮周节累积误差的测量精度,但是由于加工齿轮时出现最大累积误差位置情况较复杂,单纯依靠增加跨测齿数以提高精度,有时不能达到目的,因为在作高精度测量时不易判断最佳跨测齿数,而且在跨齿测量后作补点测量求最大周节累积误差时仍存在着误差也随之累积的问题,即  相似文献   

3.
齿轮周节累积误差的相对测量法是将仪器的两个测头安放在被测齿轮的任一周节上,并将仪器的指示表调整到零位,然后以此周节为基准,逐齿测出各周节相对此基准周节的偏差值,再经数据处理,得出周节累积误差△FP值.  相似文献   

4.
百分表的示值误差与传动链中零件的制造和装调质量以及零件的磨损程度有关.它主要由下列一些因素造成:齿轮偏心、刻度盘偏心、齿形误差、齿轮(齿条)周节累积误差、齿轮轮缘端面跳动、齿轮轴在轴承孔中的径向摆动、齿轮传动中的空行程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一种在没有齿轮周节测量功能(软件)的三坐标测量机上,快速、准确地检测齿轮周节累积误差及周节偏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用跨齿量法(又称分组量法)测量齿轮周节累积误差(Δt_∑),是提高测量精度的有效方法。但是进行跨齿测量时,必须解决以下问题:跨齿数 N(或分组数 M)如何选择?跨齿数 N 选择不当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如何等。本文就跨齿数 N 的计算和选择进行探讨。为了计算“最佳跨齿数 N_佳”,首先对跨齿测量的精度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计算。一、跨齿测量的精度分析用跨齿量法测量齿轮的周节累积误差包括跨齿测量和单齿补点测量两部分。  相似文献   

7.
圆周齿轮、机械分度板以及刻线分度盘等圆周分度零件(或元件)的分度精度指标是周书累积误差(或最大刻线间距误差)。测量时,常用的方法是绝对量法和相对量法(或常角法)。要进行上述测量,被测件常常要作回转运动(以齿轮中心为中心测量齿轮),由于回转轴系有误差(如在加工机床上测大齿轮,即为机床工作台回转轴系的误差),以及作为绝对测量基准的基准件有误差,从而使得测量结果中包含了附加的误差。本文介绍一种简单的  相似文献   

8.
旧齿标“JB179—60”中周节差△t 的定义是:“齿轮同一圆周上,任意两个周节之差”。作为误差评定,应以最大周节误差作为结论。在新齿标“JB179—83”中,原周节差△t 是以周节偏差△f_(pt),替代的,即:“在分度圆上实际周节与公称周节之差”。显然,△f_(pt)。与△f 在概念上是有区别的。△_t 实际上是一公差值(绝对值),而△f_(pt)是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一种在万工显上测量齿轮周节偏差和周节累积误差时,利用齿轮的中心孔的影象和万工显米字线相切来消除偏心影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读了本刊1974年第一期唐启昌同志的《跨齿测量齿轮周节累积误差的方法》一文后,有所获益。但认为跨齿测量法不仅适用于部分非质数齿齿轮,而且能用于任何齿数的齿轮。我们运用这种方法测量质数齿齿轮时所采取的办法同后来本刊1974年第三期莫雨松同志的《质数齿齿轮周节累积误差的分  相似文献   

11.
用相对法测量齿轮周节累积误差△F_p时,K个周节误差的累积值为: △F_(pk)=sum from i=1 to k(△_i-△_o)其中,△_o=1/Z(△_1+△_2+……+△_z)则△F_(pk)=sum from i=1 to k △i-K/Z sum from t=1 to z △i (1)由此可推出,K个周节误差与各个测量值的关系式: △F_(pk)=(1-K/Z)sum from i=1 to k △i-K/Z sum from i=k+1 to z △i 各个周节偏差测量值△i(i=1.2.3……Z),  相似文献   

12.
用绝对法测量齿轮周节累积误差时,如果分度误差不予消除,就会直接影响测量精度。本文用误差分离的方法,既可求得累积误差,又能把分度误差从测得值中分离出来,从而提高测量精度。误差分离法实际上是两测  相似文献   

13.
用三坐标实现圆柱齿轮的自动测量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书桂  毛方儒 《计量学报》1994,15(3):198-203
本文建立了一套三坐标机用于齿轮自动测量时离散采点的数学模型和误差评价模型。应用这套模型编制的自动测量软件可评价出齿形误差、齿向误差、周节累积误差及齿圈径向跳动误差等误差参数。在数据处理中,本文提出了数学软测头的概念,它对齿轮误差评价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圆柱齿轮公差标准JB179-60和305-62中,规定范成误差△φ_Σ作为评定齿轮运动精度的指标之一,这个指标是反映齿轮的切向误差即机床的运动误差的。但在实际生产中,由于不便测量,过去根本没有采用这个指标来评定齿轮的质量。在制订圆柱齿轮公差的新标准中,现在有一种普遍的意见,认为这个指标没有实际意义,建议取消。在小模数圆柱齿轮公差标准JB305-67和中模数圆柱齿轮公差国标草案中,已经取消了这个指标。近年作者在参  相似文献   

15.
齿向误差是评定齿轮接触精度的常用指标,其数随在JB179-60和JB305-67中都有规定。但是,使用某些仪器或方法测量齿向时,不能直接测出齿向误差,只能测出被测齿轮的分度圆螺旋角或基圆螺旋角;为了与我国现行齿轮公差标准取得一致,必须将所测结果加以换算。这类仪器主要有马格型齿向检查仪、蔡司万能测齿仪齿向附件等,在万能工具显微镜上用直角坐标法测量齿向也属于这种情况。图1表示的是马格型齿向检查仪的测量原理。该仪器使用齿条形测头,其齿形角等于被测齿轮的原始齿形角。测量时,将测头插入被  相似文献   

16.
周节是齿轮的检验项目之一。为了减小计算误差,笔者在微机上开发了一个程序。向微机输入在万能测齿仪上测得的有关数据,即可得到周节最大偏差和周节最大累积误差,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
百分表的示值误差与传动链中零件的制造和装调质量以及零件的磨损程度有关。它主要由下列一些因素造成:齿轮偏心、刻度盘偏心、齿形误差、齿轮(齿条)周节累积误差、齿轮轮缘端面跳动、齿轮铀在轴承孔中的径向摆动、齿轮传动中的空行程等。分析百分表的示值误差前,要做好下面两项工作:(l)修好示值变动性和灵敏眼;(2)通过检定,画出示值误差曲线。由于光栅式指示表检定仪分辨力高(0.l-0.2)Pm,并能自动绘出准确的误差曲线,因而可以很清楚地确定产生示值误差的原因和部位。下面以第二讲中图1所示百分表为冽,谈谈各种因素对示…  相似文献   

18.
微小齿轮整体误差精密测量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差动式啮合滚动点扫描微小齿轮测量新技术.即在测量时采用双向传动测量方式,同时被测微小齿轮和精密测量元件仍然必须保持单面啮合滚动,但是允许被测微小齿轮的圆周位置值可以相对于轴系圆光栅的圆周位置值有差值地变动.检测出该相对角位移差值(即"差动测量"),经数据处理后,得到微小齿轮的整体误差,最终实现批量微小齿轮单项几何精度和综合传动精度的测量.  相似文献   

19.
一分度蜗轮副是滚、插齿机的心脏,它决定着滚、插齿机的精度和齿轮加工质量。精度高于5级的分度蜗轮副需要用动态精度指标切向综合误差△F'_i来衡量,这就需要单啮仪等动态测量设备来测量。在没有这些仪器时,可用周节累积误差△F_P,的测量来代替。对于模数 m=1~10,直径D=380mm,齿数小于100的蜗轮可直接用万能测齿仪以相对法测量,对于精度要求较高齿数>100,直径>380mm的蜗轮借助于圆转台及测齿仪测量托架组合装置用跨齿补点法测量。所谓跨齿测量就是指用比较法测量蜗轮周节时,测齿仪的两测量爪跨的齿数不少于两个,显然跨齿测量得到的周节累积误差小于单齿测量的累积误差,因此须进行补点,予以校  相似文献   

20.
GB10095—88《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等效采用ISO1328一1975《平行轴渐开线圆柱齿轮-ISO精度制》,与旧标准JB179—83主要区别如下: 1.切向一齿综合误差、陉向一齿综合误差分别改为一齿切向综合误差和一齿径向综合误差,周节偏差改为齿距偏差,不用原始齿廓或基本齿形,统一称为基本齿廓;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代号(?)E_w改为(?)E_w(?)E_(wmo) 2.在GB10095—88中齿圈径向跳动公差F_r按两个公差计算式计算(表A1),将其计算方案中较小的一个数按优先数圆整后作为规定值。对一般规格的齿轮,公差值约压缩了20%,相当于提高一个精度等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