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DC/DC电源变换器是能将一种直流电压变换成另外一种或几种直流电压的高效供电装置。首先介绍DC/DC电源变换器拓扑的分类,然后以表格形式归纳了常见DC/DC电源变换器的拓扑类型,包括电路结构、传递函数、电压及电流波形以及控制器的典型产品等。  相似文献   

2.
CZ18系列直流接触器是我厂的更新换代产品,主要供远距离接通与分断直流电压至440V,直流电流至630安的电力线路之用,并适用于直流电动机的频繁起动、停止、以及反转或反接制动之用。本系列在电磁系统、触头灭弧系统及辅助触头系统设计合理、性能可靠、适用范围广,除适用于DC2使用场合外,还可用于DC3、DC4、DC5等场合。产品主要技术参数符合国标。其外貌图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3.
《电源技术应用》2007,10(11):102-102
金升阳秉承DC/DC宽压系列原有的优势特点,将超宽压系列的产品线进一步延长,在URA/B_D-5W的基础上,开发出URA/BD.10W超宽系列宽压产品。该系列为金属屏蔽封装,体积小巧(50.8mm×25.4mm×11.2mm)、输入电压范围宽(4:1)、隔离电压1500V、空载功耗仅为500mW。[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直流浪涌电压抑制电路是根据国家军用标准GJB181—86规定的耐过压浪涌试验的要求设计的,应用在我公司某型号无线电高度表的电源电路中,已经通过了严酷的试验考核。证明能够对危害电子设备工作的直流过压浪涌电压进行吸收,对持续时间较长的过压浪涌电压进行抑制,从而有效地保护DC/DC,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5.
主要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单相有源逆变蓄电池回馈放电装置的第一级变换电路——DC/DC直流变换保护电路的设计方法,DC/DC变换电路具有IGBT过流、过热、输入过压、输入欠压、输入过流、直流过压等多种保护类型,对从事蓄电池放电技术研究的工程技术人员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电源世界》2007,(5):74-74
DC/DC模块电源新品:VRB-LD-15W金升阳(MORNSUN)最新推出的1500VDC隔离宽压电源新品种:VRB-LD-15W,专门针对线路板上分布式电源系统中需要产生一组与输入电源隔离的单输出电源的应用场合而设计的。该产品输入电压允许变化范  相似文献   

7.
重点研究了两级式三相逆变器低电压穿越(LVRT)过程中的控制策略,提出基于母线过压环的LVRT控制方案,实现前级DC/DC变流器在不同模式之间的自动、平滑切换,保证在LVRT过程中母线电压的稳定可控,并且通过在母线过压环路中利用下垂法引入虚拟电阻,实现了多路DC/DC之间功率均分,提高了系统可靠性。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控制算法的可行性与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非隔离负电压DC/DC开关电源在带负载能力以及输出纹波上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峰值电流控制的新型非隔离负电压DC/DC开关电源,实现在连续电流模式(CCM)下输出电容能始终通过输出电感得到充电.进而有效抑制输出纹波的影响,确保了负电源的高效率工作和带负载能力.实验结果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电源技术应用》2004,7(11):i008-i008
美国BEL FUSE INC.最新推出3V、5.5V宽输入电压范围。12V、15、,两种定点输出的非隔离的DC/DC升压变换器X7AH-01FXX0系列,它的额定输出为12、V/0.8A,15V/0.6A,满载时的典型输出效率高达88%。该产品采用先进的压模封装工艺,外观小巧、节省空间、使用方便,具有良好的热性能和极高的可靠性。产品特色  相似文献   

10.
“七五”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科技攻关项目合同75-50-05-13课题的产品±500kV阀用HFF28.3-0.008型冲击均压电容器和NFF2.62-2.4型均压阻尼电容器提前于87年12月在西安电力电容器厂研制成功,通过鉴定并提供冲击均压电容器2台,均压阻尼电容器30台给西安电力整流器厂作±500kV HV DC阀组件研制之用。这二种产品已全面达到并部分超过引进的葛一上线±500kV HVDC的同类产品水平,具有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现分别对这二种产品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沙占友 《电气应用》2006,25(6):60-63
同步整流技术是采用通态电阻极低的功率MOSFET来取代整流二极管,因此能大大降低整流器的损耗,提高DC/DC变换器的效率,满足低压、大电流整流的需要。首先介绍同步整流的基本原理,然后重点阐述同步整流式DC/DC电源变换器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在多倍压输入情况下,合理选择DC/DC变换器拓扑结构的方法,并进行了原理性分析。通过各种拓扑结构的分析对比,得出了多倍压输入情况下最优拓扑结构。提供了详细的试验波形,充分验证了所得结论的正确性,为后续开发者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DC/DC产品在实际使用中常会碰到的诸如干扰、电压不稳、可靠性较差等一些技术性问题,以应用在一般通讯接口、仪器仪表上的小功率DC/DC 为例对其解决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DC/DC多模块串并联组合系统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多个标准化DC/DC变换器模块的输入和输出分别串联或并联,可以得到四类多模块串并联组合系统,分别可以有效地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合。针对四类DC/DC多模块串并联组合系统,本文分析了各模块的输入均压/均流与输出均压/均流的内在关系并确定了每类组合系统的控制对象。对于输入并联型系统,既可以采用输入均流控制,也可以采用输出均流控制(输入并联输出并联型系统)或者输出均压控制(输入并联输出串联型系统),而对于输入串联型系统,只能采用输入均压控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策略,实现了输入均压/均流(输出均压/均流)控制与输出电压控制的解耦,经进一步推导,该控制策略还可以实现串并联组合系统的模块化,不需要额外的控制环节。最后以三台全桥变换器的串并联组合系统实验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本电源是采用48V作为单端输入,而输出端则为双端对称的±5V电源电压。由于本电源DC/DC变换系统采用了SMP-1251DC集成模块,使得与以前分立元件构成的电源相比,不但整个电路大为简化,而且具有输出电压稳定度高、噪声低及可靠性高等优点。 电路如附图所示。由C_1、L_1构成的输入滤波电路使得本电源与输入电源之间的相互干扰降至最低。DC/DC模块IC_1的内部不仅集启动电路、取样电路、基准电路、比较放大电路及调整电路于一体,而且还设置了输入过压、欠压保护系统,组成了第一道防止输入不正常对本电源影响的门锁,这一切为本电源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重点对国产的典型厚膜混合集成DC—DC变换器ZHDC28s5/2400型产品进行热设计和热分析。目的是对产品所用元器件的温度及温度差控制在GJB2458—2002《混合集成电路总规范》要求的范围内。为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最高工作温度和提高产品可靠性提供工艺设计改进建议。由于设计线路和工艺的同源性,其结果可以对系列厚膜混合集成DC—DC变换器产品具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17.
爱尔兰的计算机产品公司研制出的40W AC/DC电源,采用非压拓朴结构使单位体积功率输出比竞争产品提高36%。此电源命名为NLP40,外形尺寸为108mm×63.5mm×28.45mm,据称是世界上最小的产品。它的导电噪声能满足EN55022B级标准,也能满足EMC和欧洲低压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块串联的适用于高压输入(1 kV以上)的DC/DC小功率变流器拓扑,分析了其均压均流原理,讨论了元器件参数对均压均流的影响。最后进行了仿真和实验,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同步整流技术及其在DC/DC变换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同步整流技术是采用通态电阻极低的功率MOSFET来取代整流二极管,因此能大大降低整流器的损耗,提高DC/DC变换器的效率,满足低压、大电流整流的需要。首先介绍了同步整流的基本原理,然后重点阐述同步整流式DC/DC电源变换器的设计。  相似文献   

20.
根据在高频脉冲交流环节逆变器(HFPALI)中实现稳定直流供电的这一需求,分析了HFPALI的特性和LCL-T导抗网络的具体特征,提出了一种与HFPALI公用高频方波逆变器的DC/DC变换器。分析了该DC/DC变换器的工作模态,给出了主要工作波形,推导出了该DC/DC变换器的输出电压表达式。在控制方面,HFPALI的并网电流控制采用周波变换器实现,DC/DC变换器的直流输出电压通过相移高频逆变器的驱动信号来实现,因此并网电流控制与直流电压控制相互独立,据此特性,提出一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相位移动方法。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带DC/DC变换器的HFPALI系统能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