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7 毫秒
1.
本文详细阐述了根据美国AASHTO T220标准进行石灰稳定土配合比设计的两种试验方法:一种是根据土的塑性指数来确定石灰剂量;另一种是根据石灰土的pH值来确定掺加土中的最少石灰剂量.在确定加入土中的最少石灰剂量以后,还需对石灰稳定土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检验,保证强度满足规范要求.由于很多地区缺乏天然砂石材料,铺筑路面基层(非高等级公路)及底基层靠完全外运石料将造成工程造价太高,且石灰稳定土的刚性和分布荷载能力较传统的级配碎石高得多,因此,广泛推广石灰稳定土在路面基层(非高等级公路)及底基层中的应用,对节约工程造价,降低工程难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牛曙东 《治淮》1996,(11):30-31
石灰稳定土(以下简称石灰土或灰土)在公路建设中,广泛用于路面工程的低基层和基层,它具有一定的封水性,防止地下水对路面的浸害,又具有良好的板体性,增加路基的强度,还可以就地取材,节约工程造价。本文叙述的石灰土质量控制,就是在施工规范和试验规程的基础上,把石灰质量、石灰土的石剂量、石灰土无侧限抗压强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施工检测中,形成一种一环扣一环的质量管理体系,解决了施工中客观存在而无法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孙述彬 《治淮》2004,(3):46-47
石灰土又名石灰稳定土,是石灰与土按照一定的比例,经过摊铺集料、碾碎土块、拌和、整形、碾压而成的一种半刚性路面基层结构.由于石灰土基层板体性、水稳性、抗冻性好,抗疲劳能力强,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4.
苏南平原地区土层的含水量高、粘粒含量高、变形大,一般不能直接作为高等级公路的路基。为了降低建设费用,充分利用当地材料作为路基填土,公路施工中广泛使用土中掺入石灰作为改良土的性质的方法。文章介绍苏州的两种天然土、控制含水量的素填土和不同石灰掺入量的石灰稳定土的回弹模量试验,结果表明天然土和素填土的回弹模量较低且随含水量的增加而迅速降低;石灰稳定土的回弹模量与土类、土的压实度、石灰含量、养护龄期等有显著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苏南平的地区土层的含水量高、粘粒含量高、变形大,一般不能直接作为高等级公路的路基。为了降低建设费用,充分利用当地材料作为路基填土,公路施工中广泛掺入石灰作为改良土的性质的方法,文章介绍苏州的两种天然土、控制含水量的素填土和不同石灰掺入量的石灰稳定土的回弹模量试验,结果表明天然土和素填土 弹模量较低且含水量和增加而迅速我石灰稳定土的回弹模量与土类、土的压实度、石灰含量、养护龄期等显著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公路工程石灰稳定土的施工中常常出现干缩、温缩、反射裂缝等病害,对石灰稳定土基层的强度、板体性、刚度和荷载分布能力具有显著和不容忽视的影响。本文介绍了石灰稳定土性质及特点,并由此分析了石灰稳定土几种常见病害的形成机理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尼旭东  张建怀 《人民黄河》1999,21(4):39-40,44
为了利于防汛和交通,黄河沿岸的堤顶将陆续进行硬化。济南市黄河河务局在黄河右堤桩号23+200~40+250堤段进行了堤顶硬化。堤顶硬化的路面基层采用了石灰土(石灰稳定土),石灰土基层的厚度为20cm、宽度为66m、灰剂量为14%。其施工主要是参照公...  相似文献   

8.
以三峡库区风化砂为研究对象,掺入不同剂量的石灰和粉煤灰进行改良,然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二灰稳定风化砂的路用性能。通过研究不同石灰剂量、二灰比及不同龄期下二灰稳定风化砂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并采用极差分析和多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以二灰稳定风化砂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为考核指标,对石灰剂量和二灰比这2个影响二灰稳定风化砂无侧限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为二灰稳定风化砂作为基层或底基层的配比设计及施工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二灰稳定风化砂能用作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的底基层或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在某一确定石灰剂量和同一二灰比下,二灰稳定风化砂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龄期的增长而增大,但随龄期增大的速度差异较大。石灰剂量是影响其强度的首要因素,二灰比是次要因素,但两者对风化砂的强度影响显著,并得到了该二灰稳定风化砂的最佳配比。  相似文献   

9.
郝小娟 《陕西水利》2014,(2):117-119
本文结合东庄水利枢纽工程进场道路(右岸)Ⅱ标工程实际,分析了EDTA滴定法在测定基层水泥剂量实践中的应用.首先提出EDTA滴定法的测定方法和原理,进而分析了影响EDTA滴定法测定石灰稳定土中石灰剂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正一、路基填料承载比(CBR)原理承载比(CBR)试验是表征路基土、粒料、稳定土强度的一种指标。试验需要根据现场施工时的最佳含水率及压实度设计要求进行试件制备,目的是为了模拟材料在达到最不利情况下的使用状态,试验加载前要在水中浸泡四个昼夜。要模拟现场路面结构对土基的附加应力,需要试件在浸泡过程中及进行贯入试验时,在试件顶面需放置4块荷载板。  相似文献   

11.
针对用天然含水率高、黏粒含量较高的黏性土作为路堤填筑材料时,存在破碎困难、含水率降低慢、土体强度低和不易压实等问题,结合现场施工工艺试验和室内力学性质试验,进行了石灰改良过湿土填料的力学性质和施工工艺研究。比较了采用干土法和湿土法这两种标准击实试验方法的试验结果,认为在石灰改良过湿土施工时应采用湿土法,先在取土坑掺2%的生石灰,堆放3 d后用路拌法掺3%的消石灰,使石灰量达到5%。试验结果表明,石灰改良后土体含水率快速降低,黏性减小,易于破碎,压实后土体的CBR强度高,胀缩性低,成为良好的路堤筑堤材料。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二次掺灰法的改良膨胀土施工工艺与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膨胀土一般天然含水率高,透水性差,原状土一般以较大的团块存在,黏性较大,不易粉碎。但室内和现场试验成果证明:膨胀土经过掺灰改性后,其体积胀缩性低于一般黏土,而强度很高、压缩性低,是很好的土建工程填料。而能否将石灰和土料拌合均匀是影响改良效果的主要因素。因此石灰改良膨胀土施工工艺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掺灰工艺,其次就是掺灰土中掺灰量和均匀性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的检验方法和判定标准。在大量室内和现场模拟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石灰改良膨胀土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检验、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3.
高原冻土地区公路路基回填材料优选及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一带一路重点项目西藏羊大公路(羊八井至大竹卡公路)改建工程为依托,研究了高原冻土地区公路路基施工优化设计,提出了拟采用的4种公路路基回填材料方案,分别为原土基层、天然级配砂砾+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粉质黏土+气泡混凝土基层、人工级配砂砾+宕渣基层,面层均采用中粒式沥青。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GTS NX建立路基模型,对比,分析了经历冻融循环前后4种路基回填材料方案内力变化、结构变化。研究及施工结果表明:采用天然级配沙砾底基层+水泥稳定砂砾基层+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的2号施工方案在模拟监测点处的竖向应力值变化率最小为6.04%、水平应力值变化率最小为4.23%,冻融循环后变化率不大,竖向沉降和水平位移更快趋于稳定,分别为30.10 mm和35.16 mm。结合现场施工条件进行2号方案施工优化,降低材料冻融循环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减少了土体结构变形。而且,将建模理论计算值与工程监测值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对石灰加固膨胀土机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明确了石灰加固膨胀土性质变化的过程离子交换是石灰加入土中最先发生的反应,之后发生絮凝和结团、结块,使膨胀土的性质快速发生变化。现有机理研究成果表明硬凝反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能提高土体的强度;碳酸化和结晶作用也有助于提高土体的强度;扩散和胶结是使土体内部产生变化的原因;微观结构和矿物组成的变化是石灰改性膨胀土的内因。提出了进一步从土中离子含量的定量变化、土的微观结构的定量分析、以及石灰加固膨胀土中吸力的变化等方面开展石灰加固膨胀土机理研究的新思路;并阐述了石灰加固膨胀土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基本上可以忽略。研究工作将有助于进一步揭示石灰改性膨胀土的机理。  相似文献   

15.
罗小艳  扶名福 《人民长江》2017,48(17):86-90
为研究石灰含量与颗粒级配对非饱和改良土强度和变形的影响,利用非饱和三轴仪对石灰改良花岗岩残积土进行控制吸力固结排水剪切试验,研究掺灰比0%,4%和8%的改良花岗岩残积土的强度和体变特性,同时还选用了颗粒粒径小于1 mm与小于2 mm的土料进行了相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石灰含量和净围压对非饱和改良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均有较大影响,且曲线呈硬化型;相同石灰含量下非饱和改良土的强度峰值随着净围压的增大而增大;在净围压相同时,强度峰值随着石灰含量的增大而增大;在同基质吸力时,凝聚力和内摩擦角随着石灰含量的增加而相应增大,凝聚力增加更明显。在相同基质吸力、干密度、石灰含量下,颗粒粒径小于1 mm与小于2 mm的土料应力应变关系接近,细粒土的颗粒尺寸对强度影响小。非饱和土的体变特性受石灰含量和净围压的影响明显,对于细颗粒土,其结果受颗粒粒径的影响小。  相似文献   

16.
针对水电站边坡植被混凝土生态防护工程基材土壤主要肥力因子的逐年变化问题,采集了四处植被混凝土生态防护边坡的基材土壤样品,对植被混凝土相邻年份(2008年和2009年)土壤主要肥力因子进行定量测定分析。同时,采用标准综合级别法对该四处的肥力水平进行了理化性质方面的综合性评价。结果表明:除样地2外,在一个年循环周期内,其他样地的植被混凝土基材土壤肥力因子各指标值均呈增强趋势,且各样地相邻年份肥力水平表现为隔年增加。这为植被混凝土肥力可持续演替以及植被长期稳定的生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不同方法改良的膨胀土在不同剪切速率下抗剪强度指标的变化规律,分别在2.4mm/min和0.8 mm/min剪切速率下对风化砂、石灰、水泥以及粉煤灰改良的膨胀土样进行了室内直接剪切试验,得到了不同剪切速率下改良膨胀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值。试验结果表明:(1)剪切速率对同一材料改良膨胀土的内摩擦角和粘聚力均有影响,并且对粘聚力的影响要大于对内摩擦角。(2)风化砂改良膨胀土的内摩擦角和粘聚力均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增大。(3)同一剪切速率下,掺砂改良膨胀土的内摩擦角随掺砂比例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粘聚力随掺砂比例的增大而减小。(4)同一剪切速率下,掺水泥改良膨胀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最大。从效果上看,掺风化砂、石灰、水泥和粉煤灰均能提高膨胀土的抗剪强度。  相似文献   

18.
中山大涌口水闸围堰工程设计选定为砂土围堰。如果按常规砂土围堰设计,闸外围堰会占用现有渔船航道,闸内围堰则占用了导流支河,这样势必削弱支河排洪能力,因此必须优化减少砂土围堰断面尺寸。经过比较,决定底部采用一层土工格栅作为抗滑稳定措施,堰体使用膜袋冲砂进行修筑。经过35天施工,围堰如期完成。经过近一年的使用证明,在软弱地基上用土工格栅修筑砂土围堰,既可减少断面尺寸,又可节约成本,是一种新型围堰修筑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