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国内外文献中石油磺酸盐合成和应用实例,对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驱油机理、复配体系、国内外矿场试验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述,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3.
应用动态电位滴定模式测定原油酸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电位法测定原油酸值主要的几种滴定模式,并比较了它们的特点及差别,提出了应用动态滴定模式测定原油酸值的方法。通过选取原油试样在不同滴定模式下测定酸值的对比实验,验证了采用动态电位滴定模式测定原油酸值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相似文献
4.
5.
采用直接法制备THDA-DBS电活性物质,研制出碳棒涂膜式PVC膜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电极。电极最佳膜组成:THDA-DBS5mg,DBP0.4ml,NB0.3ML,PVC0.2g。电极线性范围1.6×10^-3-8×10^-7mol/L,检测限2.9×10^-7mol/l,级差54-61mV/△lgG,电极测试适宜的pH范围2.5-10。电有响应迅速,性能测定,重现性好,寿命在半年以上。用于三种石油磺酸盐的测定,标准偏差0.18-0.37%,变异系数0.39-0.66%。 相似文献
6.
重烷基苯磺酸盐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重烷基苯磺酸盐(HABS)在不同碱含量(质量分数)下对大庆四厂原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考察了HABS与烷醇酰胺复配后的抗Ca~(2 )、Mg~(2 )能力、与石油羧酸盐的协同效应以及HABS作为主剂的ASP(碱、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体系的稳定性和驱油效率。结果表明,在一定碱含量下,HABS可使大庆四厂原油/水界面张力降至10~(-3) mN/m数量级;与烷醇酰胺复配后,Ca~(2 )、Mg~(2 )的加入量小于140×10~(-6)时,界面张力仍能保持超低;与石油羧酸盐复配,协同效应显著,界面张力最低可达10~(-4)~10~(-5)mN/m数量级;以HABS为主剂的ASP体系稳定性好,驱油效率比水驱提高25.67%。HABS是一种较理想的三次采油用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7.
所报道的重芳烃磺酸盐(HPS)S)为一种工业石油磺酸盐,系炼厂催化裂化油抽提芳烃后剩余重质芳烃的工业磺化产物,除去工业品的挥发物,用液一液萃取法分离除去无机盐和未反应油,得到29.17%的提纯HPSS,用于接触角(θ)的测定,测定温度25℃。由表面张力(γ)曲线求得HPS的cmc为157.4mg/L。θ的测定基于多孔介质的Washburm方程,即H^2~t关系方程(H为渗透高度,t为时间),包含的参数有θ,γ,η(粘度)及不可测的参数组合Cr^-。以浓度300mg/L的KPS(新疆石油磺酸盐)水溶液为标准溶液并设其在实验多孔介质(填砂管)表面的θ=0^ ,测出Cr^-值。通过H^2~t关系的测定与处理并利用这-Cr^-值,求得HPSS和KPS水溶液在填充砂粒表面的相对接触角θr,发现随溶液浓度增加(80~1600mg/L),θr值分别在200mg/L和300mg/L处出现最低值。用经NaCl溶液处理的填砂管测定1000mg/L HPS水溶液的θr,随NaCl浓度增大(5~10g/L),θr值先增大,再减小,又增大,但变化范围不大。给出了所测体系的H^2~t关系曲线及拟合直线斜率κ(=Cr^-γcosθ/2η),讨论了相关的机理。图5表3参2。 相似文献
8.
为了发挥活性剂间的协同效应 ,矿场使用的表面活性剂多为复配体系。然而复配体系流经多孔介质时所产生的色谱分离会使其协同效应降低或消失。除表面活性剂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之外 ,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在油水中分配的差异是造成其色谱分离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不同结构的烷基苯磺酸盐在油水中的分配规律的研究表明 ,烷基苯磺酸盐与油接触后在油水中的分配比和分配损失与其结构有关 :分子量增大 ,烷基苯磺酸盐在油水相间的分配比增大 ,分配损失也增大 ;同样分子量的烷基苯磺酸钠 ,其直链结构的分配损失大于支链结构的分配损失。另外分配损失还与油相性质和水相性质有关。油水比也是影响烷基苯磺酸盐在油水中分配的一项重要因素 ,油水比增大 ,烷基苯磺酸盐的分配损失随之增大。图 4参 3 相似文献
9.
亚甲基蓝-甲基橙混合指示剂测定三次采油用石油磺酸盐有效物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海明1622为滴定剂,以亚甲基蓝一甲基橙混合物为指示剂,采用两相滴定法,测定了三次采油用石油磺酸盐中有效物的含量通过对影响滴定因素的考查,确定了滴定分析条件。结果表明:当亚甲基蓝与甲基橙的质量比为5:1,配成含有0.1%亚甲基蓝和0.02%甲基橙的混合指示剂,加量在4~8滴,可以明显地观察到终点颜色变化,其变化特点为上相由粉红色至蓝色,下相由蓝色至绿色。用该方法测定三次采油用石油磺酸盐有效物含量,终点清晰,干扰小,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其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两相滴定法,以石油磺酸盐萃取物为标准样品,绘制标准工作曲线,测定驱油用石油磺酸盐中有效物的含量.实验表明,测定结果非常接近萃取法结果,和SDS法比较,大大提高了精确度和测定速度.该法可检测相同工艺和相同原料油生产的不同批次石油磺酸盐样品,特别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和应用过程的实时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11.
12.
13.
以多聚甲醛为催化指示剂,对喷气燃料在密闭温度滴定装置中进行条件参数优化及微量酸值测定,通过标准酸验证其方法准确性并将滴定结果与标准方法对比。结果表明:当油样质量选取10,15,20,25,30g时,在滴定剂浓度为0.01mol/L、滴定速率为1.0mL/min、搅拌速率为中的条件下,滴定结果有较好的重复性和准确性,拟合曲线线性判定系数R2为0.994 9;采用苯甲酸作为标准酸并稀释至0.010 5mgKOH/g,对方法进行准确性验证,所测结果为0.011 5mgKOH/g,与实际酸值较为一致;通过与标准方法对比,温度催化滴定结果与其所测值基本一致。表明温度催化滴定法作为一种新的酸值测定方法,通过优化测试条件,可以准确测定酸值不大于0.015mgKOH/g的油品。 相似文献
14.
15.
民文进一步阐述了龙门山造山带—川西前陆盆地系统的动力学模式,即L—型俯冲模式。通过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进一步证实了L—型俯冲的存在。在龙门山造山带—川西前陆盆地系统的形成演化过程中,深部物质的调整及重力起着重要作用;L—型俯冲发生的动力源来自于地球深部;深部的动力是通过几个主干深大断裂的活动来实现的;主干断裂从深部到浅部错动量有逐渐减小的趋势。塑性软弱层和基于此的滑脱作用在龙门山造山带—川西前陆盆地系统的形成演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地幔塑性层的水平相对位移,通常大于地壳塑性层的水平相对位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