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离子交换树脂脱除地下水中的硝酸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是我国华北地区最重要的饮用水水源之一,特别是华北农村生活饮用水几乎全部来自地下水。然而,华北又是我国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研究开发适合华北农村分散式供水特点的地下水脱硝酸盐技术,对于保障农村的饮水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把简单、高效且投资和运行费用相对较低的离子交换法用于脱除地下水中的硝酸盐。考察了普通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Purolite A 300E和硝酸盐选择性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Purolite A 520E脱除地下水中硝酸盐的效果,比较了地下水中SO42-和Cl-等阴离子对两类不同树脂交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urolite A 300E和Purolite A 520E树脂均能有效地去除地下水中的硝酸盐,两者的NO3--N饱和交换容量分别为49.02和48.54 mg/g。但是,当地下水中含有较高浓度的SO42-或Cl-时,Purolite A 520E脱除硝酸盐的效果明显优于Purolite A 300E。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硝酸盐去除技术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硝酸盐是地下水中最常见的污染因子,给饮水安全带来了较大的威胁,因此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地下水硝酸盐脱除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和应用经验。离子交换、反渗透和生物反硝化是研究和应用最广的地下水硝酸盐脱除技术。离子交换法具有投资小、运行管理简便的优点,比较适合中小规模供水需求,但其再生废液的处理或处置非常困难。反渗透法具有脱硝效果好、易于自动控制等优点,可满足各种规模供水需求,但反渗透会产生大量浓缩水,必须妥善处理或处置。在我国华北地区,反渗透浓缩水可用于浇灌农作物,其中较高浓度的硝酸盐是良好的氮肥。至于生物反硝化脱氮技术,虽然具有运行费用低的优点,但现阶段还不能很好地解决残留反硝化碳源和微生物代谢产物的二次污染问题,用此法生产的饮用水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3.
化学催化法脱除模拟地下水中硝酸盐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化学催化对氮污染地下水进行修复, 研究了化学催化载体-自制活性催化固体颗粒载体在停留时间(HRT)、pH、进水水质不同的条件下脱氮效能及脱氮机理, 建立了脱氮反应动力学模型, 提出了化学催化载体脱除地下水中硝酸盐氮的反应为三级反应, 且水中氨氮初始浓度对硝酸盐氮的还原有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当HRT为2 h, 在酸性、中性和碱性条件下, 硝酸盐氮去除率均可达到90%左右;与一般铁碳微电解和零价铁脱氮相比, 反应更为迅速, 且不需调节pH。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硝酸盐污染越来越来越严重,过量摄入硝酸盐严重危害人类和家畜健康。反硝化墙是一种建造简单、无需管理维护的地下水硝酸盐原位修复技术。本文总结了反硝化墙对地下水中硝酸盐的去除效果、填充碳源种类、使用寿命及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石灰软化-絮凝法处理地下水硬度动态中试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石灰软化-絮凝法处理华南地区某水厂地下水硬度。动态中试试验采用一体化处理装置,考察石灰软化工艺运行效果,并进一步探索石灰投加量和PAC投加量对试验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a(OH)2投加量为299.1361.3 mg/L、PAC投加量为43.6361.3 mg/L、PAC投加量为43.648.7 mg/L,处理效果较佳。处理后总硬度(以CaCO3计)降到110mg/L,总碱度(非碳酸盐碱度)降到80 mg/L,符合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基于基础设施、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的分析表明,石灰软化工艺较离子交换工艺的制水成本减少0.457元/t。  相似文献   

6.
曾婧  荀久玉 《江西化工》2020,(2):229-232
本文对离子交换降低地下水中硝酸盐含量以及树脂再生进行了研究.离子交换实验结果表明,其最佳工艺条件为:交换时间为35 min、温度为25℃、树脂用量为1.8g.在此条件下可使100 mL模拟地下水中硝酸盐的浓度由45 mg/L降到8.5 mg/L,硝酸盐去除率达81.1%.树脂再生实验结果表明,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再生温度...  相似文献   

7.
利用氢自养反硝化菌处理硝酸盐污染地下水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讨论了氢自养反硝化菌的驯化培养方法及氢自养反硝化菌在厌氧条件下利用氢气作为电子供体还原硝酸盐的可行性,试验建立了氢自养反硝化茵生物量的定量方法,每单位OD600相当于水样中氢自养反硝化菌的生物量浓度为491.74 mg·L-1;讨论了硝酸盐底物浓度对氢自养反硝化菌反硝化性能的影响,硝酸盐浓度超过150mgNO3-N·L-1时,反硝化菌的活性会受到抑制;在氢自养混合茵初始生物量25 mg·L-1左右,硝酸盐浓度为100mgNO3-N·L-1以下时,反硝化时间21 h可以达到硝酸盐的彻底还原.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硝酸盐迁移转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季益虎  鄢贵权  杨根兰 《贵州化工》2009,34(6):30-32,39
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已日趋严重,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环境和人类健康。分析了地下水硝酸盐的迁移转化过程,并指出要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综合研究硝酸盐的迁移转化规律。最后,就今后地下水硝酸盐迁移转化规律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硝酸盐去除方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研究了以固相有机碳(棉花、纸、稻草和木屑)为碳源和反应介质的生物反应器对地下水中硝酸盐的去除。结果表明:以棉花和纸为碳源和反应介质的生物反硝化法能成功地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但以稻草和木屑为碳源和反应介质的生物反硝化法效果不好。四个反应器出水的pH值变化不大,纸张和棉花的出水pH值比进水pH值低0.5—0.6个单位,稻草次之,低0.2—0.3个单位,木屑只低0.1个各单位左右。出水中没有检测到铵态氮(NH。.-N)。出水细菌较多,一般在10^5个/mL水平.若作为饮用水,需要进一步处理。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水量稳定、水质好的优点。正因如此,地下水一直是农业灌溉、工业和城市供水重要的来源之一。首先探讨了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原因和危害性,并对地下水硝酸盐生物处理技术进行总结分析,为地下水硝酸盐生物处理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供资料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反渗透水处理技术的原理和作用,并与电渗析法水处理技术进行比较.详细介绍了该技术在地下水处理应用中的工艺、设备和常见故障处理.采用反渗透水处理技术后,原水利用率提高,原水用量减少35 m3/h,年减少地下水开采量26万m3,外排水减少20万m3;系统水质提高,变换催化剂使用寿命延长至3年以上,吹风气余热回收系统蒸汽...  相似文献   

12.
梁莉  ;王军  ;吴勋立 《广东化工》2014,(17):133-133
针对注汽锅炉用水水质要求,采用超滤+反渗透双膜技术对河南油田王集转油站污水处理系统"两级沉降+两级过滤"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深度处理,通过一个多月的中试连续试运行,结果表明经过双膜技术处理后的污水各项指标均满足进锅炉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3.
超滤/反渗透及其组合工艺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常规超滤、反渗透膜技术的基本原理,详细综述了膜技术在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其动态,在此基础上,科学展望了超滤/反渗透组合工艺在厌氧发酵废水处理行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反渗透技术在涂装行业的应用及国内外目前使用较多的几种反渗透系统浓水处置方法,说明当前反渗透系统浓水回收利用情况,分析并提出浓水回收利用方案。  相似文献   

15.
反渗透脱盐水装置自2000年投产以来,通过多次技术改造,满足了不断增加的水量及新增5^#锅炉的供水要求。改造后水量和质量均能满足生产要求,为生产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16.
反渗透膜在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简要概述了反渗透原理及反渗透膜的种类,重点介绍反渗透膜在城市污水、垃圾渗滤液、重金属废水及含油废水处理和回用方面的应用,最后分析了目前反渗透膜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反渗透膜用于中水回用时的污染和化学清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反渗透膜用于中水回用时的污染原因及化学清洗过程,采用酸洗与碱洗相结合的清洗方式能够较好地恢复反渗透膜的性能。对于深度污染的膜,通过延长循环和浸泡时间,以及添加剥离分散剂能提高反渗透膜的通量。  相似文献   

18.
以兖矿峄山化工有限公司中水回用项目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反渗透+离子交换组合式处理工艺在该公司的具体应用情况,对化肥行业终端污水处理与回用的工程实践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19.
用反渗透技术回收镀镍漂洗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反渗透技术将镀镍漂洗水浓缩分离,浓缩液中ρ(Ni2+)达到20 g/L左右,浓缩液补加到镀镍槽中,透过液在镀镍漂洗槽中循环使用,实现了镀镍废水的零排放.向镀镍槽中加入硫酸钾,提高镀液的导电性能,同时降低镀液中氯化镍的质量浓度,使镀镍过程中阳极溶解速度和阴极沉积速度相接近.镀件在镀镍前和镀镍后都经过回收槽漂洗,使回收槽中镍离子的质量浓度保持不变.大约是镀镍槽中镍离子质量浓度的一半.采用这些措施后,可实现反渗透浓缩液的完全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