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战略思想及理论探索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阮仪三  刘浩 《规划师》1999,15(1):47-53
作者阐述了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战略思想: 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公众参与, 并在该思想指导下运用城市形态学、类型学的理论探索历史街区的持续整治和保护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历史街区规划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明确历史街区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历史街区与历史地段、历史风貌保护区以及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异同。同时,探讨了历史街区规划的类型学方法,将类型学方法运用到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中,使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更具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谷城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志刚 《城市规划》2001,25(10):41-45
通过对湖北省襄樊市谷城县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研究 ,运用类型学的方法进行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尝试 ,试图从中探索一种关于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城市形态学和建筑类型学的视角,以杭州市小河直街历史街区为研究靶区,解析其空间格局范式并对文脉元素进行提炼。研究一方面描述了城市化背景下街区演变的阶段性特征,总结了体量断裂的形态缺陷,进而结合空间肌理特性提出了相应的修补措施;另一方面,通过类型学提取和横向类目比对,揭示了历史街区中不同类型文脉元素的空间结构意义,最后从行为视角分别对其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5.
张晓为 《城市建筑》2014,(20):65-66
本文在百色解放街片区城市设计过程中,以历史文化街区中类型学的实际应用为出发点,尝试运用类型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保护性的历史文化更新设计,探讨历史文化街区中的空间层次和功能布局的设计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百色解放街片区城市设计过程中,以历史文化街区中类型学的实际应用为出发点,尝试运用类型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保护性的历史文化更新设计,探讨历史文化街区中的空间层次和功能布局的设计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历史街区保护中的类型学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城市设计过程中类型学的应用特点出发 ,通过对杭州大井巷传统街巷群落保护区城市设计过程的分析研究 ,尝试运用类型学方法进行保护性城市设计 ,探索关于历史街区保护设计的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类型学视野中的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问题,通过对类型学理论的解析,试图探索在类型学方法上解决历史街区中历史、现在与未来如何辩证地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9.
从类型学的角度出发,对历史街区进行分层面研究,探讨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类型学方法及其应用步骤。尝试通过对江苏省吴江市盛泽镇历史街区市场路南新桥片区更新改造的城市设计实践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为类型学方法在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中的运用提供一种新的思考模式。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现今的城市开发建设中,历史城市空间系统受到忽视和破坏,在历史城区中辨认、恢复和激活这种系统成为城市更新的重要任务。以上海市新华路历史街区为例,采用城市形态类型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其公共空间次级系统——公共空间子系统进行系统性分析,总结其在人群使用、平面形态和空间界面上的规律特点。并根据形态特征和规律提出提升策略,从而使历史街区公共空间子系统鼓励与支持日常活动的发生,激发街区活力,延续历史文脉。  相似文献   

11.
街区尺度的城市形态是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核心关注对象,它对城市功能和活动产生重要的作用。而目前的城市形态学研究往往只关注街区的二维形态。基于所获得的中国63个大中城市中心城的335.7万个大规模的三维建筑物数据,将形态类型学的理论方法从二维扩展至三维,提出城市街区形态的三维指标体系,并以此为依据对案例城市中的街区进行分类。根据9类街区形态在城市中的比例,对63个案例城市进行聚类分析,划分出5类城市,并探讨了城市三维形态类型在国土空间上的分布规律。通过街区三维属性的城市形态,能够认识中国城市系统在空间维度的一般规律及其差异性,以及城市空间形态对城市功能和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殷其雷 《山西建筑》2012,38(5):14-15
对形态学的定义及城市形态学理论作了简要阐述,并就城市形态学在街区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同时给出了城市形态学对街区设计的指导框架及设计流程,从而保持城市形态的延续性与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陈舒熳 《城市建筑》2022,(1):131-133
本文以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街区的中华老字号和人气网红店两类文化产业为研究对象,通过空间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从土地利用、交通网络、服务设施三个方面,探讨两类文化产业的分布差异及对城市形态的影响作用,旨在促进历史文化街区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历史街区构成要素的类型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类型学的角度出发,对历史街区物质空间和非物质空间进行了分类分层级的研究,归纳了从城市层面到建筑单体层面的类型构成要素,以及从文化层面到社会层面的类型构成要素,探索了历史街区的原型库.  相似文献   

15.
历史街区以其特殊的空间结构秩序,独特的文化内涵成为避免城市发展同质化的一个重要元素,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更新是当前城市发展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文章运用类型学理论,以大连南山区历史街区(散块状空间)、凤鸣街(连续空间)、东关街(围合院落空间)三个不同空间肌理的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对不同街区特点、肌理形态、环境现状、场所空间、交通道路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比提出了原型修补、平面肌理织补整合、院落形式重塑等延续和重构设计方法,以适应不同街区空间肌理的改造,来达到保护历史街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新加坡的历史街道保护策略——以Chinatown历史街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榕 《规划师》2011,(9):120-125
街道作为参与构架城市形态的重要元素之一,在历史街区保护中处于不容忽视的位置.对城市历史街区进行保护绝不仅仅是保护几幢历史建筑,更重要的是要延续历史街区形态特色.新加坡的城市规划和设计在多年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套高效的历史街道保护策略.其策略从历史街区保护政策保障、街区物质形态解读、规划策略制定及规划控制实施等方面对历史街道...  相似文献   

17.
对于国外类型学的研究,本文归纳了国外类型学的研究内容和发展过程,并对这些研究的可借鉴之处进行评述,以对历史街区更新的研究和实践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8.
当前盛行的大规模高层建筑开发开始摧毁厦门老城区的特征和结构。本文基于城市形态学的方法,研究厦门营平片区九条巷街区。从城市形态学的街道系统和建筑类型两个角度剖析九条巷街区的历史空间形态和演变,发现并挖掘九条巷街区城市形态演变的背后隐藏着的社会逻辑因素。进而对营平片区新一轮的旧城更新与改造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绝大多数城市面临羞旧城改造问题,而历史街区要如何实现保护与更新、传统与现代和谐共存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基于城市设计的出发点,通过大量调查长沙历史风貌和历史街区空间性状、分析街区形态发展现状,以类型学为主要理论依据,就长沙现今历史街区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探讨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模式。旨在通过长沙化龙池、小古道巷、大古道巷历史街区的局部应用类型学改造的新模式,实现对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手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以城市历史街区为对象,在汉口历史街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建筑类型学的原理,探究汉口历史街区肌理原型的类型与意义。首先,建立历史街区肌理的原型概念,包含街巷肌理和建筑肌理两个层级;其次,归纳出肌理原型组织,并进行比较分析。该文的研究针对我国历史街区现状,试图采用"历史街区肌理原型"这个概念,来认识大量密集成片的非文保单位的历史建筑的价值和意义,期望在历史街区的保护性修复中重视历史肌理的保护与修复,避免大拆大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