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2号锅炉改造后依然达不到额定出力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确定锅炉制粉系统的运行参数不能适应煤种水分增加是影响机组出力的主要原因。锅炉进行燃烧优化调整后,磨煤机出力由原20 t/h提高到30 t/h,机组出力从原295 t/h提高到410 t/h,锅炉效率达到92%,使锅炉出力不足的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  相似文献   

2.
1.概况镇海发电厂现有四台200MW燃煤机组,锅炉制粉系统为筒式球磨机中间储仓制粉系统,每台锅炉配用二套,DTM380/720球磨机,按设计,单台磨煤机(制粉系统)出力为R20\12%:67.89t/h,而锅炉额定出力燃料耗量(设计煤种:潞安贫煤)为89.5t/h。二  相似文献   

3.
中速磨煤机制粉系统调整和改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铁镇  张彬  张健  吕维勇 《吉林电力》2007,35(1):52-53
针对大唐长山热电厂2台410 t/h锅炉煤代油改造后,制粉系统存在耗电高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认为是由磨煤机出力不足、一次风机入口风门开度过大、密封风机风压低等原因造成。通过调整煤粉细度、降低一次风机出口总风量并对密封风机进行改造换型,提高了磨煤机出力,降低了制粉系统耗电量。  相似文献   

4.
利用AKOMA煤粉自动等速取样装置对1 000MW超超临界机组的制粉系统进行优化调整试验,得出了磨煤机运行性能受动态分离器转子转速、通风量与出力的影响.控制分离器转子转速70 r/min,进口一次风量较习惯控制值降低10t/h时运行较优.磨煤机最大出力可以达到90t/h左右.降低磨煤机通风量及提高磨煤机出力都可以降低制粉系统耗电率和锅炉排烟温度.  相似文献   

5.
介绍670t/h电站锅炉制粉系统分离器两次技术改造的情况,解决制粉出力及煤粉细度问题,保证了机组的正常经济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6.
200MW机组钢球磨煤机制粉系统试验研究及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正>制粉系统运行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锅炉燃烧工况及锅炉热效率,影响锅炉设备的出力及厂用电率。本文结合某电厂670 t/h锅炉钢球磨煤机中间贮仓式制粉系统的优化调整试验,分析各因素对制粉系统运行工况的影响。通过制粉系统的调整,在煤粉细度合格的情况下降低制粉单耗,使制粉系统的运行工况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7.
我厂各炉均配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各制粉系统的出力富裕量很小(75t/h炉配单台250/390型磨煤机,130t/h炉配287/470型磨煤机),原设计煤种为平顶山烟煤(Q_D~y=5200kcal/kg,V~r=36.2%);多年来,由于煤种变化,进厂煤品种繁多,经掺混后的炉前混合煤的Q_D~y为4000kcal/kg,V~r为27.2%,制粉系统出力不足,靠烧油弥补。近两年,部、局一再要求压油、节油,我厂每年燃油要从原来的13万吨减至1.6万吨。这样,制粉系统出力严重影响锅炉的出力。为此,我们采取了改进粗粉分离器、  相似文献   

8.
410 t/h锅炉掺烧褐煤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烟煤锅炉掺烧褐煤后燃烧煤种的变化,在410 t/h锅炉采用分磨、分燃烧器炉内掺烧方式,并进行制粉系统出力、煤粉特性、燃烧调整、最低负荷稳燃及锅炉效率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下排磨磨制烟煤、上排磨磨制褐煤为最佳,掺烧褐煤比为50%,掺烧时锅炉主要运行参数正常,在大负荷下锅炉未发生严重结焦,掺烧褐煤锅炉效率与单烧烟煤时相比略高。  相似文献   

9.
江油发电厂1004t/h锅炉开式制粉系统出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给煤量不足、球磨机磨煤能力下降、分离器分离效果下降、球磨机通风量不足和系统漏风等,在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在运行和检修等方面寻求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最终达到节能降耗,提高制粉系统出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某电厂200 MW机组为了大比例掺烧褐煤,在1号锅炉制粉系统进行了中温炉烟改造,增加了中温炉烟系统。为使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实现大比例掺烧褐煤的目的,对1号锅炉进行制粉系统改造后相关试验。试验结果在掺烧50%、60%比例褐煤并投入中温炉烟系统时,磨煤机入口负压保持在1 100 Pa以上,磨煤机出口温度均能维持在60~70℃,制粉系统末端含氧量均低于16%,能够满足掺烧大比例褐煤时制粉系统防爆和干燥出力要求。1、2号磨煤机最大出力分别为63 t/h和68 t/h。在掺烧60%比例褐煤条件下,磨煤机总出力基本能够达到规定裕度要求。  相似文献   

11.
羊少武 《四川电力技术》2004,27(1):16-19,29
江油发电厂1004t/h锅炉开式制粉系统出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给煤量不足、球磨机磨煤能力下降、分离器分离效果下降、球磨机通风量不足和系统漏风等,在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在运行和检修等方面寻求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最终达到节能降耗,提高制粉系统出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对某电厂600MW机组掺烧劣质煤后的制粉系统进行了优化调整,并对调整前后机组的综合经济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煤粉偏细和研磨出力不足是影响磨煤机出力的主要原因。通过制粉系统优化调整,磨煤机出力从50t/h左右增加到65t/h以上,机组可实现满负荷运行。虽然灰渣含碳量略有升高,锅炉效率降低0.27%,发电标煤耗升高0.9g/(kW·h),但单位制粉电耗降低17.4%,供电标煤耗降低2.4g/(kW·h),总体经济效益提高。  相似文献   

13.
对某电厂600 MW机组掺烧劣质煤后的制粉系统进行了优化调整,并对调整前后机组的综合经济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煤粉偏细和研磨出力不足是影响磨煤机出力的主要原因.通过制粉系统优化调整,磨煤机出力从50 t/h左右增加到65 t/h以上,机组可实现满负荷运行.虽然灰渣含碳量略有升高,锅炉效率降低0.27%,发电标煤耗升高0.9 g/(kW·h),但单位制粉电耗降低17.4%,供电标煤耗降低2.4 g/(kW·h),总体经济效益提高.  相似文献   

14.
信息     
江苏电研院完成南京板桥热电有限公司1036 t/h炉制粉系统优化试验和燃烧优化调整试验2005年10月,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利用从德国进口的性能环保测试车完成了南京板桥热电有限公司1 036 t/h炉(3号炉)制粉系统燃烧优化调整试验,最终达到了提高锅炉运行安全性与经济性的同时,并能降低锅炉的N O X排放浓度的目的,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根据3号炉磨煤机运行情况,通过进行制粉系统燃烧优化调整试验,达到了提高磨煤机出力,降低制粉系统电耗的目的;根据3号锅炉实际运行状况,通过进行锅炉变炉膛出口氧量特性试验、变一次风压特…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大唐珲春发电厂330 MW机组制粉系统单耗一直高于设计值的现状,通过对制粉系统进行调整、预测、校核、最大出力、变煤种试验,确定了磨煤机的最大、最小稳定运行出力,分离器挡板开度,磨煤机加载力曲线,风煤比曲线,优化制粉系统的运行方式,磨煤机平均单耗由6.80 kW·h/t降至5.939 kW·h/t,制粉系统平均单耗由...  相似文献   

16.
针对河北华电某公司410 t/h CFB锅炉燃烧煤种适应性差、设备出力长期达不到设计标准的问题,介绍设备出力低的原因,提出改造方案,并对改造前后经济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一、制粉系统正交试验岳阳电厂各炉均配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且各制粉系统的出力富裕量很小,(75t/h 炉配单台250/390磨煤机、130t/h 炉配单台287/470磨煤机)原设计煤种平顶山烟煤 Q_d~y=5200Kcal/kg、V~r=36.2%;多年来,由于煤种变化,进厂煤品种繁多,经参烧后的炉前混合煤Q_d~y=4000Kcal/kg、V~r=27.2%,制粉系统;出力不足,靠烧油弥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进步,火力发电厂的设计及设备不断在更新,单台机组大容量的发电机组的电厂均采用了直吹式制粉系统,如引进美国的2008t/h锅炉采用了中速磨直吹制粉系统,联邦德国产的1820t/h锅炉采用了风扇磨直吹制粉系统、苏联产的2650t/h锅炉采用了中速磨直吹制粉系统及1650t/h锅炉采用了风扇磨直吹制粉系统等。对于燃烧褐煤的炉子采用直吹式制粉系统,除了投资省、造价及运行费用低、方便管理外,突出地解决了制粉  相似文献   

19.
淮南发电总厂田家庵电厂于1976年相继安装投产了两台国产SG—50410型超高压中间再热400t/h锅炉,该炉配有两套中间储仓制粉系统,系统中的主要部件:给煤机为95A型振动式,出力50t/h,磨煤机为DEM—380/550双锥型钢球磨,标称出力为32t/h,在研磨淮南烟煤时出力可达45~50t/h,粗粉分离器为φ4000防爆离心式,细粉分离器为φ3000防爆离心式,煤粉仓为水泥预制现场组装,其实际容积为252m~3/只,采用乏气送粉,其煤质参数如下表:  相似文献   

20.
合理选用与锅炉配套的高效率风机,并使高效率风机在锅炉各种出力工况处于高效率区运行,是提高风机运行效率,降低风机用电的一个重要途径。上海石化热电厂(东区)装有4台410t/h燃油锅炉,自1984年以来,在实现锅炉低氧量燃烧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设计、制作了与410t/h锅炉相配套的G5-2921.8D和G5-36-21D型高效率风机,与此同时还在其中的两台锅炉上加装了YOTC-800型液力偶合器进行风机转速调节,从而实现了在各种不同出力工况下风机与锅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