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9 毫秒
1.
伊春-延寿构造带是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已发现多处钼矿。本文将伊春-延寿构造带成矿构造背景划分为加里东期成矿系列和印支期成矿系列。加里东期成矿系列形成于松嫩和佳木斯地块拼合、碰撞造山的大地构造背景。印支期成矿系列则形成于板内拉分-走滑的构造环境。在古太平洋俯冲挤压的背景下,与板块俯冲体制下的挤压向伸展转换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深大断裂带,幔源物质上涌形成了该区中生代构造岩浆岩带和相关的斑岩型钼矿床。以该构造带内的鹿鸣斑岩型钼矿床和霍吉河斑岩型钼矿床为对比分析研究对象,研究了与成矿有关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和变质岩,分析了斑岩型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认为斑岩型钼矿的主要成矿时代为燕山早期;围岩蚀变呈面型展布,以钾化、石英-绢云母化为主;霍吉河钼矿床和鹿鸣钼矿床的斑岩体及围岩为偏铝质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的 I型花岗岩,具有类似于活动大陆边缘花岗岩的岩石组合特征。同时对伊春-延寿构造带内的找矿潜力做了评价。  相似文献   

2.
郭锐  赵利兵  王武 《包钢科技》2015,41(4):38-40
文章以罕达盖地区找矿项目为依托,通过已有地质资料的研究总结,运用现代成矿理论,从地层、构造、岩浆岩等不同角度分析该地区成矿特点,并列举罕达盖林场铁铜多金属矿及陶来拖钼矿等实例,总结该地区找矿标志,并最终总结成矿规律。  相似文献   

3.
东秦岭钼矿的主要类型和成矿时代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红杰 《中国钼业》2009,33(4):28-33
根据钼矿床的成因、控矿构造、矿石成分及结构构造等,把东秦岭钼矿床分为2组七大类:斑岩-角砾岩型矿床、矽卡岩型矿床、斑岩-矽卡岩型矿床;破碎带蚀变岩型矿床、石英脉型矿床、韧性剪切带型矿床和碳酸盐脉型矿床.脉型钼矿的发现,丰富了河南省内钼矿的类型.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进行了成矿地质特征论述,进一步阐明了成矿时代,东秦岭钼矿的成矿年龄从1 884±210~106.89±2.14 Ma.  相似文献   

4.
根据东秦岭﹙河南段﹚钼矿床3种成矿流体﹙燕山期岩浆作用形成的高温成矿热液、熊耳期火山期后热液、构造动力作用形成的中低温成矿流体﹚,对应划分3种钼矿床成因类型:岩浆热液交代型钼矿床、石英脉型钼矿床和构造蚀变岩型钼矿床。区内岩浆热液交代型钼矿床,是广义上的斑岩型钼矿,包括斑岩型钼矿、斑岩-矽卡岩型钼矿、斑岩-爆破角砾岩型钼矿、爆破角砾岩型、矽卡岩型钼矿钼矿。根据其产出空间位置不同,进一步划分内接触带型、接触带型和外接触带型矿床。文章还介绍了各类型典型钼矿床特征,分析了各类型钼矿床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5.
大西沟钼矿是近年来河南省内新发现的一处石英脉型钼矿床,通过研究该区钼矿地质特征和构造情况、分析构造作用与成矿之间的内在联系,发现钼矿的空间展布、多期性特征与该区缓倾斜构造,特别是倾向集中于NE、SE的缓倾斜构造关系密切,而陡倾斜构造基本不含矿,且起到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祁青钼矿区成矿背景和矿床特征阐述,分析了区内构造、岩浆岩及石英脉等成矿要素与成矿的关系,总结出了该矿区钼成矿具有构造(裂隙)系统+岩浆多期活动综合控矿的特征,研究了矿床成因,建立了成矿模式,指出了找矿方向,为今后找矿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7.
精确厘定成矿年代对认识矿床特征及成因、探讨矿床形成规律和构造背景、总结区域成矿演化规律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燕辽钼矿带已中13个钼矿床的Re-Os同位素年代数据,对采用不同衰变系数的年龄进行换算,根据数据质量对已有年龄数据进行筛选,进一步限定了各矿床的成矿时代,并结合燕辽钼矿带大规模成矿作用,明确了这些钼矿床所属的成矿期。  相似文献   

8.
小秦岭矿田是我国第二大产金基地,北矿带钼矿体的发现为寻找接替资源提供了方向。为使后续勘探找矿工作更有针对性,对该区的泉家峪钼金矿区、秦南钼金矿区、马家凹钼金矿区、大湖钼金矿区及车仓峪钼矿区的地质特征及钼矿体的赋存空间特征、成矿年代及成矿物质来源进行了总结,并据此对钼矿成矿潜力区进行预测。指出下一步的勘查方向应为:区域性大断裂F5的深部,五里村背斜南翼的构造带成矿有利部位,酸性岩体与太华群的接触部位及岩体内部断裂带,北矿带及以北区域进行隐伏岩体的勘查。  相似文献   

9.
马河钼矿床位于东秦岭钼矿带南部,矿体赋存在中元古界宽坪群中由一套中深变质大理岩类岩石与绿片岩类岩石组成的碎屑岩-碳酸盐岩中,成矿与中生代花岗质岩浆活动存在密切的联系。本文通过对东秦岭地区马河钼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矿体(石)特征及围岩蚀变特征等的总结,探讨了马河钼矿床的成因,提出了区内钼矿找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狮子庙金钼矿田成因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狮子庙金钼矿田位于马超营断裂带中段,有石瑶沟钼矿床和元岭、红庄、南坪3个金矿床。马超营断裂是区内主要的控矿构造,同时其局部压力扩容部位又是本区重要的容矿空间。其成矿作用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密切相关,石瑶沟钼矿为隐伏斑岩体控制的斑岩型钼矿,银铅、金、钼成矿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统一性,形成一个整体的自然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嘎拉山地区金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区位于西伯利亚板块南缘,兴蒙造山带东段NE向大兴安岭中段华力西-燕山期铁、钨、银、金、钼、铜成矿带24号桥成矿亚带上,可划分为嘎拉山林场-北疆乡金银锌多金属成矿亚带、小兴安岭主脊-椿叶山金银铜多金属矿成矿亚带、河界山-伊兆山金银多金属成矿亚带,通过地球化学普查,圈定23处组合异常区, 5个成矿远景区,面积近44 km2,优选5个找矿靶区,显示出较好的找矿前景。目前已发现椿叶山、福草山、北宽河、真理山等金矿床(点),金矿化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北宽河岩组、硅化、黄铁矿化与金关系密切。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将是嘎拉山一带今后一段时期内主攻矿种。  相似文献   

12.
孙超  周树亮 《黄金》2004,25(1):11-15
乔拉克金矿区是伊什基里克铜金多金属成矿带中最主要的矿化异常集中区之一,区内与成矿有关的火山岩、浅成一超浅成侵入岩、断裂构造及火山机构构造发育,具有中大型金矿找矿潜力,应进一步加强该区的地质勘查工作,主攻矿床类型为火山一次火山岩型金(铜)矿和斑岩型铜钼(金)矿。  相似文献   

13.
高林-文多地区是缅甸中央火山弧带上金矿的集中产出区域,通过对高林-文多地区典型矿床介绍,总结出该区金矿化主要赋存于安山岩、闪长岩、花岗岩以及砂岩中,受NE-NNE向断裂以及NW向断裂控制明显,岩浆期后的热液活动与金矿化密切相关。矿床类型从西向东依次为蚀变岩型→石英脉-蚀变岩型→石英脉型的分带特点,反映了不同构造层次、不同岩性介质是确定矿床类型的重要因素。金矿体的形成在收缩挤压到旋转走滑的构造转换的背景下,岩浆活动萃取围岩中流体,在构造有利位置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南平巨口钼矿床控矿地质条件分析,认为北东向的政和-大埔断裂带和南北向浦城-嵩口断裂带复合交会部位控制了成矿小岩体群,强调了南北向构造迭加为成矿母岩侵位提供了通道和赋存空间,同时其次级断裂构造控制矿体的分布产状及规模;控矿母岩-黑云母花岗岩,高硅、高碱、高钾,低钙、镁对成钼有利.文章总结矿(体)床特征,分析围岩蚀变...  相似文献   

15.
延边复兴--杜荒岭金矿化区控矿规律与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兴—杜荒岭金矿化区与中生代火山岩浆活动有关。主要控矿条件为小岩株状石英闪长玢岩(次火山岩),其中寄生的隐爆角砾岩筒及外围裂隙中赋存着金矿体;石英闪长玢岩体受东西向断裂(带)与近南北向断裂交汇部位火山机构中心控制,横向上具有等间距分布规律,构成本区控矿重要的构造条件。通过对九三沟等金矿床调查研究,总结了矿化区内控岩控矿条件及找矿标志,确定了区内找矿靶区和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珲春—汪清地区是我国环太平洋构造活动带中重要的金矿化集中区之一,区内金矿床(点)众多。按矿床成因对区内已知金矿床进行了分类,通过对区内地层、构造、岩浆活动与金成矿关系及主要金矿床硫同位素特征的研究,并对成矿时代进行了探讨,总结出该区金矿床主要受EW向断裂带控制,与火山岩—次火山岩密切相关,成矿流体中硫主要来源于深部岩浆。在成矿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了找矿预测。  相似文献   

17.
上黑龙江盆地地质特征和金成矿作用的东西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上黑龙江盆地位于大兴安岭北部,是一个由陆源碎屑物填充和沉积而成的中生代构造型断陷盆地,其形成和演化受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制约。盆地内赋存有石油、天然气、煤、金、银、铜及其他一些非金属矿产。通过分析盆地的形成和发展演化过程,结合目前盆地内已发现的金矿床(点)成矿特征,认为在地层和构造等地质特征方面,盆地在以长缨-依林-龙河一带为界的东西两侧存在差异性,因此在矿床成因和成矿特征方面有所不同。通过总结东西区金矿床(点)的成矿特征,指出在西部区应主要寻找以老基底为成矿围岩的铜、金矿床和以二十二站组地层为围岩的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金矿床;在东部区应主要寻找以火山岩地层为围岩的蚀变岩型岩金矿床,同时兼顾西部区所有的岩金矿床类型。研究认为,东部区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是寻找大型-超大型岩金矿床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8.
东秦岭-大别山钼成矿带赋矿地层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东寒岭-大别山钼成矿带25个钼矿床赋矿地层及围岩进行统计观察,可清楚看出,所有钼矿床赋矿地层均为前寒武系老地层,无一例外。当成矿母岩侵入于寒武系及其以后地层中时均不形成工业矿床。然而,在前寒武系老地层中,不同的围岩岩性对钼矿床成矿作用产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主要反映在:1)前寒武系为地幔分异熔浆上侵时捕获有用组分钼的主要矿源层;2)作为成矿母岩的围岩,其岩性对矿床主要矿种组合有潜在的制约作用;3)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尤其是围岩的抗压抗剪强度,即岩石的破裂程度对成钼作用起着关键作用。围岩容矿裂隙的发育程度决定了矿石品位的高低,从而限制着矿床的规模。在东秦岭-大别山钼成矿带进一步寻找钼矿资源的主导思想方面,前寒武系尤其是元古界老地层可作为找矿区域首选,其次, 元古界岩石组合中的火山岩系列、大理岩及片岩系列构成成矿有利的围岩岩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地质因素。  相似文献   

19.
承德地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中段受EW、NE和NNE向断裂联合控制的钼(铜)多金属成矿带上。20世纪,在该区先后发现了斑岩型撒岱沟门钼矿床、矽卡岩型寿王坟钼多金属矿床和脉型大草坪钼矿,显示出该区具有良好的成矿背景和找矿前景。该区钼矿床的形成与燕山期中—酸性小侵入体关系密切,矿床多产于花岗斑岩体之中或其内外接触带中。在充分收集承德地区典型钼(铜)矿床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系统总结了承德地区钼矿床的地质特征、矿床类型及时空分布规律,预测了该区钼矿找矿方向和靶区,为加强区内钼矿资源勘查、实现该区钼矿找矿突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