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矿山井下主排水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事关矿井和矿工的安全,用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监控系统替代传统的人工继电器控制系统,实现远程遥控和现场无人值守,既有效的提高矿山主排水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自动化水平,又实现减员增效,是现代矿山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介绍了焦家金矿井下排水自动化系统的组成、主要功能及特点.系统实...  相似文献   

2.
现如今,时代的进步,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了国内各类能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长期以来,矿业都是国民经济的重点组成领域,矿井是矿业生产开采的重中之重,矿井通风系统同样也是矿井安全、稳定、可靠生产的前提与基础。安全、高效、稳定的矿井通风系统除了需要具备可靠性的特征,还需要关注到可靠性程度的高低,毕竟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的高低,直接关系着矿井是否能够安全顺利的展开相应的生产活动。本文主要通过阐述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的综合评价方式,为矿井日常顺利安全的生产活动的展开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对矿山资源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对矿山的安全生产较重视,为促进企业的安全作业,不仅要求选择矿井的水泵控制系统有良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也对排水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根据水泵控制系统的节能原理和结构效果,达到变频控制,节能减排的效果,对生产作业中如何实现矿井大型设备节能减排进行分析总结,对PLC相关的技术进行探讨,实现矿井大型设备的节能减排,提高矿山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矿井排水系统安全性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致远  许梦国 《黄金》2009,30(2):20-23
对矿井排水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建立了矿井排水系统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对矿井排水系统评价模型中的隶属函数的确定进行了研究。通过实例及分析,矿井排水系统模糊综合评价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对该系统开展有效的安全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根据火电厂锅炉车间的给粉控制系统的工艺要求,采用了可编程控制器、变频器等组成的锅炉给粉控制系统,系统具有可靠性高,适应性强,调节性能好、节电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兖州矿业(集团)公司济宁二号煤矿对矿井提升机交交变频矢量控制系统实施技术改造后,在保留原控制系统的基础上,新增了一套控制系统,实现了一台提升机配两套电控系统的功能,解决了原系统存在的上电难、复位难、同步难以及监控系统信息量少且不直观等问题,达到两套电控系统相对独立、且相互备用的目的,提高了矿井提升机安全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陈鹏  陈维国 《有色矿冶》2014,(2):55-57,60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矿井提升机控制系统中以大量地采用高新技术,目前所设计的大型矿井提升机都使用了可编程序控制器,所有的控制逻辑和控制数据都由可编程序控制器集中处理和控制,本文通过对PLC控制技术的了解和实际应用,针对矿山交流提升机中限速保护控制环节的原理进行理论分析,并结合实际对原有PLC的程序进行修改完善,最终解决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使系统运行更加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8.
张秀英 《山东冶金》2002,24(2):23-24
介绍了采用可编程控制器对加热炉系统进行控制的原理及软件梯形图的设计。在加热炉控制系统中应用可编程控制器系统 ,克服了继电器系统运行可靠性差、精度低、响应慢的缺点 ,提高了生产效率 ,满足了控制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排水系统是影响矿山生产安全的关键所在,可根据水仓水位变化来控制水泵启停,及时排除矿井涌水。而针对有色稀有金属矿排水系统点多线长的特点,人工监测方法效率低、失误多,远程自动化监控系统是化解这一问题的关键。针对此,以陕西太山庙某钨钼矿为例,选用SCADA系统作为基本框架,阐述了系统功能,并使用PAC工控器连接传感器和水泵电机,基于上位机监控软件分析和处理水仓信息,以此实现水泵的自动启停,确保排水系统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陈旧、传统的锰矿井下排水系统逐渐被淘汰,先进、现代的井下排水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应用越来越多。总结了锰矿井下传统排水系统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阐明了锰矿井下排水系统自动化控制应用的必要性。基于该系统的基本功能,对锰矿井下排水系统实现自动化控制的主控中心及站点、井下水泵控制系统、自动化监控系统、视频检查系统、语音系统、线路等主要结构的设计及实现进行了分析,以期在提高锰矿井下工作效率的同时,保障井下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矿井排水技术研究现状,以开滦范各庄矿井排水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控制取代继电器控制.在充分掌握系统工作原理基础上,分析了人工起、停水泵工作原理;以及涉及到限电的时间、水仓水位的要求,设计了自动排水的控制程序.在整个设计当中,控制系统除了能自动操作之外,也可以人工的控制,为煤矿的自动排水设计提出7解决方案,提高了排水泵房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矿井主排水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这对于矿井安全和生产提供了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大型矿井主排水系统中仍然有一些系统性差、管理困难以及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矿井的主排水泵作为一种主要耗能装置,运行效率的好坏和高低从很大的程度上直接影响能源的消耗,同时这个问题也是目前我们所面临的难题。本文阐明了现阶段各个矿井的主排水泵运行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分析了水泵损坏的原因和机理,同时进一步探讨如何改善和提升水泵效率这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以及为矿井主要排水泵的有效运行和使用提供一些帮助。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设计思路,通过优化和改进,对矿井污水处理系统的传统设计进行优化,对矿井主要排水系统的设计思路与方法做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ABB公司DCS系统800xA的功能和特点以及该系统结合AC800M控制器在矿井提升机控制系统中的实际应用,并对一些关键的设计思路如速度控制曲线实现、滚筒直径校正和安全保护功能设计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4.
矿山排水是矿山安全生产的六大系统之一,排水系统对矿山井下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武山铜矿现有的排水方式是通过人工开关闸阀操作,存在着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人为安全隐患多等问题。而实现矿山排水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未来智能矿山发展的趋势。因此武山铜矿决定S-210m泵房进行自动化改造,运用PLC设计水泵自动控制系统,达到排水系统自动控制、减员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方一鸣  周健  张文健  冯小龙  栾振兴 《钢铁》2019,54(8):137-143
 伺服电机驱动的连铸结晶器非正弦振动控制相比于目前现场采用的电液伺服驱动控制具有较多优点,但两种驱动方式的控制系统通常采用以高性能控制器作为控制核心的集中控制方式,如果控制器某一部件出现故障,将影响所有连铸流的正常工作,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伺服电机驱动的连铸结晶器非正弦振动集散控制系统设计方案,针对多流连铸生产过程进行集散控制系统总体设计及上下位两级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每一连铸流由一台西门子高性能运动控制器SIMOTION D425单独控制,各流相互独立、互不影响,从而可避免集中控制器某部件故障而影响所有连铸流生产的情况,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最后通过试验研究验证了所设计的集散控制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某有色金属矿山井下通风系统优化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性是采矿系统评价的一项技术指标,也是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的一项关键工作。文章以可靠性工程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某金属矿山井下通风系统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了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各种类矿业生产大国,矿业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也占据着极其主要的地位,但伴随着近年来矿业生产事故的频发,严重影响了我国矿业产业的良性发展。在矿井生产过程中,能否有效排出开采和生产过程中的废水是矿井安全生产的关键之一,因此,提高矿井的主排水泵工作效率是当前矿业生产的当务之急,矿井排水系统性能的提升从提出到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有着独立体系的新型科技,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矿井生产。矿井排水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电能消耗,定期的维护和检修也带来了高昂的人力资源成本,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结合当前矿井主排水泵的损坏分类,对主排水泵运行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性措施,望能更好地保障矿井的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8.
可编程控制器具有控制方便、可靠性高、简化电气线路等特点。针对原控制方式的不足及弊端,对传统继电器控制方式进行了优化改造。由PLC为核心提出了控制方案,并依据实际运行、控制要求进行编程并加载应用。该控制系统主要由PLC控制箱、电磁阀及气缸等部件组成,并能够按照生产周期灵活设置往返时间。该系统的改造大大降低了生产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采用多重冗余系统的首钢京唐550 m~2烧结机自动控制系统,通过自动控制系统的服务器冗余、控制器冗余、网络冗余,保证了烧结自动控制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烧结生产的安全、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DN300-DN800mm球墨铸铁管水泥涂内衬机自动控制系统以可编程序控制器、变频调速器、操作员终端为主,包括过程控制系统和离心旋转脱水系统两部分。该系统具有可靠性高、性能稳定、操作维修方便等特点,该系统的投用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约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