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主要论述了运用高密度电测深法与钻探相结合的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在祁阳县W1-5-1,W1-8-1地块中的应用。推断出了测区内第四系覆盖层厚度、基岩起伏形态、岩溶及地下暗河的发育情况,采用勘察钻孔进一步验证,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为工程评价及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高密度电法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十分普遍,本文通过在杭州某地区开展高密度电阻率测量工作,以调查该地区岩溶及富水构造发育、分布等情况。根据高密度电法测量的异常特征,划分地层、岩性及构造等,为进一步的钻探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高密度电法是工程地质勘查中较为常用的一种物探方法,具有分辨率高、工作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和异常特征明显等特点,因此在岩溶勘查、确定第四系覆盖层的厚度、寻找地下水等领域均有比较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实际的工程实例,从高密度电法的原理着手,对确定第四系覆盖层与基岩分界面的探测中高密度电法的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与钻探成果进行比较,探讨灰岩地区探测隐伏岩性分界面的埋深调查工程中高密度电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甘肃冶金》2015,(6):104-107
地质灾害调查中岩溶发育区具有重大安全隐患。为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进行岩溶发育情况的探究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介绍了高密度电法的工作原理并利用高密度电法对江西某地进行探测,基本探明了岩溶发育的位置和大小,推测了岩溶通道及其走向,为岩溶发育区危险性评估提供了可靠的依据。高密度电法对基岩与覆盖层的区分及岩溶发育情况等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作为新兴的工程勘探方法,高密度电法能够在一定范围内电性的横向变化进行勘探,也可以利用垂直电性进行勘探,极大的提高了工程勘察质量。本文针对这一新兴的勘察方法进行介绍与宣传,更好的促进高密度电法在工程勘察中的普及与推广,促进我国工程勘察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安仁县平背乡平北村龙古组滑坡体工作研究为主,从高密度电法特点和原理、工作方法进行分析,从中找出高密度电法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希望能够对以后的工程勘察工作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7.
工程勘察中地质灾害调查变得尤为重要。高密度电法具有数据采集密度大、施工效率高和探测精度高等特点,在矿山建设及地质灾害调查方面得到了广泛利应用。本文以实例解析高密度电法在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实用性,并配合钻探验证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由于地下灰岩裂隙长期受到地下水的作用影响,导致地下溶洞产生,会严重威胁施工安全。利用高密度电法和瞬变电磁法综合分析其地下岩溶实际情况,这种综合物探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相互补充和验证,促使对工程施工中地质结构的探测更加精确和可靠。  相似文献   

9.
高密度电法是一种常用的浅层地球物理勘察方法,具有效率高、成本低、解译方便、信息丰富等特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地质、工程和环境勘察相关领域。本文以某建筑场地为例,结合工区的工程地质条件,通过开展高密度电法勘察,基本划出了场地原沟壑分布、回填土填埋范围及地下软弱层分布情况,为场地的稳定性研究和下一步工程治理提供了地球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将长沙市城南路站发育的岩溶分成了三类,并针对不同类别的岩溶做了稳定性分析,通过岩溶顶板厚跨比法及顶板抗弯抗剪、散体理论等估算岩溶顶板安全厚的方法,重点对第Ⅲ类发育在泥盆系棋子桥(D2q)灰岩中的非岩溶角砾岩充填的溶洞做了顶板稳定性计算,为日后设计与施工做准备。  相似文献   

11.
采用对称四极激电测深对罗桥矿区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号剖面视极化率两端低,中间高;视电阻率西端低、东端高;大致查明不同电性体的垂向分布情况。佘田桥组泥质灰岩与泥灰岩表现出低阻低极化的特征;泥盆系地层中泥灰岩和灰岩中碳质、泥质的局部富集表现出低阻高极化的特征;金属硫化矿物显示出高阻低极化的特性。激电测深方法还推断出隐伏断层位置及岩体与围岩接触带。  相似文献   

12.
阳山金矿为甘肃省南部的一大型类卡林型金矿,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印度和华北板块汇聚形成的倒三角形构造域北缘,松潘-甘孜造山带与秦岭造山带结合部位。含金地质体主要为黑色黄铁矿化碳质千枚岩、黄铁矿化碎裂蚀变灰岩及黄铁矿化斜长花岗斑岩,其中黄铁矿呈他形、细-微细粒浸染状分布,与金矿化关系密切,是重要的找矿标志,局部地段花岗斑岩金矿化强烈,经过岩石电性参数测定显示具有低阻高极化的电性特征。衍生指数法激电测深在找水方面应用较多,并且富水地层与金属矿化建造和破碎蚀变带等均具有低阻高极化的电性特征,所以本次工作尝试利用衍生指数法解释阳山金矿的测深资料,推断地下低阻高极化异常体赋存状态并为重型山地工程布设提供依据。通过衍生指数法解释2条测深剖面并成功布设验证钻孔的工程,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阳山金矿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找矿方法。  相似文献   

13.
八面山接触交代型萤石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床地处扬子准地台华埠-新登陷褶带上方-罗村拗褶束西南段,矿床形成与二长花岗岩体和寒武纪灰岩紧密相关,矿体均位于岩前岩体与寒武纪灰岩接触带上,矿床规模大,矿石品位低,肉眼不易辨认,是近几年浙江省新发现的萤石矿床类型,对今后在本区域及相类似地区扩大找矿成果,开展勘查找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秀章  周新华 《电工钢》2019,1(1):16-18
目前取向电工钢横向铁损分布的均匀性引起越来越大的重视。磁性能测试方法主要分为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在线检测),目前国内暂无动态测试电工钢铁损性能的相关测试手段。本文通过在GB/T 13789—2008 的基础上使用小单片磁导计测量大单片试样不同区域铁损的方法,来研究在线测量中动态测量电工钢带铁损横向分布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磁导计紧贴试样和磁导计与试样分离10 mm测试的不同区域铁损分布保持了较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周振威 《宝钢技术》2006,(Z1):23-26
工业电视视频信号大多采用同轴电缆基带传输,钢铁企业中产生电磁辐射的电气设备很多,工业电磁辐射干扰对视频基带传输影响较大.介绍了首次在宝钢分公司某些区域进行的视频信号频段电磁环境的测试情况,分析了采用同轴电缆进行视频基带传输时辐射干扰的产生原理,提出了抑制辐射干扰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缝合线分形特征及其对石灰岩强度的影响,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采用功率谱密度方法和数字图像盒维数方法分析水平缝合线和垂直缝合线的分形维数,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缝合线对石灰岩强度的影响和石灰岩内部裂纹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两种分形分析方法得出缝合线分形维数介于1和2之间,表明缝合线是自然界一种自仿射分形构造,且垂直缝合线的粗糙度较大.缝合线平均弱化石灰岩强度约20%,不同倾角缝合线石灰岩强度没有明显的各向异性现象,缝合线对石灰岩弹性模量影响很小.石灰岩失稳破坏过程中,裂纹的萌生发展与缝合线息息相关,缝合线加快了石灰岩的损伤破坏.数值模拟表明缝合线厚度、位置、数量、分形维数等发育因素对石灰岩的强度有着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利用超细金属粉制备系统,采用电爆炸法制备金属Cu纳米粉,并对产物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XRD)及透射电镜分析(TEM).实验结果表明:粒度分布均匀,颗粒尺寸小,超细金属粉体纯度高.Cu纳米粉的粒度分布40~100 nm,平均粒径为60 nm.  相似文献   

18.
A case study is presented for an electrical resistivity geophysical survey, conducted on a gold leach pad of low-grade ore. The electrical resistivity method map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al resistivity, which is an intrinsic property of material that measures the resistance of electrical current flow through a medium. The property is influenced by moisture content, ionic strength of the porewater, and mineralization. The geophysical method was applied to the leach pad to discern patterns of high and low moisture from past infiltration into the heap. A total of 12 survey lines were run in parallel over an 8 ha portion of the pa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igh electrical resistivity areas, which are likely related to low moisture, could be explained by the physics of unsaturated fluid flow or evapotranspiration. The low electrical resistivity areas were thought to be related to high moisture from preferential flow along highly permeable regions of the heap. Validation of electrical resistivity was accomplished by correlating co-located geophysical data and rock samples of moisture content and total gold concentration. On an individual point-by-point basi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datasets was low, due to the mismatch in measurement scales of the two characterization methods. Averaged resistivity data within discrete bins of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 (rock sample), however, produced high correlations and empirical models were developed from a linear regression of averaged behavior.  相似文献   

19.
曹峻峰 《冶金动力》2014,(10):14-16
近年来,随着自然环境的每况愈下,大气形式也在逐年恶化,其变化严重影响了冶金、石油、化工、发电等高密度电能传输行业。结合实际情况,以长间隙放电理论为基础,根据大气中影响雷电的诸多因素,具体分析雷电绕击的形成、发展以及放电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