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各玛龙银多金属矿是位于东昆仑附近,以构造热液为主要类型的矿床,相关的研究人员通过针对性的评估勘查手段,勘查获知该位置存在五条含银构造的蚀变带,同时还存在二十余条矿体。本文将阐述有关于各玛龙银多金属矿的主要控矿元素,同时分析找矿标志,比较所在区域的银矿地质特征,从而对该地的找矿前景予以一定地预测评估,希望能够给该地未来的找矿工作带来有益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都兰县某地区铅银多金属矿地处柴达木盆地东南隅,东昆仑成矿带,本次勘查新发现6条多金属矿体。论文阐述了研究区地层、控矿构造、岩浆岩以及矿石结构构造等特征,总结了该多金属矿矿化地质特征,并对其矿床成因和找矿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青海大格勒东金多金属矿矿区位于柴达木盆地南缘,构造带内岩浆侵入活动极为强烈,断裂构造和侵入岩体是区内成矿和控矿的主要因素。通过矿区的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的分析,对找矿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4.
结合地质层构造特性,从中南沟金属矿区成矿元素的多样特征出发,分析了青海中南沟金属矿区分布和外围的断裂层构造分布规律,利用控矿、断矿构造特性描述金属矿藏分布密度,从而确定青海中南沟金属矿区深部及外围成矿带的基本成矿规律,在成矿区的多重逆掩断层的复杂地层构造下,明确中南沟金属矿的分带规律与矿集区深部、外围找矿方向,为指导青海中南沟金属矿区的深部找矿和外围找矿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缅甸龙潭特区含有丰富的银多金属矿矿藏,为此研究缅甸龙潭特区银多金属矿的控矿因素及其区域找矿标志。结合历史资料和勘测结果,明确了该地区的控矿因素主要有断裂控矿、围岩蚀变控矿和变质作用控矿。根据控矿因素,总结出该区域的直接和间接找矿标志,完成了研究目标。  相似文献   

6.
辽宁营口地区多金属矿中矿产资源十分丰富,通过开展辽宁营口地区多金属矿成矿机制及找矿方向研究,从地层岩性控矿成矿机制、构造控矿成矿机制和岩浆岩控矿成矿机制三个方面分别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对该区域找矿方向进行预测,找出该区域多金属矿产资源具体分布位置,以期为实现对该区域的精准找矿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青海五龙沟属于东昆仑成矿带,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对其成矿规律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集中分析青海五龙沟地区金多金属矿的成矿规律,从矿床地质特征分析着手,首先探讨了青海五龙沟的矿产分布情况、金矿床分布情况和多金属矿床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探讨金多金属矿的成矿规律,包括时间分布规律、空间成矿规律和矿床形成规律等。  相似文献   

8.
在综合研究上窝铺银多金属矿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本次物探、化探工作分析数据,分析矿区控矿因素、成矿物质来源以及矿床成因,并从构造、围岩和蚀变特征,总结成矿规律,评价矿区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9.
桂北元宝山地区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地质活动,区内构造、岩浆岩、蚀变、矿化异常发育,显示出明显的地质异常及异常控矿特征。该区自上世纪60 年代以来一直是找矿勘探热点地区,可见,认识该区锡多金属矿控矿条件,研究异常内部结构,分析其对矿床形成和时空分布的影响是有必要的。笔者在该区开展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本区锡多金属矿控矿条件,开展找矿预测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对青海省都兰县各玛龙地区银多金属矿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其次对矿体特征进行了描述,最后总结出该矿的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11.
东昆仑区域成矿规律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昆仑依其地质构造特征的差异划分为:昆北断裂带、昆中隆起带、昆南断裂带,及其南邻的北巴颜喀拉褶皱带。它们在成矿环境,矿床类型、控矿因素和矿产分布规律上都各具特色,形成了玢岩型金矿、矽卡岩型铁、多金属伴生金矿、层控改造型金矿、低温热液型锑伴生金矿等多个典型矿床,是1条具有很大潜力的金—多金属成矿带  相似文献   

12.
东昆仑区域成矿规律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昆仑依其地质构造特征的差异划分为:昆北断裂带、昆中隆起带、昆南断裂带,及其南邻的北巴颜喀拉褶皱带。它们在成矿环境,矿床类型、控矿因素和矿产分布规律上都各具特色,形成了玢岩型金矿、矽卡岩型铁、多金属伴生金矿、层控改造型金矿、低温热液型锑伴生金矿等多个典型矿床,是1条具有很大潜力的金-多金属成矿带。  相似文献   

13.
阿哈大洼金多金属矿床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该区地质环境复杂,成矿条件优越。目前已在该矿区发现金矿(化)体2条,银、铅、铜矿(化)体各1条。本次调查研究的重点是对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和矿床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进而探讨矿床成因。研究表明,北西—近东西向断裂构造控制着区内矿(化)体产状、形态及规模,加里东—印支期岩浆活动为本区成矿提供了热源与矿源物质。综合分析认为,阿哈大洼金多金属矿床为造山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4.
青海五龙沟金矿床位于东昆仑中段北缘之昆北断裂带和昆中断裂带夹持部位之间,区内岩浆岩发育,韧脆性断裂带弥补,形成了格尔木—五龙沟变质核杂岩构造,控制着区内金矿床的分布规律。以岩金沟矿段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矿床的构造叠加晕特征。研究表明:矿床属于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受北西—南东向韧性破碎带控制,含金蚀变带具有平行等距分布特征;认为F-Cl-B构成了该矿床的前缘晕,As-Sb-Ag组成了中前缘晕,Cu-Pb-Zn组合为中后部晕,W-Mo-Sn-Bi组合为尾部晕,对深部盲矿体预测提供参考,并提出了具有进一步找矿勘查的有利找矿靶区;根据现阶段钻孔施工显示,按选用的深部找矿预测方法,在3090中段预测区域已发现金矿体两条。  相似文献   

15.
青海省格尔木市西大滩东多金属矿出露地层主要为早-中三叠世昌马河地层走向呈北西~南东向,与区域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是测区的主要矿源层,为后期矿化提供了物质基础。比较发育的北西向、北西西向逆断层具有明显的多期活动特点,多形成破碎带,为热液活动、成矿元素富集提供了良好空间,对本区矿化起着一定的控制作用,破碎蚀变带控制了土壤异常展布。本文对西大滩东多金属矿控矿因素及找矿前景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6.
通过研究大新屯金及多金属矿床的地层、矿石特征及围岩蚀变特征等,分析控矿条件,认为地层、构造及岩浆岩与成矿关系密切。其中,北宽河组为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促进成矿的发生;构造控矿明显,区内已发现的金、银及锑矿体均产于NW向断裂破碎带内,矿体主要分布在侵入岩体接触带中;浅成脉岩体为金及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成矿物质和热动力条件。本区共圈定矿(化)体21 条,其中,金矿(化)体17 条,锑矿体3 条,银矿体1 条,矿石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为了进一步开展深入找矿工作,建立了找矿标志,指出今后应围绕脉岩体内外接触带、碳酸盐化发育地段及化探前缘指示元素(As、Sb)富集部位寻找石英脉型及构造蚀变岩型金及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河南省南召县石林沟地区铁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因.矿床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与围岩产状一致.矿石结构有半自形晶粒状结构和他形粒状结构,另有少量残余结构、镶嵌结构等;构造主要有块状构造、条带状构造、浸染状构造等.初步认为该矿床是沉积变质热液改造型铁等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8.
青海都兰阿拉克湖—红水川地区地质特征与找矿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拉克湖—红水川地区的地质—构造—物化探资料表明:该区具有寻找铜(钴)金等矿床的良好的成矿背景,是东昆仑重要的成矿带。北部东昆仑南构造带的主攻矿种是Cu、Co、Au,其次是Pb、Zn、W,矿床类型为与华力西期基性—中基性海相火山岩有关的火山喷流沉积型SEDEX、VHMS型铜金钴矿、与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矽卡岩型、热液脉型贵金属及多金属矿和叠加改造型矿床;中部重视洪冲积型、现代砂矿型砂金和膏盐矿床;南部主攻矿种为Cu、Co、Au,其次是Ni、Fe、Cr矿床类型为布青山群中与华力西期基性—中基性海相火山岩有关的块状硫化物型铜钴、铜金矿,伴有基性—超基性岩侵入的镁铁—超镁铁质岩浆熔离型的镍矿和结晶分异型的铬铁矿。  相似文献   

19.
夏日哈北铁多金属矿位于青海省都兰县夏日哈镇以北约5 km处,地处祁漫塔格-都兰造山亚带东段,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岩浆活动强烈。在地表圈出8条矿带共27条铁多金属矿体,赋存于进水口岩群片麻岩段和城墙沟组地层中,受断层破碎带、碳酸盐岩和岩浆岩复合控制,为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通过对区内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的分析,结合高磁异常,认为在已发现的矿体深部及大面积风成砂覆盖区,有较好的找矿潜力,值得进一步开展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20.
青海加吾金矿带成矿条件及找矿远景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加吾金矿带处在东昆仑-西秦岭衔接部位,是青海省重要的金及多金属成矿带之一,武警黄金部队在本区开展工作以来,取得了重大找矿成果。研究得出,该矿床为受构造蚀变带控制、与沉积作用和岩浆活动有成因联系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截至目前,该矿共探明金矿脉22 条,累计提交金资源量超过20 t。根据已有资料和工作实践,对该区的成矿条件进一步探讨,认为该区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