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谢涛  林海  徐鲲  闫伟  王桂萍 《腐蚀与防护》2023,(6):103-110+117
渤海油田注水井下环境复杂,管柱多次发生穿孔,套管腐蚀严重。在渤海某油田实际注水井取水样,分析其水质和细菌类型,并以现场水样为腐蚀介质进行模拟试验,开展了注水井水样中的微生物腐蚀性评价,对比分析了加入杀菌剂或缓蚀剂前后N80钢、3Cr钢和13Cr钢等在对应环境中的腐蚀速率,并建立了长期腐蚀速率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微生物腐蚀是造成渤海油田注水井管柱腐蚀的主要原因,注入水中的细菌以硫酸盐还原菌(SRB)和铁氧化细菌(IOB)为主,杀菌剂可有效降低油套管的腐蚀速率;N80钢和3Cr钢在微生物环境中的均匀腐蚀速率分别为0.58 mm·a-1和0.27 mm·a-1,加入杀菌剂后的均匀腐蚀速率分别为0.18 mm·a-1和0.13 mm·a-1,N80钢在不加杀菌剂的环境中无法满足生产要求;低浓度杀菌剂对注水井油套管的微生物腐蚀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选用3Cr材质并加入低浓度杀菌剂能够满足注水井的防腐蚀要求。  相似文献   

2.
魏军 《无损检测》2023,(10):59-63+77
为了延长油田注水井管柱使用寿命,提高油田采收率,提出基于超声波反射法的油田注水井管柱腐蚀的识别方法。首先,采用超声波反射法采集油田注水井管柱的超声波检测信号;然后,利用小波分析消除信号噪声,并从时域和频域提取信号特征;最后将信号特征输入SVM(支持向量机)分类器中,根据分类器输出的信号特征分类结果,实现油田注水井管柱腐蚀识别。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识别性能强、识别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电化学腐蚀试验,X-射线衍射和X-射线能谱仪等方法对20号管线钢在不同温度中延长油田注水水质进行腐蚀模拟试验验.结果表明,随着注水温度的升高,20号管线钢延长油田注水水质中的腐蚀速率先增加后减小;腐蚀过程趋于以氧扩散过程控制;20号管线钢表面腐蚀产物成分主要是FeCO3和Fe2O3,腐蚀产物中含有大量的垢样,结垢的主要成分为CaCO3,注水管道存在垢下腐蚀,通过腐蚀模拟试验确定延长油田注水管道在55℃时腐蚀速率最大.  相似文献   

4.
渤海某油田清污混注结垢问题综合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部分渤海油田现场回注水注入方式主要采取清污混注,该作业方法可能导致管线/设备内部出现结垢现象。本文结合某油田现场注水工艺流程、现场水质组成及有关温度、压力等工艺参数,对其结垢机理进行了分析,并经过化学法防垢和物理防垢技术研究,制定出综合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量化不同Cl~–浓度下的冲刷腐蚀协同作用。方法利用旋转圆柱电极实验装置,在模拟油田采出液中,通过腐蚀质量损失、形貌观测和电化学分析(包括Tafel曲线测试和阻抗谱测试等方法)得到20号钢在不同Cl~–浓度下的冲刷腐蚀规律。基于纯冲刷、纯腐蚀和冲刷腐蚀在不同Cl~–浓度下的质量损失速率和电化学拟合结果,得到纯腐蚀、纯冲刷及其相互作用对冲刷腐蚀的贡献。结果在模拟油田采出液中,当NaCl溶液质量浓度小于4.5%时,冲刷腐蚀质量损失率随Cl~–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最高增至0.44 mg/(cm~2·h)。由于在每种Cl~–浓度下施加相同的电位保护,因此,由纯冲刷导致的质量损失变化不大。从图像来看,随着Cl~–浓度的增大,材料表面逐渐出现明显的腐蚀坑。结论 Cl~–浓度对材料腐蚀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存在临界Cl~–浓度。冲刷腐蚀质量损失率与形貌观测有良好的一致性,且不同Cl~–浓度下的冲刷腐蚀均为电化学腐蚀-冲刷混合控制,其中电化学腐蚀占据主导地位。对于协同作用方面,随着Cl~–浓度的增加,腐蚀对冲刷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大,而冲刷对腐蚀的促进作用先逐渐增大再减小。  相似文献   

6.
以典型赤泥堆场为研究对象,分析自然环境条件下赤泥堆场的盐分组成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堆存年限的增加,赤泥中盐含量呈降低趋势;CO_3~(2-)是赤泥中占主导地位的阴离子,约占阴离子组成比例的34.14%~73.26%:赤泥可交换态阳离子及水溶态阳离子以Na~+为主,可交换态Na~+占可交换态阳离子组成比例60.50%~83.94%,水溶态Na~+占水溶态阳离子组成比例71.32%~91.16%:随着堆置年限的增加,赤泥中Ca~(2+)、HCO_3~-含量升高,而Na~+、SO_4~(2-)、CO_3~(2-)含量降低,K~+、Mg~(2+)含量变化趋势不明显;赤泥中盐含量和SO_4~(2-)、CO_3~(2-)、Na~+含量呈正相关关系,而与HCO_3~-、Ca~(2+)、Mg~(2+)含量呈负相关关系。Na~+含量和CO_3~(2-)含量过高是赤泥高盐分含量的主要原因,这为赤泥堆场土壤化处置和植被重建过程中盐分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延长油田靖边采油厂注水井筒存在的腐蚀结垢影响生产的问题,进行了注水区块基本情况调研、注入介质的特性分析及规律研究,确定了影响注水井筒腐蚀结垢的主要因素,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了井筒防护方案。通过联合站投加pH调节剂及除氧剂,控制氧腐蚀及腐蚀垢的生成;通过现场投加杀菌剂控制细菌腐蚀;通过缓蚀阻垢剂控制无机盐结垢等方式改善水质性质,并对现场加药工艺进行优化,通过加药位置前移扩大药剂防护范围及受益注水井数量,实现综合防蚀防垢。现场实施及监测结果表明,腐蚀速率和结垢程度均降低了70%以上,达到行业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我国两个典型注水和注气油田井下管柱腐蚀现状。介绍了金属镀层、涂层、非金属内衬、化学药剂、渗氮处理、牺牲阳极等六类注水和注气井管柱常用防腐技术,重点分析其技术特点和应用现状。最后展望了注水和注气井管柱防腐技术发展趋势及应用评价思路。  相似文献   

9.
长庆油田集输系统腐蚀问题日趋严重,对长庆油田环江区块和白豹区块不同油井集输系统的水样、腐蚀产物和腐蚀速率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长庆油田集输系统水样中含有较高量的Ca~(2+)、Mg~(2+)、SO_4~(2-)和HCO_3~-;环江区块集输系统水样中的CO_2和O_2含量较高;环江区块腐蚀机理主要为由Ca~(2+)、Mg~(2+)和CO_2引起的电化学腐蚀。白豹区块集输系统中含有较高量的H_2S,H_2S引起的电化学腐蚀是导致白豹区块集输系统腐蚀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本文确定了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磨料及其原材料中K~+、Na~+、Ca~(2+)、Mg~(2+)的分析条件。利用曲线拟合法,有效地解决了试样因自吸收等原因而引起的工作曲线歪曲问题。文中给出了拟合曲线模型及程序框图。  相似文献   

11.
去除淬火油中水分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去除淬火油中所含微量水的方法,分别对采用底部加热和侧部加热以及对有、无搅拌情况下加热蒸发法去除油中微量水的效果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采用底部加热或在有搅拌状态下加热管内置的侧部加热方式使除水效果得到提高,但是较难达到含水量低于0.1%的安全生产要求。用真空加热的方法对油中微量水的去除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熊丽媛 《机床与液压》2017,45(20):161-163
在游离水分离效率检测试验中,注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被试燃油滤清器在试验中所要分离水的形态不同,从而对水分离效率结果造成不同的影响。同时在试验过程中,放水间隔时间的长短也会对试验结果产生明显影响。主要讨论在游离水分离效率试验中,同一类型被试滤清器在其他试验条件相同情况下,注水方式不同和放水间隔时间的长短对其水分离效率试验结果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普朗铜矿项目取水合理性进行分析,采取一系列节水措施,利用尾矿库储水进行年用水量调节,以达到生态环境与矿业开发和谐发展、共存共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介绍空调系统水处理的必要性及水处理方法,探讨了水质的缓蚀原理及水质的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5.
某公司炼油部2#循环水为多套生产装置提供循环冷却水,运行期间循环水现场换热器监测结果连续几个月超标,多台水冷器出现泄漏情况,停车期间腐蚀调查和垢样分析结果,都表明水冷器腐蚀非常严重,本文针对水冷器的严重腐蚀问题进行了腐蚀原因分析,并阐述了腐蚀泄漏对循环水系统造成的影响,最后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赵德才  王建新 《铸造》2007,56(10):1113-1114
根据多年的使用情况,总结了水冷构件在电弧炉炼钢中发生漏水故障时的判断和应急处理方法,提出了预防漏水故障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电化学方法和失重法,研究了球墨铸铁给水管道内腐蚀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设计了包含预腐蚀阶段的内腐蚀失重实验,通过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影响球墨铸铁给水管道内腐蚀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自来水环境下,球墨铸铁腐蚀速率初期波动较大,并随时间逐步下降,最后趋于稳定,稳定时间约为48 h;影响腐蚀速率的因素按其作用大小排序为:温度>pH值>总余氯>总硬度。  相似文献   

18.
探索了水浸超声波在检测特殊形状5A06-O(LF6-M)3.0mm炮弹翼片质量中的应用。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了探测波形的种类及检测方法,制定了验收的标准.经实际应用,确保了翼片的质量和安全使用,减少了经济损失,保证了供货期,同时也验证了检测方法的可行性,为特殊形状薄板内部质量的控制提供了较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社会发展对大水矿床的开采设计在技术、经济和环保等方面的要求更加系统、规范,提出以矿坑水管理控制环境构建为主导的大水矿床矿坑水治理设计方法,从环境控制、采掘控制、风险控制三个详细阐述,并从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两方面控制风险,确保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20.
利用Keggin结构的12-硅钨酸作为模板,采用水浴法还原硝酸钯制备了纳米钯.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制备的钯纳米颗粒的形貌、粒径大小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滴涂法将Pd纳米颗粒修饰到Au电极表面,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纳米Pd对肼的电催化性质.结果显示,制备的纳米钯为3~4 nm的类球形颗粒,为面心立方结构.纳米Pd修饰电极对肼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氧化作用.在pH=6时,氧化峰电流(lpa)与肼的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