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余勤锋 《大氮肥》2015,38(2):86-88,96
简述煤制烯烃项目中的主要工艺,介绍开工氢气还原变换催化剂、甲醇合成催化剂的方案及氢气消耗估算,对比外购氢气和甲醇裂解制氢在装置全周期的经济性,可为国内大型煤制烯烃项目开工氢气气源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李锦 《中氮肥》2010,(2):5-8
针对600 kt/a鲁奇甲醇装置C79-7GL型甲醇合成催化剂装填后开车时间延后的情况,为了防止已装入合成催化剂被冻结,采取了将催化剂的升温还原分2步完成:先物理除水,等开车条件具备后再采用外购氢气进行还原。对不同还原方案的经济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详细论述了物理除水和化学还原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胡毅 《中氮肥》2013,(2):9-12
阐述了外购氢气进行甲醇催化剂还原的相关技术特点,并对该技术在大唐内蒙古多伦煤化工公司1680kt/a甲醇装置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指出该技术能有效保证催化剂的还原活性,同时可以实现催化剂的预还原,缩短装置开车时间4d以上,应用于大型生产装置可降低开车费用200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4.
甲醇催化剂在使用前需要进行还原,大多数甲醇工厂采用氢气进行还原,少部分工厂采用焦炉煤气或转化气进行还原,整个还原过程的控制对后期催化剂性能有决定性的影响。采用不同还原气进行甲醇催化剂还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焦炉气还原的催化剂,初始Cu颗粒更大;采用H2还原的催化剂能暴露更多的活性位点,甲醇合成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5.
公开(公告)号CN101386564公开(公告)日2009.03.18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气和二氧化碳合成甲醇的工艺方法,主要步骤包括:在第一反应器中,氢气和二氧化碳在铜基加氢催化剂作用下进行第一步催化反应,得到甲醇、水、一氧化碳;然后在气液分离器中进行分离,液态的甲醇和水被分离出,气态的一氧化碳、氢气和二氧化碳进入第二反应器,在合成甲醇催化剂作用下,进行第二步合成反应,得到  相似文献   

6.
二氧化碳与氢气合成二甲醚催化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加氢催化制甲醇和二甲醚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研究采用CNJ202合成甲醇催化剂和HZSM-5沸石分子筛制得了二氧化碳加氢一步法合成甲醇及二甲醚双功能催化剂。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合适的配比是HZSM-5/CNJ202=0.5(wt/wt),合适的焙烧温度550℃,还原条件是在以N2为载气,2%H2气氛中,于250℃、常压下还原6h。催化剂粒度和不太大的操作空速变化对二甲醚选择性无明显影响,提高反应温度有利于增大二甲醚的选择性。测试显示,进一步改进双功能催化剂,可望大幅度提高CO2转化率,获得较高的生成二甲醚的选择性,为工业试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化工中间体》2013,(7):16-16
<正>中科院山西煤化所308组采用绿色环保技术制备的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催化剂,日前已在产氢量100立方米/时工业装置上连续运转2个月,催化剂性能稳定,氢气产品纯度达到后续生产工艺要求。据介绍,该催化剂采用固相法合成,无废水、废气产生,制备过程简单且绿色环保;直接采用反应原料开工,省去氢气预还原处理过程,使用方便,且成  相似文献   

8.
氢气需求的持续增长,带动制氢技术的不断进步。煤制氢技术投资较高,天然气制氢原料来源受到限制,电解水制氢成本较高。甲醇制氢投资适中,适合各种规模的制氢装置,铜基催化剂反应温度低,低温活性和氢气选择性好,价格低廉,因而甲醇制氢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催化剂载体和助剂的改进研究,对工业催化剂的改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综述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工艺、反应机理和催化剂,介绍了催化剂载体和助剂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用于甲醇部分氧化制氢气反应的Ag/CeO2-ZnO催化剂的制备条件以及反应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Ag/CeO2-ZnO催化剂中银含量、焙烧温度、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气的比例等对催化剂性能具有很大的影响.Ag/CeO2-ZnO催化剂的制备条件以及反应条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时,Ag/CeO2-ZnO催化剂对甲醇部分氧化制氢气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与选择性.  相似文献   

10.
制氢装置转化中变催化剂在开工时需使用还原剂对其还原,催化剂经还原后才能充分保证其催化活性。作为制氢装置转化中变催化剂的还原介质较多,例如氢气、液氨、天然气等。某公司4×104Nm3/h制氢装置在开工过程中分别采用氢气和液氨作为还原介质,经实践证明两种介质作为还原剂均可使催化剂得到有效还原,还原后的催化剂活性较高。开工后转化出口甲烷含量及中变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均在控制指标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1.
颜鑫 《中氮肥》2012,(3):1-3,7
论述了联醇催化剂升温还原的基本原理,对还原理论出水量和实际出水量进行了计算,重点介绍了2种还原方法——低氢还原法和高氢还原法的操作注意事项及特点。低氢还原法注重催化剂的还原质量,高氢还原法注重催化剂的还原效率,2者各有特点,联醇生产企业可选择性加以采用。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甲醇合成回路流程及MK-121型甲醇合成催化剂的升温还原情况。从出水量、耗氢情况来看,催化剂还原得非常彻底;另外,在催化剂还原过程中,循环量、甲醇合成塔进出口气体温度、顶部绝热层温度、进口H_2含量、系统压力等指标都非常平稳。实际运行情况证明,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转化率、选择性、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Pd/ZnO催化剂上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并流共沉淀法制备的Pd/ZnO催化剂上的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考察了钯含量、还原温度、反应温度、重时空速(WHSV)和水-甲醇摩尔比(水醇比)对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钯质量分数为15.9%,反应温度为523~573 K,还原温度为523~573 K,水醇比为1.0~1.2,WHSV=17.2 h-1时,反应具有较好的CH3OH转化率、CO2选择性、H2产率及较低的出口CO摩尔分数.与铜基催化剂相比,Pd/ZnO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The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sation of Pd–ZnO catalysts for the synthesis of methanol from carbon dioxide and hydrogen has been examined. Calcination and reduction temperatures have been shown to have a major effect on conversion and selectivity in the system. Extensive characterisation shows the catalyst performance is associated with ZnO islands on a Pd interface, best prepared by depositionprecipitation. Reduction or calcination at high temperatures leads to the formation of a Pd–Zn alloy and to loss of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浆态床中自行开发的LP201甲醇合成催化剂上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的过程。探讨了不同操作条件,如温度、压力、气体空速、原料气配比等对反应的影响;考察了该催化剂在浆态床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过程中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浆态床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过程中主要产物为甲醇、CO和水;随温度的增加,CO2的转化率和甲醇产率呈现上升的趋势,但甲醇的选择性明显下降;压力的升高有利于CO2的转化率、甲醇产率以及甲醇的选择性提高;原料气空速的提高会增大甲醇产率,但同时降低CO2的转化率以及甲醇的选择性;CO2的转化率、甲醇收率以及甲醇的选择性在氢碳摩尔比4~5获得极大值。LP201催化剂的寿命考察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甲醇制氢技术及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桂芝 《化学工业》2008,26(1):17-22,33
介绍甲醇制氢工艺、催化剂和甲醇制氢技术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重点阐述甲醇裂解制氢、甲醇重整制氢和甲醇氧化制氢的相关技术及经济性.  相似文献   

17.
于德玲  齐兆琨  胡云 《煤化工》2008,36(2):44-46
简述了甲醇合成工艺流程,详述了兖矿国泰化工有限公司24万t/a甲醇的双塔并联生产流程中,C307低压甲醇合成催化剂的使用情况,包括催化剂的装填、升温还原及催化剂用量等,并总结了甲醇催化过程的保护措施。在运行操作、生产维护、催化剂的使用效果方面,C307型低压甲醇催化剂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王桂芝 《化学工业》2007,25(4):36-39
介绍甲醇蒸汽重整制氢工艺和催化剂,对甲醇蒸汽重整制氢气技术的生产成本进行分析评价,还介绍甲醇蒸汽重整制氢技术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The effects of reduction procedure,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composition of feed gas on the activity of a CuO-ZnO-Al2O3 catalyst for liquid phase methanol synthesis were studied. An optimized procedure different from conventional ones was developed to obtain higher activity and better stability of the catalyst. Both CO and CO2 in the feed gas were found to be necessary to maintain the activity of catalyst in the synthesis process. Reaction temperature was limited up to 523K, otherwise the catalyst will be deactivated rapidly.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talyst deactivation is caused by sintering and fouling, and the effects of CO and CO2 on the catalyst activity are also investiga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formation of water in the methanol synthesis is negligible when the feed gas contains both CO and CO2. The mechanism for liquid-phase methanol synthesis was discussed and it differed slightly from that for gas-phase synthe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