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地域文化角度,分析了大连区域新旧文化构成及对景观地域特色的影响,提出由多城市构成的沿海景观带建设应以突出区域传统历史文化为景观的个性,以塑造新产业文化为景观共性的观点。从而创作出既有个性又有共性,既有各自历史文化特色又有体现沿海整体产业文化特色的沿海文化景观带。  相似文献   

2.
曾益海 《华中建筑》2010,28(9):103-105
在全球化与地域性话题被广泛关注的今天,该文以传承本土地域文化理论为出发点,联系长沙市城市建设具体情况,通过对长沙大道景观设计要素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地域文化是城市道路景观环境营建的重要的创作源泉,探讨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合理运用地域特色营造手法,吸收地域环境文化的优秀传统,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点,以期改善人居环境,突出城市景观特色,创造与时俱进的城市景观之路。  相似文献   

3.
体现地域特色的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以临汾市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山西省临汾市为例,剖析了城市景观生态现状和问题,阐述了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原理、目标和原则,制定了城市景观生态建设的基本对策、关键措施、体现城市特色的途径和城市绿地系统整体结构。临汾市的景观生态规划目标要体现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围绕“华夏文明发源地和尧都根祖文化”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北方“濒河傍水花果城”的地域景观特色,塑造独特城市景观,建设可持续的和宜人的人居环境。为此,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是:保持和提高城市景观异质性;协调自然景观与文化景观的关系;兼顾环境功能优化和生态可持续性;保持城市文化景观特色。景观生态建设的基本对策是:保护城市景观环境敏感区;建立和完善城市绿脉系统;开放城市景观空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体现临汾市地域文化特色和景观特色的城市空间格局和城市绿地系统整体结构框架。  相似文献   

4.
王祝根 《山西建筑》2009,35(15):11-12
结合胶东半岛独特的村落景观,通过对胶东村落的实地考察与分析,研究了胶东村落的景观特色以及景观与地域文化之间的渊源,从而发掘山东半岛沿海民居环境的地域文化性与艺术性。  相似文献   

5.
汪峰 《中国园林》2007,23(12):60-63
为了应对全球化,同时传承本土文化,新地域主义思潮应运而生。通过对国内相关实践案例的分析,从城镇、住区和商业步行街区的规划设计3个层面探讨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合理运用新地域主义创作手法,创造与时俱进的城市景观之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结合未来世界文明的发展趋势,吸收地域环境文化的优秀传统,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点,以期改善人居环境,突出城市景观特色,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四川建材》2017,(4):299-300
社区景观建造是我国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优美而又与当地文化特色紧密相连的社区景观设计不仅能够塑造城市个性,同时还能够有效地传承地域文化。本文通过对龙峰社区景观改造设计的构思介绍,结合当前社会城市公共环境建设的新理念,加之对龙峰社区所在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的展现,从而塑造出具有地域传统文化特色的现代化龙峰社区景观建筑。  相似文献   

7.
《门窗》2014,(1)
目前在我国,风景园林建设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促进城市人文景现水平的提升,丰富市民文化生活都起到很大的作用。在风景园林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地域特色和自然景观=、人文地理特征,这样才能设计出具有当地特色的风景园林景观,并赋予其独特的当地文化内涵。现本文就主要探析了展现地域自然景观特征的风景园林文化。文章首先分析了地城景观的内涵,继而分析了风景园林文化的内涵,最后详细探讨了展现地域自然景观特征的风景园林创作手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门窗》2017,(4)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景观设计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部分城市建设者对景观设计认知不足,盲目追求效仿景观设计形式,低估本地域园林应有的特色与个性,对材料的运用也不贴合地域和场所实际,造成经济与资源的浪费以及市民的抵触等不良影响。本文旨在从景观材料这一角度探索其在地域环境中的表达与应用,为提升城市景观的文化内涵、地域特色建设等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城市公园设计地域文化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艳丽 《安徽建筑》2012,19(5):21-22
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公园地域文化的研究有助于塑造城市公园的景观特色,增强公园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对展现城市地域特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全国各地把滨水地区作为塑造城市特色的重要手段,创造出许多有特色的城市开放空间,既提升了城市品位,又改善了投资环境.但是,目前的滨水地区环境设计更多地偏重于景观形象与绿化设计,而对所在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要素挖掘与体现较少,这样造成了城市滨水地区的形象雷同,而缺少文化内涵及特色.因此,如何挖掘地域文化要素,塑造城市滨水环境特色,是环境设计时值得认真研究的.本文结合湖南省汨罗市滨江风光带的环境设计,探讨地域文化要素的挖掘与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1.
赵杰  徐苏宁 《华中建筑》2011,29(1):146-150
该文借用文化生态学的观点,认为城市像自然界的生物一样,其生存环境对它的产生、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和决定作用.因此针对东北城市文化景观,该文从研究其文化生态环境八手,着重分析了对城市产生、发展影响较大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通过对城市文化景观环境的分析,总结了东北地区城市文化景观的核心特质,并指出城市设计师要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河南夏邑古运河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从传承历史文化、维护生态、营造地域特色的角度进行了论述,探讨了景观规划设计方法,以期为打造地域特色的城市景观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3.
“山水文化”是古代城市建设的理论依据之一,也是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理论指导。厦门东南海岸环岛路的规划建设现状成为厦门城市建设重要的景观带,从多角度、多层次发掘山水文化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多种表现形式,将传统的“山水文化”注入新的时代意义,倡导建设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完美结合的厦门城市景观新形象。  相似文献   

14.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塑造城市特色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王浩  王亚军 《中国园林》2007,23(9):90-94
从城市特色及其构成要素的把握与辨识出发,分析了城市特色危机的原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缺乏特色的内在因素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塑造城市特色的意义。阐述了绿地系统规划塑造城市特色的实践策略:即梳理城市自然脉络、挖掘地域性自然地理特色,构建以城市绿地系统为先导的城市空间结构,强化城市生态绿地空间格局、塑造结构特色,实现在自然环境中寻找特色;保护并营造城市整体文化风貌,通过绿地系统保育城市文化,实现在人文环境中塑造特色;通过城市绿地系统详细规划与园林设计层次特色的构建,实现在人工环境中发展特色。  相似文献   

15.
天津城市广场景观在一定程度上集中代表了自身城市文化,是津城文化的物化表征之一。论文首先通过运用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法,对天津市津湾广场景观进行实地调研,从行为感知层面挖掘天津市津湾广场景观特色中的现存问题,获取了广场景观丰富的信息数据;继而从广场在城市景观中的地位、广场在城市景观中的文化氛围感知、广场的环境设计效果等十个方面对天津城市广场景观进行解读,挖掘其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并对于天津津湾广场景观的改造及未来的二期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城市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力 《中外建筑》2010,(8):152-154
城市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关系到城市内部小气候环境品质,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城市生态环境的整体质量。本文结合笔者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实践,在对当前城市小区园林景观的特点分析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城市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要点,并以实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7.
洪惠群  杨安 《华中建筑》2006,24(10):1-3
运用中国传统风水中的相地选址、景观特征、风水物等环境观念来分析与研究现代城市景观问题,一方面是为了揭开“风水”文化的神秘面纱,分清精华与糟粕,从而更好地传承与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是为了扫清现代城市发展进程中的思想障碍,探寻适合现代景观环境规划与设计的新理念,使之得以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江毅 《重庆建筑》2006,(5):41-46
在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山地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中,山水园林城市规划常常忽略了置身城市生活的个体感受。取得改观的关键,在于将规划设计置于一个可感知的场景中,营造可感知的山水园林城市形态。本文以重庆市江津山水园林城市风貌建设规划为例,探讨如何在山水园林城市风貌规划设计中表达人们可感知的生态、形态、文态。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泉州西湖公园北大门设计的介绍与分析,就现代城市景观建筑,在尊重环境,继承发展地域传统文化艺术方面,以及景观、建筑、环境、艺术的结合方面,所做出的新颖独特的创造性设计,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和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