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艾丽斯·沃克的小说<紫色>以后现代女性思想对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进行了深刻批判,同时阐释了她的妇女主义思想--维护人类两性的和谐发展.<紫色>作为一部具有后现代女性思想的文本,对今天女性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性和建设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斯皮瓦克本人后殖民理论最突出的特点则是在理论和方法上选取的女性主义视角,她批判的主要内容在于揭露殖民主义和男性中心的权力话语对于第三世界女性的遮蔽和歪曲.杜拉斯则是因为从小受到耳目濡染,所以文本都是和殖民地生活紧密联系.本文正是通过后殖民的女性主义视角对杜拉斯小说<副领事>进行分析.反映出第三世界女性身上所承受的双重压迫,引发人们的关注.也从侧面反应对西方白人女性的文学文本所作的后殖民解读,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拓展了新的空间,使后殖民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回顾"女性艺术"的发展历史,不足百年,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交流,女性艺术已发展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艺术方式。作为女性艺术的代表人物——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她的成就在西方艺术界举足轻重。辛迪·舍曼对女性主义的关注和超越,奠定了她在美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她用观念摄影的独特方式对60年代以来美国的各种媚俗情形的戏剧化模拟,那些夸张的姿态、表情和化妆以及场景气氛颇似剧照,无不是经历过那个年代的美国人十分熟悉甚至体验过的,以此达到对媚俗文化的反讽,对后现代艺术和观念摄影的影响深远。舍曼作品中所体  相似文献   

4.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继翻译文化转向之后出现的一个新的意识流派,它是女权主义与翻译理论的结合体,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目的性。从宏观上看,二者的结合为翻译理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拓宽了翻译研究的领域,推动了解构注意翻译观,殖民主义翻译观等翻译理论的发展;从微观上看,女性主义译者在译文中进一步凸显了译者的主体性,致力于识别和批判那些既将女性又将翻译贬入社会和文学底层的观念、概念,探讨翻译被女性化(feminized)的过程、原因及其负面影响,并最终动摇那些歧视女性、歧视翻译的深层结构。然而,正是  相似文献   

5.
多丽丝·莱辛的小说创作曾对女权主义运动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但她本人却对"女权主义"的标签颇有微词,反对将意蕴深厚的文学作品作僵化的实用解读,或者当作某个社会运动的宣传工具.她的小说有对女性生存的关注,对女性自由的思考,同时又不限于对性别问题的探讨.她从关注女性生存开始,其最后的旨归是对人的关怀,对人类生存的深邃思考.女性主义只是其作品主题之一,而且常与其他多重主题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相似文献   

6.
在美国女权运动第一次浪潮之中,文化女性主义是一个重要的思想传统.文化女性主义与自由女性主义这两种不同的思想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合力推动了进步主义运动时期美国社会之中新女性的崛起.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之内,文化女性主义为美国妇女在社会中寻找到合适的活动领域、为美国女性争取政治权力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文化女性主义是美国进步主义运动时期最杰出的女性--简·亚当斯社会思想中的一大显著特点.简·亚当斯也为文化女性主义思想的发展做出了独特而丰富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苏珊·希尔的小说<德温特夫人>中,女权主义观点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小说是<蝴蝶梦>的续写,但对其中的女性主义思想既是继承,又是超越.本文旨在比较两部小说中的女权主义观点,体现了女权主义深层次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乔治·艾略特是文学发展史上,同时也是女性文学发展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在她众多小说中,她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广为人知。肖尔瓦特曾指出,在英国小说的版图里,女性的领土通常被描绘成四周被山峦包围的荒漠,这些山峦即"奥斯汀颠峰,勃朗特峭壁,艾略特山脉和伍尔夫丘陵"。乔治.艾略特之所以能够在男性占主导地位的文学中获得一席之位是因为在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女性所面临的问题的深切关注与探讨,以及从她塑造的女性形象中所反映出来的当时社会的巨大变化。她们虽然是虚构的人物,但在某种程度上又是真实的,向我们展示了作者的勇气和  相似文献   

9.
在英美少儿小说研究中,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以其特有的理论体系与批评方法独树一帜.值此新千年的第一个十年即将结束之际,在女性主义文学视域下重新审视英美少儿小说研究具有时代性意义.目前,国内外学者从女性主义文学视角出发研究英美少儿小说已呈"百花齐放"之势,但亦存在"顾此失彼"的诸多"失衡"问题,因此阐释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对英美少儿小说研究的独特影响,并对女性主义文学视域下的英美少儿小说研究的未来走向予以前瞻则具有独特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恋爱中的女人》代表了D.H.劳伦斯最高的文学成就。这部作品通过刻画厄休拉与伯金的成功爱情,及古德伦与杰拉德的爱情悲剧,从而对比衬托出厄休拉对平等和谐男女关系的追求,同时她反对人类对其他生物的支配关系。这部小说树立了厄休拉的生态女性主义形象。生态女性主义者从保护生态出发,反对父权制,反对任何形式的人类对自然,男性对女性及他者的压迫,从属及支配关系,提倡建立人与自然,男人与女人,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谐关系。厄休拉的生态女性主义形象在小说中的树立更加证明了《恋爱中的女人》在新时期的艺术魅力与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从女权主义运动开始,以女性为视角的文化艺术开始展开,我国因为历史以及文化等特点致使我国的女性主义美术有着其特有的特质,其发展经过了艰难的历程最终绽放光芒。  相似文献   

12.
《黄色墙纸》是19世纪美国著名女权主义者吉尔曼的杰作之一,本文尝试从空间批评视角,解读文本中空间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属性,认为作品从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个体心理空间成功再现了当时西方女性的"牢笼"生活。  相似文献   

13.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部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安娜是这篇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她是一个带有资产阶级个性解放色彩的俄国贵族妇女的典型,也是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中最动人的妇女艺术形象之一.<筻狄亚>是古希腊悲剧家欧里庇得斯最著名的悲剧.美狄亚是这部悲剧的女主人公,她是一个激动人心的人物.在欧里庇得斯塑造的一系列妇女形象中,她以其性格力量著称.她们都是有一定教养的女性,都有一颗不羁的心灵,都向往自由自在幸福的生活,但是她们的结局却是悲惨的,造成她们悲剧的原因更是复杂的,本文主要从以下几点剖析:一、社会环境因素;二、宗教文化因素:三、自身性格因素:  相似文献   

14.
西方女性主义是为了争取女性在经济、政治、生活中的独立自主权利而产生的文学流派.这一方面的文学作品也多是直接抨击使女性受到压迫的父权制度和男权社会.但是,本论文从一个新的视角看女性主义,通过男性自己创造出来的扭曲的"西方女神"形象,来说明父权制度下的男女不平等是错误的,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追求自由的权利.这一观点可以从威廉·福克蚋<干旱的九月>以及约翰·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这两部作品中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15.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是法国"新小说运动"的旗帜阿兰·罗伯—格里耶编剧,阿伦·雷奈导演的作品。作为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它被众多的理论审视着,又与众多的理论不谋而合,总有剪不断理还乱的联系。笔者试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欣赏解析这部影片。运用女性主义微观理论中的符号互动理论,结合影片的叙事和细节两个方面来说明影片中体现的女性主义思想,即"女人不是生来为女人,而是变成女人的"。  相似文献   

16.
女性文学在宋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宋代的才女多为宫廷女子、贵族和歌妓,主要分布于东南地区.诗词是宋代女性文学中最主要也是成就最高的体裁,内容多为抒发内心情感和家国情思.宋代女性文学有其自身特点与独立价值.还原女性文学的自身价值,可以更好更深入地研究女性文学.  相似文献   

17.
林芙美子是日本昭和时代杰出的女性作家,一生命运坎坷。她的文学最初是从诗出发,以被认为是诗和散文融合体的长篇小说处女作《放浪记》而成名,并因此奠定了其文坛地位。其它代表性作品还有短篇小说《风琴和鱼町》《晚菊》以及长篇小说《浮云》等,其作品着重描绘底层民众的艰辛生活以及女性的挣扎与奋斗,被誉为是"日本的萧红"。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西部文学取得了很大成就,回族、藏族等少数民族作家的审美经验和汉语写作成为当代文学不可或缺的补充和组成部分,也是西部文学和当代文学研究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新近活跃的东乡族作家了一容,来自底层生活的亲身体验和悲悯精神,形成其刚健质朴、或说苍凉悲郁的小说叙事特色。所以本文主要从"流浪"小说的独特叙事、生存苦难的批判审视、生命坚韧的女性形象等几个方面来研究讨论了一容小说创作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9.
仅凭一部长篇小说《飘》就获得较高文学声誉的美国女作家米切尔,让郝思嘉的故事风靡全球,家喻户晓。米切尔以其女性的独特视角,对郝思嘉的形象进行了深入的刻画,让众多女性读者跟随郝思嘉一起,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惊险的旅程,在女性世界里引发了巨大反响,之所以有如此之大的感染力,来源于现实女性世界的一种广泛存在的"郝思嘉情结",一种深深地隐藏在女性内心的共鸣心理结构,下面我将对这种心理结构进行逐条分析。  相似文献   

20.
在创作实践中,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坚持"女性主义"立场.站在这一立场上,沃克揭示了黑人妇女在社会中所遭受的双重压迫,探索了黑人女性在男权社会中建立起黑人女性主体意识及实现自我价值的艰难历程.<紫色>是其代表作.它从主题,姐妹情谊,两性和谐及叙事策略等方面彰显了艾丽斯·沃克坚定的"女性主义"立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