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对高电阻率多石岩溶地区采用有降阻剂的深孔垂直接地极降低变电站地网接地电阻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有降阻的复合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地网电位以及接触电势的解析计算方法,桂林市220kV村变电站地网改造的结果表明,在地网边缘处敷设14根长度为20m的深孔垂直接地极(施用降阻剂)变电站地网的接地电阻降低37.2%,接触电势也低于安全标准值。  相似文献   

2.
杨丹  王洪泽 《广西电力》2004,27(3):61-63
化学降阻剂可以降低变电站地网的接地电阻,但存在下列问题:对地极腐蚀,降阻不稳定,以及对环境污染问题等。文章介绍一种先进的降阻方法——电解离子列阵降阻法,并分析一个工程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3.
降阻剂对工频和冲击接地电阻的影响及其应用范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从接地电阻的计算公式出发,导出估算降阻剂效果的理论公式。指出降阻剂对中型以上地网的工频接地电阻的降阻作用不大。即使考虑强大的渗透作用,集中接地体或小型地网的降阻率也不会超出56.6%。降阻剂并不能降低接地极在强雷电流下的冲击接地电阻。有关降阻剂在线路杆塔接地中应用的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某厂区变电站接地设计与实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海油公司110kV变电站位于宁波大榭岛的边缘,一边靠海,另一边靠近沿海的山脉。如果按照常规设计方法设计地网,接地电阻不满足规程及设计要求规定的0.5Ω以下。根据变电站及周边地区的地质情况,结合规程有关规定,设计中采取的降阻措施有:外引接地装置、做深井式接地极和使用性能优良的降阻剂。设计后的地网接地电阻值为0.496Ω,符合规程及设计要求。该设计方案对占地面积有限制的变电站接地设计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降低变电站的接地电阻、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对保障变电站人员、设备安全特别重要。110kV鹿邑变电站因运行日久,地网腐蚀严重,已不能满足安全运行的要求。针对鹿邑变电站原有地网设计不规则的现状,运用CDEGS软件建立地网模型并仿真计算,提出两种地网改造方案。通过仿真分析结果得出敷设垂直接地极能有效地改善地网的接地性能。  相似文献   

6.
化学降阻剂可以降低变电所地网接地电阻,但存在下列问题:对地极腐蚀、降阻不稳定以及对环境污染问题等。此文介绍一种先进的降阻方法——电解离子列阵降阻法,并分析一个变电所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7.
利用平均电位法对单根斜置接地体和多根斜置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公式进行推导。单根接地体的接地电阻随着倾斜的角度增加而增大。水平地网的四角增加接地极后,接地电阻明显降低;纵向接地极的倾斜角度与地网接地电阻有很大关系,且倾斜角度为30°到60°之间时接地电阻较小,相差不大。文章从理论上证明斜接地极法的可行性,得出的结论在变电站接地降阻工程中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伴随城市变电站占地面积日益减小、入地短路电流不断增长等问题,接触电势、接地电阻等衡量接地网的安全指标要求越来越难以达到。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20 kV通用设计方案A3-2为例,对传统设计进行优化。基于CDEGS软件,对不等间距水平接地网的最佳压缩比和网孔尺寸进行研究;从接地网的物理模型上评估短垂直接地极对接地电阻的影响;对不同根数和长度的长垂直接地极的接地效果进行仿真分析;并结合规范对一、二次设备的耐压水平和电缆接地方式进行安全评估,合理降低了规范对接地电阻的要求。结果表明:采用不等间距水平接地网叠加4根40 m的垂直接地极的设计方案较传统设计方案能够有效降低接触电势、接地电阻,且满足接地网的各项安全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9.
一、关于降阻剂的情况简介各种接地工程,诸如高压电力线路及变电站的接地,各种电气设备的安全接地、电视台、微波站以及各类建筑物的防雷接地等等,作为接地极需要耗费大量金属材料(在我国通常是使用钢材)。遇到土壤电阻率大的地区,往往即使这样做也难以达到所要求的接地电阻值。为了降低接地电阻,通常可在接地极周围施用具有一定导电性能的材料——降阻剂。降阻剂  相似文献   

10.
冬季土壤冻结后,土壤电阻率急剧增加,而且冻土层土壤电阻率和深度随着土壤温度变化,不仅影响接触电压与跨步电压的值,同时还影响到跨步电压与接触电压的允许值。为了探究季节性冻土对变电站接地安全的影响,建立了季节性冻土地区的土壤模型,仿真分析研究了季节性冻土参数对变电站接地系统接地电阻、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影响规律;分析了不同情况下接地电阻、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最大允许安全值;最后研究了改善冻土地区接地安全性能的方法。研究发现:当冻土冻结深度小于地网埋深时,跨步电压与接触电压受到下层土壤电阻率影响,接地系统较为安全,冻土冻结深度超过地网埋深后接触电压与跨步电压急剧上升,超过安全值,此时通过增设垂直接地极可有效地降低接地电阻值,限制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  相似文献   

11.
降低变电站接地电阻,对保障人员、设备安全特别重要,敷设斜接地极是降低变电站接地电阻的重要措施。为确定斜接地极降阻效果,采用CDEGS软件建立仿真模型,分析了斜接地极布置位置、角度、长度、根数等对不同面积接地网的降阻效果和特征,进而确定了斜接地极的布置方式,并将斜接地极与垂直接地极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敷设斜接地极能够有效降低变电站接地电阻,特别是对100 m×100 m以下地网降阻效果较好;均匀土壤中斜接地极降阻效果优于垂直接地极;分层土壤结构中,接地极的降阻效果取决于实际土壤结构。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选择合适的降阻措施。  相似文献   

12.
马力  曹晓斌  姜树兵  姚石伟  郭璊 《高压电器》2019,55(10):189-195,203
季节性冻土地区,冬季土壤冻结后,其电阻率急剧增加,不仅导致接地电阻上升数倍,同时会引起变电站内部短路时流入地网的故障电流发生变化。文中研究了季节性冻土地区土壤冻结深度对地网分流系数的影响规律。首先建立了季节性冻土地区的土壤结构模型,根据土壤的冻结规律,改变土壤的结构与电阻率,仿真得到了不同情况下变电站地网入地短路电流的分配规律。研究发现:由于杆塔的接地体埋深要小于地网的埋深,杆塔接地装置受冻土影响更大,导致变电站分流系数急剧增加,甚至超过50%,使得原有地网设计无法满足安全标准;仅对地网增设垂直接地极降阻会导致其分流系数的增大,变电站进出线路的临近6~7基杆塔的接地是影响变电站分流的主要因素,因此可以通过对其增设垂直接地极或加大埋深的方式来降低地网分流系数,通过该方法可以提高季节性冻土地区地网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降阻剂降低地网接地电阻的机理,如何从降阻特民生、腐蚀性和稳定性三三个主要方面选择降阻剂的方法及应用。  相似文献   

14.
刘正超 《电网技术》1998,22(9):35-39
文章介绍湖北省电力系统内化学降阻剂的应用情况,并对化学降阻剂的降阻效果及其对接地体的腐蚀进行了分析讨论,文章作者认为,变电站接地网的接地电阻主要取决于接地网面积的大小,在接地网内敷设化学降阻剂对降低接地电阻几乎不起作用,在线路杆塔接地网中使用化学降阻剂,一般可将接地电阻降低20%左右,但其降阻效果及经济性都远不如延长水平接地体长度所取得的效果,对接地网的开挖检查及分析表明,降阻剂对接地体的腐蚀有两  相似文献   

15.
降低变电所接地网工频接地电阻的几种有效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目前国内降低变电所接地网工频接地电阻的几种有效方法,如采用深井式接地极,采用扩网或水下地网,采用填充电阻率较低物质或降阻剂等,采用外引接地法等,重点介绍外引接地法降低变电所接地电阻值的理论分析及实际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垂直接地极作为一种有效降低接地网接地电阻的方法,在接地网图纸缺失或图纸与实际不符情况下,面临准确探测位置等问题。根据安培环路定律,提出通过测量地表传导电流来探测接地网垂直接地极位置的方法。通过理论公式推导,推算垂直接地极及其连接地网支路在地表产生的传导电流分布情况;再构建有/无垂直接地极的接地网模型,仿真垂直接地极对地表传导电流的影响。理论分析和模型仿真验证表明,测量地表传导电流能够有效地探测垂直接地极位置,方法简单,可进一步用于接地网3D结构成像。  相似文献   

17.
曹梅月 《电世界》1996,37(12):6-8
文中介绍了与评述了近年来我国变电站地网技术的发展。采用主动疏导的牺牲性阳极实现延长地网寿命的对策,是一种有效的对策,但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须从技术方案设计到施工质量验收严格把关,深孔或非单层拉地是降低山坡地区接地电阻的另一种有效措施,在我国贵、浙江等省已取得实践经验,在地网金属极参层有可靠涂料的条件下,降阻剂是可以使用的;大型地网的接地电阻符合规程,不一定能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以跨步电压和接触电位差  相似文献   

18.
根据对福建沙溪口水电站110kV开关站的现场调查结果,对其接地网所存在的严重腐蚀断裂、接地电阻超标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周围地形、土壤电阻率的实际情况,通过采用对接地网进行重新设计、铺设外延地网、利用自然接地体、施加降阻剂等措施对其进行彻底改造;并对改造后的接地网进行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改造后开关站的接地电阻、跨步电压和设备接触电势均满足目标值的要求,改造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深孔压力灌注接地技术在芹山水电站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深孔压力灌注接地技术在改造发电厂,变电站的接地网,降低接地电阻中得到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大中型水电厂一般建设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其接地网的接地电阻较难达到设计要求。文中介绍了对福建省芹山水电厂利用深层较低的土壤电阻率和岩层的孔隙,压力灌注降阻剂,形成立体接地网的经验。该工程的成功,表明了深孔压力灌注接地技术对于降低高土壤电阻率地区接地网的接地电阻是很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施放降阻剂与不放降阻剂接地极进行的冲击特性试验及其结果,并与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证明了现场试验所得到的冲击系数远低于模型试验,同时证明了施用降阻剂对降低冲击接地电阻仍有相当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