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松香丙烯酸乙二醇酯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丙烯酸羟乙酯(HEA)和对甲苯磺酰氯(TsCl)为原料,NaOH为催化剂,通过O-酰化反应合成中间体对甲苯磺酸丙烯酸乙二醇酯(TAEE),再与松香钠皂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合成目标产物(RAEE).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出合成中间体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HEA):n(TsCl)为5:1,氢氧化钠用量0.9 g,反应温度0℃,反应时间2 h,产率达83.9%;合成目标产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松香钠):n(TAEE)为1.3:1,反应温度60℃,溶剂用量30 mL,反应时间3 h,产率达72.6%.利用TLC、IR和GC-MS对目标产物进行了分析和表征.  相似文献   

2.
利用烷基磺酰氯和乙二醇反应,合成了烷基磺酰乙二醇酯,并讨论了各种条件对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由乙二胺和对甲苯磺酰氯反应制得N,N′-双(对甲苯磺酰基)乙二胺。此步最佳工艺条件为:n(对甲苯磺酰氯)∶n(乙二胺)=2.2∶1,反应溶剂为苯,反应温度为40~45℃,反应时间为6h,收率80%。由丙烯酸甲酯和溴反应制得α,β-二溴丙酸甲酯,收率为88%。再由上述二种中间体反应合成标题化合物,此步省略了N,N′-双(对甲苯磺酰基)乙二胺的二钠盐制备,收率为73%。  相似文献   

4.
袁冠华  严成武 《化工时刊》2004,18(8):36-38,48
研究了以三乙胺为催化剂,二氯甲烷为溶剂,S-(—)-乳酸甲酯和对甲苯磺酰氯发生酰化反应,合成S-(—)-对甲苯磺酰乳酸甲酯的方法,讨论了反应温度、时间、溶剂、催化剂和对甲苯磺酰氯对反应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三乙胺):n(S(—)-乳酸甲酯):1:1.2,0~5℃下,对甲苯磺酰氯的二氯甲烷溶液加入S-(—)-乳酸甲酯中,得到S-(—)-对甲苯磺酰乳酸甲酯。通过旋光度、熔点测定及IR分析,证实其结构与预期结构相符。收率为95%,光学纯度95%。  相似文献   

5.
郭文云 《化学世界》1994,35(12):637-639
本文叙述了以烷基磺酰氯、乙二醇为原料,合成烷基磺酰乙二醇酯的工艺过程,重点介绍了各种工艺条件对目的物的组成或得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甲苯、氯磺酸、三氯氧磷为原料,氯化铵为催化剂合成对甲苯磺酰氯。研究了氯磺酸、三氯氧磷、催化剂用量及反应时间对氯磺化反应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原料摩尔比:甲苯:氯磺酸:三氯氧磷:氯化铵为1:1.3:0.6:0.1,其产品收率达98.85%,纯收率为97.86%(对甲苯磺酰氯85.41%,邻甲苯磺酰氯12.45%);同时酸性废水比原工艺减少了70%以上。  相似文献   

7.
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乙二醇单硬脂酸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硬脂酸和乙二醇为原料,采用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合成乙二醇单硬脂酸酯。考察了影响反应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n(硬脂酸)∶n(乙二醇)∶n(对甲苯磺酸)=1∶3∶0·125,反应时间50min,带水剂甲苯用量为10mL。产率可达96·34%。  相似文献   

8.
通过亚硫酸钠还原对甲苯磺酰氯的实验,得到了对甲苯亚磺酸产物.探讨了对甲苯磺酰氯溶解溶剂、反应体系pH值、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反应物摩尔比等因素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将反应物对甲磺酰氯溶解于二氯甲烷中,滴加到亚硫酸钠的水溶液中,反应时间为60 min,反应温度为回流温度,原料投料比为n(对甲苯磺酰氯)∶n(亚硫酸钠)=1∶1.5,控制反应体系pH值7~8,收率为85%.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以负载型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合成乙二醇硬脂酸单酯的工艺。研究了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硬脂酸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乙二醇硬脂酸酯优化条件是:n(乙二醇)∶n(硬脂酸)=3.5∶1,催化剂用量为硬脂酸的物质的量的2.8%,带水剂甲苯的用量为硬酯酸质量的30%,反应时间150min,在此条件下,酸的转化率可达97.82%。  相似文献   

10.
蔡志彬  周茂 《化学世界》2004,45(5):255-257
由乙二胺和对甲苯磺酰氯反应制得N,N’-双(对甲苯磺酰基)乙二胺。此步最佳工艺条件为:n(对甲苯磺酰氯):n(乙二胺)=2.2:1,反应溶剂为苯,反应温度为40~45C,反应时间为6h,收率80%。由丙烯酸甲酯和溴反应制得a,β-二溴丙酸甲酯,收率为88%。再由上述二种中间体反应合成标题化合物,此步省略了N,N’-双(对甲苯磺酰基)乙二胺的二钠盐制备.收率为73%。  相似文献   

11.
赵静  李三喜  张文政 《辽宁化工》2011,40(6):547-548,571
以三乙胺为缚酸剂制备聚乙二醇对甲苯磺酸酯,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实验条件:聚乙二醇与对甲苯磺酰氯的摩尔比为1:2.8,三乙胺用量为30 mL,反应温度为36℃和反应时间为9 h。经过重复实验发现,在最优实验条件下聚乙二醇对甲苯磺酸酯的产率可以达到89.7%。  相似文献   

12.
以聚乙二醇(PEG–600)和环氧氯丙烷(ECH)为原料,四正丁基氯化铵(TBAC)和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制得聚乙二醇缩水甘油醚;再通过聚乙二醇缩水甘油醚的开环反应制得多羟基聚醚。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聚乙二醇缩水甘油醚制备过程中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对环氧值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环氧值及羟值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n(聚乙二醇)︰n(环氧氯丙烷)︰n(氢氧化钠)︰n(催化剂)=1︰2.5︰3︰0.03,反应时间为1.5 h,反应温度为55℃时,产物有较理想的环氧值。  相似文献   

13.
采用对甲苯磺酰氯作为酚醛树脂的固化促进剂,利用差热扫描量热技术(DSC)研究了对甲苯磺酰氯对酚醛树脂体系固化反应及其动力学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百分比含量的对甲苯磺酰氯/酚醛树脂反应体系的固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对甲苯磺酰氯含量的增加,固化反应温度降低,固化时间缩短。并采用Kissinger法和Ozawa法分别计算了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和反应级数,发现采用对甲苯磺酰氯催化时,PF体系的固化反应活化能降低。  相似文献   

14.
以三氯化钌为前驱体、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稳定荆、三缩四乙二醇(TEG)和Zn粉为还原剂,于170℃反应2h。再加入适量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继续反应4h成功制得花片状Ru纳米颗粒。反应体系中最适宜RuCl2:PVP:CTAB:Zn(摩尔比)为1:20:1:1.5。产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粉末衍射(XRD)、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等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5.
以顺丁烯二酸酐、正辛醇、乙二醇和亚硫酸氢钠为主要原料,经单酯化、双酯化、磺化反应合成了一种Gemi—ni双子表面活性剂——乙二醇双琥珀酸双辛酯磺酸钠。通过正交实验以及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单酯化反应,n(正辛醇):n(顺丁烯二酸酐)-1.00:1.05,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2h;双酯化反应,n(单酯):n(乙二醇)=2.05:1.00,反应温度100℃,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用量1.0%。反应时间3h;磺化反应,n(双酯):n(亚硫酸氢钠)-1.00:2.05.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90min。利用红外光谱对反应中间体和产物进行了表征。产物的CMC为5.0×10^-4mol·L^-1,表面张力yCMC为37.98mN·m^-1。  相似文献   

16.
乙烯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硅烷的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乙烯基三氯硅烷(ViSiCl3)、甲醇(MeOH)及乙二醇甲醚为主要原料,采用醇解、酯交换两步反应合成了ViSi(OEtOMe)3。确定了其最佳醇解反应条件为:n(ViSiCl3):n(MeOH)为1:3.6,反应温度为80℃,在此条件下中间体ViSi(OMe)3收率在85%左右;最佳酯交换反应条件为:n(ViSi(OMe)3):n(乙二醇甲醚)为1:3.6,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1.5~2.0h,产物ViSi(OEtOMe)3酯交换的单程收率可达到92%。最后采用GC-MS法对最终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7.
以三氯氧磷、乙二醇、乙醇、乙醇钠为原料,通过多步法合成了乙二醇二磷酸四乙酯。实验对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等进行讨论,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并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对产品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合成中间体二磷酸酯酰氯时,选择n(三氯氧磷)∶n(乙二醇)=3∶1,中间体收率最高,可达86.6%;一级酯化过程中,乙醇与中间体二磷酸酯酰氯的最佳物质的量比为10∶1;二级酯化过程中,乙醇钠的添加量为理论量1.2倍时,产品酯化效果最佳,酸值最低可降至0.6。  相似文献   

18.
以碳酸锰为原料制备甲基磺酸锰,并用甲基磺酸锰为催化剂,以丁醛和乙二醇为原料合成了丁醛缩乙二醇。该反应的较佳反应条件是:n(丁醛):n(乙本醇)为1:2,甲基磺酸锰用量为1.25g,环己烷(带水剂)12mL(丁醛用量为0.1mol时),回流1.5h,丁醛缩乙二醇的收率达82.7%。  相似文献   

19.
以二乙二醇单甲醚(C5H12O3)和氯甲烷为原料,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在n(NaOH):n(C5H12O3)=1.4:1.0(mol/mol),减压条件下,先合成二乙二醇单甲醚醇钠盐,然后通入CH3Cl与二乙二醇单甲醚钠盐进行Williamson反应合成二乙二醇二甲醚(DMDE)。用正交实验法对二乙二醇二甲醚的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气相色谱法分析了产品中DMDE的含量.用FT—IR和NMR分析测试手段表征了产物结构。实验结果表明该反应的最优工艺条件为:n(NaOH)/n(C5H12O3)/n(CH3Cl)=1.4:1.0:1.4,反应温度为90℃,CH3Cl通入时间为4.oh,二乙二醇二甲醚的收率可达95.0%以上。  相似文献   

20.
金学平  余磊  张婷  娄明  鲍汝阳  卢凯 《应用化工》2013,(12):2204-2205,2209
以截短侧耳素和甲磺酰氯为主要原料,以二氯甲烷为溶剂,合成截短侧耳素甲磺酸酯。最佳工艺条件为:n(截短侧耳素)∶n(甲磺酰氯):n(三乙胺)=1∶1.1∶1,反应温度为-10℃,反应时间为2.5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