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从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力和党员先进性的实际出发,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不断创先争优的过程。创先争优是对马克思主义"精神动力"论鲜活的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理论支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理论旨归,创先争优活动能够提升广大党员的"精气神",成为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符合论真理观强调命题的真在于命题与事实的符合关系,否定逻辑证明在判断命题"真"与"假"方面的作用.通过对实践特点的分析,认为实践应该是人类对世界的已知和未知的验证和认识的过程性活动,强调逻辑证明也属于实践的范畴.并且认为命题通过与客观事实的直接符合,或者在已知客观事实基础上通过逻辑证明验证符合后,此命题就可以认为是"真"的,建立起这种"实践"意义上的真理观.  相似文献   

3.
在对江汉油田培训管理模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分类培训、引入市场机制、改进培训方法、强化评聘职能"的技术工人培训管理新模式。核心观点就是对不同类型的培训实行不同的管理方式,同时引入市场机制,调动职工和培训机构两方面的积极性,实行技能性人才储备制度,达到整体提高企业职工技术等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知识作为人的全面实践活动的产物,是集真、善、美于一体的,因此,知识的获取过程就是一个真、善、美的活动过程,大学教学活动也必然是认识、情感、意志等诸方面有机整体的过程.然而,由于知识观的片面,教学思想的逻辑化等原因,大学教学活动的有机整体性缺失了,成为一种片面的活动,其后果就是造成大学生的片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伽达默尔提出的"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和"效果历史"三大原则对翻译研究影响深远。从这三个原则入手,对格里菲斯和陈炳富翻译的《孙子兵法》译本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不同的阐释者对同一文本产生不同的解释,为文本的多样性和文学作品的复译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更注重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论宴会起源     
关于宴会的起源,烹饪学界说法不一,但以宴会起源于祭祀说为主流。然而,宴会起源与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何种祭祀活动最为密切相关,目前尚无有关阐释。以祭祀宴飨、宗祠祭祖宴飨为切入点,通过追溯旧石器时代图腾文化,分析图腾起源是宗教起源、图腾崇拜就是最早的宗教形式成因,论证图腾与氏族社会组织的关系以及图腾圣餐的意义,推导出宴会起源于图腾祭祀、最初的宴会形式就是图腾圣餐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反义同词,又叫一词两反义,指同一个词能表示两个相对或相反的意义,这种"义兼正反"的语言现象,就是反义同词。根据不同的依据,反义同词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别,文章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转喻相关理论,把反义同词中两义项的反义关系识解为一种转喻关系,根据反义同词生成过程中所体现的转喻关系的类型对反义同词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8.
针对"如何提高专业实践能力"这一工科专业难点问题,提出实践教学到课程的"一体化"设计,即整体布局,系统推进;同时突出实现该设计的"双轨驱动"建设,即校内"真题真事真做"科教融合和生产性企业"真厂真事真做"产教融合。并以材料类专业为例,深入开展具体探索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9.
在《筑.居.思》中,海德格尔将建筑的本质理解为栖居,而栖居就是"终有一死者"与"天"、"地"、"神"的统一,建筑就是保护这种统一,让"天地人神四方"保存在其本质之中。海德格尔指出了建筑技艺的手段异化乃至人存在的"无根"状况,这一异化嵌在对"存在的意义"的遗忘史之中。然而,海氏建筑之思的起点与主题是"终有一死者之诗意栖居",这就意味着,作为起点的"终有一死者"锁闭了开放的交往向度。甚至,其"诗意栖居"与和"他人"的共在是相互冲突的。如果说,筑造标志着人存在的方式,那么,如果它在指向诗意栖居的同时,遗忘了建筑活动发生于其中的城市—历史背景,这作为"大地"的历史背景就在对意义的追寻中被遗忘,从而,对建筑意义的追求依然从根底上就断裂了。  相似文献   

10.
唐代的"炊具"文化韵致独特,包蕴丰厚,积淀着深厚的农耕传统文化理念,具有很强的阐释空间与考证意义。文章对唐人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几种炊具鼎、镬、鬲、锅、甑进行了全面考释,深入阐释其时代源起、发展演变,形制特征、操作功用等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