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多重防御下巡航导弹打击火力分配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巡航导弹打击的最终目的是摧毁目标,完成作战任务.在多重防御下打击目标时使用火力分配方案,可以充分提高巡航导弹的作战效能.采用了最大命中概率准则为效能准则来对火力分配进行优化,并给出了优化模型.  相似文献   

2.
黄大山 《兵工自动化》2021,40(1):71-73,83
为适应信息化条件下陆军部队的作战需求,构建一种部队火力优化分配模型.分析信息化条件下陆军部队战时对所属作战力量的编制与编成,将陆军分队从信息分队、主战分队、指挥分队和保障分队4个方向进行编成,并分别对每个分队进行作战效能评估,确定部队的作战准则.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求解出火力最优分配方案,科学有效,已多次用于陆军部队作战仿真.  相似文献   

3.
针对舰艇编队超视距网络化反导体系构建问题,首先分析了反导体系构建流程,确定了反导作战的任务,分析了火力通道分配与网络化反导体系构建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基于综合火力杀伤效能的舰艇编队反导作战火力通道分配模型,并基于多种类多种群并行蚁群算法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优化计算。仿真算例表明:构建的火力通道分配模型以及设计的优化计算方法能够保证舰艇编队成功遂行超视距网络化反导作战任务,有效地提高了舰艇编队反导作战效能。  相似文献   

4.
针对防空作战火力优化分配中未考虑可射击概率影响防空作战效能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可射击概率约束的火力分配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可射击概率、空袭强度、火力单元转火时间等多种因素,能够在保证满足可射击概率和联合毁伤概率阈值前提下,优先使用反应快的火力单元拦截飞临时间短的目标,并尽量减少火力资源消耗,为防空系统提供持续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5.
针对近年来美国大力发展巡航导弹的现状,研究并分析了《中导条约》、美国的"全球作战概念"及其对应的火力分配、海湾战争后美国导弹武器使用情况、美国"成本施压"的军事战略以及巡航导弹与弹道导弹的综合效能对比等问题对此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巡航导弹在打击精度、作战灵活性、装填密度、成本以及多平台适装等方面的优势使其更符合美国的军事部署以及战略需求,而由此产生的供需关系决定了美国选择大力发展巡航导弹这一决策。  相似文献   

6.
研究陆军战斗集群作战火力分配和效能评估问题。建立了面向火力分配方案的目标整体打击效能评估模型。基于临界集理论,提出了一种新颖的优化火力分配的求解算法。该算法缩小了求解搜索范围,能够有效地提高求解效率。结合某战斗集群的实例进行了求解计算及分析,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从作战飞机各种挂载方案的火力指数出发,按照作战任务的要求,在保证战役优势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作战飞机挂载各类机载武器时的作战效能,利用目标规划的方法给出了一种较为有效的火力最优分配方案.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弹炮结合武器系统火力分配存在的毁伤概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舰载弹炮结合武器火力分配模型。该模型是根据舰载弹炮结合系统在装备体系中的定位,以及防空导弹分系统和舰炮武器分系统的性能及作战特点,在确立了火力分配原则的基础上构建的。作战效能分析表明,模型可有效提高舰载弹炮结合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和舰艇的生存概率。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多平台协同作战中的目标分配问题,首先分析了目前舰艇编队防空火力分配模型普遍存在的不足.然后,以"编队不被目标突防的概率最大"为准则,结合多智能体分布协同拍卖的思想,建立了舰艇编队协同目标分配问题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的求解步骤.最后,通过实例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给出具有很好优化效果的分配方案,较好地满足了舰艇指挥员在海上对空防御作战中火力分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针对编队舰空导弹火力分配过程中,协同运用对火力通道的组织使用需求,构建了火力通道组织模型,提出了三种平台选择系数.通过对给定作战态势的实例计算,认为从编队火力通道资源利用效率出发,能够更好发挥编队舰空导弹武器效能.指挥员进一步可根据火力通道的使用情况,确定舰空导弹的发射种类以及编队的作战方式.  相似文献   

11.
邢立新  陈涠 《兵工自动化》2012,31(12):39-41
为了实现指挥决策目标并保护己方的各种资源,对信息化条件下火力打击网络进行研究。从火力打击网络的特点出发,提出火力打击网络的5大要求,并以打击距离为依据对火力进行配备。该研究使火力打击武器的技术性能有了大幅度提高,并使火力打击网络化,显著地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12.
基于遗传算法的防空兵群最优火力分配模型,运用战场目标价值和防空兵火力分配情况建立.最大限度发挥武器火力单位效能并达到最大毁伤效果.步骤包括:采用实数编码,通过构建染色体,生成初始群种;计算适应度,检验初始群种;操作遗传算子并改进选择、交叉、变异等操作.最后求解最优解,找出最优的分配方案.  相似文献   

13.
傅冰  曹渊  肖玉杰 《兵工学报》2019,40(2):377-383
在舰艇编队协同作战模式下,针对跨平台武器非制导射弹命中末端的火力兼容性判断问题,通过作战弹道命中末端空间关系与火力冲突分析,提出随机性火力兼容性量化指标,并基于射击效力计算提出指标的计算模型和求解方法,实现了跨平台武器非制导射弹命中末端火力兼容性的随机性量化描述。典型实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针对射向交叉、射界重叠的跨平台武器火力运用,能够量化描述非制导射弹在命中末端的火力兼容性,克服排他性判断对武器运用管控粒度过粗的弱点。  相似文献   

14.
基于智能雷定向破片战斗部的特点,研究了破片的飞散规律,提出了在一定弹目距离下最佳的破片速度分布梯次,研究结果对精确计算智能雷场对巡航导弹的毁伤效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火力毁伤评估准确性,构建一种陆军远程火力毁伤效果评估模型。在分析目标毁伤情报源和构建毁 伤判据准则的基础上,以贝叶斯网络(Bayesian network)为理论基础,利用最大似然估计法(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e,MLE)和专家修正法确定模型的网络参数,求解毁伤等级评估公式,并结合实际数据证明模型的适用性。结 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准确评估陆军远程火力对打击目标造成的毁伤等级,为精准评估陆军远程火力毁伤效果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6.
刘昊  谢鹏  李玥 《兵工学报》2020,41(12):2570-2578
针对联合火力打击中的目标排序问题,建立多目标组合火力打击排序数学模型。通过对比和借鉴同类的体系评估算法,设计基于信息流循环效率的多目标组合排序算法,研究多目标组合在联合火力打击中的体系价值及在火力打击排序中的规律特点;按照固定目标组合和动态目标组合方式分别设计仿真模型,提出并验证联合火力打击目标排序的基本原则。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信息流循环算法的多目标组合排序符合联合火力打击的目标排序战场需求,具备战场普遍性和应用性。  相似文献   

17.
刘林 《兵工自动化》2021,40(8):74-79
针对两栖作战过程中多火力装备协同作战时火力与目标的分配效能问题,根据对每种火力装备的毁伤效果评估,通过战场信息评估待打击目标的威胁程度,建立以最大化毁伤收益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阐明火力协同规划问题的基本目标函数及其约束条件,采用模拟退火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对模拟退火算法产生新解的过程进行改进,并通过案例进行Matlab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制导火箭弹的射击效能,按照远程火箭炮武器系统的射击流程,对某型制导火箭弹火力分配问题 进行系统研究。构建火力分配计算模型,分析不同目标幅员对其火力分配的影响,可为炮兵指挥员指挥决策与指挥 控制系统设计开发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9.
以超视距精确打击导弹为例,通过对目标和火力的综合分析,运用Munkre算法实时解决火力与目标的分配问题,为超视距精确打击弹药实时火力分配提供了依据或参考;同时本文还完成了从侦察、情报处理、火力分配、火力打击到效能评估的演示验证系统,该系统中成功运用了实时火力分配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