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重庆建筑》2017,16(4)
<正>《建筑技术开发》12/2016PE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抗冻性能研究在水泥中加入纤维材料会明显抑制水泥砂浆材料在冻结过程中因内部水结晶压力所导致的开裂,若冻融循环次数一样,纤维增强砂浆试块质量损失与动弹性模量的损失均比素砂浆低。PE纤维作为一种新型增韧材料,其对基体抗冻能力的改善目前尚未有人研究,文章从纤维增韧材料角度出发,研究了100次冻融循环下,PE纤维体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采用硅酸盐水泥砂浆(对照组)与添加了15%气化渣的硅酸盐水泥砂浆在0、150、250和350次冻融循环作用后的质量、抗压强度和动弹性模量性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两组砂浆的冻融循环过程中性能变化规律相似,并且两组砂浆质量损失、强度损失以及动弹性模量损失均较小,添加15%气化渣对硅酸盐水泥砂浆抗冻性能影响不大,但能够消纳部分煤化工固体废弃物,减少水泥熟料的使用,具有较好的环境保护效益。  相似文献   

3.
乔志斌  王晗  王大伟  高磊 《施工技术》2022,(3):99-102,109
桥梁承台、墩柱混凝土经历冻融损伤后,影响整体受力性能.为研究混凝土冻融循环损伤后力学性能衰减规律,依托西藏拉林铁路连续刚构桥,采用快冻法对承台C30混凝土和墩柱C40混凝土试块开展冻融循环试验,利用动弹仪测量混凝土试块动弹性模量,并测量混凝土试块质量损失.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混凝土试块动弹性模量与质量...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冻融循环对尼龙纤维混凝土(体积掺量分别为0.5%,1%,1.5%)和基准混凝土的动态弹性模量与质量变化的影响,以及纤维砂浆力学性能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纤维混凝土300次冻融循环时的质量及动态弹性模量损失远远小于基准混凝土,纤维砂浆的抗折强度、抗压强度损失远远小于基准砂浆.尼龙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抗冻性能的提高,部分原因与尼龙纤维的引气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对混凝土试块进行25、50、75次快速冻融循环试验。研究混凝土试块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的表面情况,还有其质量、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并分别建立混凝土试块的质量、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与冻融循环次数的关系式。研究结果表明,冻融循环对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损伤最大,其次是混凝土的强度,最后是混凝土的质量损失。而且,在混凝土冻融循环过程中,混凝土冻融损伤的过程就是混凝土内部冻胀微裂纹由内部逐渐发展到混凝土表面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孙一民  张健  李忠良 《混凝土》2020,(2):25-27,32
针对浸胶短切玄武岩纤维对增强混凝土(BFRC)耐久性的作用,通过试验测试其相对动弹性模量和质量损失的方法,研究冻融循环对材料性能的不利影响,并进行回归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掺入浸胶短切玄武岩纤维以后,改变了原有基材的力学性能。与普通混凝土相比BFRC经过冻融循环后其相对动弹性模量下降缓慢,而且其质量损失明显减缓,这与混凝土的内部结构改变直接相关。对于掺入固定体积率的浸胶短切BFRC的冻融循环次数与相对动弹性模量下降百分比、冻融循环次数与质量损失百分比之间的关系均可以用二次多项式回归公式进行预测,且拟合度很高。  相似文献   

7.
对3种尺寸的透水型生态混凝土试块,即100 mm×100 mm×400 mm棱柱体试块、100 mm立方体试块和150 mm立方体试块,分别进行了冻融循环试验,探索了其宏观力学性能与冻融循环次数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试块的质量、相对动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都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降低,其中棱柱体试块的质量损失最多,100 mm立方体试块的抗压强度损失比150 mm立方体试块的更快。透水型生态混凝土在膨胀应力和渗透压力的作用下微裂缝逐渐产生并出现水泥浆颗粒剥落、骨料剥蚀和试块开裂等破坏现象。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可再分散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物乳胶粉(PRAS)和聚乙烯纤维(PE纤维)对喷射混凝土力学性能和抗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掺适量PRAS和PE纤维能够显著提高喷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降低冻融循环后的质量损失率和提高相对动弹性模量;当PRAS掺量为0.4%、PE纤维体积掺量为1.0%时,喷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冻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比试验研究喷射UHTCC梁和普通混凝土梁在冻融循环后的性能变化,包括质量损失、动弹性模量损失和弯曲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经过100次冻融循环后,喷射UHTCC的质量损失和动弹性模量损失均保持在较低水平,且仍具有应变硬化特征和多缝开裂现象,具有良好的抗冻性能。  相似文献   

10.
聚丙烯纤维轻骨料混凝土冻融循环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轻骨料混凝土试件的快速冻融循环试验,研究了冻融循环对聚丙烯纤维轻骨料混凝土材料损伤特性的影响,分析了轻骨料混凝土动弹性模量和超声波速相对值的变化特点,将超声波速作为损伤参数易于测量且方便与宏观量建立联系.通过对冻融循环后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损失分析,指出聚丙烯纤维的掺入对轻骨料混凝土质量损失改善作用并不明显,但可以提高混凝土强度.另外指出,当聚丙烯纤维掺量为0.9kg/m3时,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最好,而且具有较好的冲击韧性和抗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冻融循环作用对钢筋混凝土梁受剪性能的影响,对分别经历0,75,100,125,150次冻融循环作用的立方体试块进行了抗压强度试验,并对设计制作的45根钢筋混凝土梁分别经历0,75,100,125次冻融循环后的静力受剪性能进行试验。分析了混凝土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相对抗压强度、相对抗拉强度与冻融循环次数的关系。研究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不同箍筋间距对混凝土梁受剪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试块质量、相对动弹性模量、相对抗压强度和相对抗拉强度均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下降;梁的开裂荷载、极限荷载都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降低;GB 50010—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关于梁受剪承载力的计算理论适用于冻融循环作用后的钢筋混凝土梁。  相似文献   

12.
《工业建筑》2016,(9):117-121
为研究工程用水泥基复合材料(ECC)在冻融循环作用后的力学性能,采用快冻快融法对掺入不同类型纤维、不同纤维掺量的试件进行冻融循环试验,研究其在冻融循环作用下质量损失率、纵向相对动弹性模量、立方体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力学性能。研究表明: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加,试件破坏越严重,质量损失率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加而增大,立方体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加而下降。掺入纤维试件经过冻融循环作用后各方面性能均优于未掺纤维的水泥砂浆试件。体积掺量为2%的日本RECS15×12型PVA纤维的试件性能最好,质量损失率小于2%,纵向相对动弹性模量下降不到30%,且能保持较好的延性,抗冻等级高于F200,能够满足寒冷地区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再生砖粉ECC抗冻性能,对其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分析了再生砖粉ECC的质量、抗压强度、相对动弹性模量损失的变化规律,并针对三北地区进行了寿命预测。研究表明:再生砖粉ECC的质量、抗压强度、相对动弹性模量损失率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在300次冻融循环时,再生砖粉ECC的质量损失率小于5%,抗压强度损失率小于20%,相对动弹性模量损失率小于40%。且再生砖粉ECC在三北地区的寿命预测高于50年,可满足寒冷地区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14.
以气硬性石灰、白水泥、活性微粉、添加剂、纤维等为主要原料,设计制备了水硬性石灰砂浆作为古建修补材料;探究了加速碳化对水硬性石灰砂浆力学强度发展的影响,并以相对动弹性模量、质量损失率为主要评价指标,系统研究了水硬性石灰砂浆在单一因素(冻融、硫酸盐)与多因素耦合(干湿循环-硫酸盐)作用下的耐久性能.结果表明:加速碳化能显著提高水硬性石灰砂浆的力学强度,传统石灰砂浆加速碳化3d的抗压强度是自然养护条件下的7.5倍;掺加质量分数为0.1%的聚丙烯纤维能显著提高水硬性石灰砂浆的抗冻性,经历116次冻融循环后水硬性石灰砂浆未出现明显的冻融破坏;掺加质量分数为1%的铝制外加剂能明显改善水硬性石灰砂浆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  相似文献   

15.
混合骨料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建军  霍俊芳 《建筑科学》2011,27(Z1):22-24
通过混合骨料混凝土的快速冻融循环试验,研究了浮石替代率、聚丙烯纤维、冻融循环次数对混合骨料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动弹性模量随着浮石替代率增加而增加;对于一定范围浮石替代率的混凝土,聚丙烯纤维的掺入能够改善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浮石替代率为30%,聚丙烯纤维掺量为0.9 kg/m3的混合骨料混凝土,质量损失最小...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人工气候”环境下混凝土材料层面的冻融损伤劣化规律,以冻融循环次数NFTCs、混凝土强度为变化参数,浇筑了21组尺寸为150mm的立方体试块,进而对其展开了冻融循环试验、扫描电镜试验,量测了其抗压强度、相对动弹性模量P、质量变化。研究表明:随NFTCs的增大,C-S-H由颗粒状转变成纤维状;混凝土抗压强度与P均逐渐降低,且降低速率基本相等;混凝土试块的质量在NFTCs≤80时略有增加,而后逐渐下降。随混凝土强度的提高,C-S-H凝胶体由纤维状逐渐转变为网状;抗压强度、P以及混凝土试块的质量均逐渐增大。基于材性试验结果,分别建立了相对抗压强度、相对动弹性模量、质量变化率计算式;进而以P为冻损指标,构建了两种不同冻融制度的NFTCs转换式;从而建立了冻损RC构件荷载与位移时变化剩余评估模型,初步实现了实际冻融损伤环境下各服役龄期RC构件力学与变形性能的时变化定量评估。  相似文献   

17.
冻融环境下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经过0、25、50、75、100、125次冻融循环的四个不同等级的普通混凝土立方体试块和少部分棱柱体试块进行了试验研究。主要测定了立方体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动弹性模量及质量损失等数据,随后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综合冻融次数和混凝土等级两个因素建立了简单的数学表达式,为寒冷地区建筑物的设计、维护及其寿命预测等提供试验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质量分数为3%氯化钠+0.34%硫酸镁配制的海水作为侵蚀液体,对引气混凝土试件进行海水浸泡与冻融循环交替作用试验,并分别测定经历102次、201次和300次冻融循环后试件的质量损失、相对动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等数据.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增多,质量损失率和相对动弹性模量无明显变化,而抗压强度大幅降低.当冻融循环为300次时,质量损失率达0.28%,相对动弹性模量为100.21%,抗压强度下降了11.16%.  相似文献   

19.
对比分析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钢纤维-石墨导电混凝土与素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经过200次冻融循环后,素混凝土的质量损失达到5.1%,相对动弹性模量为58.1%;导电混凝土的平均质量损失仅为2.1%,平均相对动弹性模量为88.0%;经过300次冻融循环后,素混凝土抗压强度下降39.9%,导电混凝土抗压强度下降23.6%,即导电混凝土的抗冻融循环的能力优于素混凝土,并且,可根据相应的拟合曲线预测导电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0.
改性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掺改性聚丙烯仿钢丝纤维和聚丙烯混杂纤维(改性聚丙烯仿钢丝纤维和聚丙烯纤维)混凝土进行"快冻法"试验,比较不同纤维掺量组合的混凝土经历预定冻融循环次数后的质量损失、动弹性模量以及相对动弹性模量,研究改性聚丙烯纤维及混杂纤维对普通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掺入改性聚丙烯仿钢丝纤维有助于增加混凝土的冻融循环使用寿命,提升混凝土的抗冻性能;而且混杂纤维的抗冻效果好于单掺改性聚丙烯纤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