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9 毫秒
1.
根据氡气产生原理可探测煤层高温异常区域、火区位置、火区范围,采用RAD-7型测氡仪对公乌素煤业公司011604工作面上覆9#火区隐蔽火源点进行了探测,并用surfer8.0软件对探测数据进行后期处理,确定了9#煤层小窑火区的高温异常区域,提高了火区治理的效果。测氡法为煤矿火区治理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晋牛煤矿2#及9+10+11#采空区积水等问题,通过现场调查和应用瞬变电磁法对井下采空区积水分布特征进行探测。本次勘查区面积1.38km2,测网密度40m×20m,完成物探测线28条,测点1785个;通过分析结果可知测区2#煤层采空积水区2处;9+10+11#煤层异常区5处;为下一步制定合理的探放水措施,解除采空区积水对矿井生产造成的影响,确保安全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煤炭技术》2021,40(6):137-141
为了查清井田内的采空区及积水区、上覆含水层富水区等情况,通过利用瞬变电磁法及视电阻率断面分析,分别确定了K8砂岩区附近的5处、2#煤层的9处以及K2灰岩附近的7处低阻异常区。根据其形成位置及性质,对这几处低阻异常区进行综合推断,分为推断含/富水区和推断采空积水区并探讨了其形成的机理。其中分析认为2#煤层的7处低阻异常区包括3处采空积水区,4处含/富水区,K2灰岩6处含/富水异常区。  相似文献   

4.
应用综合技术治理煤层露头火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攀枝花市宝鼎矿区海宝箐片区4#煤层露头火区特点的基础上,采用同位素测氡法探测火区高温点和范围,进而应用封堵、压注复合胶体、爆破和剥离等综合技术对火区进行了治理,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保证了周边矿井的安全生产,消除了火区带来的公共安全隐患,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攀枝花市宝鼎矿区海宝箐片区4#煤层露头火区特点的基础上,采用同位素测氡法探测火区高温点和范围,进而应用封堵、压注复合胶体、爆破和剥离等综合技术对火区进行了治理,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保证了周边矿井的安全生产,消除了火区带来的公共安全隐患,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刘小兵 《中州煤炭》2022,(10):84-89
为了探明某研究区采空区和采空积水区情况,采用瞬变电磁法、激电测深法、电法探测法、活性炭测氡法,并利用钻探进行验证。研究得出,物探工作查明8号煤层采空区异常4处,推断采空面积共计422 309 m2;12号煤层采空区异常4处,采空面积共计371 1692 m2;15号煤层采空区异常2处,采空面积共计282 4437 m2。该井田内各煤层共有采空积水区55处,矿井总积水面积为1 037 517 m2,总积水量2 253 232 m3。研究为后期矿山地质环境功能修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国内某矿1#井A8#煤层露头火区特点的基础上,采用同位素测氡法确定了火区高温区域,并结合现场实际,采用封堵漏风通道、注入复合胶体、爆破和剥离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治理效果显著,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分源预测法在生产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璞 《煤炭技术》2014,(10):37-39
通过对成庄矿3#煤层进行煤层含量测定,并结合矿井地勘期间煤层瓦斯含量测试数据,得出了该矿3#煤层含量分布规律,根据煤层含量分布规律,使用分源预测法对成庄矿3#煤层采掘工作面、生产盘区和矿井进行了瓦斯涌出量预测。  相似文献   

9.
火区下煤层群开采裂隙发育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证火区下煤层群开采的安全可行,对石圪节3#煤层火区下煤层群开采形成的裂隙发育高度进行了理论计算,得出了3#煤层开采对底板的破坏深度及下组煤开采形成的裂隙发育高度,并对裂隙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同时,利用UDEC软件对开采造成的裂隙发育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计算结果基本相符,得出8#与9#煤层开切眼及停采线各内错10m时,裂隙发育高度及贯通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10.
资源整合矿井小煤矿采空区火区探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马营煤矿东部4号煤层小煤矿采空区遗煤自燃问题,利用同位素测氡法对采空区进行火区探测,查明共有13个火区,总面积约为27 513 m2,并确定了火区的方位及发展趋势.探测结果与前期普查结果比较吻合,验证了测氡法应用于马营煤矿东部井田火区区域探测的可行性,同位素测氡法探测结果为制定小煤矿采空区火区治理技术方案及措施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复合埋深条件下煤自燃火源范围探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青松 《煤炭技术》2014,(7):270-271
根据阜康气煤一号井火区实际情况,通过采用红外热像仪法、同位素测氡法、钻孔测温法3种方法对阜康气煤一号井露头煤火区及深部隐蔽火区进行监测,综合分析判断各火区位置及范围,为下一步火区治理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胶体灭火技术在破碎煤柱自燃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晓辉 《煤炭技术》2008,27(3):70-72
双鸭山矿业集团公司东荣二矿南二采区工作面破碎煤柱发生自燃,采取了均压、注CO2和阻化剂等方法没有起到理想的效果。经过对火区漏风通道的研究分析,结合胶体灭火的特点,对火区进行打钻注胶体处理,同时结合均压合阻化剂,经过2个多月的处理,火区CO降到0。相比其他灭火技术起到了理想的效果,阻止了自燃的进一步发展,保证了矿井的正常生产,消除了安全隐患,对以后类似条件下的煤自燃火区处理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3.
袁堂井901采区⑤分层为3#煤层最底开采分层,由于④分层带采煤柱5 m形成的煤体破碎带,导致⑤分层轨道巷煤柱侧340#棚~360#棚出现高温、高浓度标志性气体、煤焦油味等矿井煤层自燃征兆。在分析破碎煤体空间分布、浮煤厚度以及漏风状况基础上,采取钻孔注水控制火灾进一步扩展,采用气体分析了解火灾状态,采用钻孔测温定位技术准确确定火源位置,然后通过钻孔注复合高分子材料将煤层自燃火灾彻底消除,从而保障了煤矿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4.
基于热动力特性分析的地下煤火火源温度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煤火控制体模型、火区烟气流动模型和传热模型基础上,分析了火区煤燃烧放热、散热的动态平衡过程;结合煤燃烧理论初次在理论上提出了地下煤火燃烧系统热动力演化过程的关键参数之一:火源温度的定量计算方法;结合火区与外部环境的热量传递过程,提出了火区煤燃烧累积放热量、火区累积散热量的计算方法,理论上为定量揭示地下煤火燃烧系统...  相似文献   

15.
基于近距离煤层赋存特征与矿井生产技术条件的实际情况,通过对预防性注浆技术机理与应用特点的深入研究,在汝箕沟煤矿3#煤层首采工作面回采前对其上部与之相距较近、埋藏较浅、不易自燃、回采过程中发生过火灾的二2煤层采空区进行了预注浆。实践表明,对二2煤层采空区进行预防性注浆后,浮煤自燃析出气体中CO浓度一直保持在10×10-6以下,同时无其他自燃标志性气体产生,保障了3#煤层工作面的安全回采。该技术在矿井近距离煤层防灭火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有效预防煤层自燃及已有火区复燃的发生与发展,对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红会一矿复采综放工作面的3起火灾事故,通过研究分析堵漏风、直接消除可燃物、注水降温、布孔注浆和注氮防灭火的作用、缺点及适用条件,提出了小煤矿采空区采取复喷复灌堵漏、预插管火区预测预报、爆破弱化区域采前预灌等预防小煤矿破坏区自燃措施,以及消火道或钻孔高位注浆、喷浆包帮包底堵漏消除工作面内火灾、预埋管低位注浆、高位注氮消除采空区火灾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7.
超长综放面煤层自燃火灾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砺  宋先明  文虎  孟祥军 《煤炭工程》2006,(3):58-60,69
在确定超长综放面煤层自燃危险区域的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高效的综合防灭火技术体系,建立了超长综放面煤层自燃火灾快速应急防灭火系统,成功地对兴隆庄煤矿4324超长综放面煤层自燃火灾进行治理,为超长综放面的安全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8.
周勇 《煤矿安全》2012,(Z1):52-54
基于对汝箕沟煤矿煤田火区的详细勘察,通过对335综采工作面生产技术条件的深入了解,对可能影响工作面安全开采的火灾隐患进行了分析与排查,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综采工作面安全开采防灭火技术方案。实践表明,对335综采工作面周边的阴坡火区进行注液氮、注浆与罗克休材料处理,封堵阴坡火区与335工作面上覆二1煤层采空区并惰化二2煤层采空区,有效遏制了阴坡火区与上覆二1、二2煤层采空区对汝箕沟煤矿335工作面安全开采的持续性影响,保障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钻孔温度和标志性气体监测方法,可以获得煤田火区不同区域的燃烧状态信息,用于煤田火区治理效果评估。在乌达煤田Ⅱ、Ⅲ、Ⅳ、Ⅴ、Ⅸ号火区布置测温钻孔1 296个进行为期1年的连续监测,采集及化验标志性CO气体气样1 296组;单孔完成测温24次,单组完成气体化验24次,完成地面调查79.962万m2。监测结果表明,Ⅱ、Ⅲ、Ⅳ、Ⅴ号火区内煤火均处于熄灭状态,仅Ⅸ号火区煤火尚未完全熄灭,但有熄灭趋势。该方法可广泛用于采取回填覆盖、灌浆填充方法治理的火区开展治理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20.
针对阜康气煤一号井煤田火灾的实际情况,分析了该火区的特点。通过露头火源和隐蔽火源探测,得出了探测范围内存在6处火源;采用打钻注浆注胶等方法,着重治理了5#、6#火区。通过综合治理,5#、6#火区内地表塌陷得到了有效充填,形成水柱和冒青烟的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煤田灭火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