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3 毫秒
1.
川中-川南过渡带嘉二段成岩作用及其储层发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区嘉二段发育白云岩、膏岩、石灰岩夹少量泥岩,属于局限台地和蒸发台地相.砂屑白云岩、鲕粒白云岩、粉晶白云岩、粉-细晶白云岩、鲕粒灰岩和砂屑灰岩具有储集意义.嘉二段经历了海底成岩环境、潮上蒸发成岩环境、大气水混合成岩环境、浅-中深埋藏和深埋藏成岩环境.早期大气淡水淋滤、近地表(蒸发泵和回流渗透)白云石化、埋藏期与有机质演化有关的溶蚀作用是主要的储层建设性成岩作用,构造破裂作用使储层的渗透性得到了改善;压实、压溶、两期石膏胶结作用及粒状方解石胶结作用是储层破坏性成岩作用.针对嘉二段的颗粒碳酸盐岩和非颗粒碳酸盐岩,确立了6种成岩序列及孔隙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2.
浙江江山地区上震旦统灯影组叠层石发育,宏观形态类型多样,且保存完好,是研究江山地区晚震旦世沉积环境较为理想的沉积构造。叠层石的宏观形态特征在地层剖面纵向上表现为水平纹层状→波纹状→丘状→锥状→柱状演变,其中柱状叠层石构成叠层石礁。通过对叠层石的宏观沉积特征及微观特征分析,初步认为该区的水平纹层状叠层石发育在潮上带,波纹状叠层石、丘状叠层石发育在潮间带,锥状叠层石、柱状叠层石发育在潮下带。根据浙江江山地区震旦系灯影组上段叠层石的沉积环境指示,认为灯影晚期研究区处于浅海局限碳酸盐岩台地环境,经历了潮上带→潮间带→潮下带的水体加深过程,可能主要受控于该时期扬子地块东南缘拉张沉降构造影响。  相似文献   

3.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奥陶纪末端变陡缓坡沉积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鄂尔多斯盆地中央隆起带以南地区,奥陶纪时南有秦岭深水海槽,北为中央隆起南延段,其间地势平缓平距可达100km,为一末端变陡的碳酸盐缓坡。当处于高海平面时期,由于气候温暖潮湿,大气降水丰沛而且与广海连通性好,海水循环亦好。这时的整个缓坡环境发育泥晶灰岩、生屑灰岩、砂屑灰岩、粉屑灰岩、球粒-团粒灰岩,间有生物礁、风暴岩等沉积。当处于低海平面和极低海平面时期,气候越来越料热干旱,雨量减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海平面降低,缓坡与广海的连通受阻、海水循环受限,这时区内总体上以发育泥晶白云岩、粉晶白云岩为主,少量颗粒泥粉晶白云岩、泥粉晶颗粒白云岩、风暴岩等沉积,潮缘及浅缓坡的局部洼函内因CaCO4甚至NaCl过饱和,也可发育含膏质白云岩以至盐岩。缓坡以南的斜坡区则发育重力流成因的砾屑灰岩和巨角砾灰岩以及浊积岩等沉积。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盆地石炭系生屑灰岩段的主要沉积相类型划分为滨岸相和碳酸盐台地相两大类。通过分析建立了碎屑滨岸至碳酸盐台地和碳酸盐台地内部两种沉积模式。碎屑滨岸和混积滨岸相区主要分布于塔北地区 ,蒸发台地相区分布于塔中 4井以东地区和曲苦恰克地区 ,并且是优质白云岩储层的主要分布地区 ,其它地区则属于局限台地和半局限台地相区。最后论述了生屑灰岩段的沉积相演化  相似文献   

5.
河南华北型寒武系馒头组微生物岩沉积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微生物碳酸盐岩的巨大能源前景、古环境意义和钙化机理,研究了河南省华北型寒武系第二统和第三统的馒头组32层微生物岩的沉积特征,并结合伴生沉积构造和岩相变化,对比分析了馒头组一、二、三段微生物岩沉积的相关性特征及其演化规律,认为从馒头组一段到三段微生物岩沉积层数和丰度呈减少趋势,一段叠层石和纹理石明显占优,三段以均一石为主.陆源物质(泥质)供应是导致河南省华北型寒武系馒头组微生物岩形态及沉积特征发生变化的直接因素,海平面的变化即水动力条件是造成微生物岩形态特征发生变化的决定因素,后生动物的大量出现则促进了微生物岩的消亡.研究结果表明:河南华北型寒武系馒头组微生物岩丰富,其中叠层石12层,纹理石13层,核形石2层,均一石5层;微生物岩的沉积特征是内因(微生物)和外因(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川中地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二段沉积环境的判别一直存在潮坪相和非潮坪相的争论,以磨溪气田岩芯精细描述、薄片鉴定、测井曲线分析为基础,通过对嘉二段沉积古地理背景、岩石类型、沉积构造、沉积韵律、古气候及成岩演化等方面的详细分析,发现磨溪嘉二段并非大面积分布的潮坪相,而是陆表海型碳酸盐岩局限台地相-蒸发海台地相,并以潮下还原环境为主,类潮坪沉积特征仅见于嘉二2B层,可识别出台坪、粒屑滩、滩间海、半局限-局限泻湖、蒸发泻湖等亚相及其多种不同的沉积微相.嘉二1亚段主要为半局限-局限-蒸发泻湖夹风暴岩沉积,嘉二2A层以发育鲕粒滩微相为特征,嘉二2B层以台坪亚相为特色,嘉二2C层发育砂屑滩和蒸发泻湖亚相.不同微相储集性能分析表明云坪、砂屑滩和鲕粒滩微相为最有利的储集相带.  相似文献   

7.
根据龙门山北段矿山梁-天井山地区钻井资料以及实验室数据,研究栖霞组储层特征,认为栖霞组储层主要发育在栖二段,岩性以中-粗晶白云岩为主.储集空间以次生成因的晶间孔、晶间溶孔、溶洞为主.这些储层的形成与演化主要受到沉积和成岩作用的共同影响.最有利于储层形成的沉积相带为台地边缘的浅水高能型生物滩;最有利于储层形成的成岩作用是...  相似文献   

8.
根据川东地区大猫坪构造长兴组钻测井资料,对长兴组生物礁储层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控制储层发育的因素.研究认为.大猫坪构造长兴组生物礁储层主要由细-中晶白云岩与礁灰(云)岩构成,储集空间主要以晶间孔、晶间溶孔及蜂窝状溶孔、溶洞为主,储层物性较差,具低孔低渗的特征,但储层段裂缝发育,形成了裂缝-孔隙型储层.这些储层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基于多井岩心、薄片、铸体薄片、孔渗及压汞分析资料,结合成像测井资料,对建南地区长兴组生屑滩相储层的主要储集岩类型、储集空间类型及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台地边缘滩相白云岩及白云质灰岩,以及台内滩相的生屑灰岩为长兴组的主要储集岩类型。二者均归属为特低孔特低渗储层类型。台地边缘滩白云岩及白云质灰岩中可见白云石原生晶间孔及晶间溶孔,台内滩相生屑灰岩中孔隙发育程度低,但可见多类构造裂缝的产出。综合压汞曲线形态、孔喉参数特征及物性特征,划分出了以台地边缘滩相白云岩及白云质灰岩为代表的细孔小喉型孔隙结构以及以台内滩相生屑灰岩为代表的微孔微喉型孔隙结构。  相似文献   

10.
四川北碚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成油条件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北碚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成油条件的分析,认为川东西部地区长兴组生物礁的储集层段主要是晶间孔、溶蚀孔较发育的结晶白云岩和白云化礁灰岩,其发育程度与礁的成岩环境有关。油气主要来源于上二叠统龙潭组,其次是长兴组。台地内的点礁面积虽小,但以群礁复合体形式展布,成油条件配置良好,含油有利。礁分布可能受隐伏基底断裂活动所形成的古构造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