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通过对同钢级同壁厚钢板和钢管的横向和纵向拉伸性能测试,分析了JCOE工艺在制管过程中的包申格效应。结果显示,利用JCOE工艺制成的直缝埋弧焊接钢管,母材横向屈服强度和横向屈强比呈下降趋势,而且钢管口径较大时,两者下降都较明显;母材纵向的屈服强度及其屈强比均有上升趋势;钢管母材横向和纵向抗拉强度都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
通过常温拉伸实验研究低SiTRIP钢的力学性能及其加工硬化特点,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透射电镜(TEM)等手段研究低SiTRIP钢在拉伸变形前后组织变化特别是残余奥氏体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低SiTRIP钢表现出良好的力学特性,没有屈服平台,低的屈强比,同时又拥有比双相钢更好的延伸率和均匀应变。TRIP钢的残余奥氏体的分布也影响着其稳定性,分布在铁素体晶内的残余奥氏体在拉伸变形后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3.
为适应特殊油气开采环境的复杂工况条件,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降低开采成本,不同于常规管线钢低C低Mn的合金设计思路,采用高C高Mn成分体系获得了综合性能优异的新型耐酸性奥氏体钢.通过拉伸实验、冲击试验以及氢致开裂实验等方法对其综合性能进行研究,并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手段对高Mn奥氏体钢的组织进行了观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实验钢抗拉强度达到1 153 MPa,屈强比仅为0.46,伸长率高达50%,-40℃冲击功达到123 J,同时A溶液条件下经96 h浸泡未发现氢鼓泡及裂纹.实验钢显微组织为单相奥氏体组织,组织中存在大量位错、层错以及孪晶.与常规管线钢相比较,实验钢具有低屈强比、高均匀塑性变形的优点.此外,奥氏体组织的溶氢能力极强,本实验钢具有优良的抗氢致开裂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4.
应用两种不同钻杆材料热处理到不同强度(105,135,150,165钢级)的真实应力-应变曲线,分析了工程屈强比对形变硬化指数、真实断裂强度、均匀形变容量、静力韧度等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工程屈强比与上述参数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不宜把工程屈强比作为高强度钻杆的一个硬性技术指标来要求,良好的塑性是确保高强度钻杆安全使用的关键指标。采用特殊材料及严格热处理的150钢级钻杆,虽然其工程屈强比较高,但由于具有高塑性,仍然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热轧双相钢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指出低成本热轧双相钢、高延伸凸缘型铁素体+贝氏体热轧双相钢(F-B热轧双相钢)及高强度热轧双相钢的开发及应用,将促进我国热轧双相钢的发展,推动汽车工业的"以热代冷"进程。同时,探讨了纳米析出强化型热轧双相钢的强化机理及工艺控制原理,并在实验室进行了中试,开发出铁素体基体析出强化型的热轧双相钢,其抗拉强度达770~830 MPa,屈强比0.75,组织为铁素体+马氏体,且铁素体基体中存在大量细小的纳米级尺寸的TiC过饱和析出和相间析出。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油罐区消防工程实际,分析油罐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工艺设备组成,对泡沫比例混合装置的特点进行探讨,阐述了满足泡沫比例混合装置的配置要求。对传统油罐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不同形式存在的优缺点进行讨论,在此分析基础上,提出一种油罐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新工艺,使油罐消防灭火系统可靠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7.
运用OPM、TEM、X-Ray和静拉伸试验方法,研究了40MnMoV钢在正火和正火十回火状态时的拉伸性能。该钢经过900℃、0.5h奥氏体化后空冷,得到非典型上、下贝氏体和块状组织,各种组织中均存在残余奥氏体。将正火状态下的试验钢回火时,残余奥氏体发生分解,随着回火温度升高,残余奥氏体百分含量减少,而钢的屈服强度和屈强比提高,并在400℃达到极大值,同时延伸率下降,且于400℃降至极小值。  相似文献   

8.
陆兴元 《材料保护》1995,28(4):35-35
飞机加油车涂装工艺南京晨光机器厂(210006)陆兴元国产飞机加油车需要涂装的零部件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是油罐等大型部件。我们通过试验选用新型的快干腻子及与之配套的涂装工艺,明显提高了飞机加油车的外观装饰性和防护质量。1腻子及涂料的选用飞机加油车油罐由...  相似文献   

9.
国产建筑用耐火钢问世当前世界各国的建筑结构正由土木结构、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向钢结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物越来越多。但美国“9·11”事件后建筑用钢结构的一大致命缺陷,即抗高温软化能力很差的问题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攀钢钢研院日前试验生产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建筑用高强热轧耐火耐候钢新钢种。高强热轧耐火耐候钢既具有低屈强比、抗层状撕裂和良好的焊接性等性能特点,又具有耐火性、耐候性等功能特点,在600℃高温时的屈服强度不低于室温中屈服强度的2/3,可以少用或不用防火涂层,保证高楼大厦在烈火中长时间矗立。攀…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15.4万m~3山洞洞库金属油罐制作安装施工工艺技术。并针对油罐顶板运输与组装、洞内构件吊装与堆放、洞内油罐提升、洞内油罐焊接工艺、洞库系统通风等多方面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及总结。  相似文献   

11.
对TMCP状态的桥梁钢Q370qD与不锈钢316L爆炸焊接复合板进行不同温度的热处理试验,通过测试和观察其性能和组织的变化,评价热处理温度对基材TMCP工艺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316L/Q370qD(TMCP)复合板的热处理,在保持基材组织不变的状态下,复合板的冲击性能、屈服强度、屈强比、晶间腐蚀等性能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对比研究了3组X80抗大变形管线钢的拉伸性能和显微组织,讨论微观组织尤其是第二相组态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组X80抗大变形管线钢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均呈圆屋顶型的连续屈服态,且纵向屈强比均小于0.85;硬相M/A组元对X80钢产生明显的第二相强化作用,随着M/A相含量的增加,材料屈服强度增大,屈强比主要受控于软硬结合的AF+M/A组元双相组织,硬相M/A组元的体积含量与屈强比表现出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3.
低淬透性钢是把含碳量为0.55—0.7%的优质碳素钢中的 Mn、Si 含量降低,改变脱氧工艺,并加入少量 Ti 作为变质剂以细化晶粒、提高强度、降低淬透性的一种钢材。由于不含 Cr,Ni,Mo 等合金元素,所以成本比20CrMnTi 钢低15%左右,可用于制作拖拉机齿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我国对低淬钢采用的是高频淬火工艺,它虽能获得一定的硬度,但磨损性能及其它性能低于渗碳钢。本文研究目的是使55DTi 低淬透性钢的性能接近或达到20CrMnTi 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北京正在建成世界上最现代化的大都市。2008年奥运场馆的建造与市政和交通系统的配套极大地促进了海内外设计与建筑行业对新型建筑钢材的选用和需求。特别是高层建筑和大跨度体育场馆等现代钢结构对于高强度建筑结构用钢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与市场需求。现代钢结构的特点往往是在三维空间的某一个方向上具有比其他二维方向超长的尺度。由于这一特点对材料性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除了一般工程结构对钢材要求的高强度、高韧性、可成型和可焊性以外,高层建筑用钢还要求低屈强比、高抗层状撕裂能力和耐火性能,桥梁用钢则要求相似的抗层状撕裂性能…  相似文献   

15.
对0.16C-1.38Si-3.2Mn双相钢进行轧制和退火处理,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等手段表征试验钢的微观组织和断口形貌,分析试验钢经退火后钢板的力学性能和加工硬化行为,重点研究了试验钢晶粒细化的强韧化机制。结果表明:试验钢在800℃退火后的显微组织主要由8.8%铁素体和91.2%回火马氏体构成。退火后的钢板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屈服强度为873 MPa,表现为连续屈服特征,抗拉强度为1483 MPa,总伸长率为11%,屈强比为0.58;试验钢的Mn含量、退火前的初始组织、冷轧大变形以及退火过程中关键工艺参数等都有利于试验钢退火板的晶粒细化,铁素体尺寸为1-2μm,马氏体板条束的有效晶粒尺寸为0.2-1.5μm。细小的晶粒有利于阻碍位错的运动和增加裂纹扩展的阻力,从而提高了钢板的强度和塑韧性。  相似文献   

16.
崔佩红 《安装》2007,(12):42-42
工程内容:两座5千立方米拱顶中间原料油罐,两座5千立方米内浮顶中间原料油罐的罐体、钢结构、泵房及整个罐区的电气、仪表安装。渣油灌区内六个1万立方米渣油罐体、钢结构、工艺管道、地下给水、电气、仪表及泵房等全部安装工程。  相似文献   

17.
模具钢稀土硼铝共渗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3Cr2W8V钢稀土硼铝共渗工艺,试验表明,共渗层具有高硬度(HV1800-2000),低脆性和良好的耐磨等性能,通过实际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李颖 《中国科技博览》2012,(20):329-330
简要分析了低合金低硅钢生产过程钢水增硅的原因;较为深入的研究.论述了减少和防止低硅钢生产过程增硅的原理,从转炉冶炼、挡渣出钢、顶渣改质、脱氧合金化方式、LF精炼工艺及连铸中包排渣等方面,详细制定了防止钢水增硅的措施,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低硅钢硅含量控制的工艺。结合了工厂的实际,满足了钢种的要求,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采用热模拟、力学性能测试和材料显微分析等试验技术,对X80管线钢在临界区加速冷却工艺下的组织性能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临界区加速冷却,X80管线钢可获得贝氏体+铁素体(B+F)双相组织。随着始冷温度的上升,试验钢的贝氏体含量增加,铁素体含量降低,导致屈服强度增高,塑性降低。当始冷温度为840℃时,显微组织以细小、多位向分布的贝氏体为主,辅以高密度位错的多边形铁素体。这种(B+F)双相组织使得试验钢的屈强比为0.80、均匀伸长率为10.0%、形变强化指数为0.12,满足了大变形管线钢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20.
加强油罐的防护,选择合适的防腐措施,对于提高油罐的使用寿命,减少油罐事故发生率是很重要的。文章针对原油储罐腐蚀的现状,对原油储罐腐蚀的三种情况:储罐内腐蚀,罐壁外腐蚀以及罐顶外腐蚀的腐蚀原因分别进行了分析,并对油罐的内、外腐蚀提出了具体的防护措施,同时对油罐防护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