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通过对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圆柱面热弯曲成型过程的工艺试验研究,论述了复合平板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和一定压力下弯曲成为标准圆柱面形状的成型工艺方法,包括这一过程的影响因素及常见缺陷,加热窑炉中的温度场分布规律,窑炉、模具的材料、结构以及合理的加热、加压工艺规范。  相似文献   

2.
节能墙体空心砌块热阻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有限差分法求解新型节能墙体砌块的三维温度场,将空气间层的热阻以导热、对流、辐射3种形式一一进行了计算,得到间层的热阻。进而采用电算法求出砌块的热阻,使得计算结果能精确地反映墙体砌块的热工性能。  相似文献   

3.
高温陶瓷窑炉温度场测量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杰  侯撑选 《陶瓷》2005,(4):26-28
论述了利用辐射能检测窑炉温度场的基本原理,并设计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陶瓷窑炉火焰温度场实时检测系统。研究表明,本系统可以准确的检测出窑炉内火焰的分布及温度场,及时发现由于火焰组织的不合理而引起的局部温度过低现象,为燃烧过程的控制提供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张玉杰 《佛山陶瓷》2003,(11):36-38
本文论述了利用辐射能检测窑炉温度场的基本原理,并设计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陶瓷窑炉火焰温度场实时检测系统。研究表明,本系统可以准确检测出窑炉内火焰的分布及温度场,及时发现由于火焰组织的不合理而引起的局部温度过低现象,为燃烧过程的控制提供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玻璃熔窑主要由上部的火焰空间和下部的池窑空间两部分组成。选用国内年产3万t玻璃纤维窑炉燃烧空间为物理模型,根据相应尺寸建立几何模型,并据此建立单元玻璃窑炉的燃烧空间三维数学模型,进而在FLUENT平台上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通过模拟得出了火焰空间的温度场、速度场分布压力分布及气体流动状况。从模拟结果可以看出,该数值模拟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单元玻璃窑炉内燃烧及气体流动的分布规律,对窑炉生产过程的指导和优化设计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基于制件与模具间接触热阻,建立了注塑成型冷却阶段传热的数学模型。采用数值模拟软件对结晶性材料聚丙烯(PP)和无定形材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注塑成型冷却阶段进行温度场仿真分析,研究了制件厚度及界面环境对制件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接触热阻对于聚合物冷却过程的温度场和冷却时间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随着聚合物厚度变小,效果会更加显著,接触热阻的影响程度因材料而异。仿真分析过程中,考虑接触热阻能够更加准确的预测冷却阶段的温度场。  相似文献   

7.
针对1.3 t/d玄武岩池窑进行数值模拟,建立纯氧燃烧池窑火焰空间和玄武岩玻璃液流动空间的三维数学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对池窑窑炉系统及通路系统进行数值模拟,获取池窑内部空间的速度场及温度场。通过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最大偏差小于8%,说明该数学模型能够比较客观的反映玄武岩池窑窑炉及通路空间温度场、速度场分布规律,这对了解窑炉工作原理、改善工况以及优化窑炉设计都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韩大河 《玻璃》2021,48(11):20-25
玻璃纤维窑炉作为玻璃纤维生产最重要的热工设备之一,被称为玻璃纤维生产的心脏.为了实现玻璃液熔制的高效节能和玻璃液高质量的输出,需掌握窑炉中高温玻璃液的运动轨迹,对生产过程实现实时控制.通过对窑炉内玻璃液的流动状态进行模拟,可以在提高产品质量、节约能源、降低废物排放、提高单位产出率等方面得到优化.以年产8万t玻璃纤维窑炉玻璃液为研究对象,通过使用ANSYS软件对窑炉生产状态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模型中温度场分布、速度场分布和电功率场分布情况,同时计算了不同电助熔参数设置对窑炉内玻璃液温度场分布以及速度场分布的影响,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窑炉内部实际的玻璃液流动场优化情况.  相似文献   

9.
潘小勇  钟贵全  丁志坚 《中国陶瓷》2007,43(6):29-30,28
以计算机为媒介,运用Visual Basic语言编程,结合相关热工计算过程,对隧道窑窑车加热过程中内部温度场进行仿真研究。将计算机仿真结果用来指导窑炉热工行业,可以有效地减轻实验的劳动强度,提高实验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在窑炉砌筑方面,为窑炉工作者砌筑轻质、节能的窑车提供比较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平板热管测试系统热源装置中电加热棒的位置分布对热源表面温度场分布、平板热管测试热阻的影响,设计了4种不同电加热棒位置的热源装置:电加热棒横向插入加热块中,且中心轴距加热块上表面的高度H分别为5,10,15,20 mm。研究结果表明:加热面存在一定的温差,且随加热功率的增大而增大。在辐射传热条件下,当加热功率为7 W时,高度H为15 mm的加热块,其加热面温差为2.05℃,表面热阻为0.13℃/W,电加热棒与加热面温差4.55℃;在强制空气冷却的条件下,当加热功率为60 W时,高度H为15 mm的加热块的表面热阻、平板热管测试热阻分别是高度H为5 mm的81.79%、91.23%,较其他3种热源装置,更符合平板热管性能测试要求。在验证模型正确的基础上,通过数值计算,进一步细化研究得出电加热棒的最佳位置为H=14 mm。  相似文献   

11.
陶瓷窑炉NOx的污染与防治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对造成环境污染的陶窑炉废气中的主要有害成分NOx的成因及影响因素、主要治理方法等进行分析,并就更好消除陶瓷窑炉废气中的NOx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两种窑车结构方案,并通过VB编制窑车内部温度场通用计算机程序,计算出窑车衬料中的温度场。为分析窑车蓄热量和散热量、设计更加合理的低蓄热窑车打下基础和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3.
Rates of Heating by Convection and by Radiation in a Muffle Kiln, 38°×18°× 36° high, were each determined for temperatures from 350° to 800°C from measurements with a steady flow water calorimeter whose surface was first gold plated and then covered with a mixture of platinum black and lamp black. Taking the reflecting powers as 91 and 4 per cent, respectively, for the two surfaces, the radiation heating increases approximately according to the Stefan-Boltzmann fourth power law, while the convection heating comes out proportional to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calorimeter and muffle; that is, C=γ(T-t) where γ= 2.34×10−4 gm. cal./cm.2 sec. The ratio of convection to radiation decreases from about .40 at 350° to .10 at 800°C, so that for the higher temperatures the convection heating may be neglected in rough computations of the rate of heating in such a kiln.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1700℃高温双向推板窑性能、结构,进行了节能比较和节能分析,提出了探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魏刚 《炭素技术》2011,30(4):55-57
在外然式隧道窑焙烧生产控制中,为确保生产连续和焙烧温度的稳定,对隧道窑焙烧热烟气实施有效地控制,将隧道窑焙烧热烟气温度控制与隧道窑燃烧室和隧道窑加热区焙烧带的温度控制紧密联系起来,实施有效地结合与统一。结果表明,隧道窑焙烧温度实现超前控制使生产稳定,设备使用周期相应延长,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陶瓷隧道窑热量消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陶瓷隧道热工测定结果,分析了匣钵和瓷重比值、窑车和瓷重比值、漏风量、窑炉单位体积的产量、窑顶外表温度、窑体外表面温度、烧成温度、烧成带温差、加热带长度、窑道利用率对热量消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许珂敬 《中国陶瓷》2001,37(3):35-36,53
微波加热醇盐溶液沉淀法、高浓度溶液的水热分解法、低温水热合成法、酸水解法以及溶胶-凝胶-酸水解法等是最近国内外研制纳米ZrO2微粉的最新方法。这些方法各有特色,与传统方法比较,更科学更合理,是值得推广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将极大螺旋藻用高渗液低温浸泡、经(NH4)2SO4沉淀、透析后,经过改进的羟基磷灰石柱层析2次纯化得到试剂级的藻蓝蛋白。比较了干藻粉在不同高渗液的渗出液条件下藻蓝蛋白的得率和纯度。建立了低温浸泡时PC得率与纯度和时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简易可行而高效的羟基磷灰尘石制法。  相似文献   

19.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CFX研究多腔回转炉中催化剂颗粒的加热过程,预测物料在高温段的驻留时间,计算炉内物料、空气和炉壳的轴向温度分布及炉内热量分配. 结果表明,将空气进口速度增大至2.5倍,驻留时间缩短至0.978倍,多腔回转炉消耗的电能增大至1.918倍,电能消耗主要由炉外壁向外散热转变为空气升温吸热;将物料进口速度增大至5倍,驻留时间缩短至0.193倍,多腔回转炉消耗的电能增大至2.047倍,电能消耗主要由炉外壁向外界散热转变为物料升温吸热;将多腔回转炉的热传导系数增大至4倍,驻留时间延长至1.007倍,多腔回转炉消耗的电能增大至1.147倍,电能消耗主要是炉壳外壁向外界散热. 降低空气进口速度、适当减小催化剂进口速度和提高炉壳热传导系数对多腔回转炉的设计至关重要. 模拟的炉壳温度与测量数据在规律和数值上都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20.
Conclusions The special features of the small (working volume capacity 6. 8 m3) tunnel kiln for firing corundum refractories are: firing with a gas-air mixture, absence of combustion chambers between the charges, absence of end doors, and slow kiln truck speed (13 cm/h). The corundum bricks are fired in the kiln for 136 h at 1660°C.The gaseous medium of the firing zone contains oxidizing and reducing components.The faults of the kiln are: nonuniformity of the firing of the bricks, inadequate firing temperature level, and unsatisfactory performance of the first six positions of the heating zone where heating takes the form mainly of a thermal shock in the region of the last two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gas flow) pairs of connections for the extraction of the combustion products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conomics of the firing process, it will be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heat insulation of the kiln channel, to provide channels in the floor, and to modify the heating and gas extraction systems.Translated from Ogneupory, No. 7, pp. 8–15, July, 197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