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本智 《规划师》2010,26(10):108-112
农村集中居住模式是全域城市化背景下发达地区农村居住发展的新模式,也是实现缩减农村建设用地目标的有效途径,其的推广能够满足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保护耕地、改善农民居住环境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在实践中,宁波市镇海区主要采用集中居住区和村民居住点两种模式推进农村的集中居住,重点解决规划实施中存在的行政村合并、相应配套政策完善、农村传统文化与地域特色保留等难题,提高村民对农村集中居住模式的认可度,推动其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方兴未艾。特别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战略,新一轮新农村建设集中居住点的规划实施,农民迁入集中居住点的热情进一步高涨,这必将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居住条件的改善,推进城乡、  相似文献   

3.
农民集中居住在表征上是建设集中居住区,将农民集中到新型社区居住,以缓解农村土地零散经营状况、破解"空心村"问题,最终达到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加快实现城镇化的目的.它是在经济发展、文化观念更新等背景下,以经济要素流动、精神文明提升等为驱动因素,将原有散落在自然村的居民向城镇和新的集中居住点转移的过程.因此,农民集中居住不仅...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在小城镇建设发展过程中,坚持"三集中、三靠近"原则,紧紧抓住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历史机遇,以改善农民居住条件为目标,以集约利用土地为前提,以集聚多方投入为手段,不断推进产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着力打造"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特色彰显、环境优美、宜业宜居"的小城镇,不断推进全区小城镇建设工作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高岳 《山西建筑》2012,38(28):11-13
针对江苏地区农民集中居住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农民住房建设管理、优化农民集中居住建设的思路和建议,分别从分类指导,相关政策研究,规划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更好地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 苏州是国家级城乡一体化改革试点城市,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了农民集中居住的探索.本文以苏州为例,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建设年代的数十个农民动迁小区开展了广泛的调研,分析了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不良后果,围绕农民向市民转化过程中独特的需求特征,提出了针对性的农民动迁小区规划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科学考量农民的集中居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枫 《城乡建设》2011,(1):28-32
目前,全国各地陆续推行农民集中居住,改善了农民的居住环境,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期会客厅对话中国社科院发展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党国英、山东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聂家华、南开大学教授程同顺、华中农业大学法学系主任李长健,共同探讨农民集中居住问题。  相似文献   

8.
农民集中居住项目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农民集中居住项目绿色低碳建设是“双碳”政策和乡村振兴背景下的重要发展方向。总结了我国绿色低碳乡村建设的发展理念,综述了国内外绿色乡村建设标准体系。选取上海市5个典型农民集中居住项目进行现场调研访谈,分析得出住户用能现状和绿色低碳技术应用情况。对国内典型绿色乡村建设评价标准进行绿色低碳技术频次分析,结合上海市农民集中居住项目绿色低碳调研现状及相关政策归纳重要指标,整合构建了关注单体层面的农房绿色低碳评价指标体系和关注社区层面的农村绿色低碳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我国农民集中居住项目绿色低碳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不断提开,如何才能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需求,是我们设计者的共同心愿.本文主要是根据自身工作经验,从绿色建筑设计角度出发,阐述了绿色建筑设计的相关问题,为人们的居住环境提供相关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村庄建设、农民建房热持续升温,农村面貌、农民的居住条件明显改善.而在不少地方,村庄建设实际上仍处于一种自发、无序的发展状态.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1.
吴春辉  杨坤丽 《四川建筑》2012,32(4):265-267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夏热冬冷地区的冬季采暖需求将会越来越高,农村居民利用沼气进行供热可以改善居住舒适性并且是节能环保的措施之一。文中分析了盐城地区沼气发展的优势,从沼气产量、供热需求量和经济效益的角度探讨了农村居民住宅利用沼气进行供热的可行性,为推广农民集中居住提高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2.
程杰  郝斌  刘幼农 《建筑节能》2011,39(6):75-78
通过调研天门农村发展水平及部分典型居住建筑概况,分析了农村居住建筑能耗现状和能源费用情况。结果表明,天门农村居住建筑能源消耗主要集中在炊事、照明及家用电器、生活热水3个方面,能源费用主要为电费。同时提出了适用于天门农村居住建筑的节能技术,如更换外窗,自然通风与太阳辐射得热、太阳能光热利用等,为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农民居住条件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农民集中居住为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和促进土地集约利用作出巨大贡献。以松江区黄桥村试点为例,对比分析进镇集中居住和村内平移归并两种典型模式的利弊,指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集中居住应重视农村的长远发展和长效利益,进而提出优化建议:综合考虑农民意愿和资金平衡,通过政策梯度设计,分类引导农村的宅基地减量和归并,并按等价原则探索多元安置模式;适当引入社会资本,整合各级政府力量和涉农资金,共同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3,(3):46-47
基于对天津农民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民移居中心村集中居住的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是否为村干部、家中有无未婚男性、家庭总支出、家庭收入主要来源等因素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年龄、农民家庭规模、故土情结、对现居村庄生产生活环境的满意程度等因素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基于上述结论,应加大政策宣传教育力度、做好示范中心村建设、建立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决策机制、消除农民对集中居住的顾虑、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以来,全国掀起了新农村建设的高潮。宿迁市根据当地的实践,总结了"农民居住向居住区集中、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农业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三集中"经验。本文着重介绍宿迁市在实施"农民居住向居住区集中"过程中的实践和探索。将宿迁农民集中居住区分为城市社区型、村庄内部优化型、村庄新建型三种类型,并以三个典型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建设为例详细介绍了宿迁市近年来在农民集中区建设方面的经验和问题,并提出在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推进过程中应着重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提升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管理水平,四川省成都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就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管理工作中强化工作机制、解决突出问题和建立长效机制等,明确了具体工作要求,以切实提高农民集中居住质量。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农村建设"城镇化"思路的提出,各地陆续掀起了一股新农村建设的热潮.在江苏,一项政府发起的"农民集中居住"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通过将原有的自然村撤并改造,兴建统一规划设计的农民住宅区,以此改善农民居住条件,节省农村居住用地,实现农业和农村工业的规模化经营.  相似文献   

18.
泰州市高港区:抓住重点 合力推进村庄整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突出重点,科学规划 规划包括农民集中居住点规划和保留村庄的整治规划,内容以推进集中居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核心,突出农村道路改造、垃圾收运、污水处理等重点.通过科学规划,引导建设整治,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用地集约、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生产生活环境良好的农民新型社区.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完成后,经过专家评审,按规定程序进行报批,并将规划方案统一制作公示牌,在各村进行公示.  相似文献   

19.
张逸  忻隽 《规划师》2007,23(11):42-44
新农村规划首先应该从农民调查入手,从调查中剖析农民的居住结构、就业情况及对公共设施的需求,从规划上合理预测农村的居住结构,提高公共设施配套水平,有重点地开展村落整治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20.
创造居住环境的生态系统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精神追求的层次也逐步上升,对环境生态与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强,居住观念也开始从单纯的"生存需要"转变为"环境需求",人类生存环境呼唤着生态的回归.本文主要是从建筑选址、声、光、热、空气、绿化、文脉、生态建材系统等几个方面来说明"以人为本",创造居住环境的生态系统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