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含氧气氛下氧化铁基高温煤气脱硫剂再生行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以钢厂赤泥为主要组分制备的氧化铁基高温煤气脱硫剂,在固定床反应装置上考察了再生温度、空速以及氧气含量对初次再生行为的影响,并通过XRD,XPS等测试手段表征了再生前后氧化铁基高温煤气脱硫剂物相组成.研究结果表明: 600 ℃,4 000 h-1和6%O2为含氧气氛下氧化铁高温煤气脱硫剂的最佳再生条件;脱硫剂中FeS再生后转变为Fe2O3和SO2,以及少量的单质硫;再生温度、氧含量影响硫酸盐生成,硫酸钙是再生增重和再生后活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对优选出的Fe/Mn摩尔比为7∶3的7F3M系列复合氧化物吸附剂进行孔结构特性和活性组分形态的表征及其还原、硫化性能的考察,主要研究焙烧温度对吸附剂比表面积、孔体积和活性组分存在形态及其含量的影响,并与不同焙烧温度制得的吸附剂在不同空速和硫化温度下的脱硫行为进行关联。结果表明:焙烧温度升高,吸附剂比表面积和孔容逐渐增大,600 ℃时达到最大值;继续升高焙烧温度,吸附剂表面会因烧结而使其比表面积和孔容急剧下降;吸附剂的还原性随焙烧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这直接影响吸附剂中活性组分铁和锰的存在形态;吸附剂在脱硫反应过程中的活性组分也与其硫化反应的温度有关,硫化温度越高,铁锰各形态活性组分的化学反应能力越低,吸附剂中Fe3O4的含量在硫化反应过程中起主要作用。600 ℃焙烧制得的7F3M600吸附剂在2 000 h-1 ,500 ℃下具有最佳的脱硫行为,其脱硫效率高于99%的稳定运行时间大于30 h,硫容最大可达45.56 gS/100 g吸附剂。  相似文献   

3.
以钢厂赤泥为活性组分,以聚苯乙烯(Polystyrene)微球为造孔剂,加入一定量黏土作黏合剂,经干混法制备氧化铁脱硫剂。采用压汞法、氮吸附、XRD对脱硫剂进行表征;采用热重法考察了氢以及预还原对脱硫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氢与无氢气氛下氧化铁脱除H2S的行为不同,有氢气氛下氧化铁脱除H2S的速率小于无氢气氛下的脱硫速率,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两种气氛下氧化铁脱硫的机理不同;脱硫剂在经H2深度预还原后,呈现出低价态,低价铁的本征硫化速率虽然高于氧化铁,但由于过度还原会引起脱硫剂的结构塌陷,反而会抑制脱硫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4.
采用工业硝酸铈Ce(NO3)36H2O为原料进行热解制取脱硫活性组分CeO2,然后利用干混法制备CeO2高温煤气脱硫剂。通过BET、XRD、强度仪等测试手段,对脱硫剂的孔容、比表面积、晶型以及机械强度等进行了表征;同时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不同焙烧温度、不同造孔剂含量以及不同黏结剂对脱硫剂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0~800 ℃的范围内,随着焙烧温度的增加,比表面积迅速增大,孔容也大幅度上升,机械强度也呈现增加的趋势,并且脱硫效率也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且造孔剂含量的增高,脱硫效率也有增高的趋势,但机械强度有所降低。选用膨润土作为黏结剂更有利于氧化铈脱硫剂的脱硫过程。故合适的焙烧温度、适量造孔剂的加入及选用合适的黏土都可以改善氧化铈脱硫剂的脱硫活性。  相似文献   

5.
钛酸锌高温煤气脱硫剂的活性评价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钛酸锌高温煤气脱硫剂固定床的寿命进行61个循环的不间断评价试验,历时2 500 h;对不同工艺条件下脱硫剂脱硫活性、再生条件及使用寿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脱硫温度600 ℃时脱硫剂的穿透硫容最高,表明脱硫剂的活性最好;进口H2S浓度对脱硫剂活性有一些影响,但不是很大;脱硫时空速加大可以有限地提高脱硫剂的穿透硫容.但空速过高时会使脱硫剂的脱硫效率下降;脱硫剂为700 ℃再生时效果最好;在61个循环的不间断地评价试验过程中,脱硫剂的穿透硫容呈缓慢下降趋势,最终仍能保持在初始硫容的70%左右.  相似文献   

6.
高温煤气脱硫剂及工艺的开发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部分铁、锌、铜和锰系典型脱硫剂的脱硫和再生试验温度、压力、H2S浓度及再生气组成等参数,阐述了不同床层高温脱硫反应器的特点及对脱硫剂的基本要求,如脱硫剂粒度、耐磨性、硫容和反应性等,给出9种开发中用于IGCC的高温煤气脱硫工艺及其床层特征、所用脱硫剂和开发现状,最后提出了高温煤气脱硫进一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高温煤气脱硫剂及工艺的工发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部分铁,锌,铜和锰系典型脱硫剂的脱硫和再生试验温度,压力,H2S浓度及再生气组成等参数,阐述了不同床层高温脱硫反应器的特点及对脱硫剂的基本要求,如脱硫剂粒度,耐磨性,硫容和反应性等,给出9种开发中用于IGCC的高温煤气脱硫工艺及其床层特征、所用脱硫剂和开发现状,最后提出了高温煤气脱硫进一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矿冶》2013,(Z1)
采用OM和SEM的试验方法分析了低碳冷镦钢空气气氛下连续氧化行为及精轧、吐丝温度对热轧盘条表面氧化铁皮厚度及相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970℃和1160℃是快速氧化起点,氧化速率急剧增加,在700℃以下氧化速率非常缓慢。随着精轧和吐丝温度的降低,氧化铁皮总厚度减小,FeO厚度大幅度降低,而Fe2O3厚度增加,Fe3O4厚度变化幅度较小。现场生产精轧温度控制在890~950℃,吐丝温度控制在890~920℃,能获得满足氧化铁皮厚度15~30μm,FeO百分含量为65%~80%,先共析或共析转变生成Fe3O4是机械除磷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控制450~550℃的保温时间或冷速是提高机械除磷率的方法,为工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综合利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s)产生的高温水蒸气及CO2尾气,采用流化床气化装置对水蒸气、O2、CO2气化晋城无烟煤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气化温度为900 ℃时,增加水蒸气/CO2摩尔比,促进了煤的水蒸气气化反应和水汽变换反应的发生,使气化制得的合成气中H2含量增加,CO含量先增加然后基本保持不变;随着气化剂中O2流量的增加,合成气中CO体积分数先增加后减小,当气化剂中水蒸气、CO2与O2的摩尔比为14∶56∶30时,合成气中有效成分(CO+H2)体积分数达到最大(44.9%);此外,优化得出赤泥的最佳添加量为8%,其含有的氧化铁等催化成分可以显著提高合成气中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10.
《煤炭技术》2015,(11):247-249
利用灰熔融温度测定仪、XRD、SEM-EDX探究了高温弱还原性气氛下,Fe2O3对林南仓煤灰熔融温度、渣样矿物组成,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Fe2O3含量增加,煤灰特征熔融温度呈先下降后缓慢上升的趋势。灰渣中赤铁矿主要转化为铁尖晶石等低温共熔物导致煤灰熔融温度降低;在高Fe2O3添加量下,剩余的赤铁矿转化为磁铁矿,导致灰熔融温度升高。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煤气中的H2S对其在后续利用中造成的设备腐蚀和催化剂失效等问题,必须在煤气利用之前将其中的H2S脱除。以半焦为载体,硝酸锌及其与不同比例硝酸锰、硝酸铜混合的双组分或三组分溶液为前驱体,采用加压浸渍法制备了热煤气中H2S精脱除用吸附剂。在固定床硫化装置上对各吸附剂的中温精脱硫性能进行了系统的测试,并借助XRD分析了含不同活性组分的吸附剂硫化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固定床硫化测试结果显示,加压浸渍法制备出的吸附剂在500℃时可将煤气中的H2S从500×10-6脱除到0.1×10-6以下(H2S脱除率大于99.98%);复合锌锰铜吸附剂Z20M4C6SC的穿透时间最长达到56 h,此时最大穿透硫容为13.84%。XRD结果显示,将Cu O添加到锌锰双组分吸附剂中,可以生成锌锰复合物Zn Mn O3,结合固定床硫化测试结果,说明Zn Mn O3的出现对脱硫反应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在台架中压流化床反应器上进行的钛酸锌脱硫剂的热煤气脱硫和脱硫剂再生试验。比较了不同温度下的脱硫效果。钛酸锌脱硫剂的脱硫效果显著,较高的温度可得到较高的硫容量和较低的硫化氢出口浓度,脱硫剂可得良好的再生,较高的氧气浓度和加快再生过程速度。4个循环试验后的脱硫剂与新鲜硫剂进行了热重分析和磨损性能等的比较试验,脱硫活性仅微弱下降,而耐磨性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3.
Research on improvement in Zn-based sorbent for hot gas desulfuriz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troduction Integrated Coal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 (IGCC) process is seemed to be one of the most pro- spective coal-based power generation technologies in this century because of its high efficiency and low emission. After HGD process replace the atmospheric sulfur removal process, the IGCC efficiency can be increased by 0.5 %~1.5 % [1-3]. Many researchers [4-11] have done a lot of work on developing sorbent and process for HGD. In CCRI the research & develop- ment works on sor…  相似文献   

14.
烟气联合脱硫脱硝活性焦再生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一种用无烟煤制备的活性焦进行烟气联合脱硫脱硝(SO 2 和NO)实验,对两个不同再生终温下脱硫脱硝后的样品分别进行5次循环再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550 ℃再生终温下的样品脱硫和脱硝性能均先降低后升高;450 ℃再生终温下脱硫性能稍有降低,脱硝性能增加。对再生过程进行分析发现,SO 2 脱附比较完全,达到95%以上;5次再生后的样品碳反应量达到2.77~3.08 mg/g;NO在脱硫反应器中与SO 2 形成中间产物,导致NO脱除效率提高;NH 3 存在两个脱附峰:第1个脱附峰对应温度较低,以物理吸附的NH 3脱附为主;第2个脱附峰对应温度较高,以(NH 4 ) 2 SO 4 和NH 4 HSO 4 的分解为主。  相似文献   

15.
以4A分子筛(4A),γ-Al2O3(AL),活性炭(AC)和半焦(SC)4种物质作为载体,硝酸锌为活性组分前驱体,采用加压浸渍法制备了系列负载型氧化锌精脱硫剂。借助XRD、BET和固定床脱硫性能测试等手段对负载型氧化锌精脱硫剂的物性参数及其脱硫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显示,载体的种类影响吸附剂中活性组分的成分,进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