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山东沂蒙抽水蓄能电站内竖井众多,且所有竖井工程均采用提升系统施工。提升系统成为本工程竖井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点。简述竖井提升系统施工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危险源辨识及预防措施,并据此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制度,对施工过程加强控制,取得了本工程所有竖井均按期开挖完成且未发生安全事件的良好效果。本工程竖井提升系统施工安全管理经验可供类似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2.
李毅 《山西建筑》2012,38(15):201-202
以云中山隧道竖井施工为例,结合竖井施工工程特点,从井架安装、井身段施工、竖井初期支护等方面阐述了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工程最终顺利完工,为隧道竖井设置工程积累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3.
以华中科技大学山洞实验室竖井工程为背景,通过对常用竖井施工方法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模板平台系统的竖井衬砌混凝土施工新方法,并取得良好工程实用成效,可为类似竖井衬砌施工提供良好借鉴。  相似文献   

4.
结合明月山隧道的工程概况,介绍了该隧道通风竖井施工的设备,详细地阐述了该通风竖井的施工方案及方法,并提出了施工注意事项,从而完善隧道通风竖井施工工艺,积累隧道工程通风竖井的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5.
长大公路隧道通风竖井通常建设在地应力作用的岩体区域,地应力状态是影响竖井工程稳定性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为探明高地应力状态对深大竖井围岩的应力演化和变形规律的影响,依托米仓山特长隧道通风竖井工程,采用数值模拟对不同应力系数的竖井施工过程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应力条件下大断面竖井沿不同深度的围岩应力特征及径向位移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相差较大地应力系数对围岩位移分布规律产生较大影响;围岩径向位移与围岩级别及竖井深度呈正相关性,围岩级别变差比竖井深度增大对围岩径向位移的影响更为明显;但当竖井深度超过200 m时,随地应力系数增大竖井径向位移速率急剧增大;不同围岩级别条件下随竖井深度和应力系数的增大,径向应力和切向应力都呈增大趋势,但增大趋势较平缓;研究成果可为类似竖井工程的科研、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市政技术》2016,(5):87-90
对北京地铁6号线西延工程田村站施工过程中采取的下部扩挖异形断面竖井施工技术及方法进行研究,总结出异形断面竖井施工过程中的变形规律和控制要点。通过对扩挖竖井施工与普通竖井施工过程的参数和效果进行对比,全面分析了扩挖竖井在地铁施工过程中的适用性,可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倒挂井壁法竖井施工对周围地表的影响,以贵阳市轨道交通1号线为工程背景,运用基本理论与现场实测数据对竖井周边的地表以及竖井圈梁的变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竖井开挖深度增加,竖井周边地表及圈梁的变形也在不断增加,越靠近竖井的地层变形量越大;竖井施工对周围地层的影响半径大约为10 m;靠近竖井的地层多表现为沉降,远离竖井的地层多表现为隆起;横向通道的施工对竖井有很大影响。工程所应用的倒挂井壁法竖井施工效果良好,变形符合预期,可以为后续的竖井施工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宣武门地铁站改造工程为背景,为解决竖井施工对既有线结构变形控制问题,根据既有4号线宣武门站西北出入口变形控制要求,初步设计改造工程竖井方案,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验算方案可行性,并得到既有线出入口结构的变形规律,结合位移变化拐点,获得竖井开挖关键控制点,研究结论对改造工程西北竖井的设计施工具有指导意义,对宣武门站既有4号线结构变形控制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文学 《山西建筑》2004,30(15):200-201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竖井的联系测量法,对工程概况、竖井测量的基本原理、竖井高程测量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指出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测量精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在长大公路隧道中,隧道通风竖井的修建不可或缺,通风竖井的修建对隧道施工及运营具有重要意义,现有各类研究针对深大竖井的具体施工和工艺较为缺乏。文章以米仓山深大竖井为例对隧道竖井施工竖井和工艺流程进行研究,详细介绍了竖井具体施工流程和施工方法,包括钻爆、出渣、支护等一系列参数和机械配套等,可为今后类似竖井工程提供参考,降低竖井施工复杂程度。  相似文献   

11.
已有工程结构震害表明强震作用下地下竖井结构安全性面临严重的威胁。实际工程中竖井结构不可避免面临穿越岩土交界面的问题,然而穿越岩土交界面地层环境下的竖井结构地震响应规律和损伤机理尚未明确,因此,该文主要开展竖井衬砌壁厚及岩土交界面相对刚度对竖井水平地震响应影响研究。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了岩土交界面场地与竖井结构的三维土-结构相互作用模型,采用等效线性化的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对水平地震动作用下的竖井内力分布及直径变形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平地震作用下竖井在岩土交界面位置处产生的内力突变,且衬砌厚度越大竖井产生的轴力和弯矩越大,直径变形率越小;相同地震作用下,在岩土层相对刚度较大时,岩土交界面处竖井内力及变形均大于岩土相对刚度较小工况。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应对竖井结构穿越岩土交界面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根据大连地铁1号线高新园区站—河口站区间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制定了竖井的支护措施,阐述了竖井侧墙开横通道马头门的施工技术,并对竖井结构进行了受力分析,保证了竖井施工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1引言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是一项特大型长距离跨流域调水工程。穿黄隧洞是南水北调总干渠穿越黄河的关键性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标志性和控制性工程。穿黄隧洞采用盾构法施工。根据盾构法施工要求,在竖井南、北两岸需设南岸施工竖井和北岸施工竖井,作为盾构始发和到达之用。地连墙因其良好的抗渗、挡土、承重等功能,首选作为竖井深挖围护结构。该地连墙是目前国内成墙最深,厚度最厚,开挖深度最大的案例之一,施工精度要求极高,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坪子上高瓦斯隧道通风竖井施工难题,文章经实地调研,并结合国内反井钻机的技术发展,编制出适用于工程的反井法施工及关键控制技术,实现了坪子上隧道通风竖井的安全、快捷施工,并极大节约了工程成本。通风竖井的反井法施工方案可供今后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深大竖井工程存在的风险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粗糙集的模糊综合评估方法,得到深大竖井安全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所占权重,据此结果对深大竖井安全风险等级进行评判。首先,通过分析实际工程环境并结合相关工程经验建立深大竖井工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其次,通过专家评分的办法对各指标因素进行量化,统计得到指标因素评价集合,并通过粗糙集理论针对指标因素进行约简,去除冗杂因素,利用属性重要性评价得到各指标因素的权重;最后,通过模糊评价定量计算了深大竖井的风险等级,并结合风险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对策,为工程提供了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地铁工程建设进程与速度的加快,地铁工程建设的条件日渐复杂,地铁施工中的施工竖井也日益增多。论文以某工程竖井为例,通过分析现场2个施工竖井及周边地表的沉降变形,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得到相应的变形规律,可为今后此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软弱地层超深竖井的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主要介绍了南水北调中线一期穿黄工程,在黄河滩地软弱地层(地层为砂层)修建超深竖井(竖井深度50.5m)的工程实例.通过合理的设计,克服了地下水位高;地质条件复杂等因素的制约.文中详细阐述了修建超深竖井的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8.
结合昆明市地铁圆通公园站竖井工程,介绍了沉降监测系统和振动监测系统相结合的竖井沉降监测方法。阐述了沉降监测和振动监测的主要监测方式,提出了在竖井开挖过程中引入监测系统的必要性,并通过理论分析得出竖井开挖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9.
《门窗》2017,(1)
以大连市下穿马栏河电力隧道竖井工程为背景,综合比较了竖井设计的三种方法,对竖井开挖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别用安全系数法和应力分析法对初期支护结构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尚小军 《山西建筑》2010,36(27):150-151
针对神木县城供水工程基本情况,对竖井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冻结法在竖井施工中的应用做了介绍,同时提出了采用冻结法堵水方案,解决了竖井穿越深层流砂段施工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