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描述了改革开放30年来江苏省高淳县的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状况,并运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其他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对该县的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固定资产投资与第二产业是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与第一产业关系尚不明显,而第三产业是固定资产投资的格兰杰原因且第三产业增长变化与固定资产投资变化是负向关系。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1989—2010年浙江省统计资料中GDP与外商直接投资(FDI)数据,构建时间序列回归模型,运用变量的平稳性(ADF)检验、协整检验以及Granger因果检验,对FDI与浙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可以看出,FDI有力地促进了浙江经济的增长,而浙江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吸引FDI的原因,两者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有效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来促进浙江经济增长提出了科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外商直接投资额不断增加的同时,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差距也越来越大.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差距拉大产生了影响.为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必要进一步改善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完善引资政策,在中西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4.
文章根据2013年《江苏统计年鉴》中13个地级市的相关数据,经整理汇总成固定资产投资资金和三大产业地区生产总值两部分指标变量,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法中的典型相关分析构建了典型相关模型,定量分析了固定资产投资资金和三大产业之间的关联性,得出了2对典型相关变量,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结论表明,江苏13市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的来源主要是国内贷款和自筹资金两部分,这两部分的资金更多地流向第二和第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所占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5.
电信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波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考察我国电信固定资产投资波动特征基础上,对1979—2007年间电信固定资产投资波动与电信消费波动进行了协整检验,并运用有限分布滞后模型分析了两者的动态关联性。研究表明,电信固定资产投资波动与电信消费波动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固定资产投资波动性根本上是由电信消费波动引致的,但同时也与投融资体制和电信产业政策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经济方法,对青海省1990年-2008年间经济增长(GDP)、投资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关系作实证研究。最终得出青海省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之间存在的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和短期调整模型。  相似文献   

7.
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了浙江省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间的地区差异和产业差异.通过对2005年至2010年的全省11个地区的三大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和GDP的年度面板数据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包含11个地区的面板数据总体模型;并且将全省分为浙东北和浙西南两大区域,分别进行面板数据分析与建模.根据所建立的模型,我们得出了全省平均而言的三大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弹性系数,以及浙东北和浙西南两个地区的第二、三产业中的固定资产投资弹性系数.  相似文献   

8.
通过ADF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温州人力资本对温州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温州的人力资本与温州的经济增长无明显关系,温州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限,最后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9.
Granger检验结果表明,西北和全国贷款规模与经济增长均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西北地区贷款规模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置信度较低。由自回归发现西北贷款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子是0.294935,全国为0.429096,进一步证实西北地区贷款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地弱于全国。检验分析还表明西北地区贷款规模对GDP的作用时滞较长。西北地区货币政策低效的直接原因为投资对经济增长拉动力度弱,深层次背景在于政府投资占比大,内向型区域经济特征等因素使西北地区投资收益率低。  相似文献   

10.
电力消费与其相关因素计量经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协整分析与向量误差校正模型的研究结果,证明中国电力消费与GDP,固定资产投资,人口数量等经济因素间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依据电力消费与经济发展要素数据自身的变化规律,预测了中国“十一五”电力消费量;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证明中国电力消费与GDP,固定资产投资之间具有双向且长期稳定的因果关系,从而解释了经济的高增长并非带来电力消费的高增长,为宏观调控与指导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经济评价中回收回定资产余值是在评价期期末,固定资产净值以资金回收的形式进入现金流.由于固定资产投资方式的不同(如一次性投资和滚动投资)以及评价期长短的不同(一般6至15年),回收固定资产余值对经济评价结果影响很大,甚至于改变项目可行性的结论.通过对不同投资方式及评价期开发方安的经济评价,提出了对固定资产净值处理方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ARIMA模型及其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RIMA模型是一类精度较高的时间序列短期预测模型,借助于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5.0对吉林省1980~2005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数据,建立了ARIMA(3,1,2)模型,并对未来几年吉林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进行了预测分析,很好的解决了非平稳时间序列的建模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当前经济形式的基础上 ,探讨了通货膨胀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影响和经济分析方法 ,并深入讨论了通货膨胀条件下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4.
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投资渠道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情况,论述了对不同投资主体建设项目,实行不同的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的方法,从而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良性循环和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利用湖北省1978—2009年资本形成、最终消费与GDP相关数据,通过进行协整分析和因果关系检验,建立了三者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并运用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揭示了湖北省投资、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关系。结果表明,湖北省投资与经济增长呈双向强因果关系,消费与经济增长、投资与消费之间只存在单向因果流,经济增长仍为投资驱动型;最终消费对GDP的产出弹性为0.606,资本形成对GDP的产出弹性为0.340,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显著强于投资。  相似文献   

16.
建筑业投资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和乘数理论,分别从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研究了建筑业投资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的拉动乘数、影响力系数和投资乘数。以2007年福建省投入产出分析表为依据,对2009年福建省建筑业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比较分析,验证了投资乘数理论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相对我国其他省市,福建省建筑业的拉动乘数、影响力系数及投资乘数处于中等偏下水平,需进一步加大建筑业的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7.
基于辽宁省三次产业的产值数据,利用Johansen协整和误差修正,建立三次产业产值的VEC模型,进而得出辽宁省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和三次产业间的相互拉动关系.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得出教育结构变量和产业结构调整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基于VAR模型对辽宁省三次产业的产值占比与高校各学科招生增长率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三次产业的产值占比与学科招生增长率的多元线性关系.对三次产业的产值与学科招生人数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三次产业产值与学科招生人数的多元线性关系.为辽宁区域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方式转变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