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低温推进剂集成管理技术是面向未来火箭上面级长期在轨、多次启动任务的新技术手段。以上面级在轨滑行5天的奔月任务为背景,采用AMESim仿真平台搭建低温推进剂集成管理模块系统模型,开展滑行段工作过程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低温推进剂集成管理模块内组件工作占空比作为组件重要工作特征及工作参数,随姿控、电池充电等低温推进剂集成管理模块工作阶段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2.
半人马座D-1T是与大力神Ⅲ助推火箭组合的半人马座高能上面级的改进型。对半人马座进行修改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对任务的适应性和可靠性,和提供三次起动的同步轨道能力。加在它外壁上的防辐射层能明显地减轻向液氢箱中的热传导。这种防辐射层,与新研制的由计算机控制的推进剂箱排气和增压系统相配合,在轨道滑行期间可以采用经过改进的推进剂管理技术。不要对推进系统和推进剂系统做多少改变,就可以使它们适应于同步轨道任务的要求。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减少单点故障的数量,各个系统普遍采用了复份技术。 1974年初将进行验证性飞行试验来验证大力神/半人马座执行任务的能力。此外,为了验证半人马座长期轨道滑行能力和完成三次起动的同步轨道任务,将要进行一系列推进剂管理试验。  相似文献   

3.
使用液氧和液氢做推进剂能提高液体火箭的性能,因此,日本也期望早日研制液氧液氢火箭。现在,以宇宙开发事业团为主正在研制10顿级液氧液氢火箭发动机。如图1所示,液体火箭发动机的重要组件涡轮泵,是由把贮箱内的推进剂压送到燃烧室中去的泵和驱动泵的燃气涡轮所组成。近年来,由于航天飞机主发动机(SSME)都采用  相似文献   

4.
引言在火箭推进剂加注过程中,地面设备系统通常很少使用液氢泵输送设备。液氢和液氧不同,绝大部分液氢用挤压的方法从贮存区输送到推进剂贮箱。但是,新的要求促使人们考虑采用增压泵。本文介绍一种液氢输送系统,该系统是以安装在杜瓦瓶内液氢增压泵的设计和研制为基础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5.
4.1 概述 H8级是阿里安运载火箭的第三级,该级的外形见图4-1,H表示液氢,8表示8吨,也就是说,H8级表示该级使用的推进剂为液氢与液氧,推进剂的重量为8吨。液氧液氢属于高能低温推进剂,阿里安运载火箭的第三级采用这种推进剂的目的,就是利用它的高能特性来提高该火箭的运  相似文献   

6.
火工品系统     
火工品系统用于级间分离时切断连接 S-IB 和 S-IB 级的张紧带;点燃四台反推火箭使耗尽燃料的 S-IB 级减速;点燃三台正推火箭使 S-IB 加速保持 S-IB 级推进剂沉底以便J-2 发动机启动;还用于点燃安装在液氢和液氧箱上的线型装药切断贮箱,消散推进剂,炸毁火箭保证靶场安全。级间分离S-IB/S-IB 级的级间分离是在 S-IB 级外围发动机关机后1.3秒钟依照 S-1B 级开关选  相似文献   

7.
CZ—2E运载火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Z—2E运载火箭在1992年两次成功地将近地点发动机和澳大利亚的第二代通讯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标志着我国长征火箭家族中的新成员已经具有发射新型国际通讯卫星的能力。本文简要地介绍了CZ—2E的研制过程、火箭的性能及箭上各个分系统的组成。  相似文献   

8.
半人马座失重滑行段所要求的推进剂管理和热控技术在大力神/半人马座(TC-2)飞行中于飞行器分离后的延续任务飞行期间验证获得了成功。作为验证工作中的一部分,发动机进行了两次成功地起动。第一次起动是在1小时失重滑行后进行的,第二次是在3小时失重滑行后进行的。半人马座的各个系统工作良好,失重滑行的设计参数得到了验证,没有发生重大的故障。飞行的结果表明,失重滑行期间观察到的推进剂位置和特性,推进剂加热,以及贮箱压力升高的速率没有预计的那么严重。所以,大部分推进剂留在箱底,推进剂聚集时间很短,在贮箱需要放气之前,可能已经滑行了7个多小时。贮箱的压力在发动机起动之前为增压泵提供的净正吸程大于所需要的数值。液氧箱是用新式的气束法予以增压的,这种方法大大地减少了氦气的用量。  相似文献   

9.
液体火箭发动机羽烟紫外辐射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国爱燕  白廷柱  韩强  唐义 《兵工学报》2013,34(4):418-424
通过分析火箭发动机羽烟的紫外辐射机理,建立了适用于热发射、CO + O 化学发光、OH 自由基化学发光的液体火箭发动机羽烟紫外辐射模型,可以考虑热发射、CO + O 化学发光、OH 自由基化学发光等紫外辐射机理。在分别计算流场和辐射传输的基础上,分别采用二维和三维网格计算流场参数和辐射传输,既节省了计算时间,还可得到羽烟在不同视角的紫外光谱辐射强度分布和二维辐亮度分布。利用火箭发动机羽烟紫外辐射模型,计算了液氢/ 液氧和航空煤油/ 液氧两种双组元液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羽烟的紫外光谱辐射强度分布和二维辐亮度分布,并以液氢/ 液氧推进剂为例,研究了液体混合比对液体火箭发动机羽烟紫外辐射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以为紫外导弹预警系统判断导弹所采用的液体火箭发动机类型,以及液体火箭发动机导弹紫外隐身性能的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一、序论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的突出优点是推进剂单位质量具有相当大的推力。但是,研制这种发动机必须解决包括超低温因素在内的各种问题。涡轮泵是减轻推进剂贮箱重量的必要部件,它由输送推进剂的泵和驱动该泵的燃气涡轮  相似文献   

11.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中国全新研制的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2006年获得国家立项,正式开始工程研制,2016年11月3日在海南文昌发射场实施首次发射,并取得圆满成功,工程研制历时10年。在研制过程中,研发团队攻克了大量的工程技术难题,积累了丰富的大型低温运载火箭研制经验,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大幅提高了中国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其首飞成功在迈向航天强国的征程中踏出了最为坚实的一步,中国也由此进入了拥有大型运载火箭的国家行列。  相似文献   

12.
CZ-3A运载火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的结构和总体性能。CZ-3A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的1种液体运载火箭,它采用了多项新技术,特别是大推车氢氧发动机,四轴平台,冷氦加温增压,氢能源气动机伺服机构等4项重大新技术。  相似文献   

13.
火箭动特性的缩比模型及建模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论述了国外运载火箭动力学相似模型的研究动态,对缩比模型设计和制造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对缩比模型的三维建模理论和建模方法进行了研究,探索了采用NASTRAN的RBE3单元进行液体推进剂模拟,采用DMAP程序语言进行了矩阵缩减和模态质量矩阵的提取,并以CZ-2E/A火箭缩比模型为例,进行了理论与试验的相关性分析。  相似文献   

14.
根据未来航天运载系统需求,提出采用液化天然气(甲烷、丙烷)作为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燃料的问题。重点对若干个三组元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系统方案进行分析比较。结论是:采用液氧-碳氢燃料-液氢的三组元、两工况液体火箭发动机是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展的新方向,为研制单级入轨的新型运载火箭提供新的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15.
简要回顾了CZ-3系列运载火箭三子级推进剂箱体外绝热结构材料工艺的研制过程、取得的成就,展望了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三组元火箭发动机是实现单级入轨的一项关键技术,是以液氧为氧化剂,以高密度的烃类燃料(如煤油)及液氢为燃料,在低高度飞行段采用三组元,在高空采用液氧/液氢双组元,提高了发动机的密度比冲.通过系统平衡计算设计的三组元发动机,建立在YF-75发动机的基础之上,充分继承了已有的液氢/液氧发动机的研制成果,是可以在短期时间内实现的三组元液体火箭发动机.  相似文献   

17.
CZ-2C火箭发射SSO轨道卫星在星箭分离后其二级箭体轨道寿命很长,成为空间垃圾。为适应空间碎片减缓工作的需求,应该对二级箭体内剩余推进剂进行排放处理。针对优选排放方案,分析排放过程的工作情况和参数,并参照遥测数据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8.
航天运载器及低温贮箱的热防护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温贮箱是航天运载器最大的结构部件,作为压力容器用来贮存液氢、液氧推进剂,也作为运载器的主承力结构,起着支撑热防护系统以及为其它系统仪器设备提供安装基础和空间的作用.随着航天运载技术的不断发展,低温贮箱热防护系统已经成为重复使用运载器的关键技术之一.介绍了一次性使用运载器热防护系统的发展历史,以及重复使用运载器低温贮箱热防护系统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9.
CZ-2F火箭逃逸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功发射中国载人飞船的CZ-2F运载火箭上专门配备了保障航天员安全的故障检测处理系统和逃逸系统.本文简单介绍了逃逸系统的总体设计、气动设计、固体发动机设计、结构机构设计以及系统综合试验.  相似文献   

20.
液氧泵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低温加注系统总体设计,采用离心泵加注液氧,本文介绍了该泵的设计和试验结果。该泵属于低比转速泵,在设计点工况下其效率不可能很高,但由于在水力设计上采用“加大流量”设计法,使该泵的效率达到了相同比转速泵的优等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