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6 毫秒
1.
通过加入特殊增塑剂改性聚乙烯醇(PVA),实现了聚乙烯醇的熔融加工。采用DSC并运用Jeziorny修正的Avrami方程研究了不同用量增塑剂改性聚乙烯醇的非等温结晶特点。结果表明,增塑剂可以提高聚乙烯醇的结晶速率和结晶完善度,并且使微晶尺寸变小,增塑剂有异相成核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丙三醇为增塑剂,通过双螺杆熔融挤出热塑化加工工艺,制备了丙三醇热塑化的热塑性共聚改性聚乙烯醇(TCPVA)。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对TCPVA和热塑性常规聚乙烯醇(TPVA)的结晶行为进行了研究与对比,并利用莫志深方程和Avrami方程分别分析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和等温结晶动力学。结果表明:TCPVA的结晶温度、结晶速率、结晶活化能、结晶度、晶粒粒径较TPVA低,说明共聚改性基团会破坏分子链的规整性,即TCPVA不易结晶。  相似文献   

3.
《塑料》2016,(6)
采用溶液成膜法制备了增塑改性的淀粉/聚乙烯醇(PVA)复合薄膜,并研究了硝酸钙,甘油和硝酸钙/甘油复合增塑剂对淀粉/聚乙烯醇复合薄膜的增塑改性效果。采用傅里叶变化红外光谱研究了硝酸钙,甘油和硝酸钙/甘油复合增塑剂和淀粉/PVA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和拉伸测试研究了不同改性剂对淀粉/PVA的结晶性能,热性能和机械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硝酸钙对淀粉/PVA有很强的结晶破坏效果。采用15%硝酸钙和15%甘油复合改性后,淀粉/PVA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达到17 MPa和399%。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聚乙烯醇为基材,甘油、甘露醇及季戊四醇为增塑剂,通过熔融挤出的方法制备了改性聚乙烯醇样品,采用熔融指数仪、电子拉力机及冲击试验机对样品的加工流动性、拉伸性能及冲击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增塑剂的含量为30%时,甘油改性聚乙烯醇样品的断裂伸长率及冲击强度值最大;甘露醇改性聚乙烯醇样品的熔融指数最高;季戊四醇改性聚乙烯醇样品的拉伸强度最大;季戊四醇和甘露醇复配改性的聚乙烯醇样品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5.
采用流延成膜法制备了以尿素/甲酰胺为复配增塑剂改性的聚乙烯醇(PVA)改性薄膜。采用FTIR研究了复配增塑剂尿素/甲酰胺和PVA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XRD、DSC、TGA和拉伸性能测定对改性后的PVA膜性能进行了测试表征。结果表明,尿素/甲酰胺能与PVA形成氢键作用,破坏PVA的结晶结构,降低PVA膜的结晶度。尿素/甲酰胺的加入降低了PVA的熔点,提高了PVA的热分解温度。改性后的PVA膜的拉伸强度降低,断裂伸长率提高。  相似文献   

6.
主要用增塑剂和润滑剂对聚乙烯醇进行改性,并通过拉伸性能和弯曲性能测试研究改性剂对聚乙烯醇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的聚乙烯醇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并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到改性聚乙烯醇的最佳改性配方体系.  相似文献   

7.
以甘油/二缩三乙二醇(GP)为主增塑剂,N-甲基吡咯烷(NMP)辅助增塑剂,对聚乙烯醇(PVA)进行增塑改性,研究了增塑剂类别和配比对PVA的增塑效果。通过红外光谱分析(FTIR)研究了复配增塑剂与PVA间的相互作用,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热失重分析(TGA)表征了改性PVA的结晶性能和热性能,采用熔融指数仪和转矩流变仪研究了改性后PVA的热塑加工性能。结果表明:复配增塑剂能有效地破坏PVA自身的氢键,降低PVA的熔融温度和结晶度,改善PVA的热塑加工性能,并成功实现了改性PVA的注塑成型。通过注塑成型的PVA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为28.6 MPa,断裂伸长率为534%。  相似文献   

8.
以氯化锂(LiCl)为增塑剂,采用流延法制备增塑改性聚乙烯醇,通过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A)和电子万能试验机研究氯化锂对改性聚乙烯醇分子间作用、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化锂与PVA分子间相互作用,破坏PVA的结晶度和结晶结构,降低改性PVA体系的熔点。部分氯化锂可以增加PVA的热稳定性。随着氯化锂含量的增加,改性PVA体系塑性增加,拉伸强度逐渐降低,断裂伸长率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9.
以高熔点多元醇季戊四醇(TMM)为主增塑剂、辅以相容剂和润滑剂形成复配增塑剂,对聚乙烯醇(PVA)进行增塑改性,以增大温度加工窗口,提高其热稳定性,实现改性PVA的熔融加工成型。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A)、熔体指数仪测试了改性PVA的热性能和流动性能;采用扫描X射线衍射(XRD)、电子显微镜(SEM)对其结晶结构与形貌进行了测试与观察;然后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高熔点多元醇增塑剂用于增塑PVA,具备降低PVA的熔点,提高分解温度,增加流动性,使改性PVA具有良好的熔融加工性能,可用于注塑与挤出加工,制品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以及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Hyper C100和Hyper hpN_202两种新型增塑剂,以及GMS、硬脂酰胺传统增塑剂对TPU体系的结晶改性效果及其各自体系的氢键密度变化。两种新型增塑剂对TPU体系的结晶改性更为显著。氢键密度变化引起的体系硬段结晶相占连续相的比例变化是影响结晶性能的关键因素,增塑剂对TPU体系氢键密度的影响与DSC结果对应。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国内外近十年来生物可降解的柠檬酸酯类增塑剂和植物油基环氧大豆油(ESO)类增塑剂增韧聚乳酸(PLA)的研究进展情况,重点阐述了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和ESO增塑剂增韧改性PLA的最新研究概况,主要概述了两种增塑剂改性PLA在力学性能,耐热性能,结晶性能和加工性能等方面的研究内容,最后对比了两种增塑剂增韧改性PLA的优缺点并对柠檬酸酯类和ESO类增塑剂增韧改性PLA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郑贤  陈弦  何波兵 《塑料科技》2012,40(5):77-80
用甘油和水为增塑剂对高醇解度聚乙烯醇和玉米淀粉复配增塑改性,并选用不同的纳米SiO2,对聚乙烯醇/玉米淀粉基体进行纳米改性,熔融吹塑制备聚乙烯醇/玉米淀粉/纳米SiO2薄膜。结果表明:加入纳米SiO2后,聚乙烯醇/玉米淀粉/纳米SiO2薄膜的拉伸性能显著提高,热性能也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探讨了纳米SiO2对薄膜性能影响的机理。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研究了聚乙烯醇的熔融加工工艺及其性能。聚乙烯醇是一种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但是聚乙烯醇分子链中含有大量的羟基,容易在分子内或分子间形成大量的氢键,熔融温度高于分解温度,熔融加工困难。本实验通过甘油和芥酸酰胺复配作为增塑剂,降低聚乙烯醇的熔点,使其能够在适合的加工工艺下熔融加工。并以轻质碳酸钙为填料,对聚乙烯醇进行填充改性。实验表明,在增塑剂为20份,轻质碳酸钙为30份时,拉伸强度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以椰壳纤维为原料,制备了纳米纤维素晶须,用硅烷偶联剂对纳米纤维素晶须进行改性,将改性后纳米纤维素晶须与壳聚糖、聚乙烯醇共混,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了改性纳米纤维素晶须-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膜。采用FTIR、DSC、TG、XRD和SEM对改性纳米纤维素晶须-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膜的结构、热性能、结晶行为和形貌进行表征与分析,对复合膜的力学性能和水接触角进行测试,将成纤维细胞L929接种到复合膜上,对其进行细胞相容性实验。结果表明,添加改性纤维素晶须,能够使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膜的热性能、结晶行为和力学性能提高,成纤维细胞在复合膜上具有较好的黏附和生长,制备的纳米纤维素晶须-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膜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和细胞相容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山梨醇和甘油复配增塑改善长链乙烯酯改性聚乙烯醇(PVA)的热塑加工性能,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高压毛细管流变仪、万能试验机等研究了复配增塑剂与改性PVA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改性PVA热性能、流变性能、力学性能、溶胀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山梨醇和甘油复配增塑剂中的羟基可与改性PVA分子链中的羟基形成氢键,减小了PVA分子链间氢键相互作用,使体系黏度减小,分子链的活动性增强,降低了改性PVA熔点,改善了PVA熔体流动性,有利于实现PVA的热塑加工。复配增塑剂增加了PVA的自由体积,使PVA分子链的运动更加容易,提高了材料的柔韧性及断裂伸长率,减少PVA对水的吸收。当增塑剂含量为10%时,复配增塑剂不易析出,可同时改善改性PVA的流变性并使材料保持优异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6.
增塑剂ATBC对聚乳酸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熔融共混法,以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ATBC)作为增塑剂改性聚乳酸(PLA),讨论了增塑剂用量对改性PLA膜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增塑剂ATBC的含量增加时,PLA膜的拉伸强度下降,伸长率先增加后降低,撕裂强度先降低后增加,并逐渐由脆性向韧性转变;随着ATBC的含量增加,改性PLA的熔点(Tm)、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以及结晶温度均有所下降,PLA的结晶能力增强;ATBC的增加使改性PLA的吸水率有所降低,降解率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17.
聚乳酸(PLA)是一种高模量、高强度的生物可降解聚酯,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但是,PLA存在脆性较大、低韧性、结晶速率低等缺陷限制了其应用。增塑改性能减小分子链间的作用力,提高分子链的运动能力,改善PLA的加工流动性及脆性,其中,植物油及其衍生物是一种可再生的绿色增塑剂。主要介绍了植物油及其衍生物在改性PLA力学性能、结晶行为及加工性能中的应用,重点分析了蓖麻油、环氧大豆油等植物油作为增塑剂增塑PLA的增塑机理及效果。总结了在植物油基增塑剂增塑PLA的过程中,改善增塑剂与基体的相容性、减弱增塑剂迁移的有效方法。同时分析了植物油/填充材料复合改性PLA研究中,填料对增塑剂的增塑行为和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张永 《塑料工业》2022,(4):53-57,103
研究了不同含量的苯磺酰胺增塑剂JZ-218对尼龙6力学性能、结晶行为以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增塑剂含量的增加,拉伸强度、弯曲强度与弯曲模量逐渐下降,而断裂伸长率、冲击强度与熔体质量流动速率逐渐提高.且增塑剂含量越高,改性尼龙6的熔融温度、结晶温度与玻璃化转变温度越低,但结晶度略有提高.此外,随着增塑剂含量的增...  相似文献   

19.
用共混的方法,在聚乙烯醇中加入复配增塑剂,通过共混仪探究其可纺性,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热失重分析仪、强力仪等对纤维的熔点、分解温度以及强度进行测试,通过测定纤维在热水中的溶解时间探究其水溶性的好坏。结果表明:在满足材料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当复配增塑剂的质量分数达到43.6%时,改性聚乙烯醇具有很好的可纺性,且具有很好的水溶性。  相似文献   

20.
增塑剂对聚乳酸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熔融共混法,以丙三醇、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ATBC)以及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作为增塑剂,对聚乳酸(PLA)进行增塑改性,讨论了不同的增塑剂及含量对改性PLA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增塑剂均能提高PLA的韧性,其中利用ATBC增塑改性时效果最好,且当其含量为15~20 份时,改性PLA的力学性能较佳;随着ATBC的含量增加,PLA的熔体流动性进一步增强,熔点(Tm)、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以及结晶温度均有所下降,PLA的结晶能力增强,维卡热变形温度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改性PLA的吸水率有所降低,降解率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