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研究了玻璃纤维表面化学镀Ni-Co-P合金镀液中主要成分间的摩尔比、pH值、温度以及施镀时间等工艺参数对化学沉积Ni-Co-P合金镀层成分及镀速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施镀温度为50℃,pH值为9~10,镀液中各主要成分间最佳摩尔比为Co2 /(Ni2 Co2 )=0.45,H2PO-2/(Ni2 Co2 )≤2.6,Na3C6H5O7/(Ni2 Co2 )=1.5,Na3C6H5O7/NH 4=0.4.用X射线能谱仪和扫描电镜对镀层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镀液的稳定性高、镀速快、镀层外观较好.  相似文献   

2.
以SiC为原材料,以KNaC4H4O6为络合剂、(C2H3O2)2Pb为稳定剂,用化学镀方法,在Ph 9~10,65℃条件下,将纳米SiC表面处理制得Ni-Co-P/SiC纳米复合粉体.用X射线衍射及能谱分析了镀层的组成并提出了其化学镀机理.用波导法测定了Ni-Co-P/SiC复合粉体的电磁参数,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测试了样品的磁性能.结果表明:Ni-Co-P/SiC颗粒表面的Ni-Co-P镀层由非晶态Ni-Co-P及微晶态α-Co,500℃热处理后该表面镀层转化为晶态的Ni3P,Ni和β-Co.当Ni2 与Co2 的摩尔比为0.88,H2PO2-与(Ni2 Co2 )的摩尔比为0.95时,镀液有足够的还原能力和良好的稳定性,Ni-Co-P镀层有较高矫顽力和较好的电磁参数,此时SiC颗粒表面Ni和Co的质量分数分别为9.4%和11.5%.  相似文献   

3.
采用化学镀法在硅基底上直接施镀了Ni-Co-P磁性薄膜,通过调整镀液中金属盐浓度比控制镀层中镍、钴含量,优化薄膜软磁性能。采用SEM、EDAX、XRD和VSM研究了镀液中不同的镍、钴浓度比对薄膜形貌、成分、厚度、镀速、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镀Ni-Co-P薄膜由瘤状Ni-Co颗粒组成,镀态的Ni-Co-P镀层由非晶相构成。随着镀液中Co2+浓度的增加,镀层中Co元素的含量增多,Ni元素的含量降低,但镀层的镀速减缓,当镀液中Co2+含量过高时,施镀非常困难,而镀液中金属盐浓度比对镀层中非金属元素P的沉积量影响不大。Ni-Co-P合金薄膜的饱和磁化强度随着镀层中Co元素含量的增加有上升趋势,矫顽力同时呈现下降趋势。当镀液中c(Ni2+)∶c(Co2+)=2∶3时,制备的Ni-Co-P镀层软磁性能最好,其饱和磁化强度达到820 emu/cc,矫顽力仅为4 Oe。  相似文献   

4.
在AZ31B镁合金表面化学镀Ni-Co-P合金镀层。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制备Ni-Co-P合金镀层的镀液配方及工艺条件。得出最佳镀液配方及工艺条件为:硫酸镍25g/L,硫酸钴25g/L,次磷酸钠22g/L,柠檬酸三钠70g/L,氟化铵40g/L,碘化钾0.001g/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05g/L,pH值8.0,温度80℃,时间2h。采用最佳的镀液配方及工艺条件,沉积速率较快,制备的Ni-Co-P合金镀层表面形貌较好,与基材结合较牢,耐蚀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玻璃纤维表面化学镀镍-钴-磷合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英  时刻  廖梓珺  王艳丽  王利 《硅酸盐学报》2006,34(12):1485-1490
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在碱性镀液中以(NH4)2SO4作为缓冲剂,NaH2PO2作为还原剂,NiSO4和CoSO4为主盐在玻璃纤维表面制备了镍-钴-磷(Ni-Co-P)合金.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差示扫描量热法、X射线衍射等分析手段表征镀层的性能.研究发现:三元络合剂显著改善镀液的稳定性和镀层的形貌.综合考虑镀层速率、镀液的稳定性与镀层的电阻率,选择摩尔比n(H2PO2-)/n(Ni2 Co2 )=2~2.5为宜.化学镀Ni-Co-P合金层玻璃纤维的热稳定性好,适宜的工作温度范围为:常温~180 ℃.当镀层中磷的质量分数为8.1%~23.6%时,镀层为典型的非晶结构.化学镀Ni63.2Co16.5P20.3合金的晶化过程为:Ni→Ni Ni5P2→Ni Ni5P2 Ni12P5 Ni3P→Ni Ni12P5 Ni3P.镀层合金为软磁性材料,导电玻璃纤维的磁损耗很小,介电损耗很大,是一种典型的电损耗材料.  相似文献   

6.
利用电喷镀技术在65Mn表面制备了Ni-Co-P/BN复合镀层。借助Design Expert软件进行了电喷镀Ni-Co-P/BN复合镀层的实验设计,并测试了镀层的表面形貌和硬度。根据测试结果,分析了镀层的组成,并研究了电压、镀液温度、两极间隙、纳米BN微粒的质量浓度对Ni-Co-P/BN复合镀层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电压为16V、镀液温度为70℃、两极间隙为1.6mm、纳米BN微粒的质量浓度为8g/L时,可以在65Mn表面制得光亮且致密的Ni-Co-P/BN复合镀层,其硬度较65Mn基体的硬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在正交试验法确定化学镀Ni-Co-P合金镀液配方的基础上,向镀液中加入硫酸铈,在AZ91D镁合金基材上得到了性能最佳的Ni-Co-P-Ce合金镀层。最佳的镀液配方及工艺条件为:碘化钾0.06g/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02g/L,硫酸镍25.0g/L,硫酸钴15.0g/L,次磷酸钠25.0g/L,氟化铵30.0g/L,柠檬酸三钠45.0g/L,硫酸铈0.15g/L,pH值8.5,温度85.0℃,时间1.5h。加入适量的稀土铈能明显提高镀层的耐蚀性和硬度。在最佳配方及工艺条件下,得到孔隙率低、耐蚀性较好的镀层,并且镀层与基体结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在电厂冷却水管常用的20#钢表面化学镀Ni-Co-P镀层,并以沉积速率作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化学镀Ni-Co-P镀层较优的溶液成分和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向溶液中添加PTFE制备出Ni-Co-P/PTFE复合镀层,进一步研究了PTFE浓度对Ni-Co-P/PTFE复合镀层防垢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T...  相似文献   

9.
化学镀(Ni-P)-PTFE复合镀层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Ni-P)-PTFE复合镀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探讨了表面活性剂、pH值、温度、搅拌方式等工艺参数对复合镀层中粒子分布及含量的影响,同时也讨论了复合镀层的几个重要性能,特别是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最后指出自润滑(Ni-P)-PTFE将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自润滑复合镀层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自润滑复合镀技术是制备具有减摩性能复合材料的一种新途径。指出了制备自润滑复合镀层的两种常用方法为复合电镀和复合化学镀法,并概括了各自的特点。详述了Ni-P-PTFE、Zn-PTFE、Ni-MoS2是以及纳米自润滑复合镀层的研究现状,讨论了影响自润滑复合镀层结构与性能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涂昨合粉料和制备涂层复合粉料的各种方法。与传统陶瓷的制德工艺相比,采用涂层复合粉料的制瓷工艺具有许多优点。如制备的粉料成分均匀,减少添加剂用量,改善粉料的表面性能,消除传统工艺制备的混合粉料在烧结中第二相的相互塔结问题等,从而提高了陶瓷材料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刘仁新 《中国涂装》2008,(1):I0032-I0034
本文提出了涂料缓蚀剂的概念,介绍了两种涂料缓蚀剂的特点、作用、应用情况,并提出应用涂料缓蚀剂对涂料涂装业的积极意义,最后指出了涂料缓蚀剂的应用与施工工艺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Coating 2003     
  相似文献   

14.
沈国良 《中国涂装》2007,(1):I0005-I0008
涂装行业发展过程中,随着涂料新品种的不断涌现,各种有效的涂漆方法和施工技巧纷纷出现。不同涂漆方法各有其优势和局限性,应视具体情况选择涂漆方法。本期介绍了高压无气喷涂的优点、施工安全,空气辅助高压无气喷涂,双组分高压无气喷涂的特点和静电喷涂技术。  相似文献   

15.
李国波  孙建松  刘茜 《中国涂装》2009,(2):I0001-I0006
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是轿车市场竞争的必然趋势。而电泳涂装成本不仅是轿车厂家和电泳材料供应商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而且也是影响涂装产品用户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本文围绕电泳涂装工艺、涂装材料、涂装设备、日常管理及质量控制方面浅谈电泳涂装成本的构成及控制。  相似文献   

16.
滚镀锡-钴-锌代铬工艺在小五金件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焦磷酸盐滚镀锡-钴-锌三元合金工艺的应用,可取代传统的镀铬工艺,其优点,消除了传统工艺对环境的污染,简化了废水处理,其工艺操作简单,稳定性好,工序少,电镀时间短,可节约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影响涂层间附着力的因素以及复涂间隔的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粉末喷涂的喷涂效果在机械强度、附着力、耐腐蚀、耐老化等方面优于喷漆工艺,成本也在同效果的喷漆之下。针对粉末涂料的静电涂装及其前景和发展空间,分析了粉末涂料静电涂装的特点及技术要求,阐述了静电粉末喷涂的工作原理,介绍了粉末静电喷涂的基本原料及主要设备,提出了粉末静电喷涂工艺及施工要求,同时指出了粉末静电喷涂作业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电泳涂料是一种水性涂料,具有低污染,节能及高效等优点,现在广泛应用于汽车,轻工,农机,家电,军工,建材等领域。详细介绍了聚丁二烯类电泳涂料的离子化,典形配方和工艺以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涂料指南》2005,(4):45-51
在信息日益发达的今天,互联网已成为行业商务与技术的必不可少的通道,成为现代企业把握行业动态、推动企业发展、寻求商机和减少营销成本的必然选择。本行业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经销、检验等单位上网人数都呈迅猛增长态势。《中国新型涂料》网每天得到众多访问者的浏览,本网商务与技术的火爆及与本网联合的实用型资讯《涂料指南》的备受欢迎,都深刻地表明中国涂料行业的企事业单位正在迅速转换观念,积极应对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