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本文对煤加氢直接甲烷化技术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从工艺流程、反应器结构等方面详细介绍了HYGAS等5种典型煤加氢气化工艺,总结和对比了各工艺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制约煤加氢气化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对从已经完成厌氧甲烷化反硝化与厌氧氨氧化耦合的EGSB反应器中取出的功能颗粒污泥进行厌氧甲烷化动力学试验研究,建立厌氧甲烷化反应动力学方程。试验结果表明:甲烷化比基质降解速率基质浓度的关系遵从Monod方程。对甲烷化进行动力学分析,求出其动力学参数:最大比基质降解速率Vmax=0.158h-1,半饱和常数Ks=464.27mg/L,甲烷的产率系数y=0.254ml/mg。  相似文献   

3.
《深冷技术》2010,(1):58-58
2009年10月20日《中国化工报》报道,国内首套用于煤气化过程净化的甲烷深冷分离工业化试验装置已在云南煤化工集团解化清洁能源开发公司试车成功。这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甲烷深冷分离装置,能将煤气化、焦化过程所产生的甲烷有效分离,生产出合格的液化天然气(LNG)产品。  相似文献   

4.
为深入论证致密化低温推进剂带来的收益,系统性地分析了致密化液甲烷/ 液氧作为推进燃料的综合性能。 构建了推进剂贮箱漏热、温升、增压压力、壁厚的动态热力模型,针对不同尺寸的液甲烷 / 液氧贮箱组合,分析了致密化液甲烷/ 液氧对燃料停放温升、发动机推力提升、贮箱增压压力降低、贮箱质量减轻的影响。 并提出了致密化液甲烷/ 液氧过冷程度匹配问题,考虑燃料的充分利用与发动机的推力提升,得出了液甲烷/ 液氧最佳致密化程度的一一对应关系。 研究表明,常沸点状态液甲烷 / 液氧过冷至三相点状态可分别相对减少 75. 3% 与 62. 4% 的增压氦气消耗,同时减轻液甲烷贮箱 16% 的质量与液氧贮箱 31% 的质量;推进剂体积流量不变时可获得三相点状态液甲烷所对应液氧最佳过冷温度为 73. 7K,发动机推力可相对增加3. 4%;液甲烷燃料充足时,三相点状态液氧可提升发动机 6. 9% 的相对推力。  相似文献   

5.
为保证甲烷报警仪对甲烷浓度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保证甲烷报警仪在安全监测方面的预期使用要求。把计量技术与统计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采取测试与误差理论、统计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误差和测量不确定度分析。为煤炭企业实现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张秀玲 《低温与特气》1996,(1):14-16,25
叙述了在甲烷氧化偶联法制取乙烯的反应中,性能不同的催化剂对反应产物的影响,不同反应条件对反应产物的影响,以及甲烷罐头化偶联反应催化剂的催化机理。  相似文献   

7.
王文华  王和义  蒋树斌  杨勇 《材料导报》2011,25(11):116-120
甲烷催化裂解技术因在适当的吸热过程中裂解只生成碳和氢气而在制备高纯氢气和性能优异的碳纳米管以及ITER(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废气处理系统中裂解氚、氘代甲烷以回收其中的氚和氘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介绍了甲烷催化裂解反应机理,阐述了甲烷裂解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因素以及催化剂的失活与再生,指出焙烧温度、活性金属、载体和反应温度对催化剂性能有重要影响,讨论了甲烷催化裂解反应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深冷技术》2015,(2):57
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煤制天然气甲烷化技术获重大突破。2014年12月25日,由中国化工集团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和中海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研发的"煤制天然气甲烷化中试技术"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成果鉴定,这标志着在煤制天然气领域,我国已经掌握全产业链的所有技术,从而摆脱对外国技术依赖。专家表示,该技术对我国能源  相似文献   

9.
针对气载氚监测仪校准用气体参考源氚化甲烷,提出其体积活度测量方法,用催化氧化燃烧炉将其转化为氚化水,用二级串联鼓泡器收集氚化水,并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测定活度,从而确定气体参考源氚化甲烷体积活度,并进行了不确定度分析测定实验室已有氚化甲烷的体积活度为17.4 MBq/m3,不确定度为6.4%(k=2),符合GBT 3015...  相似文献   

10.
甲烷是对全球温升贡献仅次于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且其全球增温潜势是CO2的80倍以上。在全球变暖和大气中甲烷含量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完全催化氧化大气甲烷对于减缓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具有重要价值。然而,由于甲烷具有较高的结构稳定性,在温和条件下将其催化氧化一直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甲烷完全氧化在热催化、光催化以及光热协同催化三种反应条件下的研究进展,热催化中高温增大了能耗并加速了催化剂的失活,开发低温反应条件下的催化剂已经成为甲烷完全热催化的重点;光催化提供了一种常温常压条件下利用光能氧化甲烷的方法,但是相对热催化来说反应速率较低;光热协同催化在光能和热能的协同作用下,可实现温和条件下的甲烷高效完全催化氧化,表现出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就三种反应催化剂的发展进行综述,系统分析了不同反应的原理,以及不同反应条件下甲烷完全催化氧化的优势与不足,同时总结了催化氧化甲烷所面临的挑战,并提供潜在的解决方案,期望为今后的甲烷氧化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两步溶剂热法成功制备出Ni/Al_2O_3/C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催化CO甲烷化反应。与其他方法制备的催化剂相比,采用溶剂热法制备的催化剂六方片更薄,尺寸较为规整,镍的加入量对产物的组成和形貌有较大影响。在连续流动固定床装置上考察了镍加入量不同的催化剂对CO甲烷化反应的影响,并通过CO的转化率和甲烷的收率来评价其性能。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影响中国石化茂名分公司化工事业部640kt/a乙烯装置脱甲烷塔运行的主要因素,并针对新乙烯装置投产后脱甲烷塔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增加三元制冷压缩机出口冷凝器、消除甲烷氢压缩机无法提高转速的故障的方法来提高脱甲烷塔系统的冷量,减少了塔顶乙烯损失,提高了乙烯产品收率。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尚无煤矿用激光甲烷传感器国家和地方标准、行业标准、计量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量值溯源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直接影响到煤矿的安全生产。笔者根据AQ6211-2008《煤矿用非色散红外甲烷传感器》和JJG1138-2017《煤矿用非色散红外甲烷传感器检定规程》,结合实际工作,制定了相应的校准方法,为煤矿企业开展煤矿用激光甲烷传感器校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保证甲烷报警仪对甲烷浓度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保证甲烷报警仪在安全监测方面的预期使用要求。把计量技术与统计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采取测试与误差理论、统计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误差和测量不确定度分析。为煤炭企业实现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高纯三氟甲烷的制备工艺,提出了通过精馏加吸附的纯化方法,将含有二氧化碳、三氟一氯甲烷、三氟一溴甲烷、五氟乙烷、二氟一氯甲烷、二氟二氯甲烷等杂质的粗三氟甲烷,提纯到99.999%以上。  相似文献   

16.
何云文 《硅谷》2013,(15):26-27
GJG10H型红外甲烷传感器是半固定式安全型的专门用于煤矿用来检测矿井下低浓度甲烷气体的专业化的检测仪表。G10H型红外甲烷传感器以其灵敏度高、抗冲击能力强、维护及使用方便、连续性强、检测精度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受到了煤矿企业的青睐,成为煤矿企业检测矿井下低浓度甲烷气体仪器的首选,因此,对GJG10H型红外甲烷传感器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立足于GJG10H型红外甲烷传感器的工作原理,阐述了GJG10H型红外甲烷传感器的产品特点、技术及结构特征,并对GJG10H型红外甲烷传感器的应用进行了展望,得出结论 :GJG10H型红外甲烷传感器不受硫化氢等其他有毒有害气体的影响,专门检测甲烷气体的仪器,应当在煤矿企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对我国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GJG10H型红外甲烷传感器的研究,希望能够为我国煤矿企业的科学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的合成和性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3种方法合成了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BDM),用IR、DSC、SEM和凝胶化时间等方法表征和分析了各法合成BDM及其副产物(BPC)的结构和性能,探讨了BPC的影响。研究认为,BPC能抑制BDM的聚合和活性,对BDM性能不利,文中探索了合成BDM时减少BPC含的若干途径。  相似文献   

18.
王新 《中国计量》2008,(3):77-77
一、催化燃烧式甲烷测定器的结构和原理 催化燃烧式甲烧测定器用于检测空气中的甲烷含量.主要用于煤矿井下甲烷含量的测定和报警。当甲烷浓度达到设定报警含量时,仪器发出报警信号。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美国西北大学、英国东英吉利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破解了一种以甲烷为食的细菌将甲烷转化成甲醇的机制,在此基础上可望开发出新型人工催化剂,在常温常压下使甲烷转化为甲醇。将甲烷转化成易于储存和运输的甲醇,有助提高甲烷利用率。目前,工业上的转化工艺需要高温高压,设备庞大、流程复杂,应用范围有限。甲烷氧化菌能在常温常压下进行转化,但人们一直没有弄清其中机制。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的甲烷传感器测量精度低、稳定性差、缺乏智能性等问题,介绍了一种智能甲烷传感器的设计方案。该传感器采用多个甲烷气敏元件,以PIC16F877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采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通过单片机控制甲烷传感器,实现对井下甲烷浓度实时采集、处理,并当所测甲烷浓度超过设定的报警上、下限时自动报警,使矿工能够及时脱离危险,是煤矿传感器设计的首选器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