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预应力锚索加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物加固、边坡治理、人型地下洞卒及深基坑支护等工程。预应力锚索所在的特定介质环境和高拉应力特点,使未经防腐或防腐不当的预应力锚索发生腐蚀,甚至导致破坏失效。虽然预应力锚索的腐蚀与防护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预应力锚索的防腐至关重要,一旦发生应力腐蚀将有可能产生致命破坏。我国很多工程对施加锚固力较为重视,对锚索的腐蚀破坏与防腐缺乏认识,使得这一领域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在采场不稳固地段应用锚索支护技术,能优化采场结构参数,提高采场顶板支护强度,提高矿石回收率,减少矿产资源损失,节约采场维修成本.以开阳磷矿为例,介绍了锚索支护的原理、技术特点、及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3.
针对许多矿山矿体破碎难以安全开采,采场地压表现为在自重应力作用下,顶板出现拉应力破坏,导致顶板冒落的情况,对某矿山开展了采场地压规律的动态监测,得出了采场巷道地压变化的一般规律.所确定的支护结构对矿区的生产起到了安全保障作用,对类似条件矿山开采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加精确地对压力型锚索锚固机理进行理论分析,考虑锚索孔周边岩体的蠕变与钢绞线预应力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建立了岩体蠕变与钢绞线预应力变化之间的耦合效应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Kelvin问题的解析解,推导了砂浆体在圆形均布荷载作用下压力型锚索锚固段砂浆体受到的压应力和剪应力的理论解;并进行了案例分析,研究成果可为压力型锚索加固矿山边坡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固庄煤矿15#煤层15704工作面回风顺槽处于“锅底”状的向斜构造中,导致回风顺槽围岩变形量大,难以满足矿井正常安全生产.基于实验室力学性能测试及巷道围岩控制理论,采用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提出采用“普通锚固+锚注+快速承载预应力锚索”联合支护方案.普通锚固可以控制浅部围岩,锚注可以加强浅部围岩强度,快速承载预应力锚索可以调动深部围岩承载,形成整体的拱形承载结构.现场工业性试验表明,采用“普通锚固+锚注+快速承载预应力锚索”联合支护方案后,顶底板移近量为24.5 mm,两帮移近量为9.3mm,顶板离层量控制在7.1mm以内,效果良好,可以较好地控制构造应力影响下巷道的围岩变形,提高巷道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一、概述 采用空场法,充填及部分崩落法的矿山,有的回采工艺未过关,其重要原因是采场顶板围岩稳固技术没解决。开采实践表明:采场顶板围岩不稳固,松散破碎,有构造弱面,加上爆破冲击震动的影响,又加剧了矿岩的破坏,使岩层错动,炮孔变形,甚至发生冒落及较大的地压活动。 壁式崩落、壁式充填、分层崩落及充填、房柱、留矿、全面法等采场,用木支护时不但木料消耗量大(达5~20米~3/千吨),而且支护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成本高。 长锚索锚杆联合加固采场顶板,是一种  相似文献   

7.
根据莱新铁矿西部采区08#矿房围岩和矿石地质情况,考虑到岩体破碎以及水渗透破坏的情况,应用FLAC2D对采场顶板的冒落规律进行了分析。数值分析发现采场顶板冒落受拉、剪应力带迁移和水渗透的影响比较严重。为此提出了采用新的长锚索工艺代替现有的短锚索工艺作为支护矿房顶板的主要手段,并对此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和现场实际应用表明,长锚索支护工艺可以在回采及充填过程中有效地保证矿房顶板的稳定,这对高效回收矿产资源,确保回采作业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杜儿坪高瓦斯矿井采区工作面Y形通风方式,开展低位瓦斯抽放巷支护技术研究。井下调研查明底抽巷存在锚杆锚索预应力偏低、锚索超长及帮顶联网脱节等设计缺陷;提出围岩条件、采动应力和地应力是影响其稳定的主要因素,据此设计底抽巷采用高预应力锚网索联合支护技术,数值计算及现场应用表明,采用设计方案底抽巷满足了两面瓦斯的抽采任务,为同类巷道支护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邱拥军 《河北化工》2013,(5):106-108
针对九龙矿南翼二水平-850 m泵房和变电所硐室断面大、围岩破碎的情况,采用全断面锚固技术加固,特别是对巷道底板采用了全长预应力底锚索与注浆综合支护技术,取代了金属底梁和混凝土反拱治理底鼓的传统方法,实现了底板锚索对底板岩层的主动支护,严防应力从最薄弱处突破,为松软、复杂条件下大断面硐室及巷道的支护提供了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研究压力型锚索锚固机理,通过FLAC3D软件数值模拟分析了地震荷载与预应力荷载对压力型锚索锚固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预应力荷载和地震荷载共同作用下,地震初期预应力荷载对锚索孔周边岩体应力的影响较小,地震中后期预应力荷载对锚索孔周边岩体应力基本无影响;不同强度的地震荷载对锚索孔周边岩体的应力影响比较大。  相似文献   

11.
矿井开采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开采深度在不断增加,要求采区硐室(水泵房等硐室群)的尺寸加大且硐室位于采区下部高应力环境中,这些变化使得深部大断面硐室的布置及支护逐渐成为制约深部开采的瓶颈。针对这一问题,将大断面硐室布置在深部采空区下,避开围岩垂直应力集中区,采用锚杆索喷及锚杆索喷混凝土等联合支护方案。经研究实践表明,围岩变形量在可控范围内,支护效果显著,为矿井深部开采大断面硐室的布置与支护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孙国光 《河北化工》2013,(8):88-89,92
深部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加深,出现矿压显现加剧、冲击地压危险性增加、瓦斯压力增高、煤与瓦斯突出危险严重等问题,介绍了7449综放工作面的回撤工艺,该工作面埋藏深、压力大,回撤通道的顶板支护采用锚梁网索配合工字钢和单体联合支护方式,在保证设备回撤空间的前提下,加大对顶板的支护要求,实现了设备的安全快速回撤,对其它矿井的深部放顶煤综采工作面回撤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赵青春 《河北化工》2014,(9):11-14,64
为解决矿井"三下"压煤量大的问题,通过采用连续采煤机回采"三下"压煤,在介绍连续采煤机及配套设备、连续采煤机短壁开采工艺的基础上,针对四台煤矿东翼采区的压煤块段分布不规则等特点,采用以连续采煤机为主的间断运输式配套设备与开采工艺回采该区段煤炭资源,根据该配套设备及回采工艺的特点和采区地质条件,优化了采区巷道布置方式,并确定了工作面主要回采设备为连续采煤机、梭车、破碎机、四臂锚杆机,通过在四台煤矿东翼采区应用结果表明:巷道月均进尺约1 000 m,月均出煤约4.5万t,采区回采率35%~45%。连续采煤机在四台煤矿的成功应用,为类似条件矿井回采边角煤、"三下"压煤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宋志清 《河北化工》2014,(11):87-89
依据七一新发煤业五采区3号煤首采工作面回风巷赋存的地质条件,在实践经验和理论计算的基础上,合理选取了锚杆和锚索等的支护参数,并规范锚杆锚索的安装工艺,有效地控制了围岩变形,巷道两帮移近量约0.2 m,顶底板移近量约为0.18 m,提高了巷道围岩自身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加大了巷道在其服务年限内的稳定性,为类似情况工作面提供技术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5.
阿舍勒铜矿大体积充填体侧帮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直径深孔采矿法矿柱二步骤开采过程中,已充填矿房充填体的稳定性关系到整个中段矿体的能否安全顺利地回采.本文在对矿房充填体力学特性试验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Terzaghi模型法和Mitchell et a1.计算方法,计算分析已采充填体的稳定性,从而提出采场侧帮合理的暴露面积,为矿山采场分条开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宋光辉  赵山 《河北化工》2014,(9):139-141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一矿(以下简称平煤股份一矿)已经开采55年,开采逐渐向深部转移,矿山压力加大,存在深部岩巷支护技术难题。针对这一问题,从客观地质条件、岩石力学性质、主观的掘进施工工艺等方面分析了岩巷破坏原因,并提出了锚网索喷、注浆支护技术方案,有效控制了的矿井岩石巷道变形破坏,节约了巷修费用,保证了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7.
五阳煤矿南丰进风井井底车场巷道由于受天仓向斜轴影响,地应力水平较高,其顶板岩性以泥岩为主,泥岩在较高应力区域作用下更加破碎,所以导致掘进时出现大面积的冒顶。采用帮顶围岩分层深浅孔水泥注浆,配合注浆锚索补强加固的方式对巷道进行修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保证了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8.
冷明辉 《贵州化工》2011,36(5):54-55,57
在采场不稳固地段应用锚索支护技术,能优化井下采场结构参数,提高采场顶板支护强度,提高矿石回收率。减少矿产资源损失,节约采场维修成本,增加采场人员和设备作业安全性,提高矿山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