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近些年地热资源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中深层水热型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与常规地热井施工相比,中深层地热井具有深度大、施工过程复杂、成井质量要求高、施工技术难度大等特点,因此对中深层地热井施工过程进行系统研究十分必要。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在收集和分析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地热井施工流程、分部分项工程划分、关键成井技术指标要求等进行了详细分析,讨论了中深层地热井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质量控制点,为中深层地热井施工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陕西关中地区深层地热井成井工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关中地区是我国地热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经过长期实践形成了一套适合本地区实际的成井工艺.主要就该地区深层地热井成井工艺的传统做法进行论述,并就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希望能对今后陕西关中地区深层地热井施工及成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任丘市首眼填砾地热井施工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丘市常规地热井存在含砂量高、孔壁易失稳等问题.在本区设计首眼填砾地热井,选择了Φ178 mm/Φ11 mm的僧/孔径级配的成井结构.通过录井仪监测、泥浆性能控制等措施完成成孔施工;通过破壁替浆、静水填砾等程序完成成井施工.运行检验证明,施工工艺可行,成井质量可靠.  相似文献   

4.
气举反循环钻进技术在北京地区地热井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举反循环钻进技术应用于地热井目的层的钻探施工,能够解决其目的层钻进的淤塞与漏失问题,提高成井率。在北京地区多眼地热井施工中应用气举反循环钻进技术,并根据不同的工程特点对钻具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5.
因地热资源特性不同,钻探时的成井工艺也各有千秋,而成井工艺对地热田的开发利用至关重要。该文论述了陕西关中地热井的特点和对成井工艺的要求,介绍了两种成井工艺,并对两种工艺的优缺点作了对比分析,可供地热井施工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关中地区地热井成井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大民 《陕西煤炭》2008,27(2):49-50
分析了西安市长安区东大乡北石村地热井的地层岩性和含水特征;探讨了地热井的施工技术与成井工艺。  相似文献   

7.
景洪市嘎栋地热井特征及成井工艺总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洪盆地内蕴藏有丰富的地热资源。通过对景洪市嘎栋地热资源勘查地热井地质、施工情况及成果进行介绍,结合勘查施工实践,针对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地热钻井施工、成井工艺及钻井过程中地质问题等有关内容进行经验总结并分析,对地热地质条件与地热井施工之间结合进行一些经验探讨,并对现行地热井规范中关于井身结构设计、取水层位确定、单井资源量计算等问题提出一定疑问。旨在通过实践及疑问探讨,力图找出为地热资源勘查开发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8.
地热井的钻井和成井工艺、技术对地热井的水温、水量及使用年限关系极大。如何在2700m的深孔中,实现地热资源的有效利用,成为该钻孔从设计、施工到成井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唐山市第一眼蓟县系地热井钻探及成井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唐山市丰南区ZK1地热井终孔深度3204.8 m,成井深度较深,揭露地层情况较为复杂,采用"四开"井身结构。施工过程中,根据钻遇地层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钻具组合及钻进、钻井液等参数,降低了由于地层变化较大而产生漏浆、掉块、井壁垮塌等造成埋钻、卡钻的施工风险,保证了孔内钻探施工安全及成井质量,为唐山地区相同或此类地层的地热井勘探施工提供了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0.
洛阳张庄地热井施工成井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阳张庄地热井是目前洛阳市成井最深、温度最高、压力最大的地热井,也是第一口以深部上第三系石台阶组为主要取水段的探采结合井,着重介绍该井的施工成井工艺。  相似文献   

11.
贵州雷山县CK1地热勘探井施工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贵州省雷山县CK1地热井的特点及施工难点的研究,提出了地热井的钻进及完井工序的要求及改进,并针对现地勘单位地热资源开发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总结了地热田的开发经验。  相似文献   

12.
雄安新区牛驼镇地热田主要储层为岩溶热储型,地层破碎、裂隙发育,钻进时多失返性漏失。以往的开发主要集中于1800 m以浅,岩溶热储段长为300~500 m,裸眼段较短,钻进施工较简单。为了加强对深部地热资源的探测,满足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需求,开展了深部地热资源调查工作,主要目的层为雾迷山组和高于庄组,其存在的难点主要有岩溶热储层裸眼段长、地层破碎、长段漏失、上部地层稳定性差等。本文对地热深井施工过程中钻遇的问题及难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一开下深、井径级配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建议,并总结了施工关键技术,以提高地热深井的安全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煤炭与地热资源共采是煤及煤系共伴生资源共采的积极探索,是煤炭安全开采和地热能利用的有机结合,开发和利用矿山地热,可为绿色矿山建设和地热能发展做贡献。总结了我国高地温矿井的类型及其成因,统计了我国高地温矿井的分布情况,论述了开发和利用矿山地热资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煤-热共采的概念,从工程背景、科学问题、关键技术和工程实践等方面阐述了煤-热共采的基本理论与技术框架。探讨了煤-热共采的科学问题,包括煤系储层的地质力学问题,高地温矿井热源分析及深部地温分布规律,矿山地热资源的技术经济评价方法,煤-热共采的多场耦合及其演化规律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煤-热共采的关键技术,包括共采工艺,井下钻井与成井工艺,井下抽采与回灌技术,高效能热泵技术,高效能集输与间接换热技术,动态监测和智能调峰技术等。  相似文献   

14.
南宁市九曲湾地热井是广西首眼深层地热井,也是广西第一口以深部下第三系细砂岩为主要取水段的地热探采结合井,该井的实施填补了广西在无地热异常显示尤其是热储层分布不连续的新生代沉积盆地型地热资源开发的空白。着重介绍了该井的施工成井工艺。  相似文献   

15.
深井钻探技术发展到现在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而且日趋成熟。但地热井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孔内事故在所难免。发生事故以后需认真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尽快制定针对性的处理方案和程序,科学合理地去处理。以晋中一个经常发生孔内粘附卡钻事故的地热井施工为工程实例,分析了发生粘附卡钻事故的诸多原因,制定出处理粘附卡钻事故的方法。通过解卡机理,设定油基解卡液的性能和配置方法,准确进行注入量计算,在注入时掌握技术工艺要点,获得了良好的处理粘附卡钻事故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韩城地区地热资源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热地质优势,特别是在中深层岩溶地热水方面,呈面状分布,属中低温热矿水,具备"水量大、水位浅、水温高、易回灌"等优势.为合理开发利用地热资源,通过介绍韩城地区地热资源分布状况及开发利用现状,总结了地热地质条件,分析韩城地区岩溶地热水热储特征,估算了岩溶地热资源储量,对该区地热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17.
随着近年来地热井施工的不断发展,地热井用套管的需求量稳定增加。与此同时,原来使用石油套管的地热井施工成本也在不断攀升,急需研制一种地热井专用套管,以适应地热井施工降低成本的需求。因此,根据地热井施工特点和对套管的性能要求情况,研制了一种低成本地热井专用套管。主要介绍了该套管的结构形式、技术参数、工艺装备以及生产试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唐山曹妃岛大酒店位于沿海第四系软层的工程地质施工区,针对第四系缩径软层地热深井钻井技术难点,在设计施工中采取了低失水量、高密度钠土泥浆护壁钻进、控制泵量等工艺技术措施,效果显著。总结了一眼缩径软层地热深井钻井和成井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9.
地热井水位的监测是地热开发与利用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尤其是为了加强资源管理,合理平衡利用地热资源,使得监测工作日趋常态化。目前水位测量的工作主要在地热井的套管内来实现,或直接下入测线、或以并列安装在泵管上的测管作为通道来完成测量工作,其中前者由于潜水泵的泵管和电缆易与测线发生缠绕,影响测量精度,后者由于系统不完善经常无法测量,无法达到监测测量工作的要求。针对这些问题研制了一套基于连通器原理的套管外水位测管系统,并通过在试验井的安装测试证明其可行性及实用性。介绍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结构设计、安装测试过程,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