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1 毫秒
1.
郭太雄  徐权  陈俊  冉长荣  安波  董学强 《轧钢》2018,35(3):23-32
通过现场跟踪调查、缺陷试样检测分析及缺陷卷工艺调查分析,探讨了冷轧无取向电工钢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酸洗不良、冷轧窄尺及断带的原因。结果表明:酸洗不良的原因在于带钢局部热轧卷取温度过高,正常的酸洗工艺未能将氧化铁皮清洗干净;冷轧出现局部窄尺的主要原因在于酸洗预留切边量过小,当热轧来料宽度处于下限,且带钢板形不良或带钢对中不良时,酸洗圆盘剪切边量过大;断带是板形不良或对中不良所致的跑偏断带。  相似文献   

2.
针对热轧带钢圆盘剪剪切过程中废边容易撞击溜槽导致溜槽过磨损以及废边堵仓等问题,充分考虑到热轧带钢圆盘剪的设备与工艺特点,在分析了废边在剪切过程和溜槽内运行机理的基础上,选择典型规格产品采用有限元法从剪切过程与溜槽内两个位置入手,对废边在剪切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分布及运行状态规律进行了定量模拟,得出了废边运行过程中的受力规律,废边在溜槽内的受力主要集中在刚接触到溜槽上板时;随着被剪切带钢厚度的增加,废边头部对溜槽上板的撞击力增加,废边刚度增大。本文为废边受力的优化与控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对热轧带钢圆盘剪的工艺改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张青树  徐烨明 《轧钢》2023,(1):59-64
针对酸轧机组在IF钢轧制过程中出现轧制力波动及对应位置成品带钢减薄的问题,结合酸轧机组的设备及工艺特点,通过对比轧制力波动位置与对应热轧来料位置的厚度,分析了厚度与轧制力波动的关系;并通过常温酸洗和高温酸洗试验,研究了JM钢与IF钢氧化铁皮厚度对酸洗速度和酸洗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酸轧模型的优化措施。结果表明:IF钢轧制力波动与热轧来料厚度无关,主要是因为IF钢表面氧化铁皮厚度较大,酸洗时系统的酸轧模型不能调节酸洗工艺与轧制工艺的速度匹配造成的;将调节酸轧模型的变形阻抗和张力设定值的优化措施应用到现场生产实际,有效解决了酸轧机组出现的轧制力波动现象及成品带钢厚度减薄缺陷,提高了生产稳定性,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针对热轧带钢圆盘剪剪边过程中剪刃钝化导致剪切力偏大甚至提前换刀的问题,充分考虑到热轧带钢圆盘剪的设备与工艺特点,建立了圆盘剪考虑钝化与不考虑钝化两种情况下的剪切力计算模型、给出了相应的剪刃钝化计算模型,并从被剪切带钢的特性参数(包括带钢厚度、带钢强度、剪切带钢长度)与圆盘剪剪切工艺参数(主要包括间隙量与重叠量等)两方面入手,选择典型规格产品对圆盘剪剪刃钝化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适合于热轧带钢圆盘剪以降低钝化速率、延长剪刃寿命为目标的剪切工艺参数综合优化技术,并将其应用到某钢铁企业的生产实践,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首钢京唐公司2 230 mm酸轧机组板形控制手段,模拟仿真了CVC、ESS辊型的板形控制能力。针对生产中的板形突变问题,对现场生产热轧来料凸度及性能进行了测量,定量研究了热轧来料对冷轧板形控制的影响。规范了热轧来料凸度要求及热轧工艺控制,使酸轧过程中的板形突变比例逐步下降。  相似文献   

6.
设计了一种能够实时在线检测金属板材圆盘剪分切的三向力测量系统,提供对金属板材圆盘剪三向分切力特性分析的手段和平台,检测过程和剪切力数据稳定可靠。针对圆盘剪分切力信号特征不显著,以及故障状态难以在线远程识别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本征模态函数(IMF)能量矩和隐式Markov模型(HMM)相结合的圆盘剪分切机故障诊断方法。使用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将振动信号分解成若干本征模态函数(IMF),计算本征模态函数(IMF)能量矩作为状态特征信息,构造特征向量,建立隐式Markov模型对圆盘剪分切机进行故障监测识别。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识别圆盘刀周向跳动、机床空转、机床停机3种故障,可用于圆盘剪分切机故障监测。  相似文献   

7.
韩光燕  康华伟  栾贻忠 《轧钢》2012,29(2):70-72
针对山东钢铁莱钢集团公司板带厂1500mm冷轧拉矫圆盘剪切边质量差、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分别从设备程序控制、圆盘剪备件材质、工艺参数及操作模式、导料槽等方面对圆盘剪系统进行了优化改造,大大提高了拉矫圆盘剪的切边质量和圆盘剪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8.
CSP板带热连轧中氧化铁皮的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闫博  王雪莲  焦四海 《轧钢》2009,26(1):10-13
在实验室对不同工艺不同厚度的CSP热轧钢板进行了酸洗速度、表面粗糙度、氧化皮厚度与组成等一系列实验,与传统热轧钢板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CSP生产的钢板的氧化皮组成与传统热轧板接近,但氧化皮厚度、酸洗后钢板表面粗糙度均大于传统热轧钢板,酸洗速度快于传统钢板。  相似文献   

9.
马钢连退机组圆盘剪控制系统IPC 477D控制器频繁死机严重影响机组正常运行。本文简述了该圆盘剪控制系统的结构,针对原有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改造方案,并对改造方案新增的硬件以及改造所涉及到的软件修改内容进行了介绍;另外,同步实施圆盘剪远程化操控改造,在主线HMI新增圆盘剪的操控画面,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操作更简单便捷。改造后的连退机组圆盘剪控制系统已投入使用,解决了画面、PLC控制程序无法远程操控以及IPC 477D控制器重启虚拟PLC控制系统同步重启后数据丢失等问题,节省了人工标定恢复数据的时间,实现了融为一体而又互不干扰的主线HMI与现场IPC477D控制器HMI画面并存状态,提高了连退机组运行的稳定性和生产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10.
朱海军  田秀平  赵洋斌 《轧钢》2023,(3):81-84+91
热轧带钢连续酸洗线设计的关键是酸洗工艺段设计,而酸洗工艺段设计的重点为酸槽和酸循环系统设计,酸循环系统的设计主要是酸循环泵的选择。酸槽中酸液温度必须维持一定的范围才能有效进行酸洗,过高过低的酸液温度均不利于酸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酸循环泵流量计算的理论方法,理论计算结果与首钢集团两条热轧带钢连续酸洗线酸循环泵的实际选型结果一致。该方法为酸循环泵的选型提供了理论依据,可用于新建产线和老产线改造的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11.
康华伟  姜丽  尹翠兰 《轧钢》2022,39(1):74-77
针对冷轧带钢切边后产生的边部梗压印缺陷,结合切边圆盘剪的剪切原理,设计了一种圆盘剪复合衬套,其采用100Cr钢质内圈和MC尼龙外圈复合结构组成,取代原纯钢质衬套,使圆盘剪在剪切带钢过程中由钢性接触转变为弹性接触,从而避免了带钢边部梗压印缺陷的产生,提高了切边质量与剪切里程数,降低了圆盘剪备件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3500mm规格的圆盘剪和碎边剪在中厚板公司精整作业区的工艺布置,以及如何在作业线中利用有限的空间合理地布置圆盘剪和碎边剪;并保证圆盘剪和碎边剪的前后衔接设备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3.
冷轧带钢产品的表面质量主要取决于热轧原料的酸洗质量。针对常规热轧(HR)工艺、CSP工艺及ESP工艺生产的热轧SPHC带钢,对其表面氧化铁皮结构及其酸洗历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在上述基础上,指出缩短孕育期,使带钢快速进入氧化铁皮大面积剥离阶段是提高酸洗效率的关键,提出了热轧SPHC带钢预升温酸洗工艺,并进行了带钢升温、未升温酸洗试验以验证酸洗效果。结果表明:HR带钢、CSP带钢、ESP带钢表面氧化铁皮均由外层的Fe3O4和内层为的FeO组成,前两者氧化铁皮厚度约为6~8 μm,ESP带钢表面氧化铁皮两层之间有较为明显的间隙,总平均厚度约为18 μm。3种热轧带钢的酸洗曲线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酸洗效率随着酸液温度及紊流度的提高而提高,且在低温和低雷诺系数下增幅明显。HR带钢与ESP带钢的酸洗曲线接近,相对于前两者,CSP带钢的酸洗效率更高、更易酸洗。热轧SPHC带钢氧化铁皮去除符合S型曲线,经历孕育期,加速期和平稳期的时长的占比分别为40%、40%及20%。板带预升温酸洗工艺实施简单,可使表层难酸洗氧化铁皮快速剥离,缩短酸洗时间约50%,显著提高了酸洗效率。  相似文献   

14.
热轧带钢免酸洗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宁李俊 《轧钢》2014,31(1):47-50
热轧带钢免酸洗技术是一种省略传统酸洗工艺对热轧带钢表面氧化铁皮进行处理,从而满足后续使用的技术,本文对国内外免酸洗技术,包括黑皮钢技术、光滑清洁表面技术、表面生态酸洗技术、氢还原除鳞技术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和评述,指出免酸洗技术具有很强的潜在优势及发展前景,将取代传统的酸洗技术。  相似文献   

15.
 蚴赘智ǜ? 160 mm热轧生产机组不能生产(1.5~1.6) mm×(940~1 400) mm薄窄规格SPA-H高强耐候钢,为保住战略客户,首钢采用冷轧工艺在顺义冷轧开发生产此钢种的薄窄规格产品。介绍了冷轧工艺开发SPA-H耐候钢的方法和过程,首先将热轧带钢通过酸轧机组生成冷硬带钢,冷硬带钢再通过连续退火机组生成最终冷轧产品,通过优化酸洗、轧制、碱洗、退火、平整等工艺,首钢顺义冷轧成功生产出冷轧SPA-H产品。该产品具有强度高、延伸好的特点,用该产品制造的集装箱完全可满足用户要求,可替代同品种的热轧卷板。  相似文献   

16.
铝合金板带切边变形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铝合金板带冷轧过程中需用圆盘剪切边,阐述了板带剪切过程的三个阶段: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断裂;剪切裂纹的形成与发展。分析了剪刃侧隙大小、剪刃重合度和刃口对板带切边质量的影响,以及常见剪切缺陷产生的原因及其避免方法。  相似文献   

17.
热轧带钢卷取温度是反映热轧带钢性能指标的重要参数。针对某热轧厂层流冷却系统的具体情况,基于实时数据,应用数据挖掘工具,从理论和工艺的角度分析了控冷过程中头、尾部温差大的原因,得出了热轧带钢头、尾部卷取温度的规律,并以此建立温度补偿模型进行实验研究。文中的研究对提高控冷精度、优化生产工艺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潘竟忠 《轧钢》2021,38(3):109-113
针对低碳结构钢热轧酸洗板表面氧化铁皮缺陷问题,从加热工艺、精轧轧制润滑以及工作辊冷却等方面分析了不同生产工艺参数对板坯表面质量的影响;研究了钢卷下线入库不同的存放方式对钢卷表面氧化铁皮结构的影响。通过对板坯加热时间、出炉温度的控制,精轧轧制润滑给油量的优化,以及更换精轧工作辊水嘴型号从而增大工作辊冷却水量以保证轧辊表面质量,钢卷入库后采用风机快冷等措施,可以减少热轧酸洗板表面氧化铁皮,有效提高产品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我国第1条不锈钢冷热轧带钢退火酸洗线的特点、工艺流程、机组工艺参数,及传动控制和计算机控制系统。该生产线年产量将达15万t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