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政企专线市场的持续扩张,各运营商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占据政企专线市场高地,成为所有运营商的目标。文章分析当前各运营商承载政企专线业务的网络短板引出分组增强型OTN(光传送网)技术,介绍分组增强型OTN技术主要特点。针对现网网络存在问题,分析政企专线业务需求,分别从网络架构、节点选择、建设思路及业务承载等多方面提出分组增强型OTN网络部署策略。  相似文献   

2.
云业务是运营商实现政企业务突破的关键入口,大力发展云业务驱使运营商快速提升云网一体化服务能力,提供高品质云专线。本文提出面向云网融合的传输OTN、SPN接入方案及传输网络SDN部署策略,为现阶段基于传送网的云网融合部署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政企专线承载方式是制约政企业务开发的主要因素之一。在MSTP(多业务传送平台)建设速度逐步放缓,DDN(数字数据网)、帧中继等网络老化严重的背景下,利用OTN(光传送网)和IPRAN(基站回传网络)承载政企专线势在必行。文章对现有政企专线承载技术进行比较,提出现阶段电信政企专线按速率和服务等级等需求选用承载网络原则,重点研究IPRAN承载政企业务方案及MSTP承载政企专线转网方案。  相似文献   

4.
全球IP流量的迅猛增长带来庞大的专线业务需求,特别是跨国长距离国际专线业务需求。国际专线业务有别于国内政企专线业务,有其独特的特征,从而使得传统传送网在承载国际专线业务时面临巨大挑战。运营商在跨国传送网部署时,受制于境外租用机房条件的限制,在利用有限设备承载多种业务上面临着和国内网络不同的难题。分组增强型光传送网(PeOTN)可以有效解决国际专线业务组织和传送网跨国部署所面临的问题,是较为理想的跨国传送网解决方案。本文介绍了分组增强型光传送网的技术架构及其承载国际专线业务的具体实施方案,给出了利用PeOTN实现传送网跨国部署的组网建议,展望了PeOTN向SDN演进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5.
政企专线承载网络的基本要求是安全承载、低时延、带宽灵活调整。在硬管道承载的MSTP(多业务传送平台)建设速度逐步放缓的背景下,分组化OTN(分组化的光传送网)新技术的出现,给政企专线的承载技术发生变化。通过对现有政企专线发展趋势及专线承载技术的比较,提出低时延、高速率政企专线业务的承载思路及策略。  相似文献   

6.
曹金权  王华 《通讯世界》2017,(9):130-131
近年来传送网技术发展迅速,分组传送网(PTN)技术、光传送网技术(OTN)相继部署,传送网从原来单一技术的网络发展到目前多种技术网络的融合组网,并且随着网络规模也不断扩大,网络变得越来越复杂.如此大规模的网络其管理和互操作性成为光网络发展的一大难题,不同厂家设备网络、不同域之间电路调度变得十分复杂且代价昂贵.SDN技术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很好的途经,本文就目前软件定义光传送网(T-SDN)技术相关标准化进程进行梳理,并对光传送网引入SDN的方案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通信世界》2020,(8):38-38
新一代OTN精品光网具备"超快开通、带宽随选、超低时延、超大速率、超高可靠、超广覆盖、业务可视、云网一体"八大特点,可助力政企构建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最近几年来,数字化生活的发展和普及,以及一大批新兴业务的出现,对运营商承载网络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大运营商也都在承载网的创新上不断发力。在通信世界全媒体主办的"2019年度ICT行业龙虎榜暨优秀解决方案评选"活动中,《中国电信高品质政企专线端到端承载解决方案》荣获了"2019年度光通信技术创新奖"。这是中国电信坚持高品质政企市场战略的成果,同时也是业界对以OTN技术为基础打造高品质政企专网实践的认可。  相似文献   

8.
传统光传输网络正逐渐走向开放与解耦,“烟囱式”的单厂商单域管理模式也在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理念渗透下向多厂商、多域统一管理模式发展,考虑到传输网络的设备差异性和协议复杂性,对传送SDN管控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首先,提出了介于黑盒设备与白盒设备之间的灰盒概念;然后,以灰盒化的接入型光传送网络(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OTN)设备为例,探讨了接入型OTN的SDN统一管控关键技术,包括开放管控架构、业务模板化、拓扑自动生成、设备自动上线、设备远程升级等;最后,结合实践阐述了接入型OTN统一管控系统的实现和现网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移动通信》2014,(20):96-96
2014年8—9月间,光互联论坛(OIF)与开放网络基金(ONF)联合组织全球对各运营商、设备厂商以及科研机构,开展了基于SDN的光传送网OTN原型和互操作性测试与演示。日前,光互联论坛(OIF)与开放网络基金(ONF)在北京召开了2014年全球传送SDN互通测试与演示的中国媒体发布会。  相似文献   

10.
从运营商需求和网络演进角度出发,讨论SDN架构在光传送网中的发展和应用情况,首先分析网络业务发展对传送网引入SDN的需求,然后对传送SDN的技术发展和标准化工作现状进行探讨,最后讨论传送SDN几种可能的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11.
颜敏  尹曾  杨熙 《电信科学》2017,(12):164-171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时代,企业的办公方式、生产方式在不断发生变化,而传统VPN专线无法满足企业业务调整日渐密集、网络状态需实时动态监控、业务流量可自调整的需求.随着SDN/NFV技术的发展,运营商开始着手探索该技术在政企专线的应用场景.主要研究运营商为中小型企业提供SD-WAN随选网络的自主研发portal,从portal的内涵、portal在随选网络架构的位置、portal开发的需求分析和研发实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针对近些年网络新业务和新技术应用不断增长的趋势,介绍了光网领域应用软件定义网络(SDN)技术的重要性.重点研究分析了2种面向IP和光传送网(0TN)协同的SDN技术——0NF Transport API(TAPI)和0penDayLight Transport PCE(TPCE),包括它们具体的技术细节以及如何实现跨域...  相似文献   

13.
目前,SDN技术已成为ICT领域的热点技术之一。本文从SDN技术标准进展、产业发展现状以及SDN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等3个方面系统阐述了SDN发展的整体概况,分析了不同标准组织的标准化研究重点以及设备厂商不同的解决方案路径。  相似文献   

14.
如何利用层次化的SDN控制架构实现对分组增强型OTN (POTN)设备的有效控制是当前传送SDN领域研究的一个重点,其涉及对POTN设备建立合理的信息模型.首先对基于传送API的POTN设备建模方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一种针对集中交换型POTN设备的建模方法,并在2016年OIF/ONF联合组织的全球传送SDN (TAPI)互联互通演示中,对所提出的建模方法进行了测试验证.  相似文献   

15.
新一代传送网OTN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晔  苗臣冠 《通信技术》2009,42(5):152-154
随着业务需求的不断变化,传统的传输网络已不能高效承载IP业务,已不适应A11-IP的发展趋势,需要采用新的传送网技术。通过分析传统WDM技术存在的缺点,介绍了新一代传送网技术OTN及其标准、体系架构、帧结构、信号的映射和复用、设备分类等技术特点,分析了OTN的优势及不足。得出OTN是目前面向宽带客户数据业务的最佳传送技术之一,将会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SDH和MSTP网络面临退网,OTN将取代SDH/MSTP网络,下沉到网络的边缘节点。同时,客户业务的需求也正在发生快速变化,而分组增强型OTN在其承载业务上存在着各种问题和挑战。提出了基于OSU的城域网优化OTN(M-OTN)技术体系,并结合其技术本质和实验测试数据,全面分析了M-OTN/OSU的技术优势。结果表明,M-OTN/OSU 相较于分组增强型 OTN 技术在多个方面具有明显优势。M-OTN/OSU在现网中如何应用部署以及网络演进,同样备受关注。结合 M-OTN/OSU 的技术特点和现网中已部署设备情况,分享了对于M-OTN/OSU的组网方案,以及网络演进策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随着运营商停止对SDH/MSTP网络的投资,OTN将逐步替代SDH网络并向城域网的边缘延伸,从而对OTN技术提出了新的需求。针对城域光传送网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新的业务需求,提出了以OSU为核心、面向城域优化的M-OTN技术体系。对OSU技术的标准化进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并重点对OSU技术标准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概要介绍,包括OSU帧结构和开销、OSU管理帧、无损带宽调整机制等。给出了关于M-OTN设备形态和现网演进策略的考虑。对主流厂商的M-OTN样机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OSU技术在时延、带宽调整和承载效率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论文介绍了我国的SDH光纤传送网特点,针对光纤网面临的威胁,分析了SDH加密技术,提出了SDH保密设备的加密体制和手段以及在光纤传送网中的多种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光传送网络(OTN)设备业务单盘数量过少,且槽位扩容会造成业务中断,成本过高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集群架构的光传送网(COTN)通信系统.COTN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是实现现网设备从OTN升级到COTN的可靠技术保障,是保障COTN中业务承载单盘的兼容性与扩展性的有效技术手段,文章采用单网元多子框的形式对COT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