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气藏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地质特征评价、储量评价、产能评价、主题开发技术优选、开发方式和开发指标研究以及健康安全环境评估等。具体可分为两个阶段,即早期评价阶段和开发评价阶段。其任务是以实现气田科学开发为目标,深化气藏地质认识,评价储量,落实产能,通过先导型实验优选气田开发主体工艺技术,完成开发概念设计或开发方案编制,最终为规模储量转化为规模产量创造条件。长北气田属于低孔、低渗、低压的岩性气藏,耗时6年的前期评价,搞清了储层地质特征,编制了科学的开发方案,是气井获得高产的主要因素。2008年底,长北气田已建成年产30×10^8m3天然气生产能力,实现了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2.
动态地质储量是指气藏中能够渗流或是流动的那部分天然气地质储量,它既是滚动开发、方案调整、宏观决策及相关科研工作的可靠物质基础和依据;也是探明地质储量可靠程度、动用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气田开发的不同阶段,不断落实动态地质储量对气田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针对近年在气田应用过的动储量计算方法,对其理论原理、应用结果、适用范围等进行对比,优选出适用于榆林南区、子洲-米脂、苏里格东区的动储量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动态地质储量是指气藏中能够渗流或是流动的那部分天然气地质储量。开展气藏动储量评价,是气田后期开发调整的重要依据。长庆气田储层渗透率低、非均质性强,关井压力恢复速度慢,加之气井排水采气、冬季用气高峰期提产,不能实现整体关井测压等因素,导致利用常规方法评价气井动储量存在地层压力测试点少,气井工作制度不稳定等难点。针对上述问题,充分应用气藏生产动态资料,在常规压降法评价的基础上,形成了压降法、流动物质平衡方程法、压降速率评价法、产量不稳定法等气井动储量评价方法,并将这几种方法采用可视化程序设计语言在同一平台中实现动储量的计算。应用上述方法评价了鄂尔多斯盆地子洲气田的单井动储量,并进行方法优选,为气井产量及工作制度的制定与开发井网的部署和调整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压降法是蜀南地区动态储量计算最主要的方法,由于蜀南地区裂缝性气藏的复杂性,压降储量曲线也表现为多种不同的形态。通过对裂缝复杂气藏的地质模式和开发特征的研究分析,提出了对复杂裂缝气藏压降储量的计算方法,应在气藏开发的不同阶段多次复核气藏储量,及时掌握气藏动态储量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5.
吊钟坝高点气藏动态储量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头吊钟坝高点气藏开采不平衡,开发方案的预测情况和实际生产有较大差异.目前气藏累计采气29.89×108m3采出程度仅26%,而地层压力由38.78MPa↘22.308MPa下降了42%.因此,重新计算气藏的动态储量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它也是作好开发调整方案的基础.在气藏工程理论现有发展水平条件下,计算气藏动态储量的成熟方法有物质平衡法、产量递减分析法、不稳定试井分析法.选择不同方法计算并对比其合理性和适用性,准确计算吊钟坝高点气藏动态储量是文章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储量是一个气田的物质基础,如何确定动储量及动储量的大小是气田开发中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目前主要采用压降法确定动态地质储量。由于低渗透气藏渗流规律的特殊性,导致其压降储量曲线也表现出特殊规律。如果仍然按照普通气藏的处理方法计算低渗透气藏动态储量,会导致认识上的偏差及计算结果的失真。因此针对靖边气田的实际情况,着力于应用压降曲线法中的平行外推法计算靖边气田部分区块的动态储量,以达到探讨一种方法、认识下古气藏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低渗透气藏、尤其是碳酸盐岩低渗透气藏,其储集层纵横向变化大,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这就决定了在气藏开发早期很难用传统的动态法来计算气藏储量。为此,作者提出一种利用早期压力恢复资料计算低渗透气藏多井系统储量的方法。此方法是根据矿场不稳定试井的压差曲线法求得单井控制储量及储量丰度,并作出气藏储量丰度等值线图,然后根据面积积分求得储量。通过在磨溪雷一^1气藏的应用,表明用此法计算的储量与气藏评价方案  相似文献   

8.
天然气储量计算的数学地质模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目前采用的容积法、压力降落法、排驱比容法等天然气储量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 ,阐明了各种方法的应用条件及局限性。建立了采用气田、凝析气田、油气田的数学地质模型计算天然气藏储量的新方法。该方法全面考虑了影响气藏储量评价及动用程度的各项参数 ,解释科学、合理计算气藏不同开发时测的各个储层的动用储量及整个气藏的真实地质储量。  相似文献   

9.
储量计算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是气藏综合评价的重要成果,也是气藏开发的基础。处在不同勘探与开发阶段的气藏,所取得的资料不同,对气藏的认识程度也就不相同。因此,所采用的储量计算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在气藏开发阶段,可利用动态资料计算气藏地质储量和最终可采储量。对不同的资料和不同的需要,可计算单井储量和气藏储量。而产量累积法是目前应用较多的新兴动态控制储量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储量是一个气田的物质基础,如何确定动储量及动储量的大小是气田开发中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目前主要采用压降法确定动态地质储量。由于低渗透气藏渗流规律的特殊性,导致其压降储量曲线也表现出特殊规律。如果仍然按照普通气藏的处理方法计算低渗透气藏动态储量,会导致认识上的偏差及计算结果的失真。因此针对靖边气田的实际情况,着力于应用压降曲线法中的平行外推法计算靖边气田部分区块的动态储量。以达到探讨一种方法、认识下古气藏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集体类型多样,非均质性极强,且流动规律复杂,有效评价此类油藏的井控储量是调整油田开发方案、制定油井改造措施的基础。为了克服常规方法在计算此类油藏井控储量上的不足,文中提出了基于PDA方法的缝洞型油藏井控储量评价方法。该方法针对缝洞型油藏的特点,建立了地质静态特征与开发动态特征相结合的生产井类型划分标准,对不同类型井进行地质概念特征与流体流动模式的假设,利用PDA方法拟合多条典型曲线,通过井底流压的折算、井控范围的修正与拟稳态条件下PVT的计算提高曲线拟合精度,形成了缝洞型油藏井控储量的评价流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该方法评价的井控储量与实际认识相符,研究区剩余可采储量主要存在于Ⅰ,Ⅱ类井钻遇区,存在形式以洞顶剩余油为主,这些剩余可采储量是进一步调整挖潜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针对延长气田延北区块主力气藏山23层单井动态储量认识不清,产能评价不确定性大等问题,通过调研目前石油行业计算气藏动态储量较为成熟的各类方法,对比不同方法的计算原理和典型井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对产能贡献大的Ⅰ类储层气井、Ⅱ类储层气井筛选出最优动态储量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生产初期物质平衡法计算的动态储量偏低,但是...  相似文献   

13.
确定可动用储量是气藏开发评价的核心工作,也是开发方案科学编制的重要基础。致密砂岩储层一般具有基质致密、高含水饱和度等特征,其基质储量动用十分缓慢,气藏开发早期难以准确评价。根据气藏衰竭开采过程中压降漏斗特征,采用长岩心多点测压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及流程,模拟测试了常规空气渗透率分别为1.630 mD、0.580 mD、0.175 mD、0.063 mD的含水储层孔隙压力在衰竭开采过程中的变化特征,建立了一套面积占比方法,实现了对可动用储量进行量化评价,提出了一套提高气藏储量动用技术的对策与建议。以井控范围400 m为例,分别评价了瞬时产气量降为10%时的初期配产和极限动用条件两种情况下的储量动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含水致密砂岩气藏的采出程度与储层渗透率、含水饱和度、废弃产量等因素密切相关,总体上基质越致密、含水饱和度越高、废弃产量越大,则采出程度越低;通过优化加密井网、人工裂缝规模与基质的匹配关系,避开可动水层、实施控水增气开采,降低废弃产量、延长气井生命周期等技术措施可以提高采出程度。  相似文献   

14.
水淹问题已成为我国气田开发过程中影响气藏上产、稳产的难题。为此,对导致气田水淹的客观、非客观因素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水淹造成的危害,并提出了防控对策;在此基础上,以某基岩气藏的开发为例,深入剖析了造成该气藏水淹的主要原因,并总结了经验教训。研究结果表明:①针对气藏开发须树立水淹风险管理意识,为规避水侵失控,应开展水淹风险描述,并制订避水、控水、治水的阶段性措施方案,进行全过程控水管理;②强化气藏水文地质勘察研究,在开发早期利用探井获取相关资料,寻找邻近气藏水体周边的高孔隙度、高渗透率储集体及纵横向压力亏空的储集体作为侵入水转移的场所;③开发过程中,分井区优化配产并适时调整,力求边水、底水和层间水均衡推进;④对气田开发方案编制规范进行修订,识别边水、底水水源,评价渗流通道及水体大小,评估和预测气藏水淹风险,增加气藏先期控水的专题方案,使水侵受控,以最大限度地规避水淹风险;⑤对复杂气藏的储量采用容积法和多种动态法进行计算,互为参考,并且在进行试采评价后正式提交探明储量,在开展可动用储量评估后再提交开发项目建议书,谨慎大规模投资建产。  相似文献   

15.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气田石炭系—二叠系气藏储集层致密,气藏单元内不同部位的含气饱和度具有明显差异,含气规律复杂,气藏压力系统不统一,储量分布整体非均质性较强。与常规砂岩气藏的地质特征和开发特征比较,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气田石炭系—二叠系致密砂岩气藏开发时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单井动用地质储量和单井储量动用半径随井底压力的降低而增大;生产至废弃压力时,单井动用地质储量和单井储量动用半径达到最大值。根据上述认识,通过分析致密砂岩气藏开发时储量的分布规律,建立启动压力梯度条件下的物质平衡方程,得到累计产量与井底压力的关系式,进一步分析了2种求取启动压力梯度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致密砂岩气藏单井动用地质储量和单井技术可采储量的计算方法,为致密砂岩气藏开发井网优化提供理论基础。为了便于应用,改进理论计算方法,提出单井动用地质储量简化算法,对未开发区块井网部署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致密气田开发区采收率、实现规模效益开发,需要充分有效动用地质储量。针对如何完善井网的实际问题,主要基于储量复算、动储量评价和变井距加密方法 3个方面考虑:①针对致密砂岩的强非均质性,利用Voronoi网格的非均匀切片法开展储量评价,相比容积法计算储量,有效减少了因各参数平均带来的误差;②对700余口生产超过10年的井分阶段预测动储量,形成Ⅰ类、Ⅱ类、Ⅲ类井分阶段动储量评价经验公式,有效解决了致密气井生产初期动储量计算不准确的问题;③在井网评价与完善方面,根据强非均质储层的特征,充分结合地质、地震和生产动态认识表征未动用储量分布,采用变井网加密方式,以保证加密井部署的合理性。此井网完善方法为致密砂岩气藏老区效益稳产提供强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东部气田近几年探明深层凝析气藏的储量规模越来越大,但气藏开发技术难度大、工艺复杂,使开发风险增大。开发好深层凝析气藏的关键之一就是要确定气藏单井控制地质储量下限,指导开发井位部署,优化井位设计,提高其经济开发效益。以东濮凹陷深层凝析气藏为例,综合应用气藏工程理论和现金流量法,对深层凝析气藏单井经济可采储量和控制地质储量下限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影响气藏单井控制地质储量下限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气藏单井控制地质储量下限与气藏单井产能、天然气价格、凝析油含量呈幂指数递减规律,与井深呈指数递增关系。  相似文献   

18.
运用气藏开发动态资料,选取与气藏相适应的计算方法就能准确地确定其动态储量,故而筛选不同气藏的动态储量计算方法十分重要。为此,针对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低渗透强非均质性气田的生产动态特征,在动态资料不断补充和丰富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压降分析法、弹性二相法、广义物质平衡法、不稳定生产拟合法、递减曲线分析法等方法对苏里格气田的可动储量进行了对比计算,分析了各种方法的适应性以及计算结果的可靠性。结论认为,苏5区块宜采用压降法和不稳定生产拟合法计算其天然气动态储量,Ⅰ类井平均单井动态储量为2 936×104 m3,Ⅱ类井平均平均单井动态储量为1 355×104 m3,Ⅲ类井平均单井动态储量仅为981×104 m3。所得结果对苏里格气田开发中后期调整方案的制定以及气藏产能的评价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由于水侵量未知导致水驱气藏储量计算困难的问题,基于气藏压力下降引起水体压力下降、水体孔隙收缩和水体中水的弹性膨胀导致水侵的机理,应用物质平衡原理,推导出了水侵量计算模型,建立了水驱气藏动态储量和水侵量计算新方法,该方法可同时计算出气藏的动态储量和水侵量。在此基础上,应用理论数值模型和实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靠性。最后将本文方法应用于番禺某气田3口井的动态储量和水侵量预测。研究结果表明:①水驱气藏综合产出流体地下体积与综合弹性能的指示曲线为过原点的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就是动态储量的数值;②水侵量可以通过拟合过程中确定的水体倍数进行计算;③建立的方法也可用于判断天然气弹性能、气藏岩石和孔隙水弹性膨胀能、水体能量(包括水体岩石和水体孔隙水的弹性膨胀能)在整个驱动能量中的占比的变化,评价水驱气藏水侵能量强弱,为气藏防水治水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落实苏里格气田强非均质致密砂岩气藏储量规模和动用程度、评价稳产潜力,基于储层地质知识库,通过细分计算单元采用"容积法"完成储量复算;结合储层静态参数、气井生产指标及内部收益率建立了储量分类评价标准,将储量分为富集区、致密区和富水区三类;优选"单井控制面积法"评价已动用储量和剩余未动用储量。评价结果表明,苏里格气田储量基础落实,各区块储量动用程度差异大,储量综合动用程度为40.1%,剩余未动用储量规模大,稳产潜力较好。目前经济技术条件下,气田稳产主要通过井网加密、侧钻水平井及查层补孔的方式来提高富集区和致密区储量动用程度,富水区剩余储量的有效动用仍须进一步攻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