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掺粉煤灰和高效减水剂对水泥水化热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掺粉煤灰和缓凝高效减水剂的水泥水化热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掺缓凝高效减水剂可延缓水泥的早期水化热,掺粉煤灰可显著降低水泥的水化热。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大体积混凝土开裂问题,采用一级粉煤灰,掺加高效缓凝保塑减水剂来配制混凝土,在改变粉煤灰掺量(0%,20%,30%,40%,50%)、水泥和粉煤灰总用量的条件下进行试验研究。通过混凝土绝热升温试验、掺粉煤灰水泥水化热试验和混凝土干缩性能试验,发现混凝土的抗裂性能随着粉煤灰掺量在一定范围内的上升而加强。如果将粉煤灰掺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满足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提供了质量保证,防止了大体积混凝土的开裂产生。  相似文献   

3.
谢祥明 《建筑施工》2000,22(2):45-46
减小混凝土单位用水量、降低水泥水化热是进行混凝土温控的主要手段。通过对混凝土掺缓凝高效减水剂、引气剂、优质粉煤灰的研究证明,在保证混凝土技术性和施工和易性的条件下,混凝土单位用水量可以得到较大幅度的减小。对混凝土温控、节能增效等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三峡工程掺高效减水剂和引气剂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掺几种高效减水剂和引气剂的混凝土性能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掺缓凝高效减水剂、引气剂和Ⅰ级粉煤灰,可显著降低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相似文献   

5.
伏文勇  王宇 《混凝土》2000,(10):54-57
对缓凝高效减水剂、引气剂、国标I级粉煤灰及三者联掺对混凝土减水效果的试验研究表明 :缓凝高效减水剂、引气剂、国标I级粉煤灰三者均有减水作用 ,其中高效减水剂是主要减水成分 ,国标I级粉煤灰 (掺量30 % )是第一辅助减水成分 ,引气剂 (混凝土含气量 5 .0± 0 .5 % )是第二辅助减水成分 ,而三者联掺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三峡工程应用表明 ,降低混凝土单位用水量取得了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用于高性能混凝土的胶结材浆体水化热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水胶比、高效减水剂、矿物掺合料对高性能混凝土中胶结材浆体水化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胶比降低时,胶结材浆体的水化热也随之下降;缓凝高效减水剂并不降低总水化热,但它推迟水化放热进程,加快后期的水化放热速率;矿物掺合料的加入可明显降低水化热、水化放热速率,推迟达到最高温度的时间,尤其是双掺、三掺时降低效果更为显著,利用这三个因素的作用-减小水化热或延迟水化放热进程,可以降低因高性能混凝土水泥用量  相似文献   

7.
1 概况 本厂在预拌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和缓凝高效减水剂,仅1999年一年就使用粉煤灰2万多吨,缓凝高效减水剂2千多吨。粉煤灰和缓凝高效减水剂的掺加使本厂取得了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二者的复合使用可以解决许多预拌混凝土配制的技术问题:①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和可泵性,②调节了混凝土的凝结时间,③降低了单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和用水量,④降低了  相似文献   

8.
高性能混凝土水化热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性能混凝土各组分性能的叠加效应十分明显。通过配制C65混凝土的试验,分析了所用各项材料对水化热的影响因素与机理,结果如下:低水胶比明显降低混凝土的总水化热。水泥用量不再是影响混凝土温升的单一因素,为降低温升,应尽量减小水泥用量,以矿物掺料取代。单纯掺加硅粉,可使混凝土的总水化热有所降低。粉煤灰掺量越大,混凝土早期的水化热和温升就越小,掺量超过25%(以水泥用量计)时,效果趋于明显。掺高效减水剂不影响混凝土的总水化热,但可明显改变混凝土的早期放热速度,与硅粉共同作用,能抑制混凝土总水化热,掺量>1%时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9.
《混凝土》2016,(7)
开展粉煤灰不同掺量下卵石混凝土材料性能试验,研究粉煤灰掺量对卵石混凝土坍落度、抗压强度、劈拉强度、静力抗压弹模以及混凝土水化热温升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保持新拌混凝土坍落度不变时,掺粉煤灰有效降低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混凝土早期抗压强度降低较多;当粉煤灰掺量不超过30%时,180 d强度逐渐接近纯水泥混凝土的强度;增加粉煤灰的掺量,可显著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温升,掺量为40%时,峰值温度平均降低5~7℃。  相似文献   

10.
陈华 《福建建材》2008,(5):57-60
针对工程结构特性,配制泵送C6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采用60d强度作为工程验收,采用萘系高效减水剂,采用大掺量的粉煤灰和矿粉来降低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防止混凝土因水化热过高引起的温度裂缝;提高混凝土密实度,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确保施工顺利进行,确保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