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基本原理改良A.D.A法与氨水液相催化法、改良(?)碱法一样都是氧化法脱硫。它们的主要特点是可以使脱硫后的气体中硫化氢的残余含量达到1ppm左右。在国外,氨水液相催化法多用于焦炉气的脱硫。国内在完成了一系列试验研究工作之后将氨水液相催化法用于小型合成氨  相似文献   

2.
我国大中型氨厂因工艺流程多,原料范围广,所以脱硫使用的方法较多,湿法与干法都有。我国大中型氨厂中,老厂以及按省Ⅰ定型设计建设起来的厂,大部份采用砷碱法脱硫。1964年大连化工厂与丹阳化肥厂合作完成了氨水液相催化法脱硫中间试验并首次用于合成氨厂脱除半水煤气中的硫化氢。同年12月衢州化工厂在砷碱法装置上进行了扩大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随后,江西氨厂、柳州化肥厂等单位相继改用氨水液相催化法脱硫。 1965年四川化工厂完成了常压改良A.D.A法脱硫小试验及中间试验,1967年2月首先在中型合成氨装置中成功地取代了砷碱法。此  相似文献   

3.
关于液相催化法脱硫中氧化—还原电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液相催化法脱硫的基本原理: 氧化法脱硫是以有机催化剂或无机催化剂作为载氧体,从而进行脱硫过程,如氨水催化法,蒽醌法、萘醌法、砷碱法及改良砷碱法等。现以醌类法为例,其催化反应可表示为: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我厂目前采用的是改良砷碱法脱硫,含砷量高达40克/升左右,对工人健康和环境污染危害极大,迫切需要改造成无毒脱硫。目前国内合成氨厂采用的脱硫方法主要有改良A.D.A.法和氨水催化法两种。改良A.D.A.法的优点是净化度高,副反应少,低腐蚀,但要求溶液组分必须达到设计指标。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A.D.A.供应紧  相似文献   

5.
我厂半水煤气脱硫设计采用氨水液相催化法。考虑到氨水脱硫有氨耗大、效率低、不稳定及腐蚀等缺陷,开车时改用了 A.D.A 法(流程见图1)。投产十年来先后对溶液再生系统和硫回收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6.
广西化工研究所开发的新型脱硫剂——K.C.A.它在小氮肥厂使用时仍以氨水为脱硫吸收介质。K.C.A.法在玉林化肥厂进行了一年多的工业性应用试验;迄今,全国已有十三个省(区)四十多家小氮肥厂由使用对苯二酚、MQ、MSQ、FeSO_4·7H_2O及栲胶等氨水液相催化法改用K.C.A.法,只要脱硫设备合理且使用得法,大都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砷碱法脱硫在工业中的应用,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近年来新出现的脱硫方法中,以改良砷碱法最为突出。这两种方法都属氧化法脱硫类型,采用的溶液都含砷和碱,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大致相同。因此,从表面看,容易混淆;但实际上,这两种方法有本质上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化学反应过程互异,从而操作条件、脱硫效果和适用范围都也有所不同。例如:(1)砷碱法一般不适用于二氧化碳含量高于10~15%以上的气体,因之也不宜于加压操作;(2)砷碱法的液面,硫化氢分压较高,不宜于热吸收。而改良砷碱法却对温度、压力和二氧化碳含量等的适应性要广得多。  相似文献   

8.
室鸡氮肥厂是年产四万五千吨合成氨规模加工成碳酸氢铵的化肥厂。投产以来,先后采用改良砷碱法、氨水中和法脱硫,运转不正常,造成变换系统腐蚀严重,变换触媒更换较勤,碳化母液中硫化氢大量积累,碳化尾气中硫化氢含量偏高,使铜洗铜耗增高,影响铜塔带液。为降低碳化尾气中硫化氢的含量,需常更换碳化母液,结果又造成全厂氨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9.
固体燃料气化所得的半水煤气均含有一定量的硫化氢,必须通过脱硫工序将其脱除到一定的程度才能进入合成氨生产过程中的一氧化碳变换炉。去年六月以前,我厂一直用剧毒的改良砷碱脱硫法。后来常压系统改为无毒的改良ADA法。此法所用的原料是纯碱、五氧化二钒、蒽醌二磺酸钠(ADA)和酒石酸钾钠等。由于原料比改良砷碱法费十多倍,所以去年下半年以吨氨计,我厂脱硫的成本费增加了7.2元。虽然改用ADA法后,对工厂环  相似文献   

10.
我厂铜洗再生气回收至压缩机一段进口,连同半水煤气经过压缩机一段二段压缩后送往脱硫工序。结果对改良A.D.A.法脱硫产生了有利的影响。 1.由于少量的氨随同再生气带入原料气中,提高了A.D.A0脱硫液的总碱度。碱耗从1.5公斤/吨氨降低到0.13公斤/吨氨。  相似文献   

11.
我区有高硫煤资源,用于制造合成氨,则设备腐蚀,触媒中毒,铜耗高,操作不稳定,生产能力低。为了解决高硫煤造气制氨,开辟氮肥原料来源,增产化肥,支援农业,脱除合成氨原料气中高浓度的硫化氢已成为我们试验研究工作一项课题。目前国内所用的改良ADA法和新试验的EDTA法脱硫,受原料来源限制,氨水液相催化法脱高  相似文献   

12.
我厂采用氨水、对苯二酚液相催化脱硫法来脱去半水煤气中的硫。为了检测出脱硫塔气体的含硫量和出变换工段原料气中的含硫量,从前用碘量法进行人工分析,手续繁琐,分析次数有限,不能及时反映出脱硫效率和原料气中的含硫量。为此,我们采用了 SF—A 型“定电位库仑滴定法”微量硫化氢分  相似文献   

13.
我厂是年产45,000吨合成氨的中型厂.有两套并联的、流程一样的常压脱硫装置,1~#系统原是采用氨水液相催化法,2~#系统原是采用改良A.D.A法.在广西化工研究所、广西林科所、都安氮肥厂和百色栲胶厂等单位进行小试验和初步工业生产试验的基础上,于78年2月开始进行栲胶法脱硫工业试验.现将二年多来的试验运行情况汇总如下:  相似文献   

14.
我厂是年产三千吨型合成氨厂,采用本县煤造气,半水煤气硫化氢含量高,设备腐蚀严重,原采用氨水液相催化法脱硫,脱硫效率低,氨耗高,给生产造成很大威胁.一九七八年三月,广西化工研究所等单位与我厂协作,在原脱硫系统进行栲胶法脱硫生产试验.七月进行了技术鉴定,尔后,又连续运行了一年多,现将生产应用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目前用高硫煤为原料的小氮肥厂中,以对苯二酚为催化剂的稀氨水脱硫(俗称液相催化法)使用最普遍。在脱硫塔中,半水煤气中的硫化氢被稀氨水吸收,生成NH_4HS: NH_4OH+H_2S(?)NH_4HS+H_2O然后脱硫液送往再生塔中,鼓入压缩空气,在  相似文献   

16.
我厂是1970年投产,设计能力为4.5万吨氨/年的中型合成氨厂。以焦作炔煤为主要原料,采用氨水液相催化法脱除原料气中的H_2S。由于原料煤中含硫量逐年增加(由0.41%增加到1.18%),为满足脱硫的要求,从1978年开始改为改良A.D.A法脱硫。改良A.D.A法脱除煤气中H_2S已被国内几十家中型合成氨厂所采用。但此法析硫速度快,循环液中始终存在着悬浮硫。这些悬浮硫易沉积和粘附在脱硫塔木格填料层。这些沉积物大多是硫和灰黑钒盐渣的交替层所组成。并  相似文献   

17.
我厂采用氨水液相催化氧化法脱硫、自吸空气喷射再生工电。使用的催化剂是 MSQ,氨水滴度、温度、气液比均在指标范围以内,催化剂用量用法是按照生产厂家使用说明投放。系统补充氨水来源是铜洗的回收氨水和碳化工段综合塔回收段氨水。1988年11月至1989年6月,我厂半水煤气中 H_2S 含量为1.8克/标米~3,有时高达5克/标米~3以上。经脱硫后半水煤气的 H_2S 含量0.3~0.8克/标米~3,脱硫后硫化氢  相似文献   

18.
张伟 《上海化工》1990,15(5):48-50
一、前言我厂有年产合成氨15000吨生产车间,对半水煤气中硫化氢的脱除,以往曾采用过碱液法和对苯二酚氨水液相催化法,但因原料煤来源不一、含硫量波动较大以及工艺上的问题,致使脱硫后半水煤气中硫化氢含量忽高忽低,经常出现超标现象,给正常生产带来影响。为此,通过调查,对各种湿法脱硫工艺进行筛选比较,发现福州大学开发的FD法新工艺即以  相似文献   

19.
栲胶法脱硫在化肥厂应用的概述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黄子衎 《化肥工业》2002,29(4):22-25
我国自创的栲胶法脱硫工艺经长期的生产应用实践证明,与改良ADA法相比较,其原料价廉易得,尤其可以防止堵塔。该法与氨水液相催化法相比,也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笔者就栲胶法脱硫技术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高浓度硫化氢废气回收硫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药乐果、马拉硫磷、稻丰散、灭蚜磷、亚胺硫磷、3911、乙硫磷、保棉丰、芬硫磷、丰丙磷等的生产过程中,都要用到0,0-二烷基二硫代磷酸(简称硫化物)。硫化物由五硫化二磷与醇(甲醇、乙醇、异丙醇)反应而得。同时副产硫化氢废气。氨水液相催化法已在小化肥厂用于脱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