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赵开拓  田忠  田丹  李浩 《激光与红外》2010,40(2):219-222
针对激光制导信号中的编码没有重复规律的伪随机编码,提出了一种基于传统辗转相减法的改进算法。该算法根据收到的相邻威胁脉冲时间间隔的最大公约数,找到其最小周期,并不断和接收到的信号相比较以纠正误差,并推导了算法停止的关键值limit。通过modelsim进行了仿真验证,达到了预期解码识别的目的。在硬件上,基于XILINX FPGA实现,表明利用该算法可以接收较少的制导信号就能有效地识别出伪随机编码的最小周期,从而能以此为周期发出高频诱骗脉冲,达到准确诱骗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张军 《无线电工程》1995,25(3):38-41
本文针对伪随机编码连续波雷达的频谱特性,提出采用脉冲雷达MTI的工作方式在视频消除连续波雷达泄漏以及近距固定物反射以及杂波的影响,使得伪随机编码连续波雷达在战场地面监视中得到更有效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在基于彩色伪随机编码的三维重构测量中,由于相机视场有限,无法一次清晰地得到被测物体的表面编码投影图像,必须对所得图像进行配准拼接.一般的配准方法都是基于灰度图像.而伪随机编码投影图像具有特有的颜色特征,基于此种投影编码图片提出了一种新配准方法,对于此类图像能进行很好的配准.  相似文献   

4.
激光半主动制导武器的制导信号大多采用脉冲时间间隔调制技术进行编码,但现有识别方法存在大量的重复计算和冗余数据,识别效率不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用基于最小周期识别技术的方法,提出了一种信号分选及识别算法.该算法根据脉冲间隔调制编码存在最小周期的特性,利用上次计算的积累条件作为当前计算的初始条件,减少了重复计算量,从而准...  相似文献   

5.
针对在高误码率下,多抽头系数的伪随机扰码的盲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BM算法与基于卷积码的快速相关攻击算法的盲识别方法.该方法根据伪随机扰码的自相关特性识别出扰码周期,利用BM算法找到可能的扰码生成多项式和初态,再根据快速相关攻击算法恢复的扰码序列的误码率确定扰码的编码参数.为提高识别效率,对快速相关攻击算法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6.
泄漏电缆周界监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泄漏电缆在户外周界入侵监视得到了较多的应用。在分析了当前泄漏电缆周界监视技术的基础上,介绍了定位式泄漏电缆周界监视技术的组成框架,将连续波雷达伪随机编码测距原理应用到泄漏电缆目标定位领域。针对当前泄漏电缆周界监视存在的虚警率高以及缺乏定位能力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伪随机编码的入侵目标定位原理,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修正的单元平均目标恒虚警检测处理方法。通过仿真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并且实现了较高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7.
为了抑制空气波干扰,该文提出时间域编码电磁方法,采用伪随机编码信号作为激励信号,基于同步记录的编码信号和接收电压信号,通过时间域反卷积信号复原方法获得含有异常体信息的大地冲激响应,同时分析了时钟频率与编码长度的选择依据。该方法进行了外场实验验证,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通过降低时钟频率与增大编码长度可显著提高电磁数据的信号质量,抑制空气波干扰,有效识别地下异常体信息。   相似文献   

8.
脉冲红外激光助视夜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分析微光夜视系统视距理论的基础上.论证了用脉冲红外激光阵列助视提高微光夜视系统视距的可行性。针对激光助视易于暴露的缺陷,提出了微光夜视伪随机瞬态激光增强技术。系统研究了伪随机编码理论,并硬件实现了瞬态激光伪随机编码调制及同步图像捕捉控制电路。建立了脉冲红外激光助视微光夜视系统,进行了多次室内、野外试验及试验结果观测评估,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DS-UWB信号参数估计的自相关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DS-UWB信号周期平穗的特性,根据DS-UWB信号与高斯白噪声在自相关域上的差异,提出了一种DS-UWB信号参数估计的自相关算法.该算法可以在自相关积分时间不同的情况下,准确地估计DS-UWB信号伪码周期和伪码码片宽度,为下一步实现DS-UWB信号的细微特征分析提供了参考.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都证明了该方法在低信噪比下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10.
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系统软件结构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电离层探测中,伪随机噪声编码探测仪与常见的线性调频电离层探测仪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随着软硬件技术的发展,按照伪随机编码体制特点,将软件与硬件有机结合,可以形成具有良好开放性和灵活性的电离层探测仪。该文在介绍伪随机噪声编码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仪原理和系统结构的基础上,使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和可视化的开发工具,基于消息/标志交换机制和软件生成时序的思想设计并实现了系统软件。系统的开放性与灵活性使得在一台探测仪上实现多模式软件化电离层探测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1.
An algorithm has been developed that maps pseudo-random number codes onto a set of sample times and stores the results in a bit-wise parallel format. It allows bit-wise parallel software correlation of code-division multiple-access signals to be carried out using long pseudo-random number codes. Bit-wise parallel algorithms speed up software correlation by operating in parallel on multiple samples. The new algorithm uses table look-ups to over-sample a pseudo-random number code. It reduces the PRN code memory requirements of a GPS software receiver by a factor of 3.8 or more, maintains operational efficiency, and keeps code distortion low.  相似文献   

12.
该文研究基于多普勒效应的伪码调相及其与脉冲幅度调制(PAM)复合引信的抗噪声性能。首先介绍了其工作原理;然后,推导了其接收机的总调制制度增益,分析了多普勒频率、伪码周期和脉冲宽度对抗噪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伪码调相与PAM复合引信的抗噪声性能强于伪码调相引信,并且通过对脉冲宽度、伪码序列周期和工作频率的设计可以保证两种引信良好的抗噪声性能。  相似文献   

13.
低信噪比下随机交织器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Turbo码随机交织器参数识别问题,充分利用信道截获数据的软判决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对数符合度的交织映射关系识别算法。该算法从计算总的编码方程成立概率出发,定义了能很好衡量概率大小的对数符合度概念,极大地简化了计算复杂度,使得计算量仅与截获码块数目和交织长度的平方有关,计算方式仅为大小比较与符号提取;再利用正确交织位置能够使总的编码方程成立的概率达到最大这一特性,依次实现各个位置的交织关系的识别。与现有算法相比,所提算法识别性能稍差,但计算复杂度更低。仿真结果表明,在信噪比为0 dB、交织长度为200时,仅需要截获码块数目为500,其正确识别率就能达到100%。  相似文献   

14.
茅迪 《现代导航》2016,7(1):66-73
低密度校验(Low-Density Parity-Check)码作为迄今为止性能最好的纠错码之一, 目前已经被许多数字通信标准广泛采用。伪随机低密度校验码(Pseudo-Random)是 LDPC 码的一个子类,已被应用于空间通信和无线网络技术。本文给出了一种基于有限域的伪随机 LDPC 码构造方法,并采用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伪随机 LDPC 码的构造和编译码方法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实现中适合的译码算法及量化方案。  相似文献   

15.
马瑞平 《无线电工程》2006,36(6):39-40,53
伪随机码具有类似于白噪声的自相关函数及频谱特性,具有扩展频谱的功能,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伪随机码广泛应用于通信及测控领域。介绍了伪随机码的主要特点,简要描述了伪随机码测时的工作原理,对系统的测时精度进行了详细分析、计算并得到了期望的结果。分析及试验表明,系统测时精度满足任务要求。最后得到结论,利用伪随机码技术进行靶场武器系统的精密时间测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郑光永  郑霖  林基明 《通信技术》2007,40(11):116-118
通过构建一种用户伪随机PN码调制参考脉冲的TR—UWB信号,并根据最小均方准则提出了一种模拟的LMS反馈模板估计方法,充分利用了参考信号的波形和符号信息,可以有效的减轻噪声和多址干扰的影响。通过对性能的仿真分析表明:模板长度对IR—UWB检测性能是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复杂电磁环境下伪随机码引信信号抗干扰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伪随机码引信信号,从理论上分析其组成和工作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复杂电磁环境条件对伪随机码引信接收信号的影响,并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伪随机码引信引战配合效果可受复杂电磁环境影响的结论,最后强调了采取抗干扰措施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该文首先介绍了伪随机码调相引信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伪随机码调相引信瞄准式欺骗性干扰机方案,并给出了各部分电路的原理及硬件实现,主要包括伪码调相信号的解调、解调后的伪码序列的识别与重构、干扰波形的调制发射等关键部件。从各部分电路的试验结果来看,本设计原理正确,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19.
GPS伪随机码捕获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武建锋  胡永辉 《无线电工程》2006,36(6):43-44,50
基于MATLAB环境对GPS的C/A码的捕获算法进行了研究。传统的滑动相关算法的主要缺点是需要做大量的滑动相关运算,导致搜索时间过长;为克服这一缺点,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算法,对采样数据先进行累加积分,然后做相关运算,可以有效地降低相关次数,使得捕获速度得到明显提高。这种研究方法也适用于其他系统的伪随机码的捕获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