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水培实验研究不同梯度砷处理液对西瓜和哈密瓜种子的萌发及其幼苗生长的影响.实验所设As~(5+)处理液的质量浓度为0.0、0.1、0.5、1.0、5.0、10.0 mg/L.结果表明:砷质量浓度为0.1 mg/L时,促进了西瓜种子和哈密瓜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芽率、株高、根长均优于对照组,且根冠比为最大值.随着砷处理液质量浓度的升高,西瓜种子和哈密瓜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逐渐受到抑制,且随质量浓度的提高,抑制作用逐渐加强.当砷质量浓度达到最大值10.0 mg/L时,抑制作用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2.
通过水培实验研究不同梯度钼处理液对绿豆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0.3 mg/L的钼促进了绿豆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其中发芽率、苗高、根长均优于对照组,且根冠比最大.随着钼处理液质量浓度的升高,绿豆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逐渐受到抑制,且抑制作用随着质量浓度的升高逐渐加强.当钼质量浓度达到最大值247.4 mg/L时,苗高(低于对照组55.53%)、根长(低于对照组84.19%)均为最小值,其他各项指标的抑制作用也都明显增强.这表明适当含量的钼是动植物生长的必要微量元素,但是过量的钼也会对动植物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3.
通过水培实验研究水中的砷对黄瓜种子和萝卜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说明:水中砷的浓度较低时对黄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幼苗根长具有一定的促进生长作用;水中砷的浓度较高时对黄瓜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生长有较显著的抑制作用,且随着砷浓度的增强,对黄瓜种子的抑制作用增强.砷污染对萝卜的胁迫作用比较明显,浓度较低时就能够影响萝卜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通过水培实验研究生活污水及铜和铅污染对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实验所设Cu2+质量浓度范围为25~300 mg/L,Pb2+质量浓度范围为100~500 mg/L.结果表明:低质量浓度的Cu2+、Pb2+溶液对种子生长无明显抑制效果,生活污水对黄瓜种子株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根长则呈抑制作用.其中,低质量浓度(≤50 mg/L)的Cu2+溶液以及低质量浓度(≤200 mg/L)的Pb2+溶液均对黄瓜种子的萌发无明显抑制作用,黄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植株鲜质量均高于其他质量浓度.但随着Cu2+、Pb2+质量浓度的增加,对各项生长指标的抑制作用增强,且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对羟基苯甲酸对小麦幼苗生长、根系活力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对羟基苯甲酸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而浓度高于100 mg/L时,则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在0~250 mg/L浓度范围内,随着对羟基苯甲酸浓度升高,小麦幼苗根系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都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小麦幼苗根系活力在100 mg/L处理浓度时达到最高,为对照组的2.15倍,SOD及CAT活性在50 mg/L处理浓度时达到最高,分别为293.1 U/(g·min)和168.8 U/(g·min).在0~250 mg/L浓度范围内,过氧化物酶(POT)活性与丙二醛(MDA)含量一直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6.
PEG对翅荚决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PEG处理后的翅荚决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相关生理指标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吸胀种子在不同质量分数PEG溶液中萌发的发芽率均有所下降,且质量分数越大,其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越显著;幼苗在不同质量分数PEG溶液中培养后,其质膜相对透性、丙二醛含量随PEG溶液质量分数的增加呈递增趋势,而叶绿素含量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净光合速率(P)随PEG溶液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递减.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铜处理对小麦萌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10 - 6 mol L处理对小麦生长影响不大 ,5× 10 - 3mol L是使小麦种子失活的致死浓度 ;各处理均使小麦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有所下降 ,淀粉酶活性下降 ;随着Cu2 + 浓度的增大 ,Cu2 + 对淀粉酶活性的抑制效应增强 ,同时对小麦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也增强 ,且表现抑制效应地下部分 >地上部分  相似文献   

8.
以膨润土,羧甲基淀粉,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为原料制得球形膨润土,并将其用于处理含Cr~(6+)废水.球形膨润土处理含Cr~(6+)废水的适宜条件为:投加量6 g/L,吸附时间15 min,吸附温度30℃,含Cr~(6+)废水溶液质量浓度40 mg/L,pH=6,在此条件下去除率可达98.90%.处理后的含Cr~(6+)废水质量浓度小于0.5 mg/L,达到国家规定排放标准(GB 8978-1996).处理废水后的球形膨润土经5次再生处理后,去除率仍达96.51%.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NP-2000对绿豆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将NP-2000原液配制成3种不同浓度,对绿豆种子进行浸种及喷施处理,分别测定了不同处理下绿豆发芽率、根长、芽长、株高、淀粉酶活力、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结果表明,低浓度的NP-2000对绿豆萌发及幼苗生长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一株混凝土自修复菌Bacillus sp. B8芽孢生产条件进行优化,研究芽孢萌发的影响因素.芽孢生产的单因素实验表明,最适接种量为1×10~7m L~(-1);最适碳源和氮源分别为淀粉和酵母粉,相应的最适质量浓度分别为0. 5 g/L和2 g/L;一定质量浓度的Mg~(2+)(0. 24 g/L)和Mn~(2+)(4. 8 mg/L)有利于芽孢生成.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对各影响因子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接种量和酵母粉浓度是影响芽孢产量的显著因子,在接种量、淀粉、酵母粉、Mg~(2+)和Mn~(2+)浓度分别为1×10~7m L~(-1)、5、5、0. 48和4. 8×10~(-3)g/L时,芽孢产量达到1. 54×10~9m L~(-1),比优化前提高150倍.此外,芽孢萌发实验表明,芽孢萌发时间约为4 h;最适萌发剂为肌苷,最适质量浓度为2 g/L,最适pH值为10;金属离子Na~+能促进芽孢萌发,但Ca~(2+)对芽孢的萌发有严重的抑制作用.在实验中首次发现一定质量浓度的Na~+能消除Ca~(2+)的抑制作用,最适质量浓度为24 g/L.  相似文献   

11.
生物炭(biochar, BC)作为载体,负载纳米零价铁(nano zero valent iron, nZVI)形成复合吸附材料,利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表征材料的结构特征。研究了不同材料、初始溶液初始p H、不同初始浓度、去除剂的投加量对BC负载nZVI (nZVI-BC)去除含Cr~(6+)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BC的加入提高了nZVI的分散性和抗氧化性,同时提升稳定性,对于水中Cr~(6+)的去除具有较好的效果;当Cr~(6+)的初始浓度为15 mg/L,去除剂的投加量为2.5 g/L, pH=4的条件下,其去除率达到了98%; nZVI-BC去除含Cr~(6+)废水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和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其中最大吸附量为209.93 mg/g。  相似文献   

12.
在大麦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阶段,通过浸种、叶面喷施和根部处理的方式添加不同浓度黄原胶,研究了黄原胶对大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应用不同质量浓度的黄原胶浸种处理大麦种子,发现黄原胶在低浓度时能够促进大麦种子发芽,最适质量浓度为1 mg/L.叶面喷施低浓度黄原胶对大麦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幼苗湿重、株高、根长等生长指标与对照相比均显著提升;黄原胶同时能提高大麦幼苗叶片内各抗氧化酶活性,质量浓度为1 mg/L时,相比于空白处理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加了20%;质量浓度为10 mg/L时,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超氧化物硫化酶(SOD)活性分别提升了41.5% 和22.2%.但是添加过量黄原胶,大麦叶片的膜脂过氧化程度降低了28%.黄原胶还能提升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力,从而提升大麦幼苗的抗病能力.结果表明,黄原胶具有促进大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用光谱法测定了不同掺杂浓度的ZnWO_4:Cr~(3+)体系中Cr~(3+)离子的有效分凝系数;利用X射线分析研究了不同组分的ZnWO_4:Cr~(3+)晶体的晶胞参数变化;确定在掺Cr_2O_3量为0.05%时,晶胞体积最小。  相似文献   

14.
为评估裸露nZVI(B-nZVI)和淀粉稳定化nZVI(S-nZVI)的植物毒性作用,将小麦种子暴露于0~1 000 mg·L~(-1)的悬浮液中进行种子萌发试验,并在600 mg·L~(-1)的浓度下进行幼苗生长试验。结果表明:B-nZVI对小麦种子发芽率没有显著影响,而S-nZVI对小麦种子发芽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750 mg·L~(-1)抑制最明显(P0.05);B-nZVI和S-nZVI对小麦种子的根长和芽长都有一定抑制作用,S-nZVI的抑制作用更强,900 mg·L~(-1)时S-nZVI对小麦根和芽的抑制效应最明显。当B-nZVI和S-nZVI浓度为600 mg·L~(-1)时,小麦幼苗生长受到抑制、营养平衡发生改变、根中Fe积累过量,毒性效应明显。nZVI或其氧化物可以直接粘附于根表面,阻断根的膜孔并干扰根的吸收能力,抑制水和养分的吸收;Fe在植物体内过量积累,扰乱养分的运输和营养平衡,可能是nZVI的主要致毒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尺寸和镉(Cd~(2+))质量浓度对罗非鱼积累和转移水环境中Cd~(2+)的影响,用室内培养的方法,选取4种尺寸的罗非鱼,设置不同质量浓度Cd~(2+)的暴露试验,分别测定其半致死率、Cd~(2+)积累量和对Cd~(2+)的转移系数以及罗非鱼的相对增长率.结果表明:不同尺寸的罗非鱼对Cd~(2+)的响应不同,其中,幼龄鱼的LC50浓度最低,体长为31.5±3.4 cm的罗非鱼LC50最高;低质量浓度Cd~(2+)(0.5 mg/kg)处理下,罗非鱼尺寸不同,相同鱼组织对Cd~(2+)的吸收积累量差异显著(P0.05),而高质量浓度Cd~(2+)处理时,不同尺寸罗非鱼的同一组织对Cd~(2+)的积累量无显著性差异;除体长27.4±2.9 cm罗非鱼外,相同尺寸的罗非鱼Cd~(2+)转移系数都是低质量浓度显著大于高质量浓度(P0.05);高质量浓度Cd~(2+)处理对各种尺寸罗非鱼质量增加的抑制率显著高于低质量浓度Cd~(2+)处理的抑制率.此外,不同Cd~(2+)质量浓度对相同尺寸的罗非鱼也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罗非鱼的尺寸和Cd~(2+)质量浓度都对罗非鱼积累和转移Cd~(2+)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稻壳为原料,采用微波处理制备出改性吸附材料,用于吸附Cr~(3+)的实验。分析溶液p H值、搅拌时间及Cr~(3+)初始浓度等对吸附平衡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FTIR)分析微波处理后的稻壳吸附Cr~(3+)等金属离子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稻壳对Cr~(3+)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吸附过程受溶液pH值的影响,最佳吸附pH值为5;吸附过程快,30分钟可以达到吸附平衡;能在60分钟内建立吸附平衡,最大吸附量为0.1078 mmol/g。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不同浓度原油、铅和原油-铅混合处理大白菜和玉米种子,同时采用活跃消化球菌(Peptococcus activus)菌株SH9的菌悬液处理种子,探究在污染条件下,微生物对农作物种子发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原油和铅显著抑制玉米和大白菜种子萌发,且随着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越强.活跃消化球菌SH9能有效提高二者发芽率.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室内仪器检测,展开Cr~(3+)聚合物凝胶动吸附量及其影响因素实验研究。分析表明,聚合物和交联剂的浓度越高,岩心渗透率越低,Cr~(3+)聚合物凝胶动吸附量也越大,进而导致注入压力越高,即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越大。根据分析结果,给出了聚合物和交联剂的适宜浓度范围。  相似文献   

19.
基于菲并咪唑-水杨醛合成了分子探针SL,并用NMR、IR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证。实验结果表明,探针SL对三价金属离子铁、铬、铝(Fe~(3+)、Cr~(3+)、Al~(3+))的识别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较高的灵敏度,并且几乎不受一价、二价离子的干扰。使用Job’s Plots法证明,探针SL与Fe~(3+)、Al~(3+)的结合比均为1:1,与Cr~(3+)的结合比为2:3,对Fe~(3+)、Cr~(3+)、Al~(3+)的检出限分别为3.09×10~(-8),4.82×10~(-8),2.89×10~(-8)mol/L。利用荧光光谱法探讨了探针SL对剧毒Cr~(3+)的检测行为,发现探针SL对Cr~(3+)离子有较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Cr~(3+)荧光探针。  相似文献   

20.
1 祖母绿及其它绿柱石宝石矿床1.1 祖母绿及绿柱石类宝石 这类宝石的化学成分是Be_3Al_2[Si_6O_(18)],其中Si-O四面体及Be,Al均可被其它元素替代,所以它含有较多的杂质元素,如:K,Na,Mg,Fe,Li,Cs,Cr,V,Ni等,所含杂质不同,颜色也不同。当Cr~(3+)或V~(3+)或Cr~(3+)+V~(3+)代替Al~(3+)时,呈翠绿色(祖母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