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随着清洁能源转型和电力市场化改革深入,南方区域电力储能的政策机制和市场环境不断向好。   方法   研究了南方区域储能相关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和需求响应市场规则,从辅助服务交易品种、用户侧需求响应、新能源配储能和独立储能站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南方区域储能市场发展趋势,并以用户侧储能投资运营经济性评估为例进行量化分析。   结果   研究表明:电力营销市场竞争条件下,越是在调频、调峰需求量大、灵活性调节资源缺乏的地区,储能参与辅助服务或需求响应对系统做出的贡献越大越显著,所带来的综合效益越多。   结论   可为电力储能商业模式创新和应用推广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新型储能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新型储能的盈利模式与政策、市场机制息息相关,是决定储能能否大规模商业应用的关键。通过调研国内外典型地区新型储能项目的发展背景、配套政策和运营模式,开展多场景下新型储能盈利模式分析和对比研究。国外新能源配储在长期购电协议和税收抵免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已有较好的收益;国外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比较完善,电网侧独立储能收益来源较丰富,加上一系列补贴政策,电网侧独立储能经济性较好。与国外相比,国内新能源配储、电网侧独立储能都存在收益来源少、收益不稳定、经济性差的问题;国内部分省份用户侧储能短期内收益较好。鉴于此,关于我国新型储能成本补偿机制,建议对电源侧储能准入条件、保障利用小时数、放电量补偿及可参与品种给予政策倾斜;在电网侧独立储能发展初期,出台容量租赁、电价补贴或容量补贴等政策,以促进其成本回收;加快完善需求侧响应电价机制以及虚拟电厂等聚合资源的商业模式,增加用户侧储能收益来源;加快完善电力市场建设,丰富各侧储能可参与的交易品种。  相似文献   

3.
2015年中国重启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并在价格机制调整、售电市场放开、直接交易和辅助服务市场试点建设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正在为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和新增价值收益点铺平道路。输配电价改革是价格机制调整的第一步,由此所带来的未来整个价格机制的形成将决定储能产业的走向,售电市场放开为储能技术应用提供了平台,而辅助服务市场建设为储能创造了价值增值的机会,仅通过峰谷差价获取收益的商业模式将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深入而发生本质改变。在开放的电力市场中,储能系统可参与日前能量市场、实时能量市场、调频市场和旋转备用服务市场等多个电力市场并获取收益,其中获取收益最大的应用领域应该是调频辅助服务市场。此外,储能系统还可以通过参与需求响应服务获取收益,随着长效机制的完善,该应用领域也将成为储能技术获取增值的关键平台。开放的电力市场是储能商业化的重要前提,储能系统在市场应用中会获得更高的基础价值。  相似文献   

4.
2018年1月福建省电力辅助服务(调峰)交易正式运行,前期主要以深度调峰和启停调峰两个品种为主,后期逐步扩大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交易,如用户侧参与调峰机制、可中断负荷调峰交易、电储能调峰交易。本文结合福建省"源-网-荷"结构,通过对储能发展历程的阐述、储能应用场景的设想和电储能商业盈利模式分析,明确福建储能设施在电力系统和电力辅助市场交易中的定位,并提出福建储能发展及推广的若干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储能是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稳定安全运行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中国调频辅助服务市场规则设计应考虑储能参与.本文概述了电网侧储能技术的调频现状,并介绍了储能为电网提供调频辅助服务具备响应时间快、调度性能好的优势,并以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的调频辅助服务市场为案例,介绍了储能调频的现状,分析了国外典型调频辅助服务市场设定的适用于电网侧储能电站的规则,包括电网侧储能电站作为市场主体参与调频辅助服务市场的市场准入门槛、参与方式和价格机制;比较了不同电力市场对于电网侧储能参与调频辅助服务市场的设计的差异及其对储能参与调频辅助服务市场的影响.调研了我国电力市场建设现状,通过对比分析了我国储能参与调频辅助服务市场存在大多数地区储能的市场主体地位不明确,大部分允许储能参与的市场容量准入限制为世界典型国家限制的2倍或以上,部分地区调频收益下限过低难以反映储能调频的容量价值等不足.参考国外经验,在合适的机制设计下,我国储能调频容量需求可超过6 GW,调频辅助服务市场设计应明确赋予储能市场主体地位,随市场建设和技术发展适时降低准入门槛使分布式小容量储能参与提供调频服务,价格机制设计两部制价值以反映储能调频的容量价值并保障储能调频最低收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  新能源并网的大规模提升导致电网系统调峰调频的需求增加,如何完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机制引起广泛关注。而且随着储能电池技术的日趋成熟及储能系统自身的优势,储能联合其他类型能源参与辅助服务的经济效益如何成为关注热点。  [方法]  重点介绍了我国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的发展历程,并结合2018年上半年各区域辅助服务市场相关数据分析了不同区域参与辅助服务的特点,对电改形势下的辅助服务市场机制作了进一步预测分析;同时介绍了储能参与辅助服务的市场前景及补贴政策。  [结果]  通过市场机制和补贴政策的梳理,明确了储能参与辅助服务市场的巨大前景。  [结论]  以火电联合储能参与AGC调频的实例验证了储能参与辅助服务具有良好的经济性,为相关投资者提供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7.
储能技术是实现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提高电力系统效率、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关键技术,也是提高清洁能源发电比率,推动雾霾治理的有效手段。截至2015年底,全球储能装机总量约167GW,约占全球电力总装机的2.9%;我国储能装机为22.8GW,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的1.7%。预计到2050年,我国储能装机将达200GW,市场规模将达2万亿元以上。目前已有的储能技术主要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超导储能、铅酸电池、锂电池、钠硫电池、液流电池及超级电容器等。不同的储能技术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合和领域,根据系统功率与放电时间,可以将储能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分为能源管理、电力桥接和电能品质管理三部分。未来储能市场的发展将集中在分布式储能、分布式光伏+储能、微网等配网侧和用户侧等领域。近年来中国储能产业在项目规划、政策支持和产能布局等方面均加快了发展的脚步,未来几年随着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储能市场亦将迎来快速增长。不过我国储能产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尚以示范应用为主,储能商业化应用面临着储能成本偏高、电力交易市场化程度不健全、储能技术路线不成熟、缺乏储能价格有效激励等各方面的问题,可谓机遇与挑战共存。  相似文献   

8.
储能的崛起与发展离不开政策的鼓励与机制的支持.英国具备成熟的自由电力市场,为储能构建商业模式提供了基础和条件,同时近年来英国针对制约储能发展的政策与市场规则进行修改,为其规模化应用及参与电力市场逐步扫清了障碍,值得我国借鉴.本文首先梳理了英国储能发展的状况,从市场发展重点、参与者类型、项目规模等方面分析了英国储能的态势...  相似文献   

9.
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支撑,储能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环境的支持。欧盟作为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先行者,在建立统一、充分竞争的电力市场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电力现货市场交易体系与电力平衡机制,为储能构建商业模式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欧盟也不断在顶层政策和电力市场规则上做出修改,旨在推动储能的规模化发展,为储能在更大范围内参与电力市场创造有利条件,值得我国借鉴。本文首先梳理了欧盟储能发展的现状,并从欧盟委员会和成员国两个角度,介绍了欧盟在储能研发资金支持、补贴政策上的主要举措;随后重点对欧盟在储能参与市场的主体身份、市场交易机制、市场开放等方面所做出的规则调整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总结了欧盟的储能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需求响应及新型辅助服务市场中的备用市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需求响应方式的概念、类型及在美国各独立调度区域内新型辅助服务市场中的应用,介绍了利用需求响应资源作为市场旋转、非旋转、运行及远期等备用的辅助服务.以我国电力市场改革为例,分析了目前辅助服务市场的现状,并提出了需求响应资源参与市场备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当前客户侧储能的推广和应用还存在成本偏高、客户侧储能技术发展较慢、缺乏吸引用户参与的有效商业模式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共享思想的新型P2P的客户侧分布式储能运营服务模式,用户可以分享闲置储能资源获得收益。这种商业模式采取“去中心化”的、扁平的服务模式,文中对其概念和主体的注册、需求发布、需求提交和合约签订、充放电控制、计费结算等流程进行了研究,对利益主体权责进行了划分。最后,研究了储能服务定价方法和计费结算模型,并根据实际案例,对共享模式进行了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2.
提出基于恢复力约束的分布式储能优化规划方法,以保证重要用户的恢复力为前提条件,采用双层耦合规划模型。内层模型在满足电网运行的潮流约束下,灵活地控制重要用户侧分布式储能参与需求侧响应,实现用电成本与动作频次最小的目标,采用竞争深度Q网络(dueling deep Q network, DDQN)结构的深度增强学习方法进行求解,内层模型将分布式储能响应策略传递给外层模型;外层模型进一步基于重要用户的恢复力约束和投资收益校核分布式储能的配置方案,通过双层优化耦合反馈,最终实现基于恢复力约束的分布式储能优化规划。通过分时电价引导分布式储能等重要互动资源参与配电网的优化运行,保证重要用户电力供应连续性的同时给用户明显的投资收益。最后以某10 kV变电站的重要用户储能优化配置为例,分析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虽然普遍认同储能在新能源发电、辅助服务、微电网、用户侧以及能源互联网等各个领域中应用潜力大,近年来储能也得到较快发展,但是仍有许多问题需要克服和解决。从四个方面推进储能产业和技术发展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史玉波在2018年储能国际峰会上表示,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关于我国储能产业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储能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初步具备了产业化的基础。但同时,我国  相似文献   

14.
为发展可再生能源和完善优化现有电力系统,提高整体能源利用效率,世界主要国家均出台支持储能大规模发展的政策措施.尽管我国储能产业发展迅速,但仍处于从政策层面向行动计划过渡的时期.本文简要介绍了储能在全球绿色能源革命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全球储能产业的发展现状,从储能产业发展规划、储能应用在电力市场中的激励政策、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发展政策和新能源汽车类政策等方面,对我国国家层面的储能政策进行了梳理;然后从"十三五"时期能源规划类、调峰辅助市场运营规则类、地方补贴政策、储能协同可再生能源政策以及峰谷电价政策等方面,对我国地方政策进行了分析;并对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两个企业近年储能政策方向的转变进行了研究,最后分析了我国储能政策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储能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发展初期存不足 史玉波介绍,近几年来,我国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迅速.2000~2016年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量为243兆瓦,年增长率超过70%,主要应用的储能技术有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应用领域集中在可再生能源并网、分布式发电和微网和电动汽车.受能源变革和能源结构政策调整,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可再生能源消纳和电动汽车发展增速的驱动,我国储能产业快速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储能的支持政策、市场机制尚未建立,存在商业化示范不足,产业发展缺少统筹谋划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电锅炉具有调节性,可靠性高,响应快速等特点,是电力辅助服务的优质资源且潜力巨大。结合我国对辅助服务方面的需求,从电锅炉4种不同类型市场的角度研究探讨电锅炉参与辅助服务市场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电锅炉参与辅助服务市场对电网运行的影响,电锅炉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可以扩大电力辅助服务资源规模,解决当前日益严重的电力辅助服务供应问题;提高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和新能源消纳能力,并引导电力行业投资。  相似文献   

17.
正目前,国家能源局和各派出机构结合电力市场建设进展等实际情况,在14个地区研究启动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在全国(除西藏外)全面建立并不断完善电力辅助服务补偿机制。主要工作体现在扩大电力辅助服务参与主体范围,明确电力辅助服务工作总体目标和具体任务,先后出台《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电储能参与"三北"地区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市场)  相似文献   

18.
与传统电力市场主体不同,储能电站既可以参与发电侧,也可以参与用户侧,进而获取利益。文章以发电商、售电公司、用户、储能电站和光伏电站为市场主体,建立电力市场博弈模型;以储能电站在某一时段的运行方式和报价作为博弈策略,计及储能电站必要的运行约束条件,建立储能电站运行模型;基于招标电价制建立光伏电站运行模型。考虑储能电站与光伏电站进行合作博弈,以最大化联盟收益为剩余博弈支付,以联盟内部交换功率和交易电价为协议,基于Shapley值对合作博弈剩余进行分配,通过分析得到模型的Nash均衡。文章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所建立的模型适用于储能电站与光伏电站进行合作博弈参与电力市场的情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新型储能是提升系统调节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新型储能的市场定位,研究完善新型储能的成本分摊和价格机制,有助于引导其健康、有序、高效发展。  方法  梳理国内外新型储能相关政策及运行情况;分析新型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功能和作用;结合广东电力系统实际,研究2030年前新型储能建设规模需求;基于广东目前价格机制,测算发电、电网(独立)、用户侧储能经济性,分析广东新型储能政策现状及存在问题;综合提出广东新型储能配套政策和机制建议。  结果  从调峰和调频角度分析,2030年前广东对新型储能尚不存在迫切需求;新能源配储能尚无明确的成本回收机制,光伏和陆上风电具备少量强配储能的成本消化空间,海上风电不具备强配储能的成本消化空间;电网侧(独立)储能商业模式尚不清晰,可通过辅助服务和现货电能量价差获取收益,但操作细则有待进一步明确,尚不具备经济性;用户侧储能商业模式较清晰,按现行峰谷电价和需求侧响应政策,具备一定经济性,但投资回收期长,面临政策变化风险。  结论  将新型储能区分为市场化和非市场化两类,前者由除电网外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在合理的价格和运行机制下,通过市场化渠道获取收益,由市场调节形成合理的新型储能规模和布局;后者由电网公司投资,通过输配电价回收成本。  相似文献   

20.
需求侧响应能够有效增加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提升系统的稳定性。但是我国电力需求市场仍然处于发展阶段,目前还没有将需求侧响应与电力市场建设相融合,导致需求侧响应的发展十分缓慢。针对上述情况,首先描述了电力市场需求侧的发展现状,然后分别介绍了不同类型需求侧响应项目的潜在价值,选取典型算例,仿真分析可响应需求侧不同占比对电力系统灵敏性的影响,最后分析不同阶段新电改条件下电力市场需求侧响应项目的交易模式,并且给出具体的运营计划,实现新电改条件下电力市场需求侧响应交易机制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