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氢脉泽束光学系统的改进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氢脉泽传统的束光学系统提出了应用四极锥形内孔的短态选择器和双聚焦态选择器两种改进设计.推导了四极锥形态选择器束光学系统的设计公式,为实际设计需要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经分析计算,它与六极态选择器相比,有效利用束流,聚焦速度快,缩短了原子束轨道.双聚焦态选择器排除了不需要的F=1,mF=1能级的原子,使进入储存胞的原子为振荡所需的F=1;mF=0上的有用原子,降低了原子自旋碰撞效应,使线宽减小.新的原子束光学系统有利于氢脉泽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从原子氢脲泽的工作原理看来,很明显,它的性能可以通过增加进入贮存泡的处于(F=1,m=0)态的达部分氢原子来得到显著的改进。在一般的脉泽设计中,进入贮存泡的原子束主要包括所需的(F=1m=0)能态和(F=1,m=1)能态的混合物。后一种能态实际上对脉泽振荡是无用的,相反由于与提供脉泽输出信号的辐射原子问的自旋交换碰撞会使谱线展宽。从而使脉泽性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氢脉泽的历史开始于1954年 JP.Gor-don。和 N.G.Basov 等人关于早期脉泽研制工作的报导。他们介绍的技术适用于氨脉泽,但是不久发现,作频标时,寿命有限,并且由于氨分子的谱线复杂,而带来许多困难。理想上,需要电磁场与不受扰动的原子能够长时间的相互作用来获得窄谐振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多输入时序逻辑电路的简便实现方法,介绍了基于数据选择器和D触发器的多输入时序逻辑电路设计技术。即将D触发器和数据选择器进行组合,用触发器的现态作为数据选择器选择输入变量、数据选择器的输出函数作为触发器的D输入信号,构成既有存储功能又有数据选择功能的多输入端时序网络。由触发器的现态选择输入变量、所选择的输入变量决定触发器的次态转换方向。该方法适合实现互斥多变量时序逻辑电路,且在设计过程中不需要进行函数化简。  相似文献   

5.
脉泽物理部分设计特点 JPL的氢脉泽设计目标是5秒到10~6秒的频率稳定度为1×10~(-13)。此外还要达到尽可能好的短期稳定度以获得窄的射频线宽。还要求尽可能地用更换组件的方法进行野外维修。因为在野外工作环境与在实验室不同,必须考虑到磁场和温度的瞬态变化。这些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设计与结构。  相似文献   

6.
固定频率综观各种类型的频率合成电路以后,我们用三种电路来说明它们的设计特点。第一个例子是原子频标的频率合成器。这里忽略氢脉泽频率的最后五位数字,取值为1420.405兆赫,以简化设计。设计目的是输出具有脉泽频率精度的5兆标频。这种合成器可供单频的专用设  相似文献   

7.
南山VLBI站氢原子钟的研制与性能测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氢脉泽是至今为止除极短时间测量间隔之外最稳定的频率标准,它是甚长基线干涉测量仪(VLBI)中的一个关键设备.这篇文章将描述上海天文台为中国VLBI网南山站研制的氢脉泽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一种多核DSP的动态存储器分配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中描述了一种基于同芯Ⅱ的四核DSP并行系统设计.重点介绍了在传统UMA多核处理器基础上进行改进的共享内存模块设计.该共享内存模块采用动态配置,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系统的资源.通过增加或减少多路选择器的个数,设计者可以在提高系统性能与降低电路复杂度之间有更大的选择空间.  相似文献   

9.
毫米波/亚毫米波临边探测仪中的辐射计通常需要工作在多个频段,如多频段共馈源,则其带宽往往不能达到要求。当多个探测频段共用一个主反射镜,采用准光学技术实现探测频率分离,则可以节省很大的空间。准光极化线栅和准光频率选择器相配合用来分离频率范围在118 GHz~340 GHz 的4个频带,准光极化线栅是一个准光功率分配/合成器,将4个频段的信号分为(183 GHz/240 GHz)和(118 GHz/340 GHz)2组信号。准光频率选择器是一个高频频率选择表面,可以将高频段的电磁波透射,低频段的电磁波反射。反射和透射的电磁波分别进入2个频段的接收模块,实现信号的接收。本文利用HFSS仿真软件对周期单元的结构参数进行仿真优化,并通过仿真结果完成了准光极化线栅和准光频率选择器的技术实现。实测结果与毫米波/亚毫米波临边探测仪的设计要求一致。  相似文献   

10.
引言近几年来,各个实验室对准确计算氢脉泽储存泡壁效应引起的频移进行过大量研究。但壁漂移测定的不可靠性仍然使氢脉泽只能作为次级频标使用。要作为一级频标还需要设法减小或消除此不可靠性。为此,已提出过许多方法,并作了试验。这些方法包括使用很大的储存泡以减小壁漂移、使  相似文献   

11.
飞行光学导光系统中的光学理论和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激光加工的角度出发,以多模激光光束传输和聚焦理论为基础,论述了飞行光学导光系统中光束变换系统的设计方法,光束质量对飞行光学导光系统的设计的影响,提出了飞行光学系统中激光光束在激光加工中的加工范围和有效焦深等新概念。  相似文献   

12.
Beam shaping technique for generating flattop beam has long been used in optics, and there are many methods to design flattop-beam shapers in optics. Flattop beam is also important in some applications at millimeter wavelengths such as in the quasi-optical power divider, however, there are few design method for the flattop-beam shaper used at millimeter wave frequencies and the design method of optics are not suitable to the beam shaper at millimeter wave frequencies, so a design method for the flattop-beam shaper at millimeter wave frequencies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Several flattop-beam shapers in the form of diffractive element have been designed and simulation results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3.
The basic feature and design method of MMW TWTs electron optics a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With the increasing area convergence ratio of the electron gun in TWTs, the initial thermal velocity of electrons at cathode and the non-magnetic shielded effect can no longer be neglected. It brings new challenge for the 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MMW TWTs electron optics. A method of investigation the beam DC characteristics is described using particle-in-cell (PIC) simulation and incorporate electron beam optics model integrated electron gun with periodic permanent magnetic focusing system. It is valuable for achieving the goal of “first-pass design success” and the electron optics engineering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相似文献   

14.
二元光学     
介绍了二元光学的基本原理、优化设计方法、加工工艺、复制工艺以及一些应用实例,最后就二元光学的应用前景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电子注分析器系统和电子枪电子光学实验的研究,分别对栅控电子枪和阳控电子枪进行了测试,得到了电子注运动轨迹和电流密度分布,并将阳控电子枪的实验结果与实际设计数据和OPERA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获得了较好的一致性。结果表明,电子枪的电子光学研究可以验证计算模拟结果,有效地为电子枪的结构设计提供实际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6.
李成江 《激光技术》1994,18(5):277-280
针对一结合激光光学理论设计的激光聚光系统,本文运用矩阵光学理论精确地计算了高斯光束经过该系统变换后的主要设计参数,并与几何光学的设计参数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高斯-谢尔模型(GSM)光束在电磁感应透明(EIT)材料中的传输特性,利用矩阵光学理论、衍射积分理论、相干偏振统一理论推导了GSM光束通过EIT材料的传输交叉谱密度方程的解析表达式。该表达式可以用于计算和研究GSM光束通过EIT原子气体的谱密度和相干度的变化。分析显示GSM光束的谱密度和相干度都可以通过控制光的拉比频率调控。此研究结果提供了一种新的调控光传输的方法和技术,同时该发现也为控制部分相干光的谱密度和相干度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Microelectronic Engineering》2007,84(5-8):1027-1032
The challenges for maskless lithography at several wafers per hour at the 45–32 nm lithography node are analyzed. The conclusion is that such speed is only obtainable with systems based on massive parallelism, whether the principle is based on light optics, electron optics or atomic force microscopes. The construction of such systems demands the use of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MEMS). Different concepts employing MEMS are reviewed. Typical requirements for the manufacturing of the MEMS components are analyzed for a multi-column electron beam concept such as the MAPPER system. Examples of successfully fabricated array structures are shown.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原子氢辅助分子束外延(MBE)中,原子氢对不同晶面GaAs外延层表面形貌特征的诱导作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测试表明,在GaAs的(311)A和(331)A面,原子氢导致了台阶状形貌的形成.提出了一种简单模型,解释了台阶面形貌形成的物理机制.为最终有序低维纳米表面结构提供了一种实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