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4 毫秒
1.
城镇体系结构是城镇协同与制约关系的空间呈现.通过立足城镇体系的“三结构”,运用手机信令数据,从流空间的视角构建多尺度的城镇体系结构测度框架,对城镇等级规模结构和地域空间结构进行整合.测度过程中通过耦合联系流量和联系流向改进了城镇等级规模测度模型;同时从城镇分布、联系及组合状态三个方面测度城镇地域空间结构.最后,以宁波市乡镇为对象展开测度,结果表明该市呈现“一主四副,五轴四区”的空间格局,据此完成了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继而验证了该框架的可行性与科学性并提出了市域空间格局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确定城镇体系发展阶段的定量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城镇体系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从职能结构、规模结构、空间分布、相互联系密切性等方面总结了各阶段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应用哲夫的城市规模分布模型,提出了一种划分城镇体系发展阶段的数量方法,并结合新亚欧大陆桥东段,即石菏铁路沿线地区城镇体系规划进行了具体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对陕南城镇体系的分形研究发现:等级规模结构的分形特征不太典型,区域中心城市作用不强;在空间结构方面,聚集维数显示空间集聚分形特征明显,区域性中心城市外围形成由中心向四周密度递减的城镇体系,具备成为区域增长极的条件;关联维数显示城镇体系内交通网络通达性较好,各城镇之间具备开展经济协作的基础设施条件。基于上述结论,应大力加强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同时各城镇之间应开展经济合作,进一步促进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  相似文献   

4.
城市体系空间分布特征是从事区域规划、城市规划的基础.分布轴线是空间分布的描述方法之一,它是指能使城市体系中各城镇功能有机地联系,并能连续地集中表现城市体系特征的象征性线性空间,体现城市体系发展理论上的中心带.以城市人口、GDP等为规模指数,结合关中城市体系的空间分布特征,提出了关中地区纵横交叉轴线的设想,借助于属性加权抛物线拟合的方法,计算了关中城市体系的分布轴线,在此基础上针对西安市城市行政中心北移以及西咸一体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基于分形理论,以《中国历史地图》和《陕西历史人口地理研究》中测算、提取城镇间的距离和城镇人口规模为数据来源,计算并比较西汉、东汉、隋、唐、北宋和清朝六个朝代陕北城镇空间的分维数(空间聚集维数、关联维数和规模结构维数),对陕北城镇空间演进与组织差异进行研究.得出两千年来陕北城镇空间组织具有分形特征:即空间规模结构从首位城镇垄断走向体系发育;城镇空间集聚从单核集聚到点轴集聚;且城镇空间关联度逐渐加强.陕北城镇空间组织是生态、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共同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为科学认识江西赣南地区城镇体系规模分布和结构特征,文中运用城市首位律、位序规模法则和分形理论对其城市首位度、位序-规模及分形结构等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赣南地区城镇体系为首位分布,其结构规模分形特征不能完全表征赣南地区区域发展现状;首位城市(赣州市)具有一定的核心作用,但首位性不强,低级别中心地城镇较多;赣南地区城镇体系处于低水平发展状态,应进一步强化赣州都市区的核心作用,通过区域统筹发展带动其他县市的发展,以促进整个区域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作者对四川省雅安地区城镇化战略及城镇体系规划的研究,简要介绍了雅安地区城镇体系规划主要成果。通过对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和地域结构的分析,调整了雅安地区城镇体系不合理的等级规模结构,提出了两个城镇群体的规划构想。并对重点城镇的职能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从而在规模结构、地域结构和职能结构上整体协调了全地区各城镇的发展。此外,本文还就山地地貌城镇体系规划的一些特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运用标准差(VOC)、变差系数(CV)、基尼系数(G)、首位度(S)和赫芬达尔系数(Hn)等5项衡量指标,探讨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旅游发展差异的演变特征及其规律,得出了下述基本结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间旅游发展不均衡,区域旅游规模集聚程度处于较低水平;城市间旅游规模的相 对差异明显,入境旅游发展不均衡;城市旅游业发展正处于初期阶段,以此为指导,提出了加强制度创新、完善制度规划体系;完善城市旅游设施体系建设,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加强区域旅游发展合作,加强城市旅游资源的共享;引导企业加强旅游产品结构的优化,加强城市旅游形象宣传等一系列缩短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旅游规模差异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中国的实践看,我国经济仍然存在"四大短板":农业、服务业、装备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其中农业最为关键。目前,家庭式农业集约化经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唯一出路。实施新时代城镇发展振兴战略,空间上,要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构建宏观区域间纵横交错、微观城际间"直线三角"相连的城镇空间网络新体系;规模上,要建立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规模体系;产业上,要正确处理城镇体系与产业空间布局的关系,依托城镇体系构建城乡一体化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  相似文献   

10.
:从行政区域与经济区域关系整合的角度 ,阐述了行政区与经济区的概念、相互关系和区别以及行政区与经济区关系整合的意义和目标 ;提出基于行政区和经济区关系整合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由五个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子系统构成 :生产—学习系统、搜寻系统、支持系统、选择系统及环境系统 .最后指出 ,地方政府在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是作为一个利益主体出现的 ,而不是一个环境因素 ,至少现在不是 ;构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应着眼于各个子系统的协调发展 ,关注系统中的薄弱环节的改善 ,力戒对较强子系统继续搞“锦上添花”式的投入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泛珠三角经济区建设的背景下,对柳州与泛珠三角经济区的基本经济情况、主要工业城市基本经济情况、各省区及主要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比较,并对柳州与泛珠三角经济区当前的合作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柳州在泛珠三角经济区中的发展战略定位做出了“引东联西,走进东盟”的结论,从而提出柳州在泛珠三角经济区中加快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基于行政区与经济区关系整合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行政区域与经济区域关系整合的角度,阐述了行政区与经济区的概念,相互关系和区别以及行政区与经济区关系整合的意义和目标;提出基于行政区和经济区关系整合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由五个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子系统构成,生产一学习系统、搜寻系统,支持系统及环境系统。最后指出,地方政府在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是作为一个利益主体出现的,而不是一个环境因素,至少现在不是:构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应着眼于各个子系统的协调发展,关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镇化正处于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为更好地实施人口和城市的分类管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原有城市规模划分标准进行调整。新近出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调整,将会给长三角区域的城市发展带来诸多影响,包括城镇体系布局与人口流动问题。因此,要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长三角的产业龙头引领作用,强化资源优化配置和实施产业分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建设集约型城市,构建经济发达、社会进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城市体系。  相似文献   

14.
城市群通过区域内的城市整合,强化了城市间的功能互补和深度合作,能拓宽发展空间,为工业化、信息化提供高效率的环境,挖掘区域经济更为强大的发展功能,从而加快整个区域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基于此,对长三角城市群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加快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的战略应包括战略定位、龙头城市的建设、空间发展战略、产业整合、基础设施建设和协调发展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城市的发展可以有效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城市的结构体系影响着城市作为区域中心地职能的发挥。从城市空间结构、规模结构和功能结构三个方面分析了四川城市结构的现状、不足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调整和完善四川城市结构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城市公园空间是公园城市体系中物质空间的生产效率推动者,是城市品质的主要保证,因此进行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品质量化研究具有一定意义.选择合肥市滨湖科学城的许小河公园为研究对象,以测量城市设计研究的指标评估方法为依据,形成许小河公园绿地空间品质量化物质空间与场所感知体系,包含6个维度、5个要素、13个指标,采用复层结构绿化比例和绿地率计算法、标准差椭圆法、空间句法整合度、空间尺度感知和平均语义分析法等方法进行评估分析与讨论.结果 表明:公园绿地空间结构不佳,乔木结构有待整合优化并加强管理;公园的可达性基本合理,节点空间分布特征渗透性不强,需进一步结合城市建设优化节点和道路空间;空间尺度感知的舒适性较好,场所精神感知平淡,需要加强空间序列的文化景观整治建设.以此为许小河公园品质优化和区域后期建设管理提供参考,也可作为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品质量化评估和建设研究的补充.  相似文献   

17.
城市的发展可以有效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城市的结构体系影响着城市作为区域中心地职能的发挥。从城市空间结构、规模结构和功能结构三个方面分析了四川城市结构的现状、不足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调整和完善四川城市结构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西部大开发促使榆林城市发展的外部背景、资源开发规模和条件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而为榆林城镇体系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动力。在分析榆林市域城镇体系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针对西部开发影响下的发展条件,从域镇体系发展思路、目标和途径等角度构筑榆林城镇体系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9.
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是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要求,是持续增强城市发展的活力动力来源,也是构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体系的重大创新。通过对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的主要经济指标与周边相关城市比较,分析其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提出:徐州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应解放思想实施高质量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集聚人气;抓好城建重点工程,提升城市的服务水平;协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坚持绿色发展,引领中心城市内涵化建设等方面获得突破。  相似文献   

20.
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是"多规合一"空间要素管控的要求.针对巧家县城镇开发边界线划定案例,综合运用"反规划"、"倒逼规划"、规模预测和GIS空间叠加方法,开展了"多规合一"背景下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协调研究,实证表明了以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主体功能区定位、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以及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划定结果为基础的城镇开发边界线划定结果符合巧家县实际.研究中采用的理论与技术方法对今后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研究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