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陈健 《土工基础》2010,24(3):52-54
基于孔穴扩张理论,采用Mohr-Coulomb屈服准则,针对饱和软土及其特点进行简化分析,在此条件下获得问题的应力解,从而建立双桥静力触探侧摩阻力fs的实用理论计算关系式,并加以应用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了所得关系式的科学合理性,为双桥静力触探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简介静力触探测试技术在申嘉湖高速公路工程软基处理施工中的应用,探讨如何应用双桥静力触探技术指导软基施工机械选型。  相似文献   

3.
通过标准贯入试验和双桥静力触探试验,对某工程场地饱和吹填砂进行液化判别,结果表明双桥静力触探试验液化判别计算所得液化指数与锥尖阻力基准值取值有关,且总体高于标准贯入试验计算所得液化指数,双桥静力触探试验液化判别结果更偏于安全;结合吹填砂的特点,建议饱和吹填砂液化判别采用标准贯入试验与静力触探试验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4.
静力触探机理和桩的作用机理类似,静力触探相当于沉桩的模拟试验,我国双桥探头静力触探试验已有30年历史,积累了不少的数据和经验,但在很多地区工程实践中却应用不多.本文通过工程实例分析了经验参数法与静探法估算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应用及对比情况,得出结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福州至厦门高速铁路沿线广泛分布的淤泥,分别进行了双桥静力触探试验和平板载荷试验,通过对比这两种试验结果,确立了淤泥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双桥静力触探比锥尖阻力之间的回归关系,为福建局部地区采用静力触探确定淤泥承载力提供了计算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静力触探技术具有测试资料连续、重复性好、测试速度快、劳动强度低及经济效益高等优点,已在许多国家广泛应用,并在工程勘察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在应用静力触探成果确定土体压缩模量工程化应用方面尚待进一步完善。本文通过开展深层双桥静力触探及其相应点位的土体固结试验,将所得静力触探试验结果与相应点位的不同压力段土体压缩模量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归纳总结出适用于天津地区的基于静力触探确定各土性不同压力段土体压缩模量的经验公式,所得研究成果可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并推动静力触探技术工程化应用进程。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常州地区黏性土双桥静力触探与压缩模量ES1-2数据的分析,基于最小二乘法统计优选的回归方程原理,通过参数反分析,求得双桥静力触探锥尖阻力与压缩模量ES1-2的经验关系。  相似文献   

8.
关于静力触探的国际化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最近拜读了王钟琦教授的《我国的静力触探及动静触探的发展前景》(以下简称“前景”)一文 ,该文发表于《岩土工程学报》第 2 2卷第 5期。笔者对“前景”中的一些观点有些疑问 ,愿提出来向作者请教和商榷 ,藉以推动静力触探技术的应用。①静力触探 (以下简称“静探”)技术在国内外的砂土、粉土与粘性土地区应用很广 ,孔压静力触探 (以下简称“孔压静探”)技术在软土地区应用也日益普遍。软土地层并不仅限于某几个少数国家。我国的单桥静探在工程勘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单桥静力触探头 30年一贯制 ,至今改进甚少 ,而且只有我国在应用 ,不能说不是一种缺陷。国外早已将机械式双桥静探改进为电测式 (晚于我国电测式  相似文献   

9.
静力触探技术是目前工程勘察工作的重要方法,论文从静力触探设备的组成说起,简要介绍了静力触探试验的功能及应用,对比分析了静力触探与钻探的特点,总结了在工程勘察中合理应用静力触探技术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交通部第三航务工程局设计处勘察队对静力触探的探头更换、单桥和双桥探头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一些改革,提高勘察手段,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现介绍于下。目前,在静力触探工作中,对于探头的更换工作极为繁复不便,既费时费力,又影响测试工作的  相似文献   

11.
宁德海域分布深厚淤泥。通过多种勘探手段对宁德滩涂淤泥的研究,查明了该地层的岩土工程特性,探寻了测取其各种地质参数的最佳试验方法和组合,通过对力学参数与深度的规律性研究,总结了采用静力触探推算宁德滩涂淤泥不排水抗剪强度的经验公式,验证了原位测试手段在查找岩土规律性方面的优势,对今后宁德海积软土区域的综合勘探和工程建设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Seismic waves result from fault movement during earthquakes. Depending on the features of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through which they pass, there are variations in the velocity and amplitude of body waves, which occur underground, and surface waves, which occur on the Earth’s surface. The ratio of shear wave velocity (V s) to near-surface velocity is a parameter used widely in land use planning to predict the potential for amplified seismic shaking, especially in urban areas.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stimate V s by using cone resistance (q c) and lateral friction (f s) for a study area at Eskisehir Graben, to help mitigate geotechnical earthquake engineering problems in civil engineering and land use planning. In geotechnical shallow soil research, certain geophysical methods are used for measuring V s —a major form of seismic energy propagation—at the near surface. In this study, cone penetrometer data collected from seismic cone penetration tests (SCPT) includes q c, f s, and downhole V s. S-type seismic energy waveforms, which are produced on the surface, were measured at different depths using an S-type geophone in the city center of Eskisehir via SCPT. With SCPT, q c, friction ratios (R f), and V s values were measured at 42 different test points. R f properties are associated with soil thickness, and these were compared with dynamic soil properties (V s) using a standard statistical method; we calculated correlations amongst V s, q c, and R f measured from cone penetration tests.  相似文献   

13.
王红章  李玉升 《山西建筑》2001,27(6):114-114,117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商品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明显,为了保证生产过程中的混凝土质量,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在商品混凝土施工的前、中、后运用经济,科技等手段使之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商品混凝土的质量,使之广泛推广,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徐燊  黄靖 《新建筑》2010,(2):103-106
对意大利和荷兰的两个应用太阳能光伏技术的建筑改造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建筑改造中应用光伏技术的方法和步骤。光伏建筑技术是一种趋势,虽然目前广泛普及尚有难度,但在当下的建筑设计中应考虑留有弹性,便于将光伏组件引入未来的建筑改造中。  相似文献   

15.
古月 《建筑电气》2005,24(5):10-13
本文以条款加条文解释的结构形式,比较全面地讨论了EPS在工程应用中普遍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优化设计的解决办法。特别是归纳整理出了六种常用的主电路结构类型,对拓展和提高EPS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水平,改善EPS应用系统的技木经济性能,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预应力结构设计与施工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具体工程中的应用,详细地介绍了预应力结构设计方案,从预应力在结构中的作用和应用及预应力筋的布置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对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重点介绍了新型氯化聚氯乙烯塑料管材的特点与应用现状,以及我国建筑业中塑料管材的应用情况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对其应用前景与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蒋李越 《山西建筑》2011,37(30):137-138
简要介绍了聚乙烯(PE)管的发展历史与应用特点,较为具体的归纳了PE管在市政给水工程领域的应用(敷设)形式,并结合实例总结了PE管应用中的几点体会,为给水管网的正常运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9.
郭俊巍 《山西建筑》2010,36(17):166-167
在介绍混凝土的应用、特点及种类的基础上,对预拌混凝土及高性能混凝土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通过研究混凝土现状及发展,从而为混凝土在建筑业的进一步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葛辉  闫爱宁 《山西建筑》2012,38(17):284-285
针对钢结构深化设计中二维软件的局限性,引入了Xsteel设计理念,将Xsteel和AutoCAD二维软件进行了比较,进而总结出Xsteel在详图设计方面的优势与不足,并阐述了Xsteel在应用中的注意事项,通过该软件的应用,提高了深化设计的速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